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康熙 三.過程 皇帝與事件 057. 事事煩心

作者 ︰ 莊自在

張原範氏祖籍山西介休,曾祖範明字瓊標,明初自介休城遷居張原村。祖父範永斗,明末時貿易張家口,進出遼東,清入關後,範氏每年向內務府交納皮張若干,從此走上了皇商之路。父範三拔挾內務府權威,藉清王朝給予之特權和方便,于經營範圍上始有較大擴充。四代範氏五兄弟,歷經康雍乾三朝之政治、經濟發展的鼎盛時期,囊括了巨宗糧食、鹽引、洋銅、海外貿易等諸多商項。乾隆四十六年,範氏盛極而衰,終至破產,原籍故跡已不復存。

——上述,乃是皇商範氏的發家、鼎榮、衰落之路。

康熙皇帝並不了解這些,他听得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匯報後,知道了那範三拔因年老體邁、行動不便,一直在河北懷柔附近的溫泉莊子榮養,範氏家族名下的所有產業,都已交托給四代五兄弟打理。現蒙皇令御召,今日辰時,範三拔在其三子範毓賓的陪同下趕至京城,此刻也在東華門外隨時侯命。

康熙點點頭,心知內臣、外臣身份有別,何況那範氏還是沒有任何官身的庶民。

康熙問道︰「凌普,你可曾問過日本銅料的情形?」

凌普也是個精明人,立刻回答︰

「啟稟皇上,據範三拔說,那日本國確實盛產銅礦,且價格極低,從前範氏走過日本一趟航路,因所攜貨物全部售空,是以回程采購大量銅料壓船經浪。倘若開通船運以銀易之,或者直接市物交換,也是大有可為。」

康熙皇帝想了想又問︰

「听說那日本國的倭刀,乃是由精鋼所制、刀身堅硬、鋒利無比,你可知道這件事?」

凌普聞言一怔,很是討巧地說︰「回皇上,此事奴才倒是頭一次听聞。不如讓那些商賈行船到了日本,大批量采買刀劍運回來可好?」

康熙笑了,自己這位內務大臣也算有點小聰明,很會揣摩上意,然而……,康熙說道︰

「如此千里迢迢地采買那許多兵器,人家肯不肯出賣也不一定,倘若買回來之後萬一毀損,無人修理也很是麻煩,況且畢竟數量十分有限……,受之以魚,倒莫不如授人以漁……。」

凌普登時反應過來︰「皇上,奴才曉得了,奴才回去後立刻安排,挑選得用的工匠,隨船前往日本去學習那煉刀之法,如果那邊有好的工匠,也派人使高價邀請過來咱們天朝授徒……」

康熙笑了︰「倘若人家煉刀的法子,乃是秘技承襲,不肯外傳該當如何?倘若人家故土難離,不肯隨船過來又該如何?」

凌普十分伶俐,獻媚一笑答曰︰

「皇上盡管放心,奴才自然會多派一些口舌便給的說客、以及功夫高手隨船同行,必定安排地妥當周全,不會耽誤皇上的大計。」

康熙皇帝很喜歡聰明機靈、一點即通的下屬,何況他又能不拘泥于行事手段,遂道︰

「既然如此,你便與那範氏父子去說,回去將如何行船補給、貿易運輸、考察當地情形等等,大致寫個條陳、盡快遞上來。另外你再安排一下,尋個穩妥隱秘的機會,把京城幾大皇商的家主聚在一處,朕想要微服見上一見。」

凌普連忙應諾,然心中很有些忐忑,不曉得皇帝欲做此白龍魚服的行徑,是為何意?難道皇帝想要親自監督內務府的買賣不成?其實康熙也正在躊躇,這些古代的商業大亨,卻不知與現代那些大型企業集團的董事長們,可有得一拼?

