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在前進 第二百零一章 戰爭開始(2)

作者 ︰ 克虜伯

(本章是過度章節!)

5時30分,在北海到馬奇諾防線之間的300多公里的戰線上,德軍地面部隊向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揭開了入侵法國的序幕。

在布魯塞爾的外交部,當德國的轟炸機在頭上呼嘯,炸彈在附近機場爆炸,把窗口震得咯咯作響的時候,德國大使貝勞-許汪特踏進外交大臣的辦公室,正從自己的衣袋里取出一張紙來。保羅-亨利•斯巴克阻止了他。?

"請你原諒,大使先生,讓我先講",斯巴克憤怒地說,"德**隊剛剛進攻了我們的國家。德國對信守中立的比利時進行罪惡的侵略,這在25年之中,已經是第二次了。目前發生的事情,較之1914年的侵略,也許更加可惡。既沒有向比利時政府提出最後通牒,也沒有提出照會或任何抗議。比利時是通過進攻本身才知道德國已經違反了它自己承擔義務的……歷史將追究德國的責任。比利時已下定決心要保衛自己。"?

接著,這個為難的貝勞-許汪特外交官開始宣讀德國正式的最後通牒,但是斯巴克打斷了他的話。"把文件交給我,"斯巴克說,"我願意免掉你這個痛苦的任務。"

5月10日,天剛破曉,希特?勒就由凱特爾、約德爾和最高統帥部其他人員陪同,到達了繆恩施特萊菲爾附近、他稱之為"鷹巢"的大本營。德軍在西面25英里之外的地方,正在越過比利時邊界長驅直入。

英法方面,也部署三個集團軍群:第一集團軍群連同英國遠征軍駐守法比邊境直至海峽海岸;第二,第三集團軍群在馬其諾防線之後,從斯特拉斯堡至瑞士邊境.1939年11月,盟國最高軍事會議通過了聯軍總司令甘末林制訂的D計劃.計劃規定,一旦發生德軍入侵比利時的情況,法國第一集團軍群就連同英國遠征軍一起立即馳入比境御敵.

于是,當1940年5月10日德軍進攻開始,聯軍總司令甘末林立即將D計劃付諸實施.法軍將其精銳的三個機械化師,五個騎兵師中的四個,三個裝甲師中的一個悉數劃歸第一集團軍群指揮,盡快開入比利時並要求盡量向東推進,會同英軍一起,要在數量上造成對德軍的優勢.

從雙方的作戰計劃及兵力部署看,可見英法聯軍統帥部對德軍的意圖和主攻方向判斷錯誤,一布局就錯,在比利時的兵力使用得越多,越往前推進,就越中德軍的圈套,一方面使防守主攻方向色當一線的兵力薄弱;另一方面,使其主力盡陷入德軍的羅網.未經戰斗而敗局已定.

擔任助攻和吸引英法軍隊主力的德軍B集團軍,首先以空降部隊對荷蘭和比利時境內的重要橋梁及要塞設施實施了襲擊。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立即造成了荷、比軍隊的慌亂,緊接著,B集團軍的裝甲部隊趁亂發起了猛攻。由于傘兵部隊已經佔領了各要道,B集團軍的進展頗為順利。

德軍B集團軍對荷蘭和比利時邊境的突破,致使集結在法國北部的英法主力立即越過法比邊境火速增援。此刻,希特?勒正在地下指揮所里焦躁不安地等著前線的消息,當他听說英法主力已經出動時,「高興得都要哭了」。他興奮地對周圍人說到︰「他們正好掉入我們的陷井!我就是要他們相信,我們仍在執行原定那個‘黃色方案’,仍尊奉施里芬的主張。他們上當了,等著瞧吧,好戲還在後面」。

博克的B集團軍吸引了英法主力時,勒布的C集團軍也擺開架勢。他們正在對馬奇諾防線進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使得法國從南部撤回部隊時猶豫不決。其中組裝完畢的古斯塔夫列車炮,在法國第二和第三集團軍的正面公開亮相,並且發射了六枚巨型炮彈,其巨大的身體對躲在馬其諾防線的法**隊起到了巨大的心理震懾效果,當炮彈擊中馬其諾防線的山體的時候,躲在馬其諾防線中的法**隊,好像看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所以堅信德國國防軍有一半的力量在正面攻擊馬其諾防線,因而反對繼續抽調兵力支援比利時。

就像林威所想象的一樣,古斯塔夫列車炮的威力,並不是取決于它攻擊的時候,而是在它安安靜靜的躺在那里,而時刻讓你寢食難安,法國空軍的偵察機,已經發現了在馬其諾防線的正面,德國國防軍擁有這樣一個怪物般的攻城巨?炮,這個情況也讓英法聯軍總司令甘末林將軍陷入到了苦惱之中。

