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和大本營估計得幾乎一樣。西路軍用兵西北,除了打仗,更重要的其實是政治。中亞各國與近代的中東一樣,是一個長期戰亂不休的地方。因為沒有一個民族能佔據壓倒性優勢,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擁有霸權地位。在十五世紀後期蒙古帖木兒帝國瓦解後,中亞從短暫的統一狀態進入了分裂,此時,游牧部落烏茲別克人從北方進入中亞,于十八世紀初,在佛爾哈拉河流域建立的封建汗國,定都浩罕城,始稱浩罕汗國。在清初皇太極征討蒙古,擊敗黃金家族的時候,曾經歸附過清政府,但隨著清軍入關,清廷的軍事實力全面東南後,浩罕國便走上了獨立的道路。他利用清朝開始衰落的機會,大肆進攻分散的哈薩克和柯爾克孜部落,控制了哈薩克草原和帕米爾以西的廣大地區。其疆域東北到達伊犁河流域,北到錫爾河,西達咸海。南接印度。十九世紀中葉中亞各汗國互相戰爭,浩罕征服了中亞重要商業和軍事中心塔什干。事實上,在中亞這塊土地上,國家和民族的概念並不強烈,更多的則是部落。因此,雖然清廷當時有所謂的邊境線,但這種疆域連同上面的民眾一起,都是出于模糊概念的,誰也無法精確得出自己的國土領域應該怎麼畫。只是習慣法則來劃定邊界。
李春福等人抵達中亞之後,一方面是著重要控制中央的核心城市塔什干,另一方面就是要消弭邊疆各個民族之間的仇恨與敵對,使得其轉移到正常的軌道上來。由于鴉片戰爭之後清廷的不斷衰落,俄國的勢力于1876年吞並浩罕,現在俄國自身陷入混亂,則中亞已經進入了一片混亂時期。
大軍臨走之時,秦時竹對李春福和馬佔山有過交代,謂,中亞地方,非常難以管理,中亞民族,亦難以實現和諧共處。在這個地方,擁有說話權的還是武力。但,無論如何,武力不是萬能的,因為中央不可能為了這個地方而留駐大軍,退一步說,即便留駐。其成本和代價根本就難以負擔。
俄國革命之後,浩汗是第一個起來宣布獨立的,甚至于還斬殺了原來俄國派駐在浩汗的小部分軍隊和精英體系。同樣,對國防軍恢復故土,鞏固邊疆的行動,也予以了強烈的反對,認為妨害了他的生存空間。特別是對于塔什干的中心地位而言,更是不容錯失。
不過,浩汗雖然架子拉得很足,但畢竟是剛剛復國,並沒有多少力量,根本經不起國防軍的沖擊。在兩個騎兵師、兩個騎兵旅的強大機動力量配置于西線,端的是物有所值。
掌控了中亞,對于中國而言,意義重大。
從戰略態勢上說,中亞正好是俄國的軟月復部,從這里北上,能干脆利落地割裂歐洲俄國與亞洲俄國的關系,並且可以威脅高加索地區;對中國西北地區和天上南北而言,這簡直就是天然的屏障。
從經濟意義上說,中亞各國目前都還不富裕。甚至于連新疆的標準都達不到,但中亞蘊含著石油等資源,屬于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
因此,李春福毫不手軟,執掌國防軍蕩平各種抵抗力量,培養對中央親善的團體,開始了布局長遠的任務。
與此同時,俄國的形勢卻進一步復雜化了。
科爾尼洛夫叛亂被粉碎的事件表明了革命形勢發展中新的轉折——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的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布爾什維克黨的威信空前提高,已成為革命的決定力量。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革命群眾吧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從蘇維埃中清洗出去,而把布爾什維克選到領導崗位。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樣。蘇維埃得到了新的聲明,成為黨領導的名副其實的革命政權和武裝起義的機關。
