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一 男兒當掌權 第一百四十八章 論功行賞

作者 ︰ 小八哥

對太平天國之戰已經結束,天王洪秀全及其三子自殺身亡,太平軍宣告覆滅。載淳與新軍與湘軍眾將在江寧城中歡慶三日。

大清皇帝同治同時也去了每一座軍營,與士兵同餐共食,氣氛融洽。載淳如此往復與士兵共同慶祝七日,才宣告結束。

對太平天國一戰雖已結束,但戰後需要處理之事還很多。載淳派兵四處出擊,共俘虜降座近二十萬。

而江寧是太平天國的老巢,經營日久。當日進攻之時,太平軍在江寧及其周邊共人守軍二十萬之眾,破江寧之後,共俘虜有十四五萬之眾。

總共有降座近三十五萬,這可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些人不能殺,因為都是壯勞力,但每日耗糧也是無數,還需盡快解決。

載淳先讓馮子材在其中挑選三個師的士兵,成立皇家第二十六師、皇家第二十七師、皇家第二十八師,組建為皇家第八軍。

後就是對七萬湘軍進行整編,共挑出三個師的兵士,然後又在降軍中挑出一個師,打散之後,編成四個師成立皇家第九軍,並下旨免去周馥皇家第五師師長之職,速調來江寧,來升為少將軍餃,任皇家第九軍軍長之職,同時抽調皇家第一軍與皇家第四軍所有營級以上副職來江寧。

在同治二年十一月末之時,大清同治皇帝載淳完成了對湘軍的改編,同時又從額爾金公使與卡恩那里購進十萬之步槍,天津槍炮廠也送來了五萬支槍與相應的火炮和迫擊炮。對兩個軍的裝備已經完成。

而剩下的一萬多湘軍,載淳也並沒有和歷史中一樣,進行裁撤,因為這些畢竟是上過戰場,刺刀見過紅的士兵,如果將他們裁撤,就會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載淳將他們也進行了培訓,然後讓這一萬多人卻領剩下的降卒,改編成了建設兵團。因為現在大清四處都需要建設,到處都需要人。

載淳想,這幾年雖然成立了不少的新軍,但卻沒有花國庫一兩的銀子,自己的老師應該也攢下了一點家底了吧。載淳就想用這個建設兵團先對長江與黃河進行整治,免得總是出現哪有窟窿向哪堵,年年堵年年漏的情況。這樣這些個人就有了活干,也就有了生路,就不會再鬧事了。

再解決完這些事情之後,就是最讓載淳頭疼的事情了,尋就是對有功將士的封賞問題。載淳到是不擔心湘軍這群人再有什麼想法,而是在北京城中的肅順等肯定會從中阻撓,不會讓載淳如此順利的成事。

載淳先挨個找湘軍的重要將領進行了談話,載淳只有兩個要求。一就是必須離開軍隊,這樣對大家都好。二就是離開湖廣與兩江之地。其余的都好商量。

湘軍眾將自那日慶功宴上的一番肺腑之言之後,都已經知道了湘軍現在的處境,看似非常的光鮮,可實際正處在風口浪尖之上。眾將都對載淳說,一切憑皇上做主,這反倒弄得載淳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載淳也只能盡量與恭王等人周旋,盡量爭取一個好的結果,以免寒了有功之臣的心。

首先是對曾國藩的封賞,載淳肯定是不會象原來歷史中的那樣,將曾國藩放在兩江總督之位上,但又不能讓湘軍眾將有意見。所以載淳先對曾國藩封了爵位,為二等勇毅公,這在大清異姓少有的爵位。

並赦封為文華殿大學士,入直軍機。正好補上倭仁去後留下的軍機大臣空位。但載淳加封曾國藩為文華殿大學士,所以在軍機處只在恭親王奕訢之下。可以說曾國藩已經位極人臣。

湘軍眾將對自己的老大封賞還是很滿意的,而恭親王奕訢等人對曾國藩的封賞也不會提出什麼異議,他們也不想就此而得罪此人。

隨後就是湘軍眾將,在經過多次與恭王等人的討價還價之後,赦封曾國荃為兵部右侍郎。赦封李續宜為兵部左侍郎。赦封華蘅芳為戶部左郎。赦封李善蘭為工部左侍郎。赦封徐壽為禮部左侍郎,主管大學之事。赦封劉長佑為四長巡撫,赦封劉坤一為廣西巡撫,赦封楊載福為廣東巡撫。而恭親王同時也提出了幾個人為巡撫,載淳不得以也只能同意,其中一人就是李鴻章,被赦封為湖北巡府,這是載淳巴不得的事情。

同時載淳還與恭親王奕訢做了一交易,那就是免載齡吏部侍郎之職,赦封為署兩總督,免靈桂刑部侍郎之職,署理閩浙總督之任。

而靈桂又向載淳舉薦原手下郎中,現任山西布政使的鄭敦謹,為人剛正不阿,勤勉作事。載淳隨即下旨,赦封為福建巡撫。調安徽布政使馬新貽為浙江巡府。

馬新貽也是載淳在同治二年接觸並著重拉攏之人。其時載淳對馬新貽有印象還是在晚清四大疑案中注意到了,那就是張汶祥刺馬案。載淳就多注意了此人,並陛見過馬新貽一次,馬新貽與載淳深談了關于災後重建江南之地的舉措。

首先談道了漕運,馬新貽的辦法主要就是︰正額照常征解,重點之地漕米額征數依諭旨酌減;一切陋規概行禁革,對浮收加以裁減,僅酌留平余為辦公費;嚴禁大小戶之分。

然後又談到了鹽運之事,極力推崇綱鹽改票鹽,並要求運商預交鹽款,以緩場商疲乏,並按月配發鹽引。

載淳對馬貽的看法很是贊賞,看起來也是一位能吏,所以任馬新貽為浙江巡撫,並沒敢任在兩江地面上,也是怕刺馬案再出現。

馬新貽在陛見請訓之時,又向載淳要了兩個人,一是原安慶知府孫依言,二是山東候補道袁寶慶,載淳二話沒說,就下旨將二人調了過來。

赦封軍機京章喬松年為上海道道員,並與之進行了詳談,對上海今後應如何的發展、如何的布局,和上海的重要位置,以及今後的漕運會轉一部分為海運,會從上海起運等。喬松年也為載淳的見識給折服,所以甘心為載淳治理好上海道。

而載淳不得以將江蘇巡撫、安徽巡府、漕運總督之位讓給了恭親王。

但載淳對漕運之事也同樣做出了自己的對策。載淳此次得到了一個人才,就是顏士璋,是咸豐九年舉人,為人機智,有才能,載淳就聘其為皇家運輸公司的經理,並將漕運轉一部分為海運,這也是載淳為著手整頓漕運坐準備。

至此,載淳對此有功之臣的封賞事宜才算告一段落,總體來說,湘軍眾將還算滿意。此次攻入江寧,載淳還得到了太平天國所有的財富,但載淳並沒有用這些錢財投入到軍備上,而是直接交給裁齡、靈桂、左宗棠三人,讓此三人整頓河務和戰後重建之用。

在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已經進入了同治三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