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在鄉村 第199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一)

作者 ︰ 北海蒼梧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 豬肉;……

江上平夫妻二人回到家的時候,家里已經有了年的意思,豆腐已經做好了,正放在水桶里,還溫乎呢,就等江父回來凍上呢。

「二平,你和丹丹一人拌一塊吃?」媽微笑著問。

江上平控制不住情感的閘門,一抹酸楚的甜蜜涌上心頭,淚水溢了出來;徐丹感到了一絲甜蜜,想也沒想就問了一句——媽,你咋知道我愛吃呢?

「傻孩子,不止你愛吃。」媽把圍裙一解,擦了擦手,看著已經自立門戶的兒子,就像看著當年七八歲的樣子似的,眼里充滿了慈愛,眼神卻漸漸迷茫起來。

那是一年寒冷的冬天,剛進臘月二十,就天天刮大風,終于在二十五這天天還沒亮就飄起了大雪,原計劃五家合伙做一個豆腐事情泡湯了——天剛擦黑傳來消息,村里的豆腐坊壓塌了。

這冬天就三個長菜︰白菜——辣白菜、酸菜、大白菜;土豆——土豆絲、土豆片、土豆塊;蘿卜——蘿卜絲、蘿卜湯、咸蘿卜。唯一能調換口味的就是價值略顯昂貴的豆腐了。

說豆腐昂貴,主要是一瓢豆只能換兩塊豆腐,而且不是每天都有的。農村是越忙的時候越想吃菜,越想吃菜的時候越沒有菜,豆腐館也忙的時候就不做豆腐了。集中做豆腐的時間就是臘月二十往後。

「都回吧,好在這鍋出了;答應大伙的,年前怕是夠嗆了,我不好意思了。」豆腐館跟大家道著歉。

這豆腐坊是在正房跟壓的偏杈子,牆都沒問題,只是檁子折了三根。

「年前吃不上豆腐了?」有人問到。

「家里孩子還等著呢。」有人說道,江父隨聲附和,江家小哥倆確實是歡欣鼓舞地半夜吃豆腐呢,來之前江父興高采烈地告訴孩子們晚點睡。

「大伙別走,要我看,咱就把鍋一蓋,誰家有檁子扛兩根來,就著雪地的光重給他支上,咋樣啊?」江父提了個建議。

「天都黑了,又風又雪的,回家睡覺吧。」

「這個,我自己準備東西,過了年來幫我搭上就行了。」豆腐館也面有慚色。

「我回家扛兩根檁子,再拉一車稻草過來。」江父的話更直接了。大家誰還好意思說別的呢,再者說誰家不是勞累了一整年都盼著過年吃幾頓豆腐改善一下生活呢。

五六個大男人,忙忙乎乎到半夜的時候豆腐坊就煥然一新了——至少從房頂的草來看是這樣的。

幾個人一合計,干脆今晚別睡了,反正豆子已經泡好了,豆腐館燒起了大鍋,江父推起了磨,……

天快要放亮的時候,江父端著一大盆豆腐回來了。一看,兩個孩子都穿著衣服在炕上酣睡著——昨夜一定等了很晚啊。

「孩子們,豆腐回來了!」

「啥?豆腐?」可能正在做夢等豆腐吃的江上平一下子坐了起來,眼楮還沒睜開呢。

江母迷迷糊糊地找了兩個碗,一個孩子撈起一塊豆腐,倒一點醬油,就傳來了西里呼嚕的聲音,就像跟誰搶似的。

孩子吃,江父笑,江母來回跑著——這個兒子的豆腐剛添上,那個兒子的醬油又沒有了。

兩個兒子吃了五塊豆腐,把碗一推,倒下就睡,嘴角還帶著一小塊豆腐呢。

江母從老兒子嘴邊模下那一小塊混著醬油顏色的豆腐,放進嘴里,看了看兩個兒子,看了看江父。

「你也睡一會吧?忙了一夜,今早晚點吃飯,孩子們都不餓。」

「嗯,和衣睡一會就行。」江父把旱煙一扔,「你瞅瞅,吃個豆腐就把孩子們樂這樣。」江父疲倦的臉上全是滿足的笑意。

這個故事成了江家每年年前做豆腐的必備節目,胡曉麗早就能背下來了,現在唯一一位新听眾就是徐丹;這種吃豆腐行為在近幾年才成為江家做好豆腐的一項補充活動,只是一年比一年吃得少了——為什麼孩子們越來越大,吃的越來越少了呢?

「你還有那麼丟人的時候呢?」徐丹拍了一下江上平,笑出聲來。

「二平,別愣著,拿碗,倒醬油;丹丹,把饅頭接過去,剛出鍋的。」講完故事江母又恢復了雷厲風行。

「哇,今天不是單吃豆腐,還有大白饅頭啊。」江上平興奮著,忽略了身後的人。

「別擠我,我吃呢。」含混不清的聲音,嘴里塞滿了豆腐,還能說話,這是誰呢?

當然是吃相不亞于他爸的小江浩!

原來江浩正端著一個小碗在吃豆腐呢,還真是子承父業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師在鄉村最新章節 | 師在鄉村全文閱讀 | 師在鄉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