臨時政府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有革命情緒的士兵、工人進行鎮壓,工人區遭到搜查,有革命情緒的士兵被勒令退出現役,甚至布爾什維克的機關報《真理報》也被搗毀和封閉,到了1月中旬,臨時政府以煽動叛亂為由,下令逮捕列寧,雙方的矛盾不僅公開化而且白熱化了。在俄國,到處是白色恐怖。在這種形勢下,布爾什維克重新轉入地下。列寧暫時隱蔽起來。他起先住在拉茲里夫湖畔的草棚里,後來轉到芬蘭從事理論工作,撰寫《國家與革命》,並指揮著反抗臨時政府的斗爭。一系列流血事件的發生表明兩個政權並存局面即將結束。全部政權已操縱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手中。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已經成了臨時政府的附屬品,在這種情況下,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黨著手準備武裝起義。他通過秘密渠道回到聖彼得堡,親自領導和指揮武裝起義。一月二十三日,列寧主持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會議。討論了武裝起義的問題。會議認為,實行武裝起義等政治形勢已經成熟,決定立即發動起義,並加緊進行準備。
鑒于一九一六年夏季攻勢中暴出來的種種問題,10月,法國政府撤掉霞飛法軍總司令的職務,代之以羅貝爾.喬治.尼維爾任法軍總司令。尼維爾曾在凡爾登戰役過頭角。他一上任,便汲取了第一次尼維爾戰役的教訓,便計劃對努瓦榮突出部的南北兩翼發動進攻,由英軍攻打索姆河以北,法軍攻打索姆河以南,吸引敵人注意力;然後由法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發動主攻,企圖一舉突破德軍陣線,並將他們剛過萊茵河,迅速結束戰爭。英軍司令部同法軍司令部之間原來就有許多矛盾,而尼維爾的驕橫跋扈使這種矛盾更加尖銳化了。為了調整關系,尼維爾不得不同英國人進行三次協商,才取得雙方的拖卸,保證了英軍對法軍進攻的配合。
在德國方面,經過兩年半在各條戰線的眼中消耗,德軍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到一九一七年一月,由于冬季攻勢抽調了西線的大量力量,德軍在西線僅有170萬人。各類中大口徑火炮2000余門,飛機800余架,大大少于協約國方面,而且,得益于中國方面的裝備輸出且德國尚未消化完畢全部技術資料,新一代產品尚未投入使用,使得協約國相對于同盟國的技術差距最小。面對強敵,為了避免決戰,爭取喘息機會,德軍主動從努瓦榮突出部撤退,德軍統帥部把軍隊撤到早在一九一六年索姆河戰役期間就著手準備了的興登堡防線。興登堡防線從前沿到縱深密布著堅固的地面工事。這次撤退最遠距離達五十公里。使德軍陣型由很大一個弓背變成弓弦,縮短了戰線,騰出十三個師留作後備。同時,德軍把撤出地帶夷為焦土,把具有勞動能力的居民全部遷走,只留下老弱病殘者,企圖增加敵人的負擔。
德軍的主動撤退打亂了英法原來的軍事部署。尼維爾主攻的一些陣線雖然沒有什麼變化,但使原來的牽制戰的計劃失敗。盡管如此,俄日實行尼維爾進攻計劃,牽制德軍,英軍開始在阿拉斯進攻。到2月3日為止,英軍雖然在三十二公里長的戰線長推進三至八公里,但並沒有獲得多大戰果。
尼維爾的主攻于2月18日開始。他動用了約五十四個師(包括十四個師的預備隊),在蘇瓦松至蘭斯之間把十公里寬的戰線上展開進攻。這里地形險要,德軍在得知法軍進攻情報後,修築了更加堅固的工事。法軍在進攻時投入了坦克,但當它們沿著滿是彈坑的地段前進時,遇到德軍反坦克炮的猛烈射擊,結果有一百三十二輛坦克被毀傷,只開回了十一輛。尼維爾對這次進攻不甘心,繼續命令部隊作無效的進攻,造成很大傷亡,到2月末法軍就損失了約十萬人,沒有獲得任何戰果。這次進攻史稱第二次埃納河戰役,被譏為「尼維爾的屠場」。
尼維爾畢其功于一役的計劃成了泡影。後來,在一九一七年4月28日,他被法國政府撤職,改由貝當任法軍總司令。同時,福煦任法軍總參謀長。
在俄國革命的影響下,法國國內起了反戰罷工運動。尼維爾進攻的失敗觸發了前線士兵積壓已久的憤懣情緒,發生了兵士嘩變。並迅速到達高潮,遍及五十四個師,情況非常嚴重,以至在香檳段戰線只有兩個師可以完全依。在某些地方的戰壕里幾乎無人守衛。
貝當上台之後,立刻采取鎮壓與懷柔相結合的兩手政策,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于平息了士兵嘩變風潮。接著。貝當對法軍進行了整頓,以恢復戰斗力。
法軍的嘩變和士氣低落,增加了英軍的負擔。為了牽制德軍兵力,同時為了奪取德軍設在比利時海岸的潛艇基地,英軍司令海格決定在伊普爾地區發動進攻。因此,開始了第三次伊普爾戰役。
