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末時節,氏族中又有不少少年到了成年的年齡,氏族中的長老們紛紛商議,該在秋季之前多多培養一批能戰斗的戰士出來,因此決定,將那些在秋冬季到達成年年齡的少年也舉行成年儀式。這樣一來,參加成年儀式的人數就達到了三十幾人。
成年禮又叫成丁禮,是原始社會對本氏族青年男女成員實行的一種傳統儀式。通過這種儀式,表明他(她)們已從少年時代進入成年人的行列,在氏族中獲得了一定的地位,開始被認為是氏族——部落的正式成員。
**禮因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每一個地方的**禮形式和內容都不盡相同。
絕大多數氏族部落的成年禮,都有一定的年齡規定,大部分氏族部落舉行**禮的年齡是12到17歲,以14歲舉行**禮居多,年齡的差異與各氏族自身的傳統、地域文化、氣候等因素有關。這種對年齡的限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年齡,與生理年齡有關,但不同步。
**禮最基本的內容,包括齋戒祈神拜祖、經受各種考驗、文身斷發鑿齒、黥面換服、授予基本勞動工具等等。
在成年禮舉行的當晚子夜,所有參加成年禮的成員都要到供奉著圖騰神和先祖神的大屋里,由巫師長老引導,開始長達三天三夜的齋戒祈神拜祖。在齋戒過程中,長老要帶領所有成員唱樂詩,這種樂詩的內容包括本氏族部落傳統的社會生活的習慣、生產過程和古老的生產經驗。他們通過歌唱告訴「**者」本氏族的文化傳統、人們的愛情和家庭生活,歌聲既是教導的方式也是教導的內容,在和諧和優美的歌聲中,令人愉悅的環境里,即將成年的青年人接受了教育,並實現了氏族文化的傳承與人性的塑造。
在**儀式上對青年人的教育,其內容並不只限于愛情、婚姻和家庭的主題,還有怎樣做人、怎樣生存和怎樣適應環境的主題,以及天文、歷法、勞動技能、宗教儀式等各個方面,幾乎無所不包,只是各有所側重而已。
比如,對女孩就需要有與男孩完全不同的教育內容,目的主要是教導少女如何過婚後的生活、生育和撫養孩子、操持家務。這種類型的儀式一般在少女進入性成熟期和結婚前舉行。其形式種類繁多,例如︰隔離、破身、紋身、洗浴等。其中「隔離」的形式尤為普遍,這是由氏族中有經驗的婦女對少女進行單獨開導的一種形式,在許多氏族中通常是在女孩第一次來月經時舉行這類**禮。
通過儀式考驗個體,是許多氏族**禮儀式的必經之途。這種**禮在男子中比較多見。在原始部落中,經受各種考驗幾乎是一個男子從童年進入成年期時必須邁過的門坎。其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通過各種形式的考驗和磨難,讓所有道道一定年齡的男子,能夠真正成為本氏族或部落的主人和戰士。此類成年禮,是各種**禮中最復雜、最殘酷的。經受考驗的男子必須獨自一人進入深山中捕獵凶猛的野獸,其目的一方面是考驗新成年者的勇敢、耐性、男子漢氣概、忍受痛苦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讓新成年者與社會集體的本質、圖騰、信仰、神話祖先或自己的祖先之間建立某種聯系,並實現雙方間的互動。
通過考驗的男子,氏族成員便用石制、骨制,後來則用銅制、鐵制的銳器,將這些年輕人的皮肉扎破,然後在扎破除涂上礦物、植物等天然染料,是這些年輕人的身上呈現出氏族傳說中的氏族神如龍、虎之類的圖案來,讓這些圖案相伴當事人一生。如果年輕人因感染而死,則認為他本來就不是氏族的子孫,死不足惜;如果他身體足夠強健因而活了下來,則還需要經過別的考驗。
文身時要大面積地扎破皮肉,由于可以想見的原因,很多身體不夠強壯的青年男女(後來則只有青年男子)會因疼痛、感染等原因而死去,連**禮儀都沒法參加完,因此不可能稱為正是的成丁,不可能進入繁殖階段。只有那些身體足夠強健的青年人,才可能過這一「鬼門關」,並通過其他同樣殘酷的儀式,而成為正式的成丁,才肯能進入繁殖階段,為部族繁殖同樣健美的後代。在舊石器時代末期到新石器時代末期,甚至青銅器時代,即人類處在野蠻人階段,由于下述原因,必須自己動手,並假借宗教理由,在諸神的幫助下,格殺自己族群中的病殘成員,從而控制種群規模,推動種的進化。
