歡樂土匪鬧民國 二四零章 談兵稍帶儒酸氣

作者 ︰ 半渡

坐在北去的火車上,肖林一邊和蔣百里說著話,一邊在心里打著自己的主意。

自從在梁啟超府上結識蔣百里之後,因為後世的名氣太大,肖林對他特別關注,多方打探之下,對蔣百里的生平更加了解。.hahawx.

必須承認,蔣百里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堪稱國士無雙,但是肖林絞盡腦汁,卻想不起蔣百里後來都有什麼著名的事跡,最後得出結論,此人後半生和蔣中正不和,不為國民黨重用,以至于建樹不大,空有一腔大才,卻沒有足夠的成就可匹配。

史書中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由于各種目的和春秋寫法進行了扭曲,普通大眾沒有時間去仔細調查,往往一知半解。蔣百里最為人熟知的,是他曾經擔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但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從1912年12月5日至1913年9月,其中1913年6月18日自殺未遂,並深受重傷。

可以說,蔣百里對保定軍校的意義在于開拓和精神,不能把他和保定軍校綁定起來,所有的保定軍校的功過都放到他身上。如葉挺是1919年畢業的,按照兩年制來看你,應該是1917年入學,可以說和蔣百里沒有什麼關系。事實上國民黨的高官中陳誠雖然也是保定軍校,則是1922年畢業,那個時候距離1923年的軍校停辦已經不遠了。理論上說保定軍校屬于比較正規,而黃埔軍校則相對速成性質,但是黃埔系之所以出了更多人才,其實是時代背景的原因。所以評價一個人物要看時代背景。

「百里兄,北伐之戰暫時歸于膠著,你怎麼看將來的形勢?」肖林出手闊綽,又帶著些隨從,直接買的頭等票,包下了兩個包廂,在這里說話全無禁忌,直接議論起天下的大勢了。

身為穿越者,了解歷史走向是最大的作弊器,但可惜的是,肖林這方面的知識實在太差,眼看著北伐形勢風雲變幻,張家口漸漸吃緊,肖林卻苦于不了解這段歷史的具體走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才急著向蔣百里這位戰略大師討教。

「孫傳芳坐失戰機,北伐軍已經佔據大勢,安**雖然聲勢浩大,卻只能暫取守勢,以求自保,從長遠看,這場戰爭可能會陷于膠著。」

蔣百里入江蘇後,曾為孫傳芳獻上中下三策,勸他趁著北伐軍和吳佩孚激戰于湖北之際,出兵包抄北伐軍,這的確是軍事上的高明之策,如果孫傳芳正確地判斷形勢,听從他的計劃,北伐戰爭的走向還很難說。但是,孫傳芳卻過于輕視北伐軍,妄想收取漁翁之利,以至于坐看北伐軍坐大,對這場失敗,蔣百里一直耿耿于懷。

「那麼百里兄以為,晉綏軍會如何動作呢?」

蔣百里的判斷和歷史雖有偏差,但相去不遠,肖林對此卻早知大概的結果,對此不感興趣,他更關心的,還是閻錫山是否會對察哈爾出兵,張家口這一畝三分地是否安全。

「閻錫山處事歷來順水推舟,從不逆流而上,北伐大勢已成,晉綏軍不會一直作壁上觀,多半會主動出擊,向京津進軍。」

蔣百里說到這里,看了肖林一眼︰「當然,張家口地理位置特殊,閻錫山肯定也不會放過這里的。」

听到這里,肖林心頭不禁一沉,閻錫山和一般的軍閥可不同,無論軍政哪個方面,都自有他的一套辦法,晉綏軍雖然現在名聲不響,但在將來的抗日戰爭中卻大放異彩,戰斗力非比尋常,更何況,還有徐永昌這樣的名將為帥。

對蔣百里的判斷,肖林並不懷疑,此公由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後,然後又游學于德國,1905年回國後,雖然沒有真正的參與具體的指揮作戰,基本上就是各路諸侯的高級幕僚,先後被趙爾巽、段祺瑞、袁世凱、黎元洪、吳佩孚、孫傳芳、等聘為參謀長或顧問(在真實的歷史上,後來還在唐生智和蔣中正手下干過),等等諸如這類的角色,顛沛于諸侯,但他30歲就擔任保定軍校的校長,起點極高,可以說年少有成,戰略眼光極高。

真正讓蔣百里青史留名的,還是其所著《國防論》里的觀點,在很多方面和毛公的《論持久戰》暗合,與歷史走向也驚人的相似,倍為後世推崇。

蔣百里和蔣中正雖然同為軍校校長,但是成就大不相同,蔣百里為人心高氣傲,不擅于處理人際關系,做保定軍校校長的時候,更是拔槍自射,險些喪命,他只是一個軍事人才,如果有合適的機緣,不斷積累,逐步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將軍,但在中國的各家軍閥中卻被孤立,不能發揮作用。