英法聯軍的主力北上比利時的舉動,立刻被A集團軍群司令,龍德施泰特所得知。5月10日凌晨,德軍擔任中路主攻的倫德施泰特德A集團軍向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山區實施主要突擊。僅30萬人口的小國盧森堡當天不戰而降。給倫德施泰特上將打頭陣的是保羅•路德維希•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將軍指揮的裝甲兵團,該兵團下轄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赫爾曼•霍特的第15裝甲軍、喬爾格-漢斯•萊因哈特的第41裝甲軍和保羅豪•塞爾的黨衛軍第一裝甲軍。其中以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和黨衛軍第一裝甲軍的戰斗力最強,第19裝甲軍克萊斯特裝甲兵團的主力和先鋒部隊編有3個裝甲師。而第15和第41裝甲軍僅各轄2個裝甲師。黨衛軍第一裝甲軍雖然只有憲兵師和帝國師,但是龐大的編制和優先配給的武器裝備,使得它並不遜色于國防軍的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歐各國在與德國相鄰的邊境上都構築了堅固的築壘防線。在荷蘭為哥雷比-皮爾防線,在比利時為艾伯特運河防線,在法國為馬奇諾防線。這三條防線自北而南,互相餃接,連綿數百公里。

5月10日,比利時的22個師共有65萬人,包括18個步兵師(其中只有6個是正規師)、兩個摩托化師、1個騎兵師、1個重炮兵師。比軍沒有坦克,防空設備也幾乎等于零,只有1個戰斗機團。其戰前的部署如下︰4個師配置在荷比邊境一線,6個師用來保衛安特衛普至那慕爾的"KW線",12個師扼守艾伯特運河。比利時在戰爭爆發前還未最後確定戰爭的打法,對于固守哪塊陣地也還未做出抉擇,要根據德軍進攻時的兵力再作調整,因為艾伯特運河防線掩護了整個比利時國土,所以軍隊重點配置在這一線。

當德軍"A"集團軍群44個師的龐大突擊部隊,在阿登地區對面的德國邊界上停下來,準備進攻的時候,"B"集團軍群的博克上將卻命令賴歇瑙將軍指揮的第6集團軍盡量進入靠近艾伯特運河的出擊位置。因為博克雖然知道自己的任務是助攻,但他仍希望能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向西推進,以使盟軍確信德軍的主要進攻力量是從比利時向前推進。而德軍進攻比利時的最大障礙,就是艾伯特運河。

由于艾伯特運河是為了防止德國入侵比利時而專門修建的築壘運河,兩岸陡峭,遍布防御工事,尤其還有運河邊的埃本•埃馬耳要塞扼守著運河,因而構成了被認為可與馬奇諾防線相媲美的最可靠的反坦克防線。德軍要進攻亞琛-馬斯特里赫特-布魯塞爾一線,就必須渡過這條運河。如果德軍第6集團軍在艾伯特運河受阻,那德軍的進攻就會在還沒有發揮其銳氣之前停滯下來。

為此,德軍決定首先于1940年5月10日空降突擊埃本•埃馬耳要塞,並奪取埃本•埃馬耳要塞西北部的艾伯特運河上的3座橋梁——坎尼橋、弗羅恩哈芬橋、費爾德韋茲爾特橋,如不能全部攻下,至少也要保證拿下一座。

埃本•埃馬耳要塞地處荷蘭與比利時國境的比利時一側,位于馬斯特里赫特城和維斯城中間。該要塞是艾伯特運河防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奇諾防線北面延伸部的強大築壘和重要支撐點,是比利時東部防御體系的核心。其炮兵火力可控制艾伯特運河和馬斯河16公里之內的所有渡口。要塞建築在一個花崗岩的小高地上,高地南北長900米,東西寬700米。它的東北和西北面是幾乎垂直的斷崖峭壁,高約40米,水勢滔滔的艾伯特運河流經崖下;南面橫隔著寬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護牆。要塞的各個側面都被所謂的"運河帶"和"塹壕帶"包圍著,並築有鋼筋水泥碉堡,里面配有探照燈、60毫米反坦克炮和重機槍。要塞東面的馬斯河與艾伯特運河平行,形成外圍障礙。

埃本•埃馬耳要塞實際上是一個精心設計建造的堡壘群,是仿照馬奇諾防線的錯綜復雜的防御工事構築的。乍一看,每座堡壘都是零散分布在一塊五角形的區域內,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把炮台、轉動式裝甲炮塔、高射炮陣地、反坦克炮陣地、重機槍陣地等巧妙地結合起來的防御體系。各部分之間由長達4?5公里的地下加固坑道和交通壕連接在一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在前進最新章節 | 帝國在前進全文閱讀 | 帝國在前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