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在戰場上的調動情況立即被敏銳的戰區指揮部捕捉)7東線國防軍陸續報告正面攻擊之敵壓力的減輕,以及飛行偵察揭示的外圍日軍的調動,無不充分說明遼陽會戰的第一階段已經過去,日軍兩路鉗形攻勢,平均用力的策略已經破產,為了挽回敗局,鬼子開始了新一輪的策略。
山東前線,一直嚴密監視日軍第三師團和18師團余部的國防軍也向大本營報告,當面的第三師團正在陸續後者,原本雙方的武裝對峙正在陸續月兌離,由于日軍封鎖了中間地帶,無法看清楚鬼子在搞些什麼花樣,但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那便是日軍在山東半島上的軍事力量正在逐步縮減。
面對各方面匯集上來的情報,大本營和前敵指揮部開始了緊張的敵情判讀。
「我認為,日軍近日的調動,絕不會是為了撤兵收縮,相反,而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集結力量,準備對遼陽發起重點進攻。」大本營里,參謀總長張紹曾手執教鞭向秦時竹等人闡述道,「從日本本土的動向來看,山本內閣嚴密地封鎖了遼東戰場的消息,國內沒有進一步動員的呼聲,甚至于對于中日接戰的關注也在逐步下降,報界長篇累牘的消息是關于海軍在太平洋諸島上的攻略情況這決不是日本的煙幕彈,因為軍隊征調涉及面非常廣,如果要進一步動員馳援遼東戰場,根本不可能掩飾得住,相反卻可以視為山本內閣為了轉移陸地戰場上的消息而使出的障眼法;從空中偵察和關東州的情報得知,日軍最近頻繁地從本土和朝鮮調運物資,調運什麼不得而知,但方向無一例外都是遼陽南線方向,如果是為了準備撤退,斷無此種道理,如果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意圖而裝作仍舊在對遼陽進行補給,那運輸量只需要維持原來即可,根本不必有爆炸式的增長。」
「我補充一句,朝鮮復傳來的消息是,日軍在朝鮮境內的物資運輸幾乎全部停滯了,復方面一開始以為是因為朝鮮抵抗力量所導致的戰果,但我們的情報人員認為,這種狀況夸大了朝鮮武裝力量的作用,應該是日軍主動縮減的成分大于被迫停止的成分。」葛洪義補充往後,張紹曾便笑了,「這兩個事情聯系起來考慮,那就是日軍原本通過朝鮮內陸中轉對東線兩個師團的後勤補給轉移到了旅大方向,進一步驗證了我們對戰局的判斷!」
秦時竹的眉頭一揚,問道︰「你們是否認為,除了東線2師團外,山東前線近2日軍也將增援南線方向?」
「很有可能!總參和戰區指揮部有過情報交換,一致認為,山東前線的日軍之所以在遼陽會戰發起後一直按兵不動,與我軍形成武裝對峙,原本是企圖牽制我軍兵力,甚至打算在遼陽戰線取得突破,迫使我軍從山東方向抽調兵力增援遼東時發起新一輪進攻的意圖。現在日軍在遼陽踫得頭破血流,不但在山東牽制我軍、準備更高層級的鉗形攻勢願望落了空,相反,卻是被我軍牽制在了兩地。
面對不利情勢,日軍既然得不到國內增援,那麼集中手頭可以使用的力量便成為非此不可的選擇。」張紹曾的推理嚴密而富有邏輯,「從山東前線轉運至遼陽南線,只4整夜就可以了,考慮到日軍兵力重整的過程和兵力逐次投入的需要,其實48個小時後就可以實+度。山東前線的日軍增援至遼陽後,一方面可以補充因為損失過大而不得不後撤修正的朝鮮軍和關東軍,更可以將神尾師團原本余留下來的重火力加強遼陽方向。」
「這麼說來……」秦時竹在心里默算了一下,「遼陽南線的日軍將得到3師團的日軍增援?」
「基本上差不多,東線日軍肯定還是要留一部分兵力監視我東線守軍的,但是在關東州和朝鮮留守的其余兵力卻可能在這個當口增援,兩相抵消,兵力大約為3師團略強,火力則為4個師團強!」張紹曾說完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火力總參是按照最高限度估算的,但我以為,撐死3師團的實力,現在正是隆冬,遼陽東線到南線距離不算太遠,但道路也不適合大規模轉運,很有可能日軍是采用輕裝調度的方式,將重火力留在原地,這樣既避免了東線實力削減得太多,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機動優勢。」