到了申時,康熙皇帝正準備用晚膳,忽然有內侍進來稟告,內閣大臣明珠、內閣大臣索額圖與總理大臣佛倫有前線戰報,均在宮門處請旨入見。因佛倫餃命總理平藩糧餉、且兼理四川糧餉,糧食和工資乃為諸事首重,何況又是牽涉最有戰斗力、且容易嘩變的前線部隊、底層士兵們的口糧和薪餉!!!「皇帝不差餓兵」。康熙急忙宣召,移駕至南書房接見眾卿。

康熙十九年,三月初十那一日,康熙皇帝于上朝之時,收到了撫遠大將軍圖海傳來的前線戰報,言及四路大軍進川已漸成合圍之勢。其實古代天廣地遠,消息不便,即便是每日八百里加急、晝夜兼程、往返送遞京都與前線請答的上諭和奏折,再到兵部轉轉手延遲一日,其實這個前線的形勢判斷,或許早就是十日前的舊聞了。

因此,古代打仗的時候,選擇一位有見識、會統兵掛帥的大將軍十分重要!此人不僅聲望要高、能壓得住陣腳;而且他還須得具備臨場布陣、應對變局、運籌帷幄的能力。當然,最重要地一點是,這位大將軍必須得忠心、忠于君王。畢竟在古代的交通和聯訊都不方便,高高在上的皇帝想要及時、全面、正確地掌控前線戰局,莫不如放權給有能力的前沿大將軍統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這個道理。可惜,真正能夠放權、敢于放權,並且完全下放權力給另外一位不是由皇親國戚擔任統兵大將的皇帝,歷史上還真沒有幾個。即使有那出名的幾位人物,後來盡皆逃不過功高震主的凋零下場。

南方戰局的真正情形是,康熙十九年,三月初七,彰泰、喇布率部攻破了辰龍關,打開了入黔的門戶。與此同時,圖海所屬綠營將領勇略將軍、寧夏提督趙良棟、奮威將軍平涼提督王進寶等,截至三月十日已陸續攻佔了漢中、興安。

三月十二日午時,內閣大學士明珠、索額圖收到彰泰、圖海奏報,立刻決定盡快上呈御覽,以寬聖心。與此同時,圖海所部綠營軍的糧餉請折也已遞至京師,總理平藩糧餉的大臣佛倫,候在內閣里會同諸位大學士,以及兵部尚書午喀、兵部侍郎焦毓瑞等幾位大人深入探討一番,立刻隨同兩位身份顯赫地首輔大學士一起進宮見駕。

康熙皇帝听奏報說三月十日漢中、興安已然取下,便長身立在平板雕刻的大清全國輿圖旁邊審視,索額圖陪在皇帝身側,主動幫皇帝演示幾路大軍逐日進兵的情形,並推斷說倘無意外,成都、保寧、重慶等地也不日既克。

康熙聞言大是欣慰,手指遙點輿圖南方道︰「四川平,即可縱入雲貴,形勢大有可為呀。」

康熙又問及佛倫關于前線兵馬糧餉之事,佛倫言道︰

「因上次撥運糧餉是三月初二,如今戰局漸次展開,又接連幾場大捷,前線督陣必定加糧加餉酬之,每員每日調漲為六分銀子,每月照比往日須多開支九錢銀,平藩大軍另計撥發三十五萬兩餉銀,可維持至四月二十日。」

康熙皇帝神情凝重,轉頭去問明珠︰「明卿,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明珠趕忙回道︰「啟稟皇上,戰局緊迫當為首重,此事延誤不得。不過,倘若薪餉從京畿發運恐怕路途遙遠,趕不及日程,可否直接從最近的江南道官平倉調撥?」

康熙皇帝一听,頓覺很合情理,隨即頒下聖諭︰「嗯,此言甚合朕意,酌內閣草擬諭旨,即日調撥江南道官平倉銀錢四十萬兩,就近供給平藩大軍。」

明珠十分謹慎,又追問一句︰「皇上,此次征調餉銀的欽差,聖意屬誰方妥?」

康熙皇帝微微沉吟,忽爾笑道︰「命湯斌擔任征調平藩餉銀的欽差大臣。」

康熙頗有深意地望一眼明珠,突然補充一句︰「命納蘭成德擔任副使同行,輔佐湯斌。」

[[[::::://./201012/7/]]]

敬謝wx-ad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我是康熙最新章節 | 重生之我是康熙全文閱讀 | 重生之我是康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