其一,人類失去天敵。由于人類石器越做越精,又會人工取火,整體實力強大,成為天地間唯一沒有天敵的種類,因此必須自己動手,殺死自己族群中的病殘柔弱者。否則,不禁食物供給成大問題,人種質量也將急劇下降。
其二,出現母系氏族。為了提高人種質量,先民逐步革除了血緣婚,規定男女雙方必須永遠屬于不同的血緣團體,母系氏族由此誕生。同一氏族不斷裂變,氏族之間又相互通婚,形成原始部落。由于食物緊缺,部族間常常血戰,常常發生滅種滅族之事,這些都迫使人類設法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種質量。
其三,人種質量很差。盡管人類通婚圈擴大,但因血緣仍然很近等原因,病殘兒的出生率、青少年的病殘率仍很高,為了整個種族的長久生存,古人不得不殺死本部族的病殘者。
其四,相互感情加深。同一部族成員之間,不僅血緣相同,且甲、乙、丙諸氏族間相互通婚,相互感情很深,古人不忍心殺死部族中的病殘老弱者,但為了種群的長久生存和不斷進化,只有勉強為之。所以古人必須假借諸神的名義,尋找宗教的慰藉。這是人的卓越理性和社會意志的表現,換言之,是人性出現的標志。
所謂文身只為「避害」,應是野蠻人為自己的殘忍行為找的借口。所謂「族徽」和「裝飾」,應是長期文身後出現的新的功能,而不是野蠻人文身的初衷。
黥面換服是與文身一起進行的儀式。黥面並不是所有氏族都會進行,但換服確實所有氏族都會進行的儀式。童年階段的氏族成員,身上只有一件遮羞的衣物,甚或沒有任何衣物,到了成年的年齡,將會由氏族長老授予成年人穿的衣物,還有成年人的頭飾、頸飾、腰飾、手飾、足飾等裝飾物。不同的地域、氏族其裝飾物的外形和雕飾不同,如少昊氏的裝飾物以鳥為主,神農氏的裝飾物則以牛為主。這些裝飾物不僅為了美觀,同樣也是氏族部落的標志。裝飾物的多少、精美程度等也是氏族成員地位的區別標志。
文身和換服都屬于標志性儀式都是改變外形的一種標志。標志本身作為一種文化或氏族認同的符號,該符號不僅是男女、種族與部落的區分標志,也是婚姻關系和性關系的區分標志。後來,這類**禮逐漸發展成為裝飾型**禮。由于某種形式的「標記」在青年男女中產生一種美感,而逐漸成為成年男女必要的一種裝飾。
當所有儀式結束,已經成為成年人的氏族成員們就會回到家中,在所有家庭成員的參與下,由家中的長輩授予新成年者勞動的工具。男性授予漁獵和墾荒的工具,如石制或骨制的標槍、石斧、石鏟、漁網、骨制魚鉤和魚叉等等;女性則授予石紡輪、骨制或石制的耒耜等。未授予勞動工具前,這些年少的氏族成員只是起到輔助成年氏族成員勞動的作用,當他們成年授予勞動工具之後,他們便成為獨立的勞動者,參加氏族的集體勞動,並被分配成年人的勞動收獲。
氏族成員舉行完**禮,即可馬上婚嫁,即使不正式婚嫁,亦可馬上結交性伴侶「阿注」。而在**禮之後,即將會進行一項行動,即是十分殘忍地殺死族群中衰老的父兄,並以庶母寡嫂為妻,而禁止老年男子與年輕女子交媾生子。古人的目的,除了要節約食物以外,還有防止老年男子繁衍病弱後代的意思。老年女子不可能再生小孩子了,加上母子關系早明,而父子關系早先不明,所以古人便只殺老年男子,一般不殺老年女子。青年人舉行成年禮與殺死老年男子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不斷淘汰族群中病殘老弱者,是為了推動種群的不斷進化,確保種群的長久生存。
在進行了長時間的齋戒之後,啟等一群年輕人疲憊地從巫師大屋里出來,各自回家休整。
第二天一大早,休整好了的眾人精神抖擻地在村口集合。他們每人都配備了一把骨槍或石槍,兩把石匕首,和一些野外生存必備的物品。
村中的老少男女都出來為年輕人們送行。父母們眼神堅定地望著兒子,希望他能順利完成任務稱為氏族的一員;兄弟姐妹們一一和他們道別——這也許是最後的道別;小孩子們躲在父母的背後,看著這陣勢,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不用送出村了。」村里的大巫師開口攔住了送行的眾人,轉身對參加考驗的年輕人說道︰「此去凶險,是生是死皆由天定。凡在三天太陽下山之前返回並帶回猛獸首級的皆是我族之男兒,好好去吧。」
大巫師揮舞著手中的巫棒,口中唱起了古老的巫歌,便在這滄桑的巫歌中,年輕人們踏上了生死未卜的考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