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勢 第四卷 逐鹿天下 【第181章】 武力解決

作者 ︰ 月影梧桐

孫中山的情緒非常激動︰「袁世凱兩面三刀,陰險狡詐,豺狼之性終不可移,殺害遁初,又要私借外債,以一己之私而不惜冒天下之大不諱,逆誣已彰首發我們黨一方面應利用當前國人之義憤,外聯日本,以孤老賊之勢;另一方面,應立即動員南方五省宣布獨立,起兵討袁,先發制人,方可取勝。錯過目前之時機,後果將難以預料,我打算近日再次東渡日本,聯絡日方軍政界朋友,以期得到日本的援助。」

黃興的情緒也有點急躁︰「恕我直言,若用武力倒袁,一來難以得到國人諒解,二來袁世凱正可以此為借口,向歐美乞憐求助,其結局更是不堪設想。如今真理在握,罪犯在押,鐵證如山,我仍主張法律懲袁,逼袁下台。」

孫中山道︰「在今日之中國,對于袁世凱這樣一個獨攬軍、政、財大權,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大盜逆賊來說,法律是制裁不了他的,甚至是動不了他的一根汗毛的。歷史,我沒有看準,可還是有人看準了,去年有人就在報上撰文寫道︰孫退袁興,舊勢力完全存在,革命實在太不徹底,且臥榻之旁,任人鼾睡,必大沖突。說得好,真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啊。」

眼看不能說動對方,黃興又提出︰「干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暗殺手段結果了袁世凱,既省事又免犧牲。」

孫中山一向不贊成暗殺,亦不認為能用法律解決問題。孫、黃二人爭持甚烈。與會眾人也分成兩派,一派黃興。一派贊同孫中山,而他們的立場劃分,基本就是原先孫派、黃派的分野,大敵當前,國民黨內部卻發生了分化。

國會開幕這一關雖然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但隨著有關袁世凱、趙秉鈞主謀刺殺宋教仁地材料逐漸透露出來。袁世凱、趙秉鈞手忙腳亂,他深怕南方國民黨人趁民憤鼎沸之時舉兵北伐趕他下台,後得知國民黨領袖們關于起兵一事尚在爭論之中,他又暗自慶幸。急忙部署對南方異動的措施。此次前來開會的人員,都是北洋集團的核心心月復,包括了趙秉鈞、梁士詒、段祺瑞、馮國璋等人。

袁世凱首先拿著剛剛收到的,孫中山勸他下野的電報,殺氣騰騰地對手下人說道︰「你們听听孫文在說些什麼?公今日舍辭職外,決無他策。公必欲殘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東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次反對君主之決心,反對公之一人,義無反顧。孫文還想下定決心跟老子干呢,你們可以告訴國民黨人,我現在已下決心。孫文右是搗亂,左是搗亂。他除搗亂外再無別地本領了。我袁世凱就不能听人搗亂,他孫文若敢動槍動炮,或另行組織政府,我就發兵征伐。而絕無姑息養奸之余地。」

眾人均點頭,好久沒有听到老袁說這麼干脆的話了。

「今天召集大家來,主要就是這件事,你們都是我的心月復,北洋的骨干,我想問問你們,你們是什麼看法首發」袁世凱用目光掃視了眾人一眼,眼神似乎在說,這不光是我袁世凱地事也是你們的事情。我若是倒了。整個北洋集團就會跟著倒霉。

段祺瑞毫不含糊︰「為今之計,大總統宜早下決心。是戰是和,要有個決斷,不然拖延日久,讓民黨佔了先機,對我們很是不利。」

馮國璋為人稍嫌圓滑些,他道︰「目前局勢變化還不明朗,雖然輿論多有對大總統不利,但那只是猜測,並無實據,而且也不可能有實據。前些日子報界輿論不也圍攻秦時竹了嘛,我看他也沒什麼事。民黨鬧事是真,奪權也是真,但若是要動刀槍,恐怕他們沒有這個膽量。」