「看來,不得不和徐永昌打一仗了!」

肖林用拳頭在掌心輕輕砸了一記,緊皺著眉頭,只感到身上的壓力越發沉重,晉綏軍沿著京綏鐵路一線布置了十余萬大軍,這一仗的對手過于強大。

肖蔣二人說話的時候,石醉六在旁邊一直沉默不語,此時卻突然問道︰「肖林兄,擔上心事了?」

「是啊,如果徐永昌大舉來攻,我怕張家口守不住。」

石醉六淡淡一笑道︰「那也不用擔心,守不住就不守好了。」

仿佛一語點醒夢中人,肖林眼前豁然開朗,困擾自己多日的心事,突然全都消失不見,守不住就不守,這句話听上去似乎有些懈怠,卻大智若愚,正是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

在他不多的歷史知識中,隱約還記得晉綏軍的名字,這支部隊雖然不以紀律嚴明著稱,但在歷史上也沒有什麼惡名,就算把張家口讓給他們佔兩天,想來也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失,與此相反,如果真在張家口打一場惡仗,恐怕就會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破壞。

他不禁興奮不已,仿佛已經看到了答案,卻依然不敢確定,又向石醉六請教道︰「請先生詳解指點!」

「所謂戰術,一曰破、二曰分、三曰圍、四曰殲。」

石醉六向著蔣百里點了點頭,微微致意,又接著說道︰「孫子曰︰凡用兵之法,侵掠如火,不動如山……不動如山,就是指敵人的防御體系。移山很難,整個拔除敵人防御體系一樣很難。可是要找出山間的通路卻是可行的,正如哪怕敵不動如山,亦能在防御體系中找出個攻擊點。

高明的將領,不應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要盡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所謂破,就是突破,即在敵防御體系中找出個點,加以攻擊而形成突破。其中之重點就在兩個字——虛實。

虛實可分兩種。一是識虛實,就是能分辨何謂敵之薄弱環節,這是作為軍隊指揮官的一項

基本素質,算不上高明。二是造虛實。高明的將領在于善于制造敵人虛實,也就是說善于調動敵人。敵人被調動,原來不動如山的防御體系才會露出破綻和弱點,這樣才能找到薄弱環節加以攻擊。

所謂分,就是分割,即形成突破後將敵防御體系分割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塊。可分為實分和虛分兩種。實分就是真實地分割敵軍,虛分就是假裝要分割敵軍迫使敵人撤退。無論是真是假,其要點都在于制造態勢,也就是在形成突破後制造出一個插入防御體系內部的箭頭。

所謂圍,就是包圍,即在分割敵軍後選擇其中一塊形成包圍。其要點在于孤立分割後的一部敵軍。

所謂殲,就是殲滅,即殲滅所包圍的敵軍,打仗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兵力對比,雖然晉綏軍兵力遠遠超過察哈爾的第九軍,但如果徐永昌大舉進攻察哈爾,在戰斗中可能產生各種機會,到時就看雙方將領能否抓住了……」

和蔣百里不同,石醉六已經親口答應了肖林的招攬,這幾天來沒事的時候,他一直在思考著察哈爾的局勢,對肖林擔心的這些事情,早就胸有成竹,今天恰又當著蔣百里的面,正好說出來大家參詳一下。

石醉六又說道︰「當然,要想取得這一仗的勝利,必須調動各方力量,利用所有能夠利用的條件,四十五師雖然自成系統,但不管怎麼說,也是張作霖手下的一支安**部隊,放著東北軍這麼大的一個後台,怎麼能不利用呢?」

蔣百里點頭插話道︰「不錯,閻錫山這幾年雖然聲威大振,但以晉綏軍的兵力,不可能徹底擊敗奉系部隊,想從張作霖手里奪取北京,只憑他們自己可辦不到。」

肖林不禁連連點頭,會哭的孩子有女乃吃,自己是奉系系統內部的一個小軍閥,怎麼盡想著獨自對抗閻錫山了,還得找老帥少帥訴訴苦,實在不行,再去找老丈人張作相幫忙,總得過了這一關。

看到肖林一點就透,石醉六很是高興,又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閻錫山雖然來勢洶洶,但其實並不可怕,不過要想打贏這一仗,必須先做好自身的準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歡樂土匪鬧民國最新章節 | 歡樂土匪鬧民國全文閱讀 | 歡樂土匪鬧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