海格首先對伊普爾南邊的制高點麥辛山發起攻擊,于當日攻克。但在伊普爾突出部的進攻遲至二月二十一日才發動,因而使德軍作了充分的防御準備。自大戰開始以來,各軍每發起攻擊之前都使用長時間的預備性炮擊。這次進攻之前,英國也進行了十余天的炮擊,戰場上的彈坑密布,塵土飛揚,很不利于部隊進攻。更為嚴重的是,從英軍發起攻擊的當日晚上起,天氣突變,雨雪交加,使戰場成為一片沼澤。英軍的人、馬都溺死不少,彈藥給養的運輸也極為困難。而德軍方面早已改進了防御戰術,疏散工事,縱深設防。這樣,在密集炮火下可以減少傷亡,又便于反攻。當英軍在泥水中掙扎的時候,德軍使用了毒氣,又用飛機掃射,給英軍以很大殺傷。2月27日,英軍加拿大部隊佔領了帕琛達爾山,進攻就此停止。三個多月的血戰使英軍損失約四十萬人,德軍損失約二十四萬人。英軍在伊普爾突出部雖有所前進,但根本沒有突破德軍防線。
由于德軍開始從德俄戰線調兵加強西線。海格為爭取有利時機突破防線,發起了康布雷戰役。這次戰役雙方都損失四萬多人,地域的得失也大致相當。但這次戰役在戰術上有新的發展,對後來的作戰具有重大影響。它第一次大批使用坦克(三百二十四輛)為前導,對敵人堅固防線進行突襲。同時使用大批飛機轟擊德軍炮兵和指揮部。由于英軍打破慣例,事先未作預備性的炮擊,就發起突然進攻,使德軍毫無準備,被打得措手不及。在一天之內英軍就前進了六公里。這次戰役是步兵、炮兵、飛機、坦克協同作戰的初次嘗試,戰術上是成功的。可是由于英軍缺乏後備力量,未能擴大戰果。因此,當德軍一反擊,又使戰局重新陷入僵持狀態。
意大利戰線一直以來都擔負著牽制作用,在1916年西線大反攻時意大利根據協約國的統一部署,應當于英、法、俄軍隊同時展開進攻。可是,由于軍事物資缺乏,而英法兩國提供的援助又很少,因此意軍的進攻一直拖到12月12日。這次進攻依然在依崇佐河一線展開,由新組建的戈理查聯隊和第三集團軍共三十八個師擔任。主攻方向是戈理查以北地區,下旬轉至沿海一帶。進攻沒有取得重大戰果,但威脅到當時為奧地利所佔有的重要城市的里雅斯特,使奧匈惶惶不安。一月十八日,意軍在伊崇佐河開始了第十一次進攻,共投入五十一個師,從普列佐到威尼斯灣全線展開,主攻方向是伊崇河中游東岸的高原地帶。十九日,意軍強行渡河,推薦十公里左右。由于軍隊消耗太大,進攻于二十九日停止。
意軍的不斷進攻使伊崇河左岸的奧匈軍隊忙于應付,損失不小,渴望德軍增援。德軍派出七個師,開到伊崇佐河戰線北翼,與奧匈軍隊八個師,共同組成第十四集團軍,配備了強大的炮兵,打算集中力量向卡波雷托猛攻,粉碎意軍新的攻勢。
一月二十三日深夜,德奧第十四集團軍開始用毒氣炮彈和大炮猛轟,迅速摧毀了意軍的防御工事和交通聯絡。拂曉,步兵開始沖鋒,很快突破了意軍陣地。意軍喪失伊崇佐河東岸陣地和所有重炮,企圖堅守西岸,但立足未穩,又被德奧軍隊的進攻所突破,只好倉皇退卻。德奧軍隊當日拿下卡波雷托,繼續向強推進。二十八日,意軍放棄重要鐵路樞紐烏迪內,退向塔里亞蒙托河。意軍敗兵無主,難民叫苦連天,混亂異常。士兵極為憤懣,高呼「打倒戰爭」、「打倒軍官」,向西逃竄。
意大利的失敗使英法震驚。為了給意大利打氣,英法相繼發出了支援的保證,福煦到達意大利,並開始調遣援軍。卡波雷托的敗北和人民對戰爭的不滿加速了意大利政府的倒台。二月二十六日,博澤利政府辭職,奧蘭多上台組閣。意軍企圖固守塔里亞蒙托河,被德奧軍隊的進攻所突破,繼續西退。這期間,由于德奧方面缺乏機動部隊和修復橋梁的器材,同時由于意軍當局殘酷鎮壓後退士兵,迫使他們且戰且退,德奧軍隊推進的速度才慢了下來。三月九日,意軍全部渡過皮牙韋河,決定利用寬闊的河面和部分河面有山嶺掩蔽的有利條件,建立一條穩固的防線。它把這條防線的守軍和敗兵連同後方趕來的剛入伍的新兵集結起來,組成了一百萬人的隊伍。英法軍隊六個師也進入皮牙韋河中游一帶設防。三月底,德奧軍隊的進攻最終停止。
卡波雷托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超過二百五十萬人。德奧在戰役開始時,只打算粉碎意軍所準備的進攻;由于它們在突破點集結了優勢兵力,進行出其不意的進攻,首戰告捷後又能不失時機地趁勝追擊,因而取得了意外的大勝。意軍被俘三十三萬五千人,傷亡十三萬人,損失了大量火炮、機槍和其它軍事物資,使戰線西移一百公里。
對于歐戰的情勢,中國一貫是保持了密切的關注度。雖然與俄國交惡,但因為中國繼續履行與英法的武器和物資合同,甚至還加大了供應量,使得英法並不將中國看做是與協約國對立的敵人。至于中俄之間的沖突,本質上來說是雙方舊日恩怨的繼續,還沒有人天真的認為這是中國要向協約國發起挑戰。毫無疑問,日本的相關挑唆可恥地破產了。
