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勢 第四卷 逐鹿天下 【第041章】 軍校對抗

作者 ︰ 月影梧桐

特種分隊的部署比較復雜,特種分隊由戰車、突擊、飛機和兩個飛艇支隊組成,除前兩個在國防高專訓練外,其余三個部隊都在航空高專訓練,但在軍事編制上均屬于教導總隊。教導總隊還肩負著沈陽衛戍的任務,衛戍區司令部和教導總隊總部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直接隸屬于大本營,沒有秦時竹簽署的命令,誰也不能調動。

為保證學生的質量,秦時竹規定,報考者一般要具有初小文化,特殊科目如通訊、醫護要具有高小文化,如果此人報考突擊(特種兵)分隊又有功夫,可以適當放寬要求。軍校學生的軍餃一般參照普通新兵,但待遇要好一個檔次。由于來報考者中有不少原先已在各省陸軍小學堂、中學堂就學,為體現公平,在教導總隊成軍前特意安排了各項技能的考核,對排名前列者,授予高一級軍餃。

出于對部隊正規化的重視,軍校還從各部隊抽調了大批有培養潛力的下級軍官來校進修,他們原先的軍餃和待遇予以保留,而且往往能在教導總隊中擔任一定的職務。比如︰佟麟閣和張雲逸被授予上尉軍餃,在步兵一支隊二、三大隊擔任副大隊長,傅作義、李宗仁、張治中、蔣光鼐被授予中尉軍餃,相應擔任了中隊長職務,白崇禧等被授予了少尉軍餃,擔任了副中隊長職務;劉伯承是戰車支隊上士,張自忠則在飛機支隊里擔任了少尉。由于東北的影響力,在各地大力遣散軍隊時,有一大批軍官前來投奔軍校,經過甄別後,一一委以重任,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朱德上尉。

北疆國防軍在整頓部隊時深為中下級軍官的缺乏而苦惱,由于部隊擴張過快。盡管原先老編制以火箭般的速度升級,也仍然無濟于事,像一個團中,團長、副團長、參謀長、副參謀長分別兼任第一、二、三、四營營長職務的情況屢有發生,絕不是什麼笑話,大本營高層深深為之頭痛。更有甚者,依仗對革命有功。眼饞這些空位。各師屢屢有跑官要官的情況發生,迫使大本營下定決心,雖然部隊整編也很迫切,但還是咬牙堅持抽調軍官整訓。

聘請教官也是一大難題。原先的教官無論質量也好,數量也罷。都不能滿足要求。大本營上層經過討論,一致同意秦時竹提出地聘請外國教官的意見。但這個消息不知怎麼就走漏了風聲,各國領事紛紛面見秦時竹,要求他聘請本國的教官。厲害一點的,以威脅的口吻說話,比如俄國、日本,稍微圓滑一點的,以懇求的口吻提出要求。比如美國、法國。英國更是一個另類,在交涉中甚至暗示。只要聘請英國教官,在經濟、政治、外交事務中英國反而可以做出一些讓步。在秦時竹和蔣方震等人地心目中,陸軍第一強國非德國莫屬,但德國在東北地勢力已擴張得很快,如果再單獨聘請德國教官,只怕各國面子上不好交待。好在德國方面也理解北疆的苦衷,沒有頑固堅持。

討論來討論去,哪個帝國主義列強都不能得罪,最後得出一個折中方案,各國教官都聘請一些,于是,學生們驚奇地發現,在軍校里又可以看見八國聯軍了。各國教官團一般以中校或上校帶隊,每家出十二名,另外再根據特殊需要按需聘請。比如聘請哥薩克訓練騎兵,聘請法國人作為炮兵教官等等。

但這樣對于統一建軍思想卻極為不利,各國必然會按照本國的軍事思路和訓練模式來訓練這些軍校生,如果任由其發展,真正到了要用時恐怕會亂成一團糟。為扭轉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秦時竹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即各國教官團首先要提出本團地訓練大綱,然後自由挑選一部分學員作為前期訓練人員實踐各國大綱間的對抗,在對抗中勝利地,可再經過修改成為整個軍校地建軍綱要。本來各國教官團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樣太不可思議了。但秦時竹使出了激將法︰「諸位難道對自己國家的軍隊和訓練方法這麼沒信心嗎?」事關國家榮譽,特別是歐洲各國已組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對抗,誰也不肯在這種面對面的較量中落于下風,自然一致同意。

