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第二天一臉死灰的楊華竟上了門,只求單獨和二丫說幾句話。
二丫便和楊華來到客房,也不讓他,只管自已坐正了,譏諷道︰「怎麼你家主子這是車輪大戰啊,那也不能讓我拿著自己的名聲造假啊。」
楊華卻猛地跪倒下來,對著二丫說道︰「二小姐,二姑女乃女乃,你就當可憐可憐我這條賤命吧,救我一救」
二丫一個小姑娘哪見過這架勢,忙站起身來說道︰「你快起來,那個混蛋又是怎麼啦?」
楊華卻不起來,只是不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這前因後果。
上次楊子明之所以跑出來,是因為打了一位貴人娘娘。
原來,楊子明本是去宮中看望姐姐,哪知竟無意中听到有位妃嬪在那磨牙,說他姐姐美貌賢淑而他卻貌丑心狠,也不知誰是抱養的。楊子明怒從心起,走上前去就打了她一拳。這還了得,這不是等于打了皇上的臉面倒是皇上是位明君,說是那妃嬪不該犯了口舌,不但不追究楊子明,還將那妃嬪降了位又遣人去教她規矩。
這事也就過去了,偏楊子明老爹楊將軍認為兒子如此下去,只怕會給家族招惹禍端,且也要給上面的人有個交待,便要拿住打死他。故楊子明才不管不顧地跑了出來。
本來是想借著救人的事兒,來個將功補過,可偏偏楊將軍不相信,于是楊子明便想讓二丫寫封信算個證據,哪想昨天楊子明一臉怒氣地要回轉京城,楊華拼著被揍才拖延一天,今天一早瞅了個空跑來找二丫。
楊華求道︰「姑女乃女乃一切錯在爺,只要是這麼空著手回了京,二罪合一爺還不得打死啊,您就行行好,救救爺吧」
二丫氣道︰「你們爺倒真是膽大包天,連宮里娘娘都打,听說宮里娘娘那可是天上鳳凰有神靈護體,要我說打死也好,省得帶累家人」
楊華一听,哭得更甚︰「不光爺會被打死,我們這些身邊侍候的因沒照顧好爺,也會被打死的,姑女乃女乃您就可憐可憐我吧,我上有八十老母,下不嗷嗷待哺的小兒,我這一去了,她們可怎麼活啊好歹相識一場,您不能見死不救啊」
二丫一驚︰「看你也不過十五六歲,母親竟已是八十,連兒子都有了」
楊華忙道︰「我是老來子,我娘就我這麼一個兒子,早早成了親,好繼承香火可要是我死了,我娘那麼大年紀白發人送黑發人,她可怎麼受得了啊」
二丫看著一個大男人跪在自己腳下哭得淚人一般,在埋怨楊子明的同時,也不由得心軟,忙道︰「好了好了,你快別哭了,我答應你就是了」說著忙逃出房去找家人商量去了。
如果這時二丫殺個回馬槍就會發現楊華抬起頭,雖是滿臉淚痕卻一臉的得逞。
听到二丫說了事情始末,一家人神情各異。
大丫心最軟,說道︰「妹妹,看著他們也怪可憐地,寫封信也行,只是按他說的寫終是有些不妥」
楊子明雖然可惡,可也不至于到要被打死的地步,再想想楊華的可憐相,二丫便點了點頭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反正是給他家長輩看的,不如就據實寫,只掩了前面搶東西那處」
老太太卻覺得不妥,雖鄉下不大講究那些繁文縟節,然這事一旦落在紙上留下證據,終是不好,且最好不是二丫的筆跡。
最後議定,就說二丫坐車出門時,有馬驚了眼看撞了上來,幸楊子明此時沖上來降服了那馬,如此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只好送銀兩若干,另修書一封以彰其高義。反正那邊只是要個救人的證據,舉人不在家,也不好讓外人知曉,最終還是二丫提筆。卻不知因了這封信,楊子明更是被打得厲害,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臨走時,楊華又把當時李家贈的銀兩拿出來還上,李家人自是不要的,只是楊華哭道︰「若是我拿了回去,爺要打死我的」
老太太卻想鬧到個地步,估計以後也不會來往了,如此互不牽扯也好,便收了銀子。
二丫到底是沒忍住勸楊華道︰「認識時間雖不長,卻也知你不是壞人,經此一回也是個教訓,回去後趕緊另找個差事遠遠離了才好」
