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個胖子引爆了網絡文學。在我的眼里,我接觸網絡校園文學,是從他開始的,他算是我網絡校園文學的引路人。
他有一個很土的名字,叫何員外。
當時想來,卻是很個性的。因為在他之前,但凡筆名,都是很有詩意,或者很霸氣的,比如席絹、比如瓊瑤、比如路遙、比如海岩。那麼多的筆名,他卻用了特庸俗的何員外,看著這個名字,我當時突然覺得俗到極致就是雅吧,他超月兌了。
他寫的那部網絡校園文學,名字叫《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
如果這部小說往後推個五六年再出現,它很有可能被無數牛•逼網絡寫手寫出的牛•逼小說所掩蓋。在《明朝那些事兒》、《盜墓筆記》等等無敵作品面前,它顯得如此的幼稚淺顯,它的可深究性幾乎沒有,它就是大白話,就是很無厘頭的。但是,世間總是有這樣一個道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最容易出名。
何員外是不是第一個在網絡上連載校園小說的人,我無從考證。即使在網絡上粗略搜索了下,我還是沒有模出來個頭緒。但是,他那年的風頭,無人能出其右。他的這部小說,讓很多人開始接觸網絡校園文學。
說實話,《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這部網絡文學字數很少,與後輩的寫手狂人相比,更是簡直不值一提。就那麼幾萬字的小說,不夠碼字達人兩三天碼的。但是他卻用這區區幾萬字,用清新詼諧的語言講了何員外大學的經歷,告訴我們,那個時候的大學愛情還是溫馨浪漫的,那個時候的情侶還是純情堅貞的,那個時候談一場戀愛是以兩個人能最終走到一起為目的的,那個時候的大學還沒有充斥太多的和暴力。
在略顯簡單稚女敕的文字間,一段純真純美的校園戀情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不禁讓我們對大學的校園生活充滿了向往。那種帶著一絲絲頹廢,一絲絲進取,一絲絲徘徊的大學生活,似乎是那麼的美好。即使是在被無數人詬病的大學食堂吃出塊磚頭,也是那麼的刺激。
何員外的《畢業那年我們一起失戀》是那麼的成功。它應該是距離中國網絡在大小城市出現普及苗頭後出現的網絡作品之一。從此,網絡校園文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在偶逛「畢業那年我們一起失戀吧」的時候,看到有人2010年的留言,把這部小說糟踐的一錢不值,說這部小說幼稚,只適合初中生看。我覺得這樣的人的觀點是如此的可笑和可悲,一個不會站在時間進程角度上看待事情看待問題的人,在留言的時候,不知道他的無知也暴露無遺。
要知道,從那以後,《草樣年華》,《理工都紅極一時。雖然這些小說被很多品位「高人一等」的人批判的一錢不值,但是,這些書陪伴著我們的青春歲月,我們的大學,真的是草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