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武爭鋒 正文 第十五章 曾經的曾經與曾經的現在

作者 ︰ 水色煙頭

封欽似乎知道,此時就是這個年輕人和楊再興與岳飛的最後一面。因為他知道,剛剛那場大戰就是岳家軍最後的輝煌,郾城大捷尾端的朱仙鎮之戰,而這個年輕人和楊再興將軍此去更是會在小商河演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戰。

五日後,楊再興率三百騎兵的小分隊巡邏到臨潁小商橋時遭遇兀術十二萬大軍(就是小說里楊再興誤走小商橋,描寫更夸張)。楊再興無所畏懼,率這三百人沖入敵陣,殺死敵人2000多,刺死萬戶長撒八孛堇,千戶長與百戶長等大頭目100余人,最終楊再興帶領這年輕人和王蘭、高林等裨將及三百騎兵全部陣亡。其時金兵箭如飛蝗,楊再興身上小每中一枚敵箭,就隨手折斷箭桿,繼續殺敵,尤如天人降世,神威凜然,最後馬陷泥中,這才壯烈殉國。金兵焚燒他的尸身,竟燒出鐵箭頭二升有余。

楊再興戰死疆場,馬革裹尸,其悍,其勇震撼人心,此一戰令無數後人扼腕、嘆息。而這年輕人也是重傷重重,歷經九死一生險險的才活的一條性命。

初時,年輕人跟隨著楊再興東突西闖的在金兵十二萬大軍里橫沖直撞。可惜,金軍實在是太多了,殺不勝殺,最後他與楊再興無奈的被金軍沖散。當一眼望去皆是金兵時,年輕人無奈的決定率領最後幾十個騎兵突圍出去。

突圍是困難重重,縱使年輕人再勇猛,背嵬軍再無敵,可人數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他們的人手實在是太少了。

最終當年輕人率領著這幾十騎沖出重圍的時候,早已不知道身在何方了,帶著一身的傷痛年輕人強撐著跑到河岸小道邊時,他已經神疲力盡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渾無意識的在馬背上昏迷過去。

待得他醒來時已經被親兵帶回到郾城。

僅僅幾十人的騎兵竟然能夠在十二萬大軍里突圍出來,年輕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誰都否認不了的。但是,擺出箭矢陣型,年輕人單人尖峰沖向金兵,幾乎承擔了所有金兵的攻擊,最終沖出了重重圍困。

想一想,這個人的結果,這個人的樣子。

僅是想一想,僅是想一想誰都會想到這個年輕人會是什麼樣子的結果。

突出重圍,毫無疑問是用一身重傷換來的,年輕人這一身在岳家軍里幾近無敵的功力也消耗殆盡,最終月兌力之下昏厥過去。

這一昏迷就不知何時能醒來,至少在郾城大捷結束時他還沒有一點清醒過來的樣子。

傷,好重,普通人能要命的他身上有幾十處,武術宗師都承受不了的傷也有數處,當然,最嚴重的還是在他肺部的那一箭。就是這一箭抑制了他的呼吸,傷及了他的心肺讓他無法蘇醒過來。

岳飛是在郾城決戰前期走的,是帶著沒有看到年輕人蘇醒過來的遺憾離去的,而這個遺憾岳飛一直帶到風波亭,一直到他帶著千古奇冤離去都沒有完成。

幾乎所有岳家軍的高級將領都是看過年青人之後才走的,而岳飛是最後一個走的,走的時候留給他一部心意心經,心經主要就是岳飛對自己多年所學的一個匯集總結,留給年輕人也是為想給年輕人有個恢復的希望。

岳飛的《心意心經》做法果然是正確的,年輕人蘇醒之後經過一番苦修琢磨真的將此書融會貫通,在與自己武功參照下用了十幾年的功夫真的找到了一條有望恢復一身通天奇絕功力。

可惜的是,年輕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將功夫恢復過來。

為什麼沒有恢復過來?

不是年輕人沒有辦法將一身武功恢復回來,也不是他沒有努力的想要恢復武功。

原因只有一個,一個他不想也沒有辦法拒絕的原因。

因為,施全來了。

朱仙鎮結束了,大宋,再一次因為全軍血戰收獲了一次對金的大勝仗︰朱仙鎮大捷。

可惜,大捷之後的結果是誰也沒有辦法預料到的。

岳飛‘直搗黃龍,與君共飲爾’的豪情未落便接到了十二支金牌,留下了千古一嘆。

不是誰都能接受這個結果,最少岳家軍沒有辦法接受這個結果。

間隔了十幾年終于施全忍耐不住了,他沒有對誰說,直接找到了剛剛恢復過來身體的年輕人,一身通天功力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的年輕人什麼話都沒說就與施全演繹了一把‘刺秦于橋’的故事。

