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青松的本意是想支開葉三,所以才讓徐玉英護送葉三,要知道被朝廷的文官盯著打仗,十分不爽。第一小說.泡-()實戰中誰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打勝,萬一文官不懂裝懂,上一本折子說老子不會打仗,光吃敗仗,那才冤枉,那不是沒事找事嗎?想罷,薛青松便要以實戰中危險,大人的身家性命精貴等理由拒絕葉三跟隨,不料葉三看到薛青松的臉色,已然猜到薛青松的想法,先一步道︰「薛將軍請放寬心,你怎麼打仗,本官不會干涉,更不會亂上折子,本官只是想先看看實戰場景。」
薛青松听葉三說不會亂上折子,看了一眼葉三,心道葉三此人以前也听父親說過,是員勇將,對行軍打仗也是行家里手。現在倒也善解人意,不好再拒絕,說了一句大人注意安全,然後請葉三上了指揮車觀看實戰。葉三道謝後,便和薛青松一起上了指揮車,眾女將緊跟其後。
因為在實戰指揮中,左邊是上位,薛青松就請葉三居左,葉三連忙推辭︰「本官只是觀戰,薛將軍應居左指揮才是,不能影響戰事。」
薛青松听罷,也沒客氣,坐了左邊,然後指揮大軍繼續前進。在途中葉三了解到這股萬人軍隊只是薛青松麾下一部分,現在薛青松所部的兵馬總數已經達到六萬,其余的兵馬都駐扎在沈陽。葉三暗中觀察了一下薛青松的行軍陣法,其中不難發現,薛青松行軍有章法,還有永樂帝行軍的影子,時刻防備被敵軍突襲,以防遇敵布陣麻煩。薛青松將軍隊分成四營,步軍、車炮、騎兵都緊靠在一起,是永樂行軍的風格。這樣無論敵人從哪個方向來襲,都可以在敵軍到達之前布好有效的防御陣型。葉三對薛青松也有所耳聞,現在看來,薛青松的鐵甲槍盾營他沒有帶來,可能的因為蒙古的散兵游勇不值得他動用精銳。再說,薛青松在遼東也打了許多年的仗,肯定有些經驗,這些陣法和調度葉三也爛熟于心。
等軍隊停下來,埋鍋造飯的時候,葉三估計再向前行就可能和蒙古兵接敵了。葉三看著那些吃飯狼吞虎咽的明軍士兵,有些擔憂地試探道︰「薛將軍,這蒙古兵真的很容易對付嗎?」葉三看出薛青松有點輕敵。
薛青松笑道︰「蒙古人已經沒有了成吉思汗,現在又在鬧饑荒,整個一個乞丐兵團,雖然他們也有萬人,但大人只管放心,此戰必是輕松戰勝,一會兒,大人要注意不要被流矢射中。」
眾軍又前行了一會兒,葉三感覺行軍方向應該向北才對明軍有利,因為北方現在是上風頭,如果老處在逆風狀態,對火器攻擊不利,不僅影響射程和準確度,而且煙塵還會向自己這邊吹,影響視線不說,還影響裝彈。可葉三又不能干涉薛青松行軍,只有坐看。可是沒過多久,薛青松彎腰從指揮車上抓起一把準備好的細沙土,在面前一楊,細沙土被吹向南方。葉三看到這正是自己當年在神機營傳授的測試風向的方法,沒想到薛青松現在還在應用,心里對薛青松頓生好感,這員戰將不可多得,勘大用。
果然,薛青松命令全軍結成車陣,調頭向北推進。葉三又觀察了一番軍隊的配置情況,看到有一半以上的士兵都配置著火器,但都不是自己在神機營時配置的火銃,顯然薛青松的部隊還沒到那個級別。大明朝正規軍現在都喜歡用火器,也許跟自己提高了火銃的效率和威力有關,龍魚混雜在所難免,總比地方上還在大量使用弓箭好的多。葉三在蒲台縣做知縣的時候,縣衙里就沒什麼火器,只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弓箭平亂。
部隊向北推進了一個時辰,終于繞到的北面。前哨哨馬來報,前方發現敵軍正向這里快速移動,距離十里,有接敵跡象。薛青松急令部隊準備接戰,戰鼓聲聲傳出,士兵听著鼓聲開始忙碌起來。車炮兵去下炮衣,炮兵裝填手已經開始裝填彈藥,輔兵則在炮長的指揮下到火炮陣前擺放拒馬障礙,防止騎兵沖擊,一切都在井井有條的進行著,沒有一絲慌亂。葉三能看出邊軍經常遭遇這樣的實戰,比關內的部隊少了許多緊張和慌亂。葉三從內心對薛青松治軍大加贊賞,別看薛青松年紀輕輕,還真有一手,是見過大世面有經驗的將領。戰車已經組成必要的防線,戰車上有裝備兩門雙梢炮,也就是將軍炮,這種炮有兩個射程,調節射程非常方便,比帶四個小 轆的單梢炮好多了,射程也遠。射程最遠的五梢炮,也就是無敵大將軍炮,排放在最後,和鼓車、指揮車在一起,而騎兵和步兵則暫時躲在車陣里等待命令。薛青松騎著戰馬四處監督查看,下達命令。葉三就在指揮車上看著薛青松布陣,時不時地端詳士兵們手里的兵器,騎兵多用槍棒和鈍器,這種戰法和葉三所想不謀而合,使得葉三對薛青松這員戰將更加喜愛。可當葉三看到很多騎兵在使用三眼銃時,搖搖頭,這種火門銃太落後了,還比不上步兵用的火繩銃,在實戰中起不到多大作用。葉三還是比較欣賞現在神機營使用的火銃,也就是明軍仿制西洋火器,又改進了一番的鳥銃,準確度和射速在當時絕對是最先進的火器。葉三也佩服大明工部的能工巧匠,鳥銃發射已經不像他在神機營時那樣費勁,現在已經使用了預先裝好彈藥的數個子銃,已經有了他前世單發步槍裝彈的影子,輪流放入鳥銃銃管後部挖開的鐵槽內,射速得到大大提高。可葉三在薛青松部隊中竟看不到一把火銃的影子,可見大明還是因為軍費的短缺,沒有裝備到邊軍,這也使葉三對大明邊軍的實戰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葉三低頭向指揮車下的楊秋遲詢問,邊軍為何還在使用落後的三眼銃。楊秋遲還是很了解邊軍︰「對于邊軍來說,他們的對手是也先,主力多是騎兵,對付騎兵,目標大,不需要太準。三眼銃打完了,最主要的是能當鐵棒使用,敲馬頭敲人頭,一敲一個準。」葉三點點頭,同意楊秋遲的說法,實戰中確實的這樣,對付騎兵沖鋒,火銃打完了,確實沒有三眼銃當鐵棒好使,也實用。
正當葉三還想問一切布陣的事,大地突然震動起來,同時耳朵里響起天邊打雷的悶響,憑借葉三的經驗知道,蒙古人的騎兵沖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