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烽煙 第五十五章 出其不意

作者 ︰ 斗氣刃

不知是誰第一個驚覺出聲,向自己的同志通報危機逼近。立時,對面的蒙古軍不由自主地向兩旁閃開。看準這個機會,滅里暗呼一聲"僥幸",飛馬疾沖而出,帶著累累傷痕,憑借其在連番惡戰中樹立的威名和一身之勇逃出了戰場。

"廢物!"

觀戰的術赤眼見到手的獵物居然逃逸,不禁大為不滿。

"追上去,咬住他!"

依據術赤的命令,立刻有一隊蒙古軍月兌離陣列,尾隨而去。

"不能再被圍住了!"

滅里為了減輕馬負,橫了橫心,丟棄了愛用的巨斧,一路向前狂奔。背後的馬蹄聲如狼群出獵的腳步,箭簇的飛鳴如同狼群望月的嚎叫,聲聲淒厲,震顫人心。

見到他丟棄了武器,追兵們的精神陡然一振,狂喜的呼叫起來。然而,叫聲方起,馬上又再度轉為慘呼之聲。

鐵王雖然沒了戰斧,但操起弓箭來卻一點不比這些以騎射著稱的草原之子們稍有遜色。《志費尼書》稱其"矢矢命中,猶若死神"。追兵們猝不及防,紛紛中箭落馬。

這一輪弓箭洗禮後,追兵只余三人,但鐵王的箭帶內也僅僅剩下了三支箭。即使此後箭箭命中,那麼下面的逃亡路上,手無寸鐵的自己又當何以自衛呢。他咬了咬牙,抽出一支箭反身射出,正中其中一人的眼楮,那人長聲慘呼著落下馬去,不知死活。

這時,鐵王勒住了疾馳的戰馬,並撥轉馬頭,停在原地,瞪視著余下的二人。

在凌厲如刀地目光逼視下,在頂天立地的巨影威勢下,兩名蒙古軍全身的血液都幾乎凝固了。沒有哪一個敢于妄想取得這天神般人物的首級,但是狼的韌性卻又使得他們不肯退去。雖然全身微微發抖,卻依舊佇立原地,與鐵王無言對峙著。

"看到他了嗎?"

鐵王緩緩開口道。因著他的指向,二人回首看著那個被射瞎一目,抱頭哀號的同伴,心中一陣悸動。

"我還剩兩支箭,不舍得用。不過,卻剛夠你們二位消受。"

滅里抽出那兩支箭,在手中反復把玩。時而欣賞著在陽光下放射出幽藍光澤的箭簇,時而睨著兩個蒙古人。他的目光瞄向哪里,兩個人便覺得那個地方的肌肉陣陣發緊。他們也有弓箭,卻不敢放出。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無法射中這個敏捷的巨漢。

"退回去吧,不要逼我。性命不是撿來的,時時都要想到怎樣保全。"

鐵王的語氣甚是平和,似乎是在與兩位老朋友在談心,但是那每一個字的威力,都足以令听眾們心膽為之震顫。二人面面相覷,沉默著。

滅里不再多言,只是緊緊盯住二人,手中繼續玩弄著箭枝,有意無意得將箭簇的反光映到對方的臉上、眼前。

僵持了將近一盞茶的功夫,兩名蒙古兵終于撥轉馬頭,向著來路飛奔而去。當他們路過那名受傷同伴的身邊時,其中一人身子微側,手中馬鞭一抖,卷住了那人的腰背,順勢一提,將他拉上了自己的馬背。

見到對方施展出精絕的騎術,滅里心中暗自驚嘆。一個普通的蒙古兵都有著如此能耐,那麼千萬個蒙古士兵所聚集起來所釋放的能量,還有誰能抵擋呢?