「三個師團的。」秦時繡沉吟片刻。離開位置原地踱了兩圈步。「(能頂住?」
「這正是目前大本營和前指爭論最大地地方。也是希望總統裁決地關鍵。」張紹曾上前一步。「總參地意見認為。日軍調動3師團。在遼陽南線地局部空間里形成了對我軍31地進攻優勢。大大改變了原來戰場態勢。這是其一;經過第一階段地作戰。日軍固然受到了極大地損失。我軍地損失也不小。而且敵人基本上掌握了我軍地戰術和布防重點。雷公由于進入了檢修。數日之內不能使用。更緩解了日軍地窘境。這是其二;敵人地關東軍和朝鮮軍經過我軍連番打擊。在增援到來之前。力量處于最虛弱地狀態。這是其三;……」
張紹曾一口氣列舉了5方面地理由。
秦時竹笑著問道︰「總參地應對是什麼?」
「出擊!果斷地出擊!」張紹曾指著地圖說道。「無論是東線地日軍2團還是山東地師團。沒有34地時間無法對遼陽南線進行實際性地增援。這個時間差完全可以打一場短促出擊。通過搶先動手。打亂日軍地企圖。具體地策略是三條︰李杜地第二師抽調精干兵力對敵發起突擊。要求最大限度地殲滅敵有生力量。破壞其推進基地;山東前線守軍由武裝對峙轉入進攻。不要求消滅多少日軍。只要求打亂3團地步調。減緩日軍從海上增援地速度;東線守軍和我軍外圍力量加大對東線日軍地打擊力度。擺出吃掉日軍東線留守兵力地架勢。迫使兩個師團不能快速增援……」
「這個思路有點意思。」秦時繡想了想,「前指是什麼意見?」
「陸總長發來絕密電,前指的要求是︰遼陽南線守軍就地修正補充,加強一線力量,完善工事,主要用空中力量打擊對面的關東軍和朝鮮軍,保持最低限度的壓迫;東線守軍和外圍守軍暫不對敵接戰,誘使敵人快速增援,待敵人增援到位後,快速出擊,吃掉留守日軍;第三,山東前線兵力暫且不動,伺機吃掉日軍最後的斷後兵力。總之一句話,前指還是從北風計劃的出發點考慮,希望利用遼陽南線的磁石效應將日軍全部吸引過來,為我軍殲敵創造條件。」
葛洪義也笑了︰「總參的意圖是分步吃,前指的意思是一起吃?」
「差不多就是這個區別。」張紹曾說完,就把征詢的目光投射到了秦時竹身上,而後者仿佛渾然不覺,只在思考各種可能,權衡利弊得失。
「但是,中間有一個很大的關鍵不同。」沉默半天之後,秦時竹開了口,他沒有馬上下結論,只道,「分步吃比全盤吃穩妥,但如果日軍在我軍第一步吃時就果斷收縮,只讓我們咬一小口怎麼辦?」
「這話不假,但卑職以為,全盤吃固然比較過癮,但鑒于日軍太多太硬,很有可能崩壞了牙或者撐壞了胃!」
「我個人對分步吃還是全盤吃沒有什麼偏好,我的目標只有一個,打退日軍進攻,破壞日軍的遼東戰略,最大限度地摧毀敵人有生力量……」秦時竹和葛洪義目光對接,彼此會心一笑,「我倒認為,決定分步吃還是全盤吃的關鍵,既不在總參,也不在前指,不在我,不在你,不在陸總長或者蔣百里,而在于……」
「請總統訓示!」
「我看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李杜身上!」
「他?」張紹曾一愣,隨即便反應過來,「也是,只在總參和前指來回打轉轉,忘了征求一線將領的意見了。」
「立即發電報給李杜,問他,如果打算分步吃,則2何時可以出動,如果打算全盤吃,則2在3個師團增援之後有多少把握守住遼陽防線!」
「是!」
「等等。」秦時繡叫住了正要離去的葉身懷,「後面加個按語,讓他收到電報後1小時內回電,而且不得征求前指或者大本營的意見!」
就這樣,一封標明最高保密級別的電報擺在了李杜面前。
是分步走還是全盤吃?
絞盡腦汁的李杜得有一個選擇,而這,不僅關系到遼陽軍數萬將士的命運,更關系到中日兩國在遼東戰場上的後續,霎那間,李杜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漢子感覺到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他一咬牙︰「召開聯席會,討論復電,我要給大帥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