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交給趙禮的任務是跟俄國人談判。
這些俄國人可不是普通的俄國人,而是俄國的布爾什維克,也就是建立蘇聯的那群人。
他們來到庫倫倒不是要跟徐樹錚談判外蒙古歸屬的問題,此時蘇聯剛剛成立沒多久,國內還不穩固,叛軍和外國干涉軍還佔領著大部分的國土,他們此時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來搶奪周邊國家的領土。他們的列寧前不久還宣布,要把沙皇從中國搶走的地盤都還給中國呢,可惜現在那些地盤都不是列寧的軍隊控制,因此這句話雖然听起來光明正大,但事實上就顯得不是那麼靠譜了。
「我們蘇維埃政府希望得到中國駐蒙軍隊的幫助,消滅盤踞在買賣城的白匪軍,這對我們兩國都是有利的,希望你們認真考慮清楚!」
蘇聯的代表叫伊利亞科夫,他代表蘇聯中央希望中國能允許蘇聯軍隊入境追擊逃入蒙古的白匪軍,並且希望中**隊跟蘇聯一起行動。
這是好事,但是趙禮得到徐樹錚的授權卻是,不參與蘇聯跟白匪之間的任何爭端,而且也不能允許蘇聯人擅自進入中國境內。
「蒙古是我國神聖的領土,蘇聯軍隊如果擅自入內,我國政府有權采取任何方式進行回擊。希望蘇方認真考慮我國態度,至于進入我國境內的白匪軍問題自有我國政府處理。這點貴方可以完全放心,我國是有能力也有願望維護自身利益和領土主權的。」
反復交涉了很久,都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協議,現在的蘇聯人還沒有斯大林時候那麼蠻橫,這不是說這個政府比較負責任,而是取決于實力。
伊利亞科夫表示很遺憾的離開了,但是最後還是代表列寧表示了新生的蘇聯對中國的友好態度,也祝願中國早日結束軍閥割據的狀態。趙禮對他的表示做了善意的回應,表示了中國也祝願蘇聯早日取得國內的勝利,並且保證了,雖然駐蒙軍暫時不會對白匪軍采取敵對措施,但是也不會對蘇聯紅軍表示敵意。
艱苦的談判進行了三天,今天終于結束了,但是趙禮卻不太滿意。
談判剛剛結束,他立刻就去找了徐樹錚,他覺得應該跟徐樹錚好好談談。
「大帥,我覺得我們應該跟蘇聯人合作啊,他們的軍隊進入蒙古幫忙消滅肆虐蒙古的白匪軍這對我們也是有好處的啊。」
徐樹錚搖搖頭道︰「你還年輕,很多事你看不懂的。請神容易送神難啊,放他們進來容易,可是萬一他們不走了怎麼辦。」
趙禮爭辯道︰「我想只要我們處理的好,應該是能夠應付的。再說了我們有一萬多大軍,也不用怕他們。而且那些白匪盤踞買賣城,切斷商路盤剝我國商旅,如此下去對我國實在是不利啊。」
徐樹錚道︰「你以為就那千把白匪我會怕嘛,俄國人的事情不好說啊,誰知道他們最後誰是勝利者。最好啊兩不得罪,以不變應萬變,國力啊。要是我國勢常盛,又豈容宵小如此欺辱。只可惜國內軍閥派系林立,對政府陽奉陰違,真是難為了段總長了。」
段總長就是段祺瑞,對徐樹錚有提拔之恩,當年為了徐樹錚甚至不惜和袁世凱硬抗,而徐樹錚也始終不負段祺瑞,應了中國那句話,以國士待之當以國士報之。
趙禮嘆氣道︰「可是大帥,你真忍得了這口氣。」
徐樹錚道︰「忍不了怎麼辦,有朝一日待我輔佐段總長清掃宇內,一統天下之時,便要這些蠻夷知道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說這句話時,徐樹錚眼神無比的悠遠和決絕,似乎他已經看到了在自己跟段祺瑞的合力下,全國一統,政令一致,天下歸心一呼百應的場面。
趙禮知道他做不到了,幾年後不但段祺瑞失敗,他自己恐怕也性命不保。
但是嘴里安慰道︰「大人一定做的到的,段總長有大人真是有幸啊。」
徐樹錚搖搖頭︰「段總長報復遠大,只可惜生不逢時,哎,不說這個了。對了,你到我這里也好幾天了,我都沒有安排你一個合適的位置。說說你想干什麼,給我當個幕僚?」