當他們的身影終于消失在滾滾黃塵之中後,滅里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感到握住箭枝的手心處一片冰涼。他不敢耽擱,繼續催馬向西奔去。他不敢走大路,只得向那片被稱為"紅砂區"的無人荒漠中逃去。

然而,他卻有一點沒有料到的是,那名被他射瞎一只眼楮的蒙古兵,日後居然成為了他的奪命煞星 。正如波斯史詩《沙赫納美》中所說的那樣︰

那里無處求生,無處逃命。

蒼天哪!你的做法多奇怪,

破壞的是你,興復的也是你——

紅砂區,即今天的克孜勒庫姆沙漠之中最為荒涼的地區之一。

這是河中地區諸沙漠之中幅員最大的一片,其範圍從烏滸河(錫爾河)岸起向西一直延伸至藥殺水(阿姆河)之東,不花剌綠洲的面前。由于其中所含礦物質與太陽射線的交互作用,呈現出異樣的殷紅之色。吹來干涸的澀風卷起沙塵,飛揚盤旋于半空,遠遠望去,仿佛是烈火在燃燒,極盡華麗、妖異與絕望的魔幻風致。

所謂魔幻,並非特指地理風茂而言,更是形容其氣候之一日多變,鬼神莫測。故此,往來的行商客旅皆視之為魔鬼地帶,寧可迂回千里,也要繞過片塊據說會給人帶來厄運的魔域。自古以來,只有象帖木兒滅里這樣被形勢迫而走投無路的人才會鋌而走險,冒險闖入。然則,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與他相距百余里之處,正有一支龐大的軍隊同樣在艱難地穿越著這片死亡禁地。

淡薄的紅煙撲入鼻翼,嗆得者別連連咳嗽,胸口翻騰著似乎有什麼東西要傾出。他急忙用手掩住了口。

坐下的大駱駝,似乎是受到乘主的傳染,也開始不停地打著響鼻。即使正午尚遠,頭頂上的烈日已經開始肆虐發威,將熾熱毫不留情地向世界傾倒下來。滿目皆是迷朦的紅,全身浸著滾燙的氣流,真有置身于烈火之中的感覺。

沒事吧你?

夾雜著駝鈴的聲音在背後響起,是速不台。

還好,就是有點喘不上氣來。畢竟上了幾歲年紀。

喂,還是少說這樣的話吧!和咱們的大汗相比,你還小著吶。

速不台大聲叫著,然喲喝著駱駝向隊伍的最前方快步跑去。

真有活力啊。

者別望著他的背影自言自語著,同時悄然張開手,將上面的血跡在自己的身上的絲袍襯里上擦拭干淨。動作之隱蔽,即使是帖身的親兵也不曾發現。

穿越紅砂區,是成吉思汗出其不意閃擊不花剌策略的重要一環。這樣可以避免與沿途城市的糾纏,達到直插敵心髒的目的。這是一次艱苦卓絕的長征行動,除將近十萬的作戰部隊之外,還有大量的各民族技工與強征的本地苦役。無計其數的駱駝運輸著眾多被拆成零件的攻城器具,這是針對傳說中的千古名城不花剌所準備的。同時,新組成的火炮部隊也將在這次戰斗中大顯身手。

全軍經過三個月的沙漠跋涉,終于在翌年(即紀元1220年)春二月末(1)突入了不花剌綠洲的邊緣地帶。這也是成吉思汗有生以來第一次在沙漠中度過了龍年的新春。

紅砂區地域終結于藥殺水(阿姆河,Amou-darya)的主要支流塞拉夫香河(Z-rafchan)谷,這里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致,令這些被枯燥艱辛折磨的身心俱疲的旅人們頓感神清氣爽,精神為之一振。

大家都在以快活的心情沿河行軍。即使是必須為統籌全盤戰局而殫精竭慮的成吉思汗,也會不時觀賞一下這久違的人間美景。而隨行的耶律楚材則詩興大發,拈著他那部漂亮胡子,朗聲誦讀著即興而成的新作︰