出于對德國模式的心儀,秦時竹和蔣方震兩人絞盡腦汁想出了好點子,在那些他們認為頭腦靈活,有實戰經驗的軍校生中做了標記,將名單悄悄地送給德國教官團威廉上校,後者自然是千恩萬謝,到了挑選部隊的時候,像佟麟閣、張治中、蔣光鼐等一干後世名人都在德國方陣內,其它部隊的教官就只能像個睜眼瞎一般的亂抓人。當然,這番行動對秦時竹來說也是大大興奮,經過他地掃描,他發現了吉鴻昌、鄧寶珊等一些名將苗子已全部在軍校名下,眼下他們還是一點也沒有經驗地學員,但秦時竹相信他們將來必然都是將軍的料。

上午十點,經過成立大會、校長講話、授旗儀式後,正式進入到了實戰對抗階段。秦時竹等一般高官紛紛落座于觀摩台,出于對軍校和北疆勢力地重視,不僅各國駐沈陽領事連段祺瑞主政的陸軍部都派員前來觀摩。參加對抗的一共是八國教官團隊伍,中國教官團作為場上裁判,不參加任何一方面,我們所熟悉的李濟深上尉也重新操起了他的老本行——教官,並擔任了整個對抗的聯絡官。

按照演習規定,所有對抗項目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官團可以在中間攻防易位時對本方進行初步指點,但一旦再度開始,就不能再加以指手劃腳,否則直接判負。

「報告大帥,雙方準備完畢,請求開始!」王雲山上前匯報。

「好!開始!」秦時竹大力一揮手,李濟深立刻揮動紅旗,現場裁判團打出三發信號彈,演習正式開始。

第一階段對抗首先是協約國集團即英、法、俄三國加上日本對抗同盟國集團的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出于平衡考慮。美國也劃歸同盟國集團,形成了四對四,雙方各擁有80名選手,為便于區別,協約國集團扎紅頭巾,同盟國集團扎藍頭巾。對抗的內容很簡單,軍校東北方有一座小山。規定兩個回合。先由協約國集團防守,同盟國集團進攻,然後再換過來,以進攻時犧牲多少。防守時時間長短作為考核標準。

這種考核,自然難不倒德國方陣。像佟麟閣這樣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應付個把小山頭綽綽有余,在他的帶領下,同盟國方陣先用正面進攻的方式吸引了山頂的注意,然後由他親自率隊迂回包抄,一下子就插到了防守方的肋部,三下兩除二就打垮了守軍,秦時竹在看台上微笑不語,英、法、俄等國教官臉上青一陣、白一陣。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第一回合。藍軍勝!」聯絡官大聲地向主席台報告,勝利一方地教官團一個個臉色樂開了花。對他們而言,對抗勝利不僅關系本國的榮譽,自己也能獲得一份貢獻獎金。

紅軍教官臉上掛不住了,立刻三步並做兩步前去指導,由于現場距離主席台比較遠,誰都听不出他們在講什麼,但通過望遠鏡,秦時竹清清楚楚地看到英國教官團團長約翰松上校臉上青筋暴跳,顯然非常生氣。

二十分鐘休息後,第二階段開始,這回是紅方進攻,藍軍防守。經過中場點撥,紅軍似乎開竅了不少,也有模有樣地學起了藍軍剛才的戰術,正面吸引,迂回包抄。秦時竹來了興趣,想看看佟麟閣等人是如何防御的。

