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一 男兒當掌權 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北行(二十二)

作者 ︰ 小八哥

載淳只是用兩場宴會,就將蒙古之事處理好了,令那些個不可一事的蒙古王爺們都美滋滋的。這令曾國荃很是佩服,自己給撓頭的事,被載淳在談笑之間就給解決了。

其實這也是載淳在伊犁設計了一個冬季的結果,先是借用周馥周魔王的凶名,隨後又用極為凶狠的手段處理了一些不听話的,才令這些個王爺們不敢有異動。然後見好就收,趕緊給了這些王爺們一些甜頭。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在蒙古建廠看起來運輸不便,但載淳給那些商人們的保證是在十年之內從蒙古個建一條到北京城的鐵路,這樣就對他們的成本有了很大的降低,而且在頭一年的時候,還不收他們的稅。

商人們也早就對蒙古的毛皮垂涎三尺了,而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他們當然願意來了,同時還能計好皇上,又能賺到錢,不來的才是傻子。

載淳在處理完蒙古王爺之事後,又單獨與曾國荃進行了促膝長談,將自己對蒙古今後的計劃與發展告訴了曾國荃,曾國荃被載淳的龐大計劃給震住了,自己都有些不相信,這種計劃能夠實現嗎?

首先就是鐵路,曾國荃可是見識過北京城到天津的鐵路,那可是比馬跑得還要快,同時人在上面還沒有那累,但是造價也是相當的高的。如果要是從北京城修到綏遠城,再修到庫侖,還有一條是從綏遠城經過哈密、烏魯森木齊到伊犁的鐵路,那得要多少銀子啊,還有那麼多的山。

不過真要是是修成了,那今後向蒙古、向西北運兵就太方便了,同時時間也大大的減少了。不過這個工程也太浩大了,最少也需要五年的時間。

這個曾國荃不愧是帶兵打仗出身,修鐵路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運兵打仗。這要是讓載淳知道還不將鼻子給氣歪了。好嘛,我花這麼多的銀子修鐵,你就想到了打仗運兵用,那還不得賠死了。

這主要是加強對西北與蒙古的控制,同時也能使西北與蒙古的經濟快速發展起來,只要百姓手里有了錢,誰還會和那些有野心的人瞎起哄啊。

再有一點就是向西北與蒙古兩地移民,一可以緩解中原土地的壓力,將矛盾盡量減小,然後再慢慢的將地主們引向商人發展,將土地還給農民。二是西北與蒙古兩地太大了,但人口卻是太少了,由其是漢人。載淳的設想就是每一地的漢民都要佔在七成以上,然後再用漢人文化一點點的同化他們,來實現自己中華民族的理想。

同時西北與蒙古的礦產也是太豐富了,修完鐵路之後,也更方便向中原運送,這條鐵路修完之後,必將會是一條繁忙的線路,同時對鐵路的管理也將提上了日程。載淳並不想將他們劃入幾大部之中,而是直接成立一個鐵道部。

現在的六部還是太雜了,已經不再適合這個國家了,載淳正在想著怎麼一步步的細分開來,所以此時肯定不會再往里加新東西了。

載淳在對曾國荃交待完了之後,又接見了皇家第二十師師長宋慶,載淳毫不吝嗇褒獎的言語,將宋慶是一頓好夸,說得宋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載淳最後對宋慶說道,你先幫駱總督將四川之事處理好,到時自有你的用武之地,說得宋慶是心花怒放,高高興興的回四川去了。

載淳對周馥並沒有太多的囑咐,因為已經跟隨載淳這麼多年了,彼此之間還是很了解的,所以兩人在一起,更多的是拉拉家常,顯得和別人就是不一樣,雙方都有種很親切的感覺。

周馥等人也都已年近三十之人,載淳並沒有象歷代皇帝那,將他們的家眷都拘在京城,而是在穩之後,讓他們的妻兒也都跟到了駐地,這是團長以上所具有的物權吧,這也是載淳比較人性化的一面。

載淳並不擔心他們會有異心,如果有異心的話,光靠妻兒是不管用的,還是要靠好的制度,載淳正在慢慢的消減總督與巡撫的權力,然後就是軍政分開,這樣才能更好的約束雙方。

載淳一路都是與周馥在一起,載淳並沒有對周馥此戰進行任何的獎賞,因為以些事還是不能太明了,周馥畢竟在陝甘殺戮過重,但同時又為載淳解決了大麻煩,為載淳背了黑鍋。所以載淳也不能寒了周馥的心,就用這種感情方法來安慰周馥,讓周馥覺得你是我載淳的心月復之人。

在同治五年六月份的時候,周馥與皇家第二十九師到達了陝甘駐地,兩人才分別開來,載淳等人在同治五年七月份的時候回到了北京城。

一年半之後,載淳再次回到了北京城中,此時的北京城不再是以前那個沉悶而壓抑的北京城了,到處都洋溢著一種朝氣蓬勃的氣。

北京城並沒有什麼工廠,載淳是想將北京城打造成為一個大清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此時的北京城中有各種的大學幾十所,雖然還比不上歐洲大學的底蘊深厚。但是架不住載淳舍得花錢,滿世界的挖老師,此時的容閎更象是一個國際級的人販子。

在載淳回來的路上,就听說了卡特對蒸汽機進行了成攻的改進,一台蒸汽機的可以達到了五千馬力,這可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這個卡特雖然與蒸汽機的發明者是同名同姓,但兩人卻相差了一百年。

也不知道這個卡特是否是受到百年前卡特的影響,也對蒸汽機有很濃厚的興趣,一直再對蒸汽機進行研究,載淳知道之後,還專門為他成立了一個實驗組,給了他專門的實驗室。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個卡特終于在蒸汽機上做出了巨大的改進。

在卡特對蒸汽機成功改進之時,載淳也同時批準了天津造船廠先試行建造兩艘排水量在六千噸的軍艦,做為北洋水師和即將成立的南洋水師的旗艦。

此時的陳玉成在天津海軍學樣也已經畢業,不得不說,陳玉成在軍事方面就是一個天才,對海軍的戰太等方面的東西理解的很快,這令海軍學校的校長阿思本都感到不可思議。現在的陳玉成正在和丁汝昌在艦上實習,兩人的關系還是很不錯的,年齡差不多,並且在陳玉成知道載淳的安排之後,就整日和丁汝昌飆在一起,這也是載淳樂于見到的。

就在載淳思緒萬千之時,已經到了北京城十里之外時,只見曾國藩帶領一群大臣正在迎接自己,此時的雙方都是一臉的輕松,已經沒有了載淳去西北之時的嚴肅。因為此戰打勝了,在如此不利與堅苦的情況下,他們打勝俄國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