寂寞河中府,暇荒僻一隅。

葡萄垂馬乳,杷欖燦牛酥。

釀酒無輸課,耕田不納租。

西行數萬里,誰謂乃良圖。

這詩的最後兩句,將其身為最強烈的反戰派的立場表露無疑。然則,一旦不得不投身于戰火之中,他還是秉承臣子輔佐之道,積極地為戰爭的進程而出謀劃策。這一點,也是成吉思汗最為欣賞之處。一個敢于說話,又勇于任事的人,才是真正的國之良才。

他的詩很長,周圍的人們雖然听不懂他的漢語,但是他那抑揚頓挫的聲調與悅耳的韻律卻也引得眾人側耳傾听。

成吉思汗猜到他是在誦讀詩句,覺得很有趣,正要開口詢問一下內容,卻听到前方傳來了一陣喧嘩之聲。

阿巴該,你看看發生了什麼。

諾。

阿巴該應聲飛馬而去,不久後便將肇事者——一名伊斯蘭農夫以及他的耕牛一同帶到了成吉思汗的馬前。

不要害怕。

成吉思汗的安慰使這名農夫的身體終于不再顫抖了。旁觀的楚材發現,大汗的突厥語雖然依舊不甚流利,但口氣之中卻仿佛有著某種鎮定心智的藥劑,能于瞬間使激動或恐懼的人平靜下來。當然,反之亦如是。

拜見大汗。

看來,阿巴該或者別的人什麼人已經對農民進行了一番教育了。他的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行禮時做出彎腰的動作時也相當吃力。

成吉思汗注意到了這一點,揮手示意他免禮。然後,他通過向導官兼翻譯馬合木.牙老瓦赤(2)向農民咨詢著本地的問題。

最近的城市距這里有多遠?不花剌還有多遠?

回稟大汗,這一帶的城市是匝兒訥黑(3),我們的村子叫塔剌卜(4),距離不花剌還有七、八天的路程。

你牽著牛要去哪里呢?

草民正打算去匝兒訥黑,用牛馱回幾天前送去修理的水車軸。

水車軸?那是做什麼的?

見成吉思汗對這個新鮮名詞比較感興趣,牙瓦赤老便解釋了一番,說水車是當地人從水渠取水灌溉農田的一種機械,軸則是保持這種機械正常運轉的重要零件。而水車的動力則來自牛。

若是這麼說來,你們如果沒有了水車,就會挨餓了嗎?你們養牛是為了耕田,而不是宰殺做糧食?

英明的大汗,我們這里不適合放牧,種田是我們唯一的生活來源。當然,我們也養一點羊,但是不能多養,因為沒有多余的牧場。

成吉思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還是他第一次近距離的與擁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作如此認真的溝通。雖然只是短短的交談,卻對他的思想有著深深的觸動。這種觸動如同白蟻在堤壩上蛀出的小孔,即使現在還顯得微不足道,卻是一場偉大變革的開端。

耶律楚材從大汗的臉色變化上推測出其心情的波動。他與牙瓦赤老交換了一個眼色。兩個人雖然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圈,但是卻都有著對于文化的無限熱愛與良好的政治思想。因此可以保有高知性層面上的交流與默契。

謝謝你,我誠實的朋友。當我成為不花剌的主人後,我將下令,在無水的季節和水車失修的時候,免除你們所有的貢賦,並免征勞役。但也希望你先暫時不要去匝兒訥黑,那里要發生一些事情,可以答應我嗎?

當然,小民的一切都屬于英明的大汗。小民代全村人感謝大汗的慷慨賜與。

農民伏地叩首道。

成吉思汗命令他起身,同時命怯薛歹取過一袋沙金贈給農民。

我想,這些足以抵償你失去水車的損失了吧。

若非沉甸甸的沙金入手,農民幾乎以為自己是在做夢。即使全村人今年什麼也不做,這些沙金也足夠維持他們生活到下一個播種季節。何況,按照成吉思汗的許諾,他們今年根本不必繳納貢賦了(5)。

當阿巴該帶著欣喜若狂的農民離去後,成吉思汗的目光與楚材相匯,後者的臉上露出贊許的微笑。成吉思汗自己也不由得笑了起來。今天,他才發現,原來使別人歡喜這種事情,對于自己來說,也同樣很開心。

