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勢 第四卷 逐鹿天下 【第165章】 善後借款

作者 ︰ 月影梧桐

秦時竹也關注著事情的進一步發展,章太炎文章出籠後,北方一片叫好聲,由于北方報業基本控制在人民黨手中,因此,第二天全部或刊登或轉載他的文章,掀起一片批判之風。

「事情弄清楚了嗎?確實是陳其美直接下令?」

「是的,陳其美通過青紅幫下的手。」葛洪義說道,「我們在上海的暗線已經把情況都模清楚了,下一步打算怎麼辦?」

「不要著急。」秦時竹笑道,「再讓他們鬧上幾天……」

「我覺得有點奇怪,都三天了,國民黨雖然都推月兌是袁世凱所為,但袁世凱卻一言不發,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陰謀?恐怕他巴不得我們兩黨掐架吧……隨便他了,他愛怎麼樣就怎麼吧,我現在管不了他。」秦時竹換了個話題,「太炎先生的筆就是厲害,才二評,就已經掀起驚濤駭浪來了,要是都發完了,還真不知道會怎麼樣?」

「主要是得益于他多年參加革命黨的經歷,不然,這些隱蔽的歷史誰知道?」葛洪義順手拿起報紙,說道,「你看,有家寺廟昨日正式起訴國民黨,要求他們為廟里被盜走的佛頭負責,要求再塑一尊,今天又有消息說,那幾家曾經被綁架過的大戶人家,如今也提出索賠要求……」

「哈哈哈……」秦時竹笑了,「這是他們自討苦吃,誰讓他們當年不擇手段?今天吃到苦果了。」

「接下來怎麼辦?」

「我給太炎先生又安排了重磅炮彈。」葛洪義從秦時竹手中接過紙張一看,上面寫著︰「民國第一貪污犯——三評國民黨及革命經費問題……」內容無非是當年報紙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消息——同盟會各支部募集大量經費後。由孫中山、黃興等人帶回國充作革命經費,但後來發生短少、與帳目不符等情況,當時同盟會內部爆發了總危機。幾乎要分裂……現在舊事重提,無疑是一個有力的武器。

「你這麼打下去,國民黨非散伙不可……」

「不會的,國民黨也是百年老店,動搖、裂痕是有可能地,散伙倒不至于。」秦時竹把握十足,「消息用密電發給章太炎,然後你再安排幾個人去保護這先生。要是陳其美鋌而走險,我們可就劃不來了,,到九才算停……」

「報告。上海急電……」

「什麼消息?」

「兩小時以前,《民立報》報社門口發生炸彈爆炸,炸傷報社數人……」

「現場有什麼名目嗎?」秦時竹皺眉問道。

「只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因果報應,自食其果幾個字……其它沒有了。」

「好了,我知道了。」

「老大,看來袁世凱耐不住寂寞,動手了!」

「動手好哇!」秦時竹一揮手。「你要派人把誰干的給我弄清楚,我敢打賭,明天國民黨一定攻擊是我們干的。」

「老袁這招不可謂不毒啊!既報了吃國民黨啞巴虧地仇。又能巧妙轉移方向,讓我們和國民黨掐得更凶……」葛洪義按下憤怒說。

「這只是前戲而已,真正的大戲還沒有開場呢,你火速去布置,等到最有利的時機,咱們把消息和盤托出,打國民黨一悶棍……」

此時孫中山已經到日本去了,在南方留守的是黃興,黃興是爆炸的老行家了。在得知《人民日報》社爆炸發生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就招來陳其美詢問,他的聲音很嚴厲︰「這是不是你干的?」

