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一 男兒當掌權 第三十七章 小朝會(二)

作者 ︰ 小八哥

當載淳將五個‘殺’字說完,朝堂之上一片安靜,落針可聞,。眾人沒想到一個才四歲的小毛孩子就帶有君王之威,居然能說出這樣的狠話來,將眾位高官全部都震煞住了,也沒有人敢再瓜噪了。

咸豐皇帝听到這里,心里一振,暗道,罷了,朕確實沒有看錯人,小小年紀自有威嚴,能將這幫子人給震懾住,不簡單,並且說出來話也都不走板,都是很靠普的。想到這里三豐皇帝的不奈之色也不見了,換成了滿臉的興奮與期盼之色,想看看這個兒子還有什麼驚人之言,也讓這群一天天只知爭吵之人看看。

載淳一改剛才的威嚴,語氣又緩和下來,說道︰「當然了,剛才載淳說的只是一些大路子,沒有什麼具體東西,但是我們在做事情之前,先是要確定好大的方向,才不至于走偏。

載淳就先說說戶部,肅部堂之所以先將銀子緊著江南平匪之事,是因為江南乃我大清賦稅重地,俗話說江南熟天下足,江南賦稅要佔三成以上,此時出亂,已對我大清的財稅收入有了很大的影響,所以肅部堂才如此堅決的支持曾大帥平匪,好忙恢復江南的正常。肅部堂,不知載淳說得可對。」

肅順一听,這是太子在向自己賣好呢,心里明白,說道︰「太子殿下明察秋毫,體恤肅順之心,肅順正是此意。」

載淳朝肅順微微一笑,又說道︰「肅部堂剛才也提到,要發行紙幣和大錢,增加通貨,這是一個好辦法,載淳對此有一些粗淺的建議,紙幣發行多少以什麼為根據,這東西可不能爛發行。前宋曾發行過交子,但由于發行過度,而造成貶值,沒有流通起來,還使財賦崩潰,這是我們需要引以為戒的。據听說英吉利國也發行紙幣,但要以國家的黃金儲備多少為紙幣的發行基礎,如果發行過多,國家就回收不了,紙幣就會貶值,這就會出大亂子的,所以肅部堂對此事還要深思熟慮才可實行。」

載淳見肅順點頭表示贊同,又接著說道︰「另戶部要想增加財賦,應從開源節流處著手,但主要還是側重開源,如鼓勵經商,對商人加以控制和引導,可以相應的增加賦稅,但不能做殺雞取卵之事,可根據商人的盈利情況,制定相應的稅制,不得隨便的增派等。

另外是否可以考慮適當的提高一下商人的地位,允許商人捐爵之類,也可增加戶部的財賦收入。

在節流方面,也可細細斟酌,如每年的漕運,我大清的耗廢是多少,如果讓商人來操運此事是否可以節省,是否可以施行。這只是載淳的淺見,具體是否可行,還需肅部堂回去後再詳加斟酌。」

載淳說完後,看了看肅順,肅順有一種當頭棒喝、豁然開朗的感覺,心中佩服,口中說道︰「太子殿下英明。」

載淳又接著說道︰「載淳再說一下工部,現下戶部情況文部堂也是清楚的,在此艱難之時,工部也應配合戶部渡此難關。戶部每年撥付的工程款項也是有限的,但不能以這銀錢有限為借,工程就應該出現問題。

例如說,工部有十個工程要完成,每個工程需要十萬兩白銀,而戶部只撥會了五十萬兩,如果將這五十萬兩用在了十個工程上,偷工減料也能全部完成,但質量就會出現嚴重問題,如此年復一年,工程永遠完不了,就成了一個無底洞,也會給一些人創造條件。但如果只用在五個工程上,責任到人,那就會一勞永逸,如果工程出現問題,也可追查到人。

這也就是說,工部做好工程的質量,也可為戶部節流。另外工部也可考慮將工程包出去,商逐利,肯定可以降低成本,工部只要做好監督和驗收就可以了。

另工部可成立驗收司,專門負責此事,每一個工程由工部驗收司、當地官府、施工方分別驗收,各寫驗收折子,不可竄通,交由工部核查,如三方折子出入較大,應由工部再派人驗收,並依法查辦有問題一方。

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可以節省成本,保證工程質量;二也可以減少官員經手,避免貪污。不知文部堂以為如何?」

文彩听到最後,還敢說什麼,再說什麼就是自己向工程款伸手摟銀子了,咂巴咂嘴,苦也,這不是在斷自己的財路嗎。

載淳沒有理會文彩怎麼想,知道這面一定有對策,載淳也只是想提前敲敲邊鼓,讓他不要太放肆了。

載淳接著又對兵部穆蔭說道︰「穆部堂,載淳想請教一問題,可否?」

穆蔭心里話,你說要請教,我敢說不行嗎,皇上還在那坐著呢,嘴上只得說可以。

載淳說道︰「曾大帥的湘軍與僧王的騎可稱是我大清最能打的軍隊了吧,那不知遇到英、法兩國的火器勝負會如何呢?」

穆蔭額頭有些見汗,說道︰「這個兩方沒有踫到過,微臣不知。」

載淳微微一笑,說道︰「是穆部堂不知還是不敢說呢,如果是不敢說證明你心里還是有數的。如果真的是不知,那載淳就會不客氣的向皇阿瑪參你一本,尸位素餐,還是及早讓賢吧。但載淳知道穆部堂是知兵的,只是不願說而矣。

載淳並不是針對穆部堂,只是替穆部將不敢說的話說出來,那就是我們的大刀、長矛、弓箭不如他們的火器。

載淳所要說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知道對方火器犀利,那我們就應該研究它,使用他,師夷長技以制夷,穆部堂可明白載淳的意思。」

穆蔭的臉色好多了,心道,我說沒有什麼地方得罪過這麼小太子,怎麼要針對自己呢,原來如此,是在為自己說話,真能嚇人。穆蔭感激的朝載淳笑了笑,說道︰「微臣明白。」

載淳說道︰「載淳說來說去還是為了節流,如我大清與英法交戰,需要多少軍隊、死多少人才能戰勝他們,這需要糧餉來養兵,將士陣亡需要撫恤,這些加一起又需要多少銀兩?如果象湘軍、僧王騎軍這樣的將士,再加火器的犀利,又需要多少人馬能戰勝他們。載淳相信肅部堂與穆部堂都能很快算出來。這就是可不可以施行強兵政策,以達到節流的目的?

最後載淳再說一下穆部堂的奏折,大沽口將士打了勝仗當然要賞,死傷的將士也要撫恤,不能讓前方將士流血又流淚。但是戶部情況穆部堂也是知道的。」

載淳剛說到這里,穆蔭就有些不干了,心說,說的好听,可還是不想賞啊,就要說話,被載淳擺手攔住了。

載淳說道︰「載淳以為可以變個方法賞他們,比如說參戰將士免其家人稅收多少年,受傷的再加多少年,陣亡的其家人終身免稅,子女由當地官府沒年出銀子撫養,不知穆部堂以為如何?」

穆蔭一听,這倒是個辦法,肅順心道,只要不讓戶部出銀子,怎麼都行。還沒等兩人說話,有人搶先說了︰「好,這個辦法不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