趙禮想了想,提了個要求︰「希望大帥給我一千士兵,我想治蒙!」
徐樹錚詫異道︰「治蒙何須士兵?」
接著趙禮用了大半個小時,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基本上也就是當初徐樹錚出題考他的時候,他所寫的東西,現在他要實現這些了。
听完後,徐樹錚不住的點頭,最後道︰「好,我就給你一千士兵,讓高三升去幫你。另外我還給你一個蒙古綏靖公使的任命,命你全權負責蒙古政治事務。」
趙禮當官了,這個綏靖公使的級別多少不知道,但是看看他的權力就知道是實權。
接過了官職任命後,趙禮沒有急著行動,他先是回了趟義常盛,畢竟這里是他名義上的家啊。鋪子里的掌櫃也就是他父親的合伙人傅倫,開始一見到趙禮真是悲喜交加,但是當听到趙禮這幾天的行為,卻心中大慰,鼓勵他男子漢當做大事。還說人在官場需要錢來活動交際,把鋪子里的一千大洋現錢都交給了他。
趙禮在鋪子里呆了兩天後就出發了。
••••••
北風凜冽,一千騎兵浩浩蕩蕩的從庫倫出發,往西而去。
趙禮也騎在馬上,身上裹著傅倫臨時給的一件貂皮大氅,這本是蒙古一個王爺定制的,傅倫看趙禮要出征就給他了。
趙禮是外蒙古綏靖公使,名義上是這隊騎兵的頭領,可實際上真正說了算的是高三升。他的職位是西北邊防軍副司令,而徐樹錚是西北邊防軍司令,也就是說高三升是徐樹錚的副手。更重要的是高三升兼任著騎兵旅長,這些軍隊平時唯他的命是從,就是徐樹錚要調兵也得通過他。
這倒不是什麼大事,現在的趙禮剛到這個時代,還沒有切身體會到軍隊的重要性。他心里還沒有想著要掌控一只自己的軍隊,做軍閥的思想還沒有建立起來。
可很快他就體會到了,一路上高三升借口天氣不好了,士兵勞累了,各種問題拖拖拉拉。一直用了十幾天才到了土謝圖汗駐地,而這里距離庫倫僅僅十幾公里而已,也就是說每天平均不到一公里。
對此趙禮只能忍了!大事要緊,他此次出征是要收蒙古人的心。
蒙古人自古都是游牧部落,到了元代掌了天下後,很多人開始坐享其成,後來退出中原後,雖然又恢復了游牧民的本性,但是彪悍的性格已經被中原的花花世界感染了。到了清代更是信奉了藏傳佛教,藏傳佛教也是佛教,是佛教就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平和,從此彪悍的上帝之鞭被佛祖馴服成了肩頭的鷹。
藏傳佛教即是蒙古人的選擇,也是清政府有意推行的一個結果,後果很理想,在清一代沒有費力修過長城。而清政府管理蒙古人的另一個手段是分散權力和實力。具體就是在草原上實行扎薩克制度,札薩克是官名,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由朝廷冊封,有爵位,一般可以世襲,稱為「王爺」。本來外蒙古這塊地方是喀爾喀蒙古的領地,後來自然演化分成了三大汗部,札薩克圖汗部,土謝圖汗部和車臣汗部。
清政府實行扎薩克制度後,大肆分封蒙古貴族,把蒙古地方劃分成了若干旗,每旗置札薩克一人,以蒙古貴族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充任。雖然在札薩克的封地內,按照蒙古人傳統,山川、河流、山林、牧地、田產均歸扎薩克所有,且不向政府擔負任何徭役、稅賦。人民統歸其管轄並交納賦稅,承擔徭役,而且札薩克對他們有生殺予奪之權。可以說扎薩克依然是草原上的掌權人,但是當強大的蒙古分成了數以百計的部分後,已經失去了跟中央政府一決高下的條件了。
以土謝圖汗部為例,本來她東與車臣汗部為鄰,西與賽音諾顏部為鄰,西北至唐努烏梁海,南至戈壁與茂明安、蘇尼特、四子部落等旗為鄰,北至楚庫河與俄羅斯接壤,是蒙古最強大的汗部之一,可現在已經分裂成了至少四五十個旗了。
趙禮此次的目標正是土謝圖汗部,因為這里距離庫倫最近。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