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爾典來之前已經做好了被中國敲竹杠的準備,唯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中國是否有能力在半年以內武裝起60萬的俄隊?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東線戰事如此激烈,俄國節節敗退,德國已經佔據了北起里加灣,中間過明斯克,南面到烏克蘭草原的俄國領土,其面積已經超過了德國和奧匈帝國本土面積總和。現在,俄國不但沒有能夠佔據一寸外國土地,本身就有大片土地淪陷,更要命的是,還有大量的工業、農業產區也一並喪失。
別看俄國大部分領土在亞洲,但俄羅斯帝國的真正活力在于烏拉爾山以西的那片歐洲領土,沒有了這些,俄國就只能屈膝投降。
唯有軍隊和物資,才是支持俄國繼續戰爭下去的唯一動力。法國人發動了香檳戰役,除了吸引德國一個集團軍外,其他什麼便宜也沒有撈到,也不足以改變東線的態勢。但效果還是有一點的,德國在東線的全面推進變成了在中路和南翼的重點推進,魯登道夫和興登堡沒有理睬法金漢的阻撓,依然發動了一浪高過一浪的進攻,在他們身旁,則是俄國昔日的手下敗將——奧斯曼土耳其和奧匈帝國,這兩個國家得益于德國的強勢,居然也能夠趁火打劫。
隨著保加利亞的加入,俄國又多了一個新的敵人。現在,從柏林到巴格達的「BB」鐵路已經暢通無阻,魯登道夫和興登堡苦于沒有充分的兵力,否則,他們一定會要求從柏林加派2個集團軍抵達土耳其前線,從兩個方向夾擊俄國人。那樣,戰術上的鉗形攻勢就變成戰略上的鉗形攻勢了……可惜,德國只有6800萬人口,目前的軍隊數量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雖然後備力量每年可以90萬的速度增加,但一年中德隊的消耗量也在80-90萬左右,新增部隊堪堪能夠抵消損耗。自然,如果進行總動員還可以籌集更多的兵力,但現在,無論是法金漢還是威廉二世,無論是興登堡還是魯登道夫,還沒有做好全民總動員的準備。因為,盡管戰爭已經進行了一年,但他們腦子里還是一場速決戰的準備,沒有從戰略相持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德國也不容許有這麼奢侈的想法,即便天才如魯登道夫,總體戰依然還是腦海角落中的一個零頭思緒。
與德國相比,俄國的情況簡直就是糟透了。俄國一年的後備力量在110萬左右,但從1914年7月開戰以來,俄國在戰場上整整損失了近300萬軍隊,軍隊數量之所以能夠勉強維持著不下降,純粹是因為當局將大批農民強征入伍的緣故。這些未經訓練的農民在炮火中輪番走上戰場,甚至連步槍都不能人手一桿,只能靜靜地等待炮火過後喪生同伴手中的步槍。
這供應60萬部隊的物資,無疑.是俄國戰場眼前最迫切需要的東西。按照俄國人的估算,在每年110萬的新增部隊中,俄國自己只能滿足80萬左右的裝備,還有30萬的缺口。另外,超過110萬的損失部分,還需要進口物資加以填充,這部分的缺口在100萬左右。總體上,俄國需要130萬左右的物資。這其中,英法只能供應俄國15萬左右,這還是費盡心機從本國配額上扣減下來的,美國方面能夠滿足55萬——美國因為還擔負著向英法輸送物資的任務,在俄國方向只能擠出這麼多來。剩下60萬的缺口,英法就把主意打到了中日兩家身上。
听了寧武5個億的報價,朱爾典即.便再沉得住氣,也嚇了一跳,這相當于6000萬英鎊。原本他想討價還價的,一看秦時竹似笑非笑的眼神,立即就明白過來,因為匯率變動的緣故,華元比以前大大值錢了,所以顯得數額較高,如果按照原來的匯率推算,大約相當于5000萬英鎊。他只好說道︰「中國願意何種貨幣結算?」
「首選黃金、白銀,其次是美元和.華元,然後是英鎊和法郎……」
「盧布呢?」
秦時竹也不說不要,只笑著道︰「俄國現在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出賣呢?」
「敝國和法國的國債呢?」
「倘若貴國和法國願意交還幾個租界,我就願意接.受國債。」
朱爾典把頭搖得和撥浪鼓一般,開玩笑,租界都.是英法在中國的命根子,哪里肯輕易交還。
「俄國可以用物資折抵。」
朱爾典這時候.只有苦笑了——俄國的礦產雖然豐富,但運輸能力是個瓶頸,一列車原油在價值上還抵不過一車皮糧食,即便能夠提供,鐵路也非癱瘓不可。