一國宰相的護衛如何的強,想當然爾。

施全和年輕人的隕落是想當然的,隕落在年輕人與施全的心里也是沒有任何遺憾的,唯一的遺憾就是已經不在年輕的年輕人的心底那淡淡的遺憾︰「可惜,我的武功堪堪才恢復一半。如果我完全恢復了武功」

這個也是我,似乎是應該在‘刺秦于橋’中隕落的我竟然到了這里。

腦海里似乎是閃電一般七歲小少爺孩童的記憶和自己前生的往事如同河流一般在浮現,在浮現,在浮現。

我原來叫封欽,現在似乎還是叫封欽。

睡夢中封欽感慨著夢里楊再興和那個封欽的命運,又似乎是在疑惑自己為什麼從夢中的南宋來到這個不知名的地方。

封欽人未清醒猶在夢中般扭動體,感覺著,嘆息著,似乎夢中自己從小就和高寵大哥一起練武,一起長大。

高寵就是那個槍挑滑車的高寵,就是被後人感嘆「滑車末破身先喪,可惜將軍馬不良」的高寵,就是那個被人贊之為南宋第一槍的高寵,甚至是面對楊家槍後人楊再興此等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名將也能將其完全壓制的高寵。

他在牛頭山一戰閃電般的崛起又閃電般的隕落,只余下一個千古美名傳的槍挑滑車。

在高寵殞落之後,別無他去的封欽自此進入了岳家軍,也因此而被整個岳家軍上上下下看重。無它,因為封欽有著幾乎不低于高寵的絕強身手,他的槍法除了岳飛、楊再興、陸文龍之外再無敵手,連聞名天下的張憲都不行。

高寵是高思繼的後代。

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也是北宋開國第一槍,只是自高懷德之後高家槍後繼無人。傳到後來,高家槍不如楊家槍,而又因為高懷亮用高家槍和呼延贊交換,高懷亮改練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了高家槍,並把高家槍改成了呼家槍傳了下去。

到了高寵這一代,誰都不值得高寵是從哪里學到了失傳已久的家傳絕學,高家槍到了他手里又重現輝煌。而封欽似乎也莫名其妙的跟著高寵學會了高家槍。

高家槍從高懷德之後只聞高家槍之名而不知高家槍之實,雖然高寵的驚天一現讓人震驚,惜乎太過短暫。

封欽就不一樣了,自從他進入岳家軍就頗得所有槍法大家的青睞,岳家軍的槍法大家之多冠蓋天下,有楊再興、有張憲、有羅延慶、還有陸文龍,這些槍法大家無一例外的喜歡上封欽,也喜歡上封欽的高家槍,沒日沒夜的輪流與之交流過。

欲與高家槍一較上下的不僅僅是槍法大家,還有其他絕學,這里就有岳雲的錘、湯懷的弓、關鈴的刀、余化龍的鏢、牛皋的 、張保王橫的棍,反正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都上來了。

再到後來,隨著封欽年齡的增大最終入得岳飛的法眼,他跟隨著岳飛修習了岳家六合槍和岳家散手,還有心意六合拳,這也是為什麼岳飛會將自己潛修一生的後世稱之為《武穆心經》的《心意心經》交予他的原因。

想到自己上一世所習本應睥睨天下卻未能完成的功夫,封欽又不禁想起這個世界里的功夫。

武者嗎,到什麼時候最關心的還是武功。

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地方都與封欽原來所在的世界相同,但卻又更多的不同,例如天地的靈氣差距很大,大到了幾乎能與傳說中的仙界仿佛,不僅僅是人類武者個個神通廣大,甚至連野獸都能進化成異獸、靈獸、聖獸。

獸都不一樣了,更何況人乎。

不錯,就是人之不同讓封欽嘗夠了苦頭。

人是由父母傳承的,這種傳承不僅僅是生命智慧的傳承,還有必然的血脈傳承。普通人也許感覺不到什麼,生兒育女嘛,不就是在痛快之余完成了生命的責任嗎。

可在皇朝世家和豪門教派里卻是不同,因為生活的層次不一樣,見識和知識不一樣,看重的自然也就不一樣。豪門大世家里,從吃穿住行到知識的學習和傳承積累讓他們掌握了血脈的真諦。

那就是覺醒,通過秘術覺醒血脈中人類真正的寶藏。

只有覺醒之後的人才能成為人類中最最上層的人,只有覺醒之後的人才能夠學習和掌握人類最為核心的傳承和力量,因為覺醒之後的人類是開啟人體真正寶藏後的人類,才是真正具有與一切抗衡的能力的人類,這樣的人一旦達到修行的頂峰是連真神見了都會感到顫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亂武爭鋒最新章節 | 亂武爭鋒全文閱讀 | 亂武爭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