袁世凱哼了一聲,對馮國璋的和稀泥表示不滿︰「我不怕國民黨興兵奪天下,就怕他們用軟刀子殺人。」

「大總統,現在關鍵的是國民黨一再叫囂責任內閣,萬一給他們得逞,我們也很騎虎難下,還不如……」趙秉鈞已經將自己完全捆綁在老袁的戰車上了。

眼看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梁士詒知道不表態也是不行了,他慢悠悠地說︰「打仗嘛,原本也無不可,只是大借款還沒有落實,錢從何處來?另外,這麼大地事,涉及各國協調,如果貿然行動得不到各國理解或者列強聯合干涉,如何是好?」

「協調協調,就知道協調,你都看都讓陸征祥弄成什麼樣子了?」一說起談判、協調,老袁就怒氣沖沖,中、俄談判硬生生地讓唐紹儀唱了主角,袁世凱不僅不能從中撈取一票,反而還得跟著秦時竹的思路走。

「主要是北疆方面派來了唐少川……」趙秉鈞遲疑了一下,還是把自己和唐紹儀接觸的結果告訴了袁世凱——自然是踫了一鼻子灰。其實不要說兩人現在的政治立場如何,光沖著唐紹儀擔任總理期間趙秉鈞的態度和做派,唐紹儀就完全不可能給他好臉色看。

「少川既然鐵了心,那就隨便他吧。」袁世凱陰沉著臉說,「我看秦時竹也未必能信得過他。他堂堂一個巡撫跑去給巡防營統領當高參,丟人不丟人?」

听得袁世凱寒磣唐紹儀,眾人都是一臉默然,唐紹儀這事其實還是袁世凱自己造成的。馮國璋和段祺瑞都是出國留洋過的,對唐紹儀多少敬重,梁士詒是穩健派,對唐也頗為友好。唐紹儀是個人才,卻因為一些民主思想而不見容于老袁。有時候梁士詒往往會思考,為什麼同樣是這個人,在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的時候那麼開明,那麼接受新事務。到了做總統反而不能容忍了呢……這種思考既不能和別人交流,又悶在心里,攪得他滿心難受。他有時大著膽子想,眼前這人是不是過氣了,已跟不上這個形勢還是本性使然?這次暗殺宋教仁,他心里清楚的很。不管袁世凱、趙秉鈞怎麼造謠生事,總逃不了他們倆地干系。

「大總統,我地意思倒不妨在這件事上賣北疆和秦時竹一個面子。」段祺瑞小眼楮一轉,又有了新看法。「倘若日後真的和國民黨刀槍相見,北疆便成為舉足輕重的勢力,現在歸秦時竹統屬地軍隊已達到了28萬之多,倘若他偏向對方,我們……」

「芝泉所言甚是,從軍事布局來看。我們北洋的部隊正好夾在南軍和北疆軍的中央,倘若這兩家聯手,我們月復背受敵,大為不利。」馮國璋地意見和段祺瑞一致,「現在北疆到底是什麼態度?」

「電報我已經發給秦時竹了,這家伙老奸巨猾,沒有個準信,只是含含糊糊地說深為痛心、遺憾雲雲,誰知道他怎麼想的?」老袁憤憤地說。他還跟我說不僅宋案的責任要查,陶成章的案子、章太炎地案子都要仔細查找,分明是落井下石……」

趙秉鈞這時的腦子突然一機靈,開口道︰「大總統。此事尚且不能過早下定論,人民黨和國民黨多有過節,秦時竹此舉多是敷衍而已。眼下宋案正鬧得激烈,他卻提出要查這倆人地案子,分明是想沖淡別人地注意力,分散輿論……」

「你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人民黨和國民黨之間矛盾確實不小,看來我得好好把握,實在不行,還得請老相國出面。他地面子。秦時竹還是要給地。」

「大總統,還有一事也可以利用。國會已經召開,國民黨在國會里佔有優勢,但內部並不統一,人民黨力量雖遜于國民黨,但凝聚力相對要強,我們可以抓住他們急于出頭,控制議會這個心態而利用之。」

「此話有理,但搞政黨你我都不在行,還得讓梁卓如跑一趟……」袁世凱對著手下兩員大將,「政治上的事我會關注,軍事上你們倆人要多費心,華甫,直隸的政務你可以稍微放一放,反正大選已經落幕,不會牽扯太多。」

