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在鄉村 第229章 信封的作用(二)

作者 ︰ 北海蒼梧

很快,江上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有了雛形,幾番修改下來就定稿了,又用新稿紙謄寫了一遍,裝上信封帶著希望郵出去了。

看著自己滿腔的熱血化作了純藍的墨水,江上平的心快速跳動了一陣,就又回到了柴米油鹽上。

「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一邊做著妻子的思想工作一邊還得給妻子輔導英語。看來讓徐單教兩個年級的英語也是一種考驗,特別是用一個學期加一個月的時間讓畢業班能在小升初的考試中月兌穎而出可以說是一種挑戰。

教材是每學期都來,每學期又都被鎖在倉庫里的,這回拿出來書還沒啥事,就是磁帶已經潮得不能用了,只要一放響,就像兩個潑婦吵起來一樣,听不出個個數。

所以學生的听力就全靠老師的發音和發音技巧了。

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有些音標的讀法跟舌位有關,又偏偏不同于漢語的平翹舌,所以遇到較真的地方就得兩口子琢磨著弄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情況都是徐丹服從江上平的意見,兩口子忙的不亦樂乎。

忽忽到了十二月,距江上平寄出第一封信已經有幾個月了,就連最後一封信也寄出有三十來天了,卻一點消息也沒有。

難道真的石沉大海了?

這一天江上平剛上班,門衛值班老師就遠遠地沖他招手,手里好像拿著個什麼東西。

一個信封,走近了才看清。

江上平壓下心底的激動,接過信封一看,雜志社寄來的,手感告訴自己信封里絕對不是退稿信。

盡管說是不激動,還是忘了說一聲謝謝。

進入辦公室,還來早了,居然一個人也沒有。

美個滋地拆開信封,真的是一本雜志,本年度第十二期,才出的。翻開封頁,在目錄里一下子看見了自己的名字,江上平心里那個激動啊,多少年的心願,自己終于再一次有文字變成鉛字了。

記得上一次還是讀書的時候,那篇寫父愛的文章,也就是剛進入校園文學社的第一篇作品,是自己在師範學校大小的第一炮,是他帶自己在那個灰色的年代里讓生活有了色彩,也正是從那開始的自己吸引了同學的注意,也許那時候陸雨薇對自己開始有了印象吧。

回到家跟徐丹講起來這兩篇鉛字,徐丹直勾勾地看著他講完。

「我去買兩瓶汽水回來慶祝一下,」抬腿就往外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

「你再給我講講你在學校的事唄。」徐丹像個孩子崇拜偶像一樣的看著江上平,她的學習生涯據說是沒有什麼顏色的。

小心翼翼地避開陸雨薇跟李悅荷,簡單講了一下打疫苗、烈士陵園演講等,徐丹憑直覺感到了一點蹊蹺。

「你是不是有事避開沒說?」

「沒有!」

「真沒有?」

「記得當時年紀小。」

「哼,瞅把你美的,接到個信封就跟見到初戀似的。」

可惜了這句話如果當時能被某個廣告相中,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就不會有了「XXX小食品,初戀的味道。」

「信封是個好東西,cheers!」夫妻二人微笑著干了一杯,可是有一個人微微地有一點肉疼。

幾天以後,通過郵局給江上平寄來了二十三元的稿費,兩口子又是一頓心花怒放。

江上平熱情高漲,計劃在假期補課的時間里,趁著妻子每天接送孩子,再嘔心瀝血寫一篇真正的論文出來。

這時候小道消息傳來,根據縣教育局的指示,本鎮有幾個村小要合班並校,離中心校近的並入中心校,離中心校遠的劃片保留,青石灘村小在合並之列,不過是人員兩分,中心校接收年輕的,年老的並到十五里地外的黃沙崗。

果不其然,過了年一備課就動了起來,還沒等正式開課就安排妥了一切。江上平撫胸長嘆,幸虧自己先下手為強,給徐丹謀了個好崗位。

這期間,江上平又接到了一個信封,是那篇心理健康教育征文辦公室發來的,首先說明江上平的論文經過專家審核,榮獲二等獎,並隨信寄來榮譽證書一個燙絨面、大金字,漂亮得很;又說了江上平將獲得稿費九十六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兩個人很是心動;最後還有說明,要作者自由征訂,不訂者看不到自己的作品,訂者獲得論文集,但是每個作者征訂份數至少是三本,需二百二十八元。

兩人一算計,扣除九十六元稿費,還缺少壹佰參拾貳元,正好是孩子上一個月幼兒園的錢。

訂還是不訂?

這一瓢涼水澆熄了江上平剛燃燒起來的投稿熱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師在鄉村最新章節 | 師在鄉村全文閱讀 | 師在鄉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