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九年,三月初七,陰天。這一日的朝堂,竟是天下升平。
皇帝身穿明黃色彩雲金龍妝花紗朝袍,端坐在朝堂龍椅之上,威風凜凜俯視群臣。而所有的堂官老爺們都十分乖覺,集體躬請聖安之後,紛紛向皇帝贊頌了立春以來的好雨時節,一片善頌善禱的吉祥瑞意。皇帝被周遭這溫馨氛圍所感動,微微笑著退了朝。
(嘿嘿,無事最好。你們大家都乖乖地听話,朕也是和和氣氣地笑臉兒。)
南書房里,學士張英和中書高士奇竟然都來當值了。
康熙皇帝心里納悶,看著他們倆問道︰「兩位愛卿可有何事?」
高士奇想等張英先講,既尊敬了長者,又可听听張英說什麼。然而張英看看高士奇,意思卻是讓他先說。張英心底的小算盤可精細,我奉的是秘密差使,不能給你听了去。
康熙皇帝橫了他倆一眼,直接問道︰
「高卿,那些圖冊可是做完了?」
高士奇連忙上前奏道︰
「啟稟皇上,今日恐怕趕不出來。微臣原本請調了幾名小吏幫忙,其中有三位,午時要去國子監報道。」
康熙听懂了,老高這話里話外的意思,明擺著是來打探消息地。
康熙也不同他羅嗦,直接吩咐道︰
「高卿既然來了,此刻就先行去國子監吧,幫忙安排一下場地、座位以及必需的筆墨紙硯。所有前去報道的官員,不必分官階姓氏,按照部門轄屬,排成幾列長隊,這講規矩也要有個先來後到。」
高士奇遂領命而去。
康熙又看向張英,張英忙上前回奏︰
「啟稟皇上,京都第1國小的官址已經初步選定,微臣恭請皇上聖裁。」
說完張英把詳細帝京輿圖在皇帝面前展開,指著東皇城根北街、靠近半山寺附近一處地點,請皇帝審閱。
康熙看著地圖,選址附近皆是綠色林地,所在環境很好,便點頭應允,並下達了重要指示︰
「校舍地基加高,四周應足夠開闊,上下樓梯一定要按照規定寬度預留,校舍督造務必要堅實穩固,最好能預防一定級數的地震。」
張英听皇帝如此語重心長的囑托,也是神情肅然。他心知皇帝定是想起了去年直隸三河平谷發生的大地震,當時皇帝居住的乾清宮房牆、皇太後居住的慈仁宮以及嬪妃居住的宮殿等,亦有不同程度毀損。
後來三河知縣任塾撰寫的《地震記》一文中,詳細記錄了三河災情。通州城郭村落盡成瓦礫,城樓、倉廠、儒學、文廟、官廨、民房、寺院無一幸存;州城地裂,黑水涌出丈許,小米集地裂出現溫泉,壓死民人一萬有余,高90余米的「燃燈塔」被震毀。薊縣、寶抵、武清、固安等縣破壞也極為嚴重,地裂深溝,黑水迸出,房屋倒塌無數,壓死人畜甚多。
當時康熙皇帝痛心疾首,立即撥發內帑銀十萬兩,賑恤災民,又號召「官紳富民」捐資助賑。後來皇帝把內閣、九卿、詹事、科、道滿漢各官,召集在一起,並對臣子們說︰
「朕躬不德,政治未協,致茲地震示警。悚息靡寧,勤求致災之由。」
可見,皇帝對于大地震所造成的嚴重後果,警醒慎重。
其實,此時此刻的皇帝卻是回想起後世,在四川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當時許多小學校舍倒塌,壓死了無數正在讀書的孩子,那種慘烈景象烙印不泯,痛記于心。所以,皇帝對于學校校舍的修建,是有決心仿效當代日本的,必定要是城市之中所有建築里最堅固、最結實的房屋。學校的操場也必須留有足夠大小,緊急時刻需要用做集中和疏散人群的指揮場所。
張英又向康熙皇帝匯報了聯絡教材編撰人員的大致情況︰算學、格致、天文,由欽天監南懷仁和工部戴梓籌劃,經史子集由翰林院徐元文、葉方藹、張玉書籌劃,詩詞課業由王鴻緒、納蘭容若籌劃,書法課業由沈荃、張英籌劃,體育課業則交由湯愷全權籌劃,至于地理輿圖,聞听納蘭容若也極精通,想請他一並兼了……。
康熙皇帝听完簡要匯報,對張英的工作進展表示了肯定,指示他繼續盡心督辦。皇帝又臨時提出一項要求,由南懷仁負責牽頭,組織人員編撰一本學習拉丁文語言的初等教材。張英欣然領命。
先前,張英提出的教材編撰人員名單,其實大有講究。每一種課業,他至少都安排了兩名或以上的人員負責統籌,頗有些榮辱同擔的架勢。除了體育和地理課業,這兩門課程看似干系不大,也就隨意了。甚至連張英自己,也只負擔了書法課業。寫字這學問深淺不定,無非講究個姿勢與腕力,師傅領進門,全靠徒弟自己勤練習、常臨摹,熟能生巧罷了,風險更是小小的一點。
隨後,康熙皇帝提前動身,往內宮向太皇太後請安。因皇太後此時也在慈寧宮,恰好一並問安節約了時間。此刻時辰尚早,有諸多妃嬪並未趕到慈寧宮,皇帝也稍稍省去了一些心思。
其實本是皇帝多慮,今日正有許多位娘娘心中不大暢快,也情願避開皇帝的面呢。至于原因麼?大家皆是心照不宣!誰讓皇帝接連歇了多日,昨夜里卻偏偏召了一位小貴人侍寢,反而對皇貴妃娘娘、諸多嬪級別的娘娘們都視而不見呢。您不肯主動翻咱們的牌子,那咱們今日也不上趕著來見您。眼不見為淨。
在皇帝身邊的女人也很難當!倘若不受皇帝待見,大家的心里都難挨,可是又不能同皇帝發脾氣、撒嬌氣。想「邀寵」也委實沒有尋到機會。難道,還不允許人家偶爾醋一下嗎?
康熙皇帝臨行前同顧總管說︰
「顧太監,今日隨行的內侍要挑些能識字算賬的,采買上的總管、領班太監必須要去。」
康熙皇帝雖一再申明要輕車從簡,然而隨御駕出行的儀仗隊伍仍是龐大,浩浩蕩蕩駛往大清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
[[[::::://./20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