楊華自是滿口應承,心中卻道︰怎麼可能跟著爺多威風,尤其是看那些個軟趴趴地世家公子對自己畢恭畢敬地,那個心里別提多美了
打發了楊華,二丫終是松了口氣。
那邊楊華回去後將信呈給了楊子明。楊子明大喜,卻也很是懊惱了一番︰自己在李家住了好幾日二丫死活不寫,楊華一去就寫了,自己怎麼就差到這種地步了又不好意思問楊華是怎麼做到的,畢竟昨天自己生氣要走,楊華死命攔著,自己還抽了他幾鞭子。
想想昨天被個鄉下丫頭打了,那是件多麼憋屈的事,擱在以前早就上去開打了,管他男女,更不會多余地問清原由。只是面對二丫,他始終心中有愧,怎麼也沒辦法下手,又不想留下繼續受氣,只好一股火地騎馬回了城。真是個小氣的丫頭,不過就是說說而已,又不是真的,值當得生那麼大氣嗎。不過,好象如果有人紅口白牙地亂說自己家的人發生不幸,估計早被打個半死,這麼一想,那丫頭倒也沒那麼可惡
楊子明本讓楊華把當然李家給的銀子還回去,權當是借的,沒想到不僅銀子還回去了,還拿回了信,只是自已當時說要拿銀子相謝的,便想讓楊華再一趟。
楊華不由叫苦道︰「我的爺啊,那些銀子還是我哭了才收的,要是再送去不得拿我的命去送啊再說將軍也該回來了,咱們還是回去交差吧」
楊子明想想道︰「那就暫且就樣吧,等以後有時間再給她們吧」
楊華吃驚是看著爺︰還以為把銀子還了又拿了信,以後就再不會見,竟然還有以後?您被那丫頭打上癮了嗎?
反正信已拿到,楊子明也不多做停留,帶著人滿意而歸,渾不知凶險將至。
這事一了,地里的活也就來了眼看就到了春收的時節。李家是這鎮上第一大戶,共有田地五百畝。雖大多佃給了佃農去耕種,但事關口糧大計,馬虎不得。李家也不是完全當甩手掌櫃,王管家會隔段時間就帶幾個家人下去督促查看,趕上農忙尤其是收割莊稼時,還會親自上陣,絲毫不敢松懈。
二丫她們姐弟當然不去理會那些,雖不能與城里大戶人家的閨閣小姐比,倒也雇著丫頭婆子侍候著,也是鎮子里眾姑娘羨慕的對象。以前小的時候她們也會去轉轉,只是今年大丫就要嫁到城里去了,曬得太黑了面上不好看,二丫倒是喜歡稼檣,愛在地里瘋跑,後院空地還曾親手栽種了些菜蔬,只是畢竟一天天大了,又到了說親事的年歲,不好再往外跑,去年落水之事更是嚇壞了家人,越發的連出個門都不能了。
二丫這日正在房中坐著發悶,明明是只是個大些的莊戶人家,偏拿她姐妹當小姐養,也不能隨意跑出去找那些小姐妹們一起玩,以往還能去地里幫著干些活計,都是楊子明惹出的事越想越恨楊子明,只覺得那一巴掌打得輕。卻不知被恨的楊子明此時正可憐兮兮地趴在床上養傷呢。
忽然外面一陣叫嚷聲,二丫趕忙跑出去看。竟是縣里的差人來報喜信的︰李舉人中了進士不亞于一陣響雷炸暈了李家眾人。
李舉人考中舉人已是意外之喜,哪還敢奢望中進士這次去京城應考不過是走走過場歷練歷練而已,沒想到竟會有此福氣李老太太不由欣慰地流下眼淚,舉人娘子更是泣不成聲,大丫不敢相信地直揪著帕子。
唯有二丫,卻覺得自己好像就如看皮影戲般是個局外人,實不能形容心中的感覺,就好像這一切自己都曾經經歷過一般。
幸好王家舅老爺也一並跟著來了,便拿話勸著她們,又拿賞錢給差人。差人又傳話道︰知縣大人本欲親自來道賀,只是李家皆是老弱婦孺,不好前來,故先送了賀禮,等李進士衣錦還鄉時再來叨擾,不過明日知縣夫人會親來看望李太夫人。
第二天,不但知縣夫人來了,就是城中其他有頭臉的太太女乃女乃也都來攀交情。大家都夸李進士文采斐然,李太夫人以後就是太儒人了,李夫人好福氣,大丫二丫教養得好,美貌端莊,尤其是二丫,以後就是官家小姐了,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福氣大著呢,三丫聰明伶俐將來只怕又是一位進士老爺了姐弟三人被夸得臉兒紅紅的。
不過因老爺還沒授官,為了穩妥舉人娘子不敢稱夫人,還是讓人叫舉人娘子,等老爺真當了官再改口也不遲。
如此鬧轟轟好幾天才消停下來。
又過了半個多月,當時陪同李舉人一同進京的家人即王管家的大兒子王桐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