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夫人將安錦華和安錦珠送到府里,又趁著天色尚早,還去太夫人哪里坐了坐。秦風欲要進來給太夫人請安問好,中途安老爺遇見他,被安老爺叫去說話。秦夫人管不住自己高興的神情,而太夫人對她的態度也有所改善,不如先前那麼冷淡。
安老爺是一家之主,她多少也要顧及著兒子的臉面,這讓秦夫人更高興,笑意愈發的多了。還時不時挑釁似地看一眼陸夫人和王夫人的神情,兩位夫人老神在在,全沒當回事兒。不過略坐坐就帶著各自的女兒告辭,安錦華親自將她們送去垂花門前。
回來的時候,太夫人還再陪秦夫人說話,卻已經說到安家即將要辦喜事的話兒上了。秦夫人生怕安家不下帖子邀請她們家似地,太夫人神情和藹,笑道︰「等日子定下來,就將帖子送去府上。」
秦夫人奉承道︰「都是自家人,哪里需要這些客套的虛禮,就是不下帖子,我也要厚著臉皮來的。」
太夫人笑了笑,秦嵐見安錦華進來,忙站起身打招呼。太夫人遂朝秦夫人道︰「時候不早了,就在這里吃了晚飯再回去吧。」
秦夫人略作推辭,太夫人就留了一回,她便不推辭了。安錦華淡淡的表情,看不出喜悅,正是因為這樣的神情,讓秦嵐更相信了安錦珠的話,果然是安錦華對這門親事不滿,才咬著那麼一件小事不松口。
哪里知道太夫人這番態度另有它意?安老爺看重秦風,且那孩子太夫人也沒覺得不好。只是秦家的那些親戚多少有些不討喜罷了,可孫女安錦華這樣的身份下嫁去了他家,終究也吃不了什麼虧,再咬著擺架子,以後安錦華嫁過去,就怕秦夫人記恨給她穿小鞋。
如此才逐漸改善了態度,又明里暗里地給安錦華打眼色。安錦華何嘗不明白太夫人的心思,可憐祖母一片心,好歹給臉上添了笑,卻始終有幾分勉強之意。
這邊太夫人留了秦夫人母女三人,安老爺那邊也留了秦風吃晚飯,直到天黑,秦夫人才告辭離開。
回到家里,立即找來秦風,問道︰「安家老爺找你,可是過問你的學業?」
秦風點頭,臉上自然掛著笑,未來岳父待他極好,他就自發地稱呼安老爺為岳父,「昌寧侯府里給軒哥兒請了一位先生,岳父大人說這位先生的學識非同一般,說若是我有不懂得,可以去請教一二,只是那先生脾氣古怪,也不知道肯不肯,岳父大人還是叫我試試。」
秦夫人愣住,安家什麼樣的人家,居然還有這樣不明世故的先生,秦風看出母親的疑惑,笑道︰「岳父大人見多識廣,他說好必定是好的。」
秦夫人回過神,才想起要囑托兒子的話,擺出作為母親的架子,正色道︰「安家老爺在朝為官多年,且是功勛世家之後,還是進士出身,他肯提拔你是你的造化,他說什麼萬不可回嘴,都應下要緊。」
「這些我都明白。」
秦夫人又道︰「安老爺與你以後的仕途也多有助力,你瞧瞧,就是你父親那一批的,同樣進士出身的,又有多少像你父親那麼平穩,又有多少還在苦苦熬著。你且要好好把握這厲害關系,安家那大姐兒,那樣的出身,難免清高孤傲些,你也莫要放在心上,等日後娶進門,大不了當菩薩供著就是。」
秦風听得這話禁不住紅了臉,想起幾次見到安錦華,他心里也泛起漣漪。安錦華身上自有吸引人的地方,雖不是絕色,可瞧著就叫人喜歡。
秦風胡亂點個頭,「我知道了。時候不早了,母親早些歇著,兒子告退。」
秦夫人見他答應的這樣爽快,唯恐他是敷衍自己,又拉著他說了好一會兒,秦老爺回房听妻子說的那些話,只覺羅嗦,不耐煩地道︰「他又不是三歲小孩兒,需要你這樣教麼?他馬上就要大考,過個一兩年就要成家立業!「
丈夫拆自己的台,還是當著兒子的面兒,秦夫人立刻落下臉子,叫秦風回房歇著。待秦風一走,秦夫人便冷聲朝秦老爺道︰「今兒我也累了,老爺去其他人屋里吧。」
秦老爺對上秦夫人那張冷冰冰的臉,本來沒有火氣,現在也升起火氣來,一扭頭果真走了。
外面的老嬤嬤瞧見這情形,忙跑進來勸秦夫人,「何苦與老爺置氣?老爺好容易來夫人屋里一回。」
秦夫人亦是滿月復委屈,「我為這個家操碎了心,到頭來也不過如此,以前緊著討好他。如今我這一雙兒女都大了,兒子又爭氣,我還討好他做什麼?只要風哥兒好了,我還怕沒人侍奉終老不成?」
老嬤嬤無話可說,只是想到老爺寵愛繼室,「萬一生了兒子呢?」那可是要分大爺家產的。
秦夫人嘴角掀起一抹冷笑,「這麼大的歲數了,他也有臉。即便他有臉,我未必會叫他如願!」
有了安老爺的示意,秦風果真第二天就去昌寧侯府,可那位先生卻不在。又見安家僕從忙進忙出,為安老爺再娶的事兒忙碌,秦風去拜見太夫人,也被下人以忙的借口搪塞過去,秦風只得告辭。
續弦與第一次大婚也有差別,一應禮數還算周全,卻也無法與第一次大婚相提並論,不過即便如此,事情也比較多。
因為辦得急,一應彩禮都要現預備,且父親的婚事,作為女兒也不好插手,所以太夫人少不得打起精神張羅一切,幸虧桂娘是能干人,讓太夫人少了不少的心力。便是如此,安錦華也十分害怕太夫人這樣操勞,會損壞了康健。
故此一應平常家務事,她便一人獨攬下來,讓桂娘有更多的時間幫太夫人打理其他。
忙碌了幾日,太夫人請了薛氏上陳家下彩禮,並將婚期定在了六月二十六,也就意味著,更忙亂的日子來臨了,為喜宴忙碌。
自從那日廟會後,安錦珠的病情依著飛快的速度好起來,因為針線不錯,便與劉姨娘一道為新房里要用到的針線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