袁世凱用拳頭一錘桌子,「這次我是下定決心了,一定要徹底粉碎南方這些革命黨……」

「是!」

宋教仁被刺後,全國輿論集矢袁世凱,梁啟超也備受責難,日子很不好過。原本打算合並的三黨又變得遲疑起來,部分黨員為避免國民黨之忌,急于擺月兌和袁世凱的關系。三黨內部對合並後的組織形式與干部配置仍紛爭不已,共和黨主張總理制,由黎元洪任總理,梁啟超任協理,湯化龍和孫武分任政務部長和黨務部長,而民主黨為提高湯化龍地位起見,仍主理事制,由黎任理事長,梁、湯、孫並列為理事。為了本黨的私利,各方爭吵不休,使剛有「定議」的三黨合並計劃重又擱淺。

袁世凱為減輕國民黨對三黨合並的壓力,一面宣布他暫不入黨,一面通知梁啟超暫緩入京。梁啟超很不滿民主黨諸人所為,憤憤不平地對女兒說︰「民主鬼吾恨之刺骨」,並欲公開宣布「不復與聞黨事」,以要挾民主黨人。但面對國人地反袁情緒,也不得不改采「半消極半積極」的態度,準備辭去「協理」之職,別設進退自如的「參議長」以自任。

這一天,他又收到了袁世凱的電報,內容居然是希望他跑一趟沈陽,去和秦時竹當面面談一次,詢問國會開始後究竟如何正常運作,政府框架究竟如何組建?梁啟超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了袁世凱地用意,希望三黨和人民黨合作,在將來的國會中把握大局。至于為什麼要去沈陽,理由很明顯,雖然人民黨在議會中成立了議團,而且由現任議長吳景濂任團長,張謇任副團長,但真正的幕後大佬卻是遠在沈陽的秦時竹。從運作上看,人民黨議員明顯和別處的議員不一樣,特別是東北來的議員,非常抱團,而且流露出一種驕傲,為有一個好的領袖而驕傲。

這種驕傲情緒,毫無疑問是來自秦時竹的能力和威信,東北三省是秦時竹一手光復的,人民黨是他一手打造地,現在北疆尤其是東北地新局面是他一手締造的,就連最近剛剛和俄國人打地仗也是秦時竹指揮的。秦時竹是將實力和民主政治結合得最好的人,雖然只是一個地區性強人,但所流露出來的氣勢和做派,絕不是甘願屈居人下的模樣。秦時竹不僅有地盤,有充裕的財政,還有厲害的槍桿子、卓有成效的輿論隊伍和黨派,他做成了袁世凱和孫中山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梁啟超隱隱約約感到,袁世凱、孫中山甚至包括自己在內,是不是都老了?該讓出舞台讓年輕新銳上來施展拳腳了?看看張謇、湯壽潛、程德全甚至唐紹儀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如此推崇秦時竹,梁啟超有時也動了心思,加入人民黨如何?

當時在沈陽曾經和秦時竹有過一番交談,雖然有逢場作戲的成分,但秦時竹提出的建議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倘不如意,便來相投……」梁啟超深信,在三黨合並後,自己最好也是個協理,位居黎元洪之下,但黎元洪是個什麼東西?一個已經過氣、差點被打倒的老官僚罷了,只是廟中泥菩薩,供人燒香倒還可以,若是真的顯靈,恐怕是太陽要從西邊出來。若是投奔秦時竹,按照秦時竹不願意直接出面的秉性,應該大有可為,況且秦時竹本人比袁世凱要開明,做事也不跋扈,有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只是眼下三黨合並未成,拿什麼給秦時竹做見面禮呢?

現在自己的立場還是在老袁這邊,一時間難以轉向,再說宋案到底如何了結,讓人關注,梁啟超打定主意,沈陽這一趟必須是要去的,模清了對方的底牌,自己就從容的多。無論袁派、秦派,多少還是要給自己一點面子。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雲南都督蔡鍔也一再來書信,勸自己多和別的黨派,尤其是人民黨保持接觸,不要一味陷在袁世凱的泥坑里拔不出來,將來後悔都來不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勢最新章節 | 國勢全文閱讀 | 國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