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勢 第二卷 宦海風--第三卷 辛亥狂飆 【第045章】 此消彼長

作者 ︰ 月影梧桐

漢陽保衛戰陸陸續續打了近10天,雖然革命軍竭力抵抗,但北洋軍畢竟佔據了各方面的優勢,馮國璋率部漸漸逼了上來。漢陽形勢危急,軍政府機關各人員激憤異常,紛紛要求懲辦不得力將領和上前線殺敵。參謀部副部長楊璽章、軍務部副部長張振武等率領學生軍數百人渡江增援,《大漢報》主筆胡石庵也到戰地慰問、探訪。26日晨,在湘軍將領劉玉堂等的支援下,先後收復磨子山、扁擔山。胡石庵作《甘候行》一首紀念︰「墨雲壓天黑風吼,百八健兒餃枚走。雄師一奮萬怪逃,笑把芙蓉握兩手……人生百年一彈指,仗有浩氣亙山河。」

清軍強硬反彈,用重炮轟擊兩山,堅持在山頂的劉玉堂壯烈犧牲,兩山得而復失。進攻鍋底山的張振武部也被擊潰,他本人被清軍擊傷,失足掉在水里,虧得別人救起,才後退到十里鋪。清軍把握時機,步步進逼,甲支隊突破三眼橋防線,奪取了湯家山,並與乙支隊匯合,合力進攻十里鋪。第四鎮統制王遇甲也渡過襄河,佔領了黑山。革命軍全線潰散,湖南第一協退到武昌,第二協退到鸚鵡洲,楊璽章陣亡。當夜,黃興悲憤地說︰「漢陽失守,吾何顏見人,唯有死耳!」想以死殉職,眾人苦勸,最後退往武昌。27日拂曉,北洋軍軍攻佔梅子山,隨即兵分三路,一路攻龜山,兩路夾攻漢陽。上午十一點,佔領龜山,取得了至關重要的制高點。這個時候,革命軍的精干主力已傷亡殆盡,沒有經過訓練的新兵根本不是北洋軍的對手,連連後退。雖然組織了幾支敢死隊。但與大局無補,反而將僅有的力量全部消耗光了。當天下午,馮國璋佔領漢陽。

整個漢陽之戰,革命軍前後傷亡共約3300余人,北洋軍的傷亡略少。也達到了近2000。但馮國璋實現了其戰略意圖,佔領了漢陽。形成了對武昌的繼續威懾。

等全部部隊撤退完畢後,軍政府召開了緊急會議。黃興悲憤萬分,深以漢陽失守為愧,建議放棄武昌,順流而下進攻南京(從一個極端發展到另一個極端。還念念不忘進攻)。黎元洪贊同黃興地意見。但是多數革命黨人強烈反對,範騰霄、張振武等慷慨陳詞,表示武昌是首義之地,決心要與城共存亡。張振武拔刀起立。大聲說︰「敢言放棄武昌者斬!」全體掌聲如雷。一致同意堅守武昌。黎元洪雖然心里不樂意,但眾意難違,勉強應承下來。但是因為這件事,他和張振武之間起了矛盾。

黃興見眾人不采納律平等;趙爾豐交出政權後,仍帶邊兵處理藏邊事務,但暫不離成都,以備顧問;保護外人,禁止焚掠等。以蒲殿俊為軍政府都督,朱慶瀾為副都督。27日,趙爾豐宣布四川地方自治,大漢四川軍政府成立。

革命黨人對于蒲、趙之間的協定內容相當不滿,曾在西校場召集民眾大會予以公開駁斥,重慶方面在報紙上逐條予以批駁。他們認為,只要趙爾豐繼續盤踞成都一天,四川的革命形勢就還沒有根本好轉,重慶方面甚至動了西征的心思,只是因為內部紛爭沒有成行。

反觀成都方面,軍政府建立的搖搖欲墜,在妥協基礎上接管政權的蒲殿俊毫無行政經驗,又沒有勇于任事的魄力,副都督朱慶瀾是浙江人,在土客籍矛盾很突出的情況下,也不能指揮如意。城中新軍與民軍雜處,政府中新舊官吏同署辦公,互不融洽,少數革命黨人在其中也無所作為,新政權極其軟弱無力,這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成都政權的危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勢最新章節 | 國勢全文閱讀 | 國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