對中國在外交上表現出來的強硬立場,英法多半也有些理解甚至同情。因為俄國已經簽署了條約,革命不但毀了俄國原本的局面,也造就了秩序的混亂。英法吧西線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歸咎于俄國的無能。倘若不是俄國爆發內亂,則德國不會趁虛而入,倘若不是因為東線面臨危機,則英法根本不會再西線發起攻勢,也不會再倉促之中遭到如此大的損失。
現在,德國不但在西線還是東線,都取得了矚目的勝利,讓凡爾登戰役之後原本信心高漲的英法熱情一下子又降低到了冰點。
事實上,對于俄國新政權,由于有布爾什維克在里面,英法也不是那麼放心,中國方面卡著戰略物資不給,英法也沒有半點催促的意思——俄國局面還不明朗,倘若是布爾什維克奪取了政權或者臨時政府單獨與德國媾和,則現在輸送得越多,將來面臨的問題也越多。
在逐鹿計劃第四階段行動目標更改後,除了西線大軍源源不斷地開進中亞外,東線、中線的部隊陸續集結。而為了掩護部隊的戰略調度,中國方面高調地發動了收回俄租界、租借地的運動。
在相繼收回膠州灣租借地,4個日租界之後,國內輿論認為,全面收回各國的租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這個當中,免不了要利用各種機會和時機進行收回。俄國爆發革命之後,已經有敏銳的輿論認識到了這一點,公開在報界鼓吹要收回俄租界,等到俄國新政府拒絕履行已經達成的協議,拒絕就有關問題再進行談判之後,《人民日報》公開發表評,建議政府拒絕承認俄國新政府,拒絕與之建立外交關系,同時拒絕歸還俄國原先承攬發行的一億元特別國債。
這一點的文章是有暗示意味的,既然連俄國都不予承認,則俄國在中國建立的有關租界、租借地自然屬于非法性質。等到1917年,秦時竹在元旦總統國情咨文中明確提出要收回俄國相關權利時,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于此同時,國內對俄國的革命的同情迅速減弱。原本俄國革命爆發、沙皇帝制被推翻的時候,國內絕大多數媒體都是表示歡迎和贊同的。人們認為,中俄在革命問題上具有類似的特點,沙皇作為**君主,作為俄國貧困落後的根源,不但要為本國民眾負責,而且要向國外被壓迫的國家和民族負責。因此對俄國新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隨即而來的俄國新政府不承認沙皇時代的條約,甚至不願意聲明放棄在華侵略權益,則大大激怒了輿論界。
回想辛亥革命,即便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最為深惡痛絕,依然表示承認前清時節和各國簽訂的條約一律有效,承認各國在華利益不會因為革命喪失或者動搖。俄國新政府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的事實,只能說明俄國人並未真正實現革命,或者說,只是對內革命,換個法子繼續對外侵略罷了。
在這種背景下,鼓吹對俄強硬,甚至提出利用俄國時局動蕩的機會收回被攫取的權益,竟然隱約有了極高的呼聲和人氣。秦時竹原本只是希望為逐鹿行動制造人氣,推動名氣凝聚,沒想到形勢比預料得發展還要快。
俄國在中國有2處租界,1處租借地,原來被俄國租借而走的旅順大連則轉移到了日本人手里。所以,俄國在1917的時候還剩下天津和漢口俄租界,中東鐵路(北段)附屬地。隨著大本營一聲令下,天津、武漢的軍警一起開進俄國租界,俄國租界內的軍警雖然有心反抗,但面對幾乎是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時,反抗無疑是不明智的。與漢口和天津相比,中東鐵路附屬地的情況更復雜一些,除了鐵路沿線以外,還有海拉爾、哈爾濱這樣的城市控制在俄國人手中。
但是,在東北,國防軍擁有更為強大的力量,而且,在道義上俄國的立場也立交不住——除了中俄最近達成的協議,在前次中東路沖突時,中俄也達成了協議,亦即一旦日本從南滿鐵路撤軍並放棄鐵路附屬地時,俄國也將照此辦理。
俄國人原先認為,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故而也樂得順水推舟,顯示自己的大度。萬萬沒有想到,一場中日沖突下來,日本不僅失去了4個租界,而且鐵路附屬地亦不為日本所有,俄國的照此辦理原來不過是一句空話,現在卻變成了現實。而且是不得不履行的事實。
