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召了殷氏母女入宮,一問才知她原是庶出,人倒是挺好挺直爽的。我婉轉說出二哥的擔心,她倒也痛快,說並不介意,且對二哥也有好感。我便決定讓母親去她家里提親。
永璘為著我的緣故,也過來看她母女,略問了問她情況,她大大方方地應對,並大膽提出西部用兵之法,說到興起之時,就拿茶碗茶盅,鎮紙筆硯作布陣之法。殷夫人(正室)擔心地要阻止,我搖搖手止住了她。永璘听的極認真,卻不發一言,神色是極重視的,等她講完,永璘看看她,大有刮目相看之色,笑道︰「可惜你是個女兒身,不然倒是一員虎將呢。」殷若真居然道︰「漢武太宗之妹,都曾領娘子軍出戰,女兒身怎麼了?只要西部兵起,臣女願率家丁跟從皇上蕩平西域,建功立業。」頗有豪氣干雲之概。殷夫人忙跪下謝罪。
永璘呵呵笑了,道︰「說得好,朕倒不是看不起娘子軍,只是既有男人在,又怎可讓女子上陣殺敵,流血犧牲?你的心意朕知道了,改明兒嫁了蕭將軍,幫襯夫婿立功吧。」我道︰「皇上說的甚是,殷小姐,快謝謝皇上不罪之恩。」用眼示意她見好就收,別再與永璘爭,永璘自尊心極強,再爭下去難免要不悅了。她倒也不笨,立即跪下叩頭道︰「小女子叩謝皇上不罪之恩。」
永璘道︰「平身吧,你好動,皇後好靜,朕怕她總待在後宮對身子不好,以後你有空,常侍候皇上去騎騎馬,說說笑笑,講講你那些用兵之道給她听听,讓她也與你勻和勻和性子,對你們都有好處。」殷若真應是。我笑笑,他一直嫌我太柔弱,這下自是希望我能象殷氏女一樣明快爽利,身子健壯。有了這句話,以後她進宮便方便了。
又說了一會兒話,我讓人送他們出宮,再派人去母親傳話,定下這門親事。永璘道︰「可惜她是庶出。」我不以為然,道︰「我家里不計較這些的,只要人好就行了。」他笑︰「象你家這樣的畢竟是難得的,目下許多士族之家娶親,庶出的只能做側室,如夫人,朕也不唯這個看不起她,只是你哥哥西征定是要立功的,到時殷氏女如獲誥封,母親卻仍要在家持壺執帚侍奉正房,不得著紅裙受封誥,那時她女兒豈不要難過?」我道︰「那皇上多給他家一個誥封便是。」他拍拍我的額頭,道︰「如今做了皇後,說話要想想再說,誥封豈能隨意封的?封了她別人怎麼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呀,甭操這份閑心了,預備著迎你二嫂過門吧。」我笑道︰「臣妾能不能到時家去看看?」「不能。」他道︰「你現是皇後了,動輒給人盯著,朕不帶著你是不行的。可你哥跟朕各瑟著,朕不便去攪了他的喜事,你就在宮里等他們來謝恩吧,喜酒是喝不成了。」他說的也是,我只好打消這個念頭,二哥有了家也就放心了,其他的倒沒什麼的。
原以為這事兒已是水到渠楊,只等著下聘擇日辦喜事兒了。誰知姐姐使人送了信來給我,說二哥不知怎的反悔了,不願下定,讓我想想法子問問原因,勸說二哥。我反倒沒了主意,人是他要的,這會兒幫他弄妥了,他又不要了,這是怎麼話兒說的?
永璘見我接信不語,便走過來取了信看了,道︰「沒想到你二哥也這般古怪——你打算怎麼辦呢?」我皺眉道︰「臣妾也沒了主意,有心叫二哥進來問問,又怕他那脾氣不肯說實話,正為難呢。」永璘笑了,道︰「你叫朕一聲兒好听的,朕就幫你解了這個難題。」我臉紅,叫什麼好听的啊?他在我耳邊道︰「當年崔夫人叫丈夫的那聲兒。」我耳朵都燒了,嗔道︰「公主都這麼大了,還開這種玩笑,也不怕人听見笑話。」他站直了身子,道︰「叫不叫隨你,這可是你的家事,不為了你朕還不耐煩管呢,朕饒幫了你,只白听一聲好听的你都扭捏著不肯,朕又何必做這種冤大頭?」我實在沒辦法,又怕他真的擱車不管,只好湊到他耳邊,低低叫了聲︰「相公!」他哈哈大笑,道︰「雖是勉強,到底還是听著了,以後記著,求朕的事兒就照這例!」我嗔怪︰「你快說吧,賣什麼關子呢?」他方道︰「你召殷若真進宮,叫她陪你去郊外走走散散心,朕隨後帶了你二哥一起去,叫他們倆當面對白地說清楚,好不好那是他倆自個兒定的,縱以後有什麼差錯也怨不著旁人。」好倒是好,只是……殷若真肯麼?到底是未出閣的女兒家。他笑︰「朕看能成的,她性情豁達爽利,是個心里有什麼就說什麼的人,哪象你,花花腸子一套套兒的,朕也算是個精明的,還常模不透你的心思呢。」我笑啐他,什麼事兒他都要往我身上扯,真是的。這事便這麼定了。
我召殷若真進宮,叫她陪我出去走走,她嫌乘轎氣悶,問我可否騎馬相陪,我當然無不準的,于是我坐轎,她騎馬相伴,一塊兒出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