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進程與秦時竹料想地幾乎驚人地一致。
在歐洲戰場,在1917年下半年,盡管興登堡和魯登道夫調集了幾乎所有東線轉進的重兵集團,但德國距離戰爭全面勝利仍然越來越遠。西線上,美國大兵源源不斷地開來,在潘興將軍的指揮下成為協約國陣營的中堅。
在一開始,由于不熟悉德國人的作戰方式再加上美國從和平時期轉向戰爭時期的拖節,HL抓住機會狠狠教訓了美國人,讓美國付出了接近20萬的傷亡——這個數字可是比真實歷史上的數據大得多了。但美國人熟悉過來以後,這仗就不好打了。
美國人的後續力量源源不斷而來,消滅了一個師,還有2個,擊潰另一個集團軍,又能組建2個,德國人面對的是更具有人員優勢和裝備優勢的美國人。
戰爭發展到第三年,德國的戰爭潛力已經被挖掘一空,而美國的潛力才剛剛開始擊發。雖然,德國有中國提供的先進圖紙,可以制造比英法美要完善的武器裝備——比如戰車和飛機,但好虎架不住群狼,美國工業能力開動之後,西線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戰爭兵器之比迅速從1.2:1拉大到3:1,在個別突出部,能達到5;1,即便德國經常取得1;3以上的交換比例,但仍然看不到勝利的跡象。
以空戰為例,德國人都是身經百戰的空戰王牌,每個人都有幾十甚至上百架的擊落記錄,對手只是一群菜鳥,但菜鳥是如此之多,鋪天蓋地而來,用車輪戰術打得德國人苦不堪言。即便以最為驍勇善戰而著稱的紅男爵,也在12架敵機的圍攻中被擊落——盡管他被擊落之前已經有了7個擊落記錄。
在戰線上,協約國也改變了戰術,不在某一突破口囤積重兵,而是在每個防線、每個關鍵點布置了超過德國人的兵力,然後緩緩推進,用壓路機作戰的方式,碾碎德軍的防線。一旦攻破一個口子,則全軍壓上,用厚重迫使德國人必須後退。讓慣于進行鉗形進攻、突出部作戰和彈性防御的德國人顧此失彼、疲于奔命,再精銳的部隊也不得不拉出來打消耗戰。
時間一點一點地推移,協約國一寸一寸地前進,從美國宣戰之後到1918年5月8日收復亞眠為止——協約國一共付出了240萬左右的傷亡,德國傷亡在100萬以上。但是,協約國前進的步伐仍然沒有停止,德國也無法發動反攻。
1918年新年之後,總參謀部已經掌握了整個德國的大權,號召進行「整體戰」的魯登道夫已經儼然成為整個德國的主宰——這個時候,威廉二世已經數不上中樞指揮官了,而其他一切國民經濟的部分,都是圍繞著軍事需要而運作。德國的工業產出達到了最高潮——甚至于婦女和已經退休的老人都被動員起來參加軍工生產,但同期德奧集團的工業生產,依然只有不到英法美集團的35,光是美國一家,就是德奧集團的兩倍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在絕對的優勢面前,任何策略和計謀都無濟于事,德國總參謀部感到自己脖子上的絞索越來越緊,即便魯登道夫對興登堡也是坦白地說︰「閣下,這場戰爭到目前為止,我門已經輸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爭取一個體面的和平條件。」
但是,有了美國加入的協約國集團並不願意接受廉價的和平條款,針對威廉二世通過教皇提出的和平,協約國提出了5個前提條件︰
第一,德國從一切被佔領土上撤軍,所有邊界恢復到1914年戰爭發生前情況,波蘭恢復獨立,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
第二,奧匈帝國分解為不同的民族區域,且德奧永不合並;
第三,德奧軍隊除個人防身武器之外,解除一切武裝,听候協約國編遣——預計軍隊大幅度復員,德國將不能保持有可能威脅到其他國家可能的軍事實力;
第四,根據戰爭情況,由德奧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用于支持德國戰爭的總參謀部和托拉斯企業必須改組……
不必看後面幾條,單就第一條就令德國方面接受不了。威廉二世的底線原本是在西線恢復到戰前情況,撐死在阿爾薩斯和洛林讓步,依東線從俄國處掠奪的領土,德國還能勉強獲得戰爭收益。但協約國的第一個條件就打破了一切幻想。