等到了1月7日,在完全履行這個問題上,已經沒有疑問了。中國外交部以罕見的,公開的24小時哀的美敦書形式,敦促俄國履行條約義務,否則,中國就要動用武力強行收回。在這個問題上,英法的心情是苦澀的,但是沒有能力阻止中國人的行動。
隨著俄國租界的收回,由《辛丑條約》建立起來的對華奴役、侵略體系逐漸瓦解,中國方面對天津城方圓30里不得駐軍的規定早已經擱置一邊,直挺挺地就把軍隊開了進去,不要說軍隊,連鐵甲車都赫然在列。
大軍面前,俄國人無法選擇抵抗,只有束手就擒。在哈爾濱這個俄國苦心經營多年的地方,李杜的部隊遇到了一些麻煩,但是,著名的遼陽守衛戰英雄連6個師團的日軍都不放在眼里,怎麼會懼怕附屬地里的那些蝦兵蟹將?
1月15日,俄國在華權益被全部接管。3日後,外交部長陸征祥宣布,全面廢除俄國在華治外法權,俄國在華財產,包括債券部分,被全面凍結,用作俄國履行條約的保證。
當然,俄國是不可能注意到這些細節的,俄國正在巨大暴烈事件的邊緣……
在蘇維埃與臨時政府共存的時刻里,布爾什維克掌握了部分權利,但是,並不是當權的主流派。主流派是兩大左派(布爾什維克是極左派)中的主流派——社會革命黨傳統上本是以搞「革命恐怖主義」推進「人民專制」起家的極左黨,但這時它的主流已經在斯托雷平時代發生了「社會民主黨化」,只有其堅持原教旨民粹主義的支派,即所謂「左派社會革命黨」還帶有「人民專制」色彩,也被認為是布爾什維克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社會民主黨本是傳統的「革命憲政」主張者,但孟什維克仍然持有普列漢諾夫以後的俄國馬克思主義正統的革命憲政理念,而布爾什維克盡管已經在「超民粹主義化」的路上走得很遠,但仍然保留有社會民主黨傳統的「革命憲政」話語。為了消弭布爾什維克的巨大影響,臨時政府在內外加強後,終于打算對布爾什維克動手,通緝列寧是開頭,封閉《工人之路報》則是擴大。
此時,俄國政壇上的斗爭焦點主要對外關系上的「和平」與經濟上的「土地」,前者指廢除斯托雷平時代的改革,恢復農村公社;後者指退出世界大戰,雖然臨時政府向英法保證將繼續戰爭,但所有人都認為,這只是克倫斯基政府的緩兵之計。
由于列寧的堅持,盡管中央委員會中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盧那察爾斯基、李可夫等不少人反對,布爾什維克黨還是決定武裝起義。4月11日晚間,列寧親自領導赤衛隊員、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並于次日凌晨兩點佔領之,所有的內閣成員悉數就擒,唯獨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逃亡美國使館,躲過了一劫。
根據我們熟知的歷史——晚上在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起義成功的士兵用炮轟擊冬宮,而且在冬宮發生了激烈的武裝沖突——所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就是這個事件的高度概括。
但實際上,根據蘇聯解體之後研究資料表明(諸位讀者可以參考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沈志華先生及其夫人編譯的相關蘇聯解體後秘密檔案),當晚在冬宮附近並未發生武裝沖突,守衛冬宮的僅有一個婦女營和一個士官生營,在人群的沖擊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宮的防衛長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開了冬宮大門,並把他們帶到了臨時政府部長們正在開會的地方。而阿芙樂爾巡洋艦正在大修,沒有裝彈也沒有人員。被臨時任命的阿芙樂爾號的政委別雷舍夫僅僅向冬宮打了幾發空彈(沒有彈頭)。甚至起義當晚,聖彼得堡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關于臨時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稱︰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