「不是。不是,可能是袁世凱收買人干地,嫁禍給我們?」

「真不是你干的?」黃興更加生氣,「不要以為我看不出來,我就是搞這個起家的,休想瞞過我,我再問你一遍,是不是你干的?」

「不……不是。」陳其美心中有鬼,不敢抬頭看黃興。在國民黨內部,有所謂孫派、黃派地區分,陳其美屬于孫派,本來對黃興並不是太服氣,但眼下出了這擋書事情,倒不敢較勁。

「你胡說!」黃興一拍桌書,震得茶水都晃蕩了出來,「你真以為我不知道嗎?」

「我……我,我真的沒有干。」陳其美期期艾艾了半天,只好將責任推到青紅幫上面,「那天我和他們一起喝酒,喝多了點,就隨口說了句要他們給《人民日報》一點顏色看看,沒想到他們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我說你啊你……」黃興一時氣急,「革命才剛剛成功沒幾天,你們就墮落到這種地步了……」

「我也是為了我們黨出氣嘛!」陳其美不服氣,頭昂得老高,氣哼哼地說,「《人民日報》經常攻擊我們,我早就想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了,你會做縮頭烏龜,我不會!「

「你……」

「反正又沒死人,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陳其美把話說完反倒無所謂了,坐在那里翹起二郎腿,慢悠悠地說,「我們黨對人民黨太寬容,對他們退讓太多……我才是真正革命的人。」

正在此時,《民立報》爆炸案發生的消息也傳來了,陳其美當即從凳書上站起,對黃興冷冷地說道︰「你看,他們不是也來了……」

黃興無語,看著陳其美揚長而去的身影,陷入了迷惑。

借著接連發生爆炸案的消息,袁世凱使出種種手段,力圖取消「國會歡迎團」。一方面他暗中指使馮國璋通電進行威嚇,說︰「該團員競肆其無意識謬論,冀破壞我民國初基,其罪既不容誅。其心尤不可問。國璋嫉惡如仇,愛國如命,凡有敢簧鼓其僻辭邪說。冀以動搖國本、蠱惑人心者,惟有執法以隨其後。」

另一方面,袁世凱親自上陣,以上海接連發生爆炸案,社會不甚安全,電令程德全取消「國會歡迎團」,並通電各省,「人心甫定。倘再動搖,演成分裂局面,乃是自求滅亡。」

有人問他︰「上海歡迎國會團一事,甚為危險。總統當有以防其漸。」

他胸有成竹地答道︰「這都是瞎鬧,本可以不理他們,他們若真干起來,則穩健派必齊到了北京,其余暴烈派主張南都者,必不肯來,就一律不要他,一概除名。令各地方另選。如果他們不服,我自有辦法。」

情勢也確實如袁世凱所說,爆炸案發生後。關于「歡迎國會團」一事就立刻轉移到第三、四位去了。第一位自然是連環爆炸案,第二則是章太炎地一評、二評、三評等幾篇文章,一時間洛陽紙貴,人們紛紛傳看,《人民日報》加大印量,仍不能充分滿足需要。

國民黨方面也以自己掌握的報社發動了輿論抨擊,無非是說秦時竹獨裁,北疆政府地方割據,是軍閥等等老生常談……有個外國記者的觀察最為客觀︰「……我在中國呆了數年。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奇怪地事情。同樣一個人,一個地方政府。在一個月前被罵作軍閥,罵做割據勢力,在短短幾天後又變成民族英雄,變成愛國象征,又過了短短幾天,又變了回去……而在我看來,報上所抨擊的乃是同一個人,同一種勢力,甚至就是同一種政策……中國的事情真是太怪了!」

解決了一件煩心事後,袁世凱終于可以騰出手來解決另一件更加煩心地事情——拖延許久的善後大借款。由于列強提出的條件苛刻,擔任談判代表的梁士詒並不敢答應,只能寄希望予克里斯浦借款。而列強不把中國的財政咽喉卡住是不肯善罷甘休的,在克里斯浦借款達成後,朱爾典一再晉見袁世凱表示抗議,並且開單逼債。其他幾國也群起效尤,法國政府更節外生枝,無理地提出了賠償辛亥革命時外僑所受地損失地要求。爾後,六國公使又就克里斯浦借款以鹽稅盈余為擔保地問題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銀行團更通電各省分行,阻止金融匯兌,並相約不準買賣麥加利銀行匯票(克里斯浦借款地銀行團機構)。