烏托合撒兒啊,你以前所說的那些話,真的很有道理。

面對大汗所回報的贊賞話語,楚材深深施禮。

願大汗的仁德之光,普照四方。

好啦,烏托合撒兒,說說你剛才念的那些美麗詞句的意思吧。

成吉思汗的興趣又轉向了詩歌。

翌日黎明時分,做為前鋒的者別與速不台假扮商隊,一舉襲取了匝兒訥黑。

成吉思汗命令不得隨意殺害一人,破壞一處耕地。但是,按照蒙古的習俗,他還是命令將全城的居民都帶出城,但是允許他們隨身攜帶必要的衣物與耕具、牲畜。然後是照例的全城洗劫與拆除城牆行動。

烏托合撒兒,城市是我們的啦,你想要什麼就自己去取吧,不必上繳。

多謝大汗的賞賜。楚材微微躬身,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整個城市內的全部書籍與檔案。請將所有帶有字跡的紙請全部賞賜予我吧。

此言一出,旁听的眾人都表現出極端詫異的表情。前面說到過,蒙古人所繳獲的戰利品都上悉數上繳,然後再根據功勛由大汗恩賞,被特許自留戰利品是非常實惠而又體面的大賞。即使放眼整個蒙古國中,得此殊榮者也是屈指可數。現在,這個古怪的大胡子居然要那些在大家看來一錢不值的紙張,真不知他是中了什麼邪。

成吉思汗在一怔之後,已經了解了楚材的心思。

今後凡所下之城,一切文件書籍都要經烏托合撒兒先過目,不得自行損毀!此命將記入札撒與青冊!

諾!

在眾人的應聲中,成吉思汗對楚材道︰我會讓阿海和阿巴該雖你一同辦理。

被點名的二人連忙上前受命。阿海就是耶律阿海。

大掠三日後,成吉思汗大軍開拔。臨行前,他接受了牙老瓦赤的建議,任命了一名恭順的穆斯林為本地的達魯花赤,在此行使札撒,維護地方安靜。至于稅收,則依舊保持了原花剌子模的征收率——每年一千五百第納爾。當然,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許諾,特意關照了對塔剌卜村的加恩。

接下來,蒙古大軍終于要面對此次西征路上第一個重要城市——不花剌!

在清晨的時候,當行星之王在東方天際升起旌旗,他突然兵臨城下——這是後世波斯史家志費尼在其著作《世界征服者史》中對此次戰役序幕的描述。這一時間,正是回歷617年(紀元1219-1220)穆哈蘭月(三月)。

作為河中地區與撒麻兒罕齊名的、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城市,不花剌獲得了足以傲世的種種美譽與贊評。與志費尼同代的著名阿剌伯地理學家牙忽惕在他的著作《穆札麻不兒丹》中如是說︰在呼羅珊有條叫做烏滸水的河流以東,將有一座城池被征服;該城名叫不花剌。主之慈恩把它撫育,主的天使把它擁抱;其白姓得到天助;誰要在其中安歇,誰就將成為拔刀衛主之道者。志費尼則將不花剌比喻為東方的巴格達,這里自古以來就是中亞地區的學術之都,融匯了波斯、伊蘭以及古印歐文明的精華,歷來是各種宗教和學派的匯集之地。

它由中亞最早的定居者,操粟特語的印歐人所創建,那時的名字叫做不迷只客忒(6),而現在所使用的不花剌一名則來自襖教信徒對此地的稱謂不花兒(7)。

同時,不花剌也是當時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巨型城市之一。全城包括三個部分︰城堡(周長一公里半),不花剌本城(狹義上的不花剌,即內城)和郊區(外城)。同其他多數城市相反,這個城市的城堡不是建在內城以內,而是建在內城以外。本城建在城中心的一個台地上,周圍有城牆,有集市門,香料商門,鐵門等七個城門,每個城門的名字都足以引起人們的聯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漠烽煙最新章節 | 大漠烽煙全文閱讀 | 大漠烽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