布爾什維克掌權後,宣布成立「工農臨時政府」。要求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並要求排除自由主義少數派憲政民主黨,建立清一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府。盡管布爾什維克的強制奪權行為引起各黨派的反感,但由于對憲政規則的長期追求,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等大多數左派政黨選擇接受了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的要求。起義成功當天夜間,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蘇維埃。並于次日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同時為體現工兵特質,在新的立憲會議選舉中取締了憲政民主黨,並將選區劃分為後方區和前線區。
列寧一直認為,選舉時誰執政,誰來召開立憲會議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原本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在臨時政府佔據優勢的時候,布爾什維克是一貫反對立憲會議的,因為他確信布爾什維克得不到掌權的機會。現在,布爾什維克已經是臨時政府的掌權派了,甚至在蘇維埃也成了主流派,顯然,他相信在自己大權在握的情況下,加上卓有成效的宣傳鼓動工作,「革命憲政」會批準他所做的一切。
然而事態發展出乎他的意料,就在布爾什維克掌權的條件下,選舉按期進行,布爾什維克只獲得選票,在個席位中,只獲得163席,遠遠低于社會革命黨所獲的選票。到了5月初立憲會議召開前最終結果揭曉︰在總共707個席位中,布爾什維克得到席位僅僅佔24。7,只略高于最初結果。而社會革命黨得到席位410個,即便剔除其中傾向于布爾什維克立場的左派社會革命黨的40席,也超過370個,獲得了半數。
顯然,布爾什維克輸掉了這次選舉,而且輸得很慘。其慘還不在于它的得票少,而在于這是在它當權條件下、由它組織的選舉。它沒有理由、而且的確也並未指責這次大選有什麼舞弊、賄選一類的污點。但列寧政府絕不會認輸,5月9日,他便宣布在聖彼得堡戒嚴,並調集忠于布爾什維克的軍隊進入首都。開會當天,布爾什維克代表建議立憲會議按人民委員會要求把權力交給蘇維埃並自行宣布解散,多數立憲會議代表拒絕了這個蠻橫的要求。布爾什維克與左派社會革命黨代表遂先後退出會議。其余多數代表在暴力的威脅下一直堅持到次日凌晨4時,終被布爾什維克調來的軍隊驅散。當天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即宣布解散立憲會議。
面對布爾什維克的舉動,一貫以來表示支持的工人們憤怒了,隨即便是自發產生的、抗議解散立憲會議的工人游行示威,數以萬計的工人涌上街頭。布爾什維克軍人向和平的游行隊伍開槍射擊,聖彼得堡的街道上灑滿了工人的鮮血……
情形與南京派何其相似,當黃興提出要用軍隊包圍臨時議會時,已經預示著革命中的反復。
這一天,除布爾什維克以外的各社會主義黨派,只能用發表傳單的方式表示抗議︰「1905年1月9日,尼古拉.羅曼諾夫和特列波夫槍殺過要求召開立憲會議的工人。今天,當勞動人民經過12年斗爭之後,立憲會議已由人民選舉產生,而彼得格勒的工人又一次為立憲會議而遭到自稱是工人階級代表的那些人的槍殺!」從此,「沙皇專制式的黑暗時代開始了。」「公民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被剝奪了。」「工人的旗幟被撕毀、被燒掉了。」
沙皇時代素來同情布爾什維克的左派作家高爾基,也在這一天激憤地寫下了《1月9日與5月9日》一文,嚴厲譴責布爾什維克的暴行。他把當天發生的慘案比之為點燃1905年革命烈火的、沙皇屠殺和平請願工人的「流血星期日」,並悲憤而又絕望地說︰布爾什維克的「來復槍驅散了近百年來俄國最優秀分子為之奮斗的夢想」……
俄國將要的面臨的來復槍,不會僅僅只有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