「俄國方面已經同意部分用物資折算,部分用黃金折抵。敝國方面,還是用現金支付。」英國最近向美國出售了不少海外資產,獲得了一大批收入,在支付能力上,暫時沒有困難。
「那好。」秦時竹爽朗地大笑,「貴使是個痛快人,我唯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不是俄國而是一直由貴國前來交涉呢?」
見鬼,如果是俄國直接交涉,說不定貪婪的北極熊直接一口就把英法的援助就吞了下來,再加上中國人可能的上下其手,當中的勾心斗角,朱爾典哪里敢讓俄國單獨與中國方面接觸。當然,這麼大的事情,涉及整個協約國與中國的溝通,英國方面也不可能單獨包攬,朱爾典今天來就是打探風向的,看看能不能從中國這里獲得充足的保證——這才是最要緊的。
秦時竹想了想︰「倘若各國資金上有困難,原來各國在華發行的建設債券及其相關收益我國可以提前貼現收回,具體價格,由財政部會同中央銀行與各國協商。其他固有債務,同樣可以進行」
當時英法俄三國各自認購了價值相當于1億華元的債券,無論各國的動機如何,畢竟在客觀上幫助中國籌集了經濟發展的資本,況且,這是中國主動提出來的,與因為不平等條約被迫借款、賠款有很大的不同。條件恰當與否,只在于商業性質,秦時竹也不想賴賬,故而提出了這個建議。
「感謝閣下的理解,我會向內閣及時通報的。」這倒是一個好消息,朱爾典不會拒絕類似的提議,但他更希望中國能夠交付庚子賠款等債務,但這是不可能的,中國已經明確拒絕了庚款賠付——如果是以前,各國說不定就要兵戎相見,但現在,討好中國都來不及,哪里還敢得罪?再說,庚款一年也就幾百萬華元,對于幾億的合同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圍繞中國5個億的報價,法國人和俄國人吵翻了天,一個認為價格高,一個對中國能否保證供應持有懷疑態度。
法國公使敲擊著桌子,吼道︰「勒索,這簡直是果的勒索。按照中國的生產水平和相關價格,這批物資的價格絕不會超過3個億。」
「我只想知道,中國拿什麼來保證他們的供應?現在正是戰爭最緊要的關頭。」俄國公使直到現在,仍然對中國的力量持有蔑視的態度,認為中國人能夠擊敗日本是一種偶然,特別是前次交付7個師的裝備中摻雜了大量的廢舊軍械更是讓他覺得怒不可遏——軍方中的某些貪污分子固然是佔到了便宜,但是外交官卻感到了被冒犯。
「諸位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朱爾典聳聳肩膀,「如果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很樂意洗耳恭听。」
「可以找日本人。」
「還是要找美國人,讓美國人供應。」在俄國公使的骨子里,依然充滿著對中日的共同蔑視。
「日本的消息很快就會傳來,不過,情況並不容樂觀。」朱爾典皺著眉頭,「日本本身處于恢復的境地,對于各種物資的需求是極為迫切的,特別是在中日沖突中大為吃虧的日軍,已經著手在重建被毀滅的師團,對于軍械的充分供應,我並不抱有特別的期望。事實上,按照原來各國的約定,除了這60萬人的裝備以外,還有20萬人的後備力量需要武裝。我敢肯定,如果中國不能完成,日本將更加完不成。至于美國……」朱爾典心情復雜地看了法國公使一眼。
法國人和英國人在這點事上面是一致的,他立即搖著頭道︰「美國的供應力量短期內到了一個極限,起碼,在1915是不可能過多仰仗美國人的,我們在美國的訂單交貨期都已經排到了聖誕節……」
「難道讓忠勇的俄國士兵赤手空拳上戰場?」俄國公使怒不可遏,「這場戰爭不是為了俄國一家進行的。」
「我仍然覺得,中國的這個承諾可以加以信任。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中日沖突期間,中工廠的月供應量大約是每個月5個師左右,大約就是7萬人,還有提升的空間,每個月供應10萬人,我認為問題不大。即便有缺口,也能在開始階段滿足80以上。在半年中,生產能力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當然,只能供應中國制式的軍械,俄式的軍械,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都無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