于是,總參謀部剩下的工作便是只有一個,最大限度地強化防御體系,消耗協約國的進攻力量。總參謀部的軍官根據前一階段的計算,認為如果按照同樣的戰損比例,協約國要想攻到德國本土,至少需要付出1200萬以上的傷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得出的結論便是德國這場戰爭永不會失敗。
但是,魯登道夫和興登堡都是聰明人,知道這個純粹是理論意義上的自欺欺人,協約國要付出1200萬,德國又要付出多少?隨著戰線的推進,消耗將以加速度呈現,100個人與300個人的力量對比與10個人與30個人的力量對比在比例上是平衡的,但在實際中遠不是那麼回事,前者的抵抗力量多少還要強于後者。
況且,即便德國能夠承受這樣的人員損失,物資和裝備如何解決?德國所擁有的物資,除了煤炭和鋼鐵以外,大都還有9-15個月的庫存量,而農產品的庫存量就更少,為了度過可怕的饑饉,德國化學家已經開動各方面的腦筋進行人工合成。
人造黃油、人造橡膠、人造縴維、人造香料、人造糖精等等,但這些都只能緩解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德國的困境。
原本還打算從俄國處掠奪農產品,但布爾什維克自顧不暇,哪里有多余的農產品提供給德國。即便想用軍事實力進行教訓,也于事無補,因為布爾什維克和高爾察克政權是對立的,而高爾察克政權明顯就是協約國的代理人,德國知道布爾什維克不可,但目前還不能不勉強維持這個局面,否則高爾察克一旦得勢,東線很有可能重新開始,那才是德國的噩夢。
所以,德國只能依自己的力量在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地索取,但成效很差,額外提供治安部隊,本來兵力就顯得不夠的德國更是捉襟見肘。
到1918年6月,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德國的失敗,如果不是在最近1-2年,也絕不會再撐過4年了……
與此同時,布爾什維克也接連擊退了三次主要的進攻。
1918年夏天,得到休整和補充機會的鄂木斯克政權終于組建起一支像樣的軍隊。這當中便不能不提中國因素,除了出售軍火,在秦時竹的默許之下,原來散居在中國各處的俄羅斯人組織起來,組成了一個志願師,這個師主要以俄國原來駐守租界的武裝力量和中東鐵路警察力量為核心,包括散居在大連、旅順和哈爾濱的俄國人,當然,這個師用來維持治安還馬馬虎虎,一旦開赴前線肯定是個笑話。秦時竹也是巴不得這些不安定因素禮讓出境。
第一次進攻,以高爾察克指揮的白軍為主力,從東線實施主要突擊,鄧尼金尤登尼奇和米列爾軍隊則分別從南方、西方和北方實施輔助突擊,目標指向莫斯科。白軍投入這次攻勢的兵力約100萬人,與之對壘的紅軍約人。1918年5月4日,高爾察克軍隊近14萬人發起進攻,企圖佔領伏爾加河中游,與鄧尼金軍隊會合後進軍莫斯科。紅軍東方面軍約10萬人被迫實施防御。5∼7月間,高爾察克軍隊佔領烏法、沃特金斯克、奇斯托波爾、布古利馬、布古魯斯蘭、奧爾斯克、阿克糾賓斯克,逼近喀山、辛比爾斯克和薩馬拉,切斷紅軍同土耳其斯坦的聯系,使東方面軍的防線面臨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俄共(布)中央號召全國一切力量與高爾察克作斗爭。至8月中旬,東方面軍兵力增加到14萬多人。為順利實施戰役指揮,東方面軍分編成南、北兩個戰役集群。8月28日,南集群轉入反攻,相繼實施布古魯斯蘭戰役、別列別依戰役和烏法戰役,奪取布古魯斯蘭、謝爾吉耶夫斯克、布古利馬和烏法,9月20日前出至烏拉爾山前地帶。北集群于8月25日發起伊熱夫斯克-沃特金斯克戰役,9月7日奪取伊熱夫斯克。在南線形勢緊張和東線紅軍取得勝利的形勢下,托洛茨基和瓦采季斯提出暫時停止東線的進攻,以加強南線的建議,被俄共(布)中央否決。東方面軍按照俄共(布)中央的指示,在司令加米涅夫率領下于9月21日發起總攻,至10月4日把高爾察克軍隊完全趕出烏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