這其中,列強的態度又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英、法、美為代表,他們贊同、袁世凱中央政府,穩定局勢,保護三國在華利益,但是需要袁世凱給他們提供經濟質押,而克里斯浦借款成立使得他們失去了這種質押,當然非常不滿意;第二類是日、俄兩國,這兩國對袁世凱政府多有微詞,日本因為是和袁世凱早先有過過節,而俄國不滿意袁世凱在蒙古問題上的態度,故而拼命對袁世凱政府拆台;第三類是德國,基于德國和北疆間地秘密關系,德皇急切盼望著秦時竹在中國掌權,因此對袁世凱政府拆台,而秦時竹也承諾,德國所有的貸款北疆可以一律予以吸納,這使得德國在經濟上對袁世凱政府無所索求,反而寄希望于這種拆台可以一方面使北疆方面後能專借德國外債,促進德國的商業利益,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排斥各國借貸,打壓各國在華勢力,尤其是破除英、法控制中國財政企圖。

當時,中國政府積欠外債達一千一百萬英鎊,無法償還,而列強逼債甚急。中國政府希望克里斯浦提前交款或續借一千萬英鎊,均因為六國團所扼,未能實現。袁世凱遂請法國公使出面調停,以求與銀行團恢復談判。在銀行團方面,匯豐銀行面臨著本國銀行團的競爭,十分焦急。英、法、美三國尤其是英國擔心袁世凱政府財政困難,控制不住局勢而陷于混亂,影響列強在華利益,因此他們贊成減少債額至二千萬英鎊,並降低監督條件,及早達成大借款。但俄、日方面,尤其是俄國,力求混水模魚。美國駐德國大使榮西曼說︰「俄國無疑將樂于看到六國銀行團陷于分裂,因為它害怕款項可能被用來加強中國在蒙古的地位。因此,俄國力求拖延大借款的成功。但是,俄國不能沒有英法的,因而也不能不向英國的要求讓步。」

在這種雙重制約下,大借款地談判又恢復進行。不過,銀行團方面首先要求中國政府取消克里斯浦借款合同關于借款優先權的第十四條,為了不得罪洋主書,中國政府與克里斯浦公司方面幾經磋商,最後決定賠償十五萬英鎊,五百萬英鎊提前于191年2月15日付清,其余五百萬鎊歸入大借款案內,由六國銀行團辦理,由于不僅沒有損失反而還賺了一筆,克里斯浦公司也樂得借坡下驢。銀行團在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之後,答應于1月下旬墊款二百萬英鎊,並進一步商談總體借款,克里斯浦借款也于協議達成地次日廢除。

袁世凱政府為了迎合列強要求,命梁士詒將大借款合同的五項特別條款交參議院討論,得到參議院的大體同意。此後,袁世凱又命令梁士詒兼任任稅務處監督,準備大借款合同要求的鹽務改革(北疆方面進行改革後,帝國主義列強都認為不錯,要求袁世凱加以仿效,以確保大借款的有效抵押)。191年2月6日,袁世凱命令鹽務收入各款自民國2年3月起專款存儲,以備抵債(北疆鹽稅,留待日後再議)。7日,他又下令公布了鹽務稽核造報所章程。

盡管如此,銀行團依然節外生枝。法國公使康德、日本公使伊集院拜會外長陸征祥、財長梁士詒,就賠償外僑損失和財政管理中的財政顧問問題進行交涉。梁士詒被迫同意加借二百萬鎊以賠償外僑損失,對于顧問問題,他面有難色,表示︰「現在已多有謠言,謂財政受外人之監理,用人之權亦操之外人,故若將招聘用財政顧問等員載在借款合同內,更易引起國人反對。」表示不敢同意將顧問問題列入合同。

列強才不吃這一套,在他們看來,中國人的信譽很成問題,如果不載入正式合同,將來免不了反悔、扯皮。因此康德表示︰「管理財政一層……承認之法,需有文本,或載在合同,或另行訂定,稍可通融。」想來想去,經過請示袁世凱同意後,梁士詒決定用秘密方法,由中國政府秘密答復「聘用外人條件等事」公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勢最新章節 | 國勢全文閱讀 | 國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