表面上看,一點特殊的應付也沒有,只看見紅方的迂回部隊悄無聲息地朝山頂撲去,終于,全部沖到了山頂。約翰松上校喜形于色,在座位上手舞足蹈,在他看來,這幾乎是成功了。威廉上校臉色有些掛不住,但還是沉住氣繼續看。果然,山頂防守的藍軍吃不住兩方面來地壓力,陣地慢慢地開始垮了,正在秦時竹開始搖頭嘆息時,奇跡出現了,從一個極為隱蔽地山洞里,白崇禧帶領20號人馬冷不防地殺到了紅軍迂回部隊的後面,而且擺起了白刃戰的架勢。紅方迂回部隊顯然沒有料到這一手,陣腳大亂,尤其是他們的背部充分地暴露給了隱蔽地藍軍,損失極大。

15分鐘後,紅軍迂回部隊被消滅,藍軍也損失了近一半的人馬。凡在演習中「犧牲」或「重傷」地人馬,一律退出戰場。只見合兵一處地藍軍人馬開始圍剿已沖上山的紅軍殘余人馬。在雙方的子彈都判定「用完」的情形下,雙方展開了面對面格斗。這時輪到日方教官團長臉了,他們訓練的學生,在白刃戰時圍成了一個刺蝟陣形,雖然人數不多,但令藍軍難以下口。格斗時,雙方手持的步槍都是沒有刺刀和子彈的,規定誰的槍口刺到了對方地胸口,就算對方掛掉。雖然如此,在主席台上看地人覺得還是驚心動魄,其激烈程度不亞于一場真槍實彈的拼殺。更令觀眾動容地是,幾個日本教官訓練出來的學生,在已判定「負傷」的情況下,毅然掏出手榴彈沖進藍軍陣營,用同歸于盡的辦法「報銷」了十多個藍軍士兵……幾經拼殺,藍軍最後將紅軍全部剿滅,當然自身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演習判定,紅方失敗,參加進攻人員59人陣亡,17人重傷,4人輕傷;藍方守住了陣地,其中47人陣亡,14人重傷,9人輕傷,完好無損者為10人……」

嘩啦啦,主席台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德國教官團拍手尤其熱烈,因為幸存下來的學員有7人是出自他們的教。威廉上校和秦時竹一對眼神,雙方都露出了會心一笑。

第二階段對抗是在勝利方中開展,由德國、奧匈為一方,美國和意大利為另一方,內容的科目是攻防一座小橋,雖然雙方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經過傷亡和時間比計算,德奧一方贏得了這一階段的勝利;第三階段是最後剩下的德奧雙方火拼,內容換成了圍繞一間房子進行阻擊和進攻,憑借著手里的優秀學員,德國方面笑到了最後。

對抗從上午持續到下午,直到太陽落山,才完成了最後的過程。

「下面,我宣布,德國教官團帶出來的學生贏得了整個對抗的勝利!」秦時竹一宣布,德國教官們紛紛從座位上高興地跳了起來,其它各國的教官雖然不服氣,但為了所謂的紳士風度,也不得不鼓掌。

「我宣布,授予德國教官團所有教官和學生每人一枚對抗勝利紀念章和一份價值20元的紀念品!」

「今後,北方國防高等專科學校的訓練大綱將以德國教官團的訓練大綱為藍本,同時補充其余各國的閃光點進行訓練。我相信,在諸君的努力下,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軍人!」隨著秦時竹宣布完這些,軍校翻開了新的篇章。

雖然日後經歷了北方國防大學、中國國防大學等多次改名,但1912年5月10日一直被當做建校日加以紀念。

在人群中神色最復雜的卻屬于陸軍部的觀摩人員,他們此次前來,不僅要對北疆國防軍的實力做一個判定,而且還負有打探北疆方面秘密武器的任務。無論是飛艇還是鐵甲車,都讓辛亥革命時期的北洋軍吃足苦頭,段祺瑞生怕北疆還藏著一手,就打起了利用這個機會的腦筋。秦時竹焉能不明白他的心意?不僅已出過風頭的鐵甲車和飛艇沒有消息,連從不聲張的飛機都不見蹤影,讓陸軍部的觀摩大員好不掃興。

在對抗中沒有這些先進武器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北疆方面放松了武器的研發過程,恰恰相反,秦時竹和何峰更加重視軍工生產,第二天,兩人便參觀了沈陽兵工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勢最新章節 | 國勢全文閱讀 | 國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