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間,我猛一抬頭,一塊三米寬兩米高的石壁橫亙在前。
「小晨,上面刻著地圖啊。」小小已搶先沖到石壁前。
果然,青石之上,溪峰寺宇,標示得清清楚楚,甚至連準確的距離都已標出。
「呵,真是像你說的,滿山都是寺廟。」小小由衷地贊嘆。
我無心答言,只是撫著石壁仔仔細細觀察山寺的布局,心中盤算著拜山的路線。
「小晨,你過來。這邊還有記載啊,全都是人名。是‘雞足山名人錄’吧。」小小的聲音從十幾米遠的地方傳來。
我應聲而去,面前竟然是一座更加高大寬闊的石壁。上面密密麻麻刻著雞足山幾千年知名人物的簡介。
會不會,這其間會露出些許端倪?
我心念既動,越發留意石壁上的文字,逐字逐行,不敢漏過分毫。
然而,看了過半,竟然還是一無所獲。我不禁有些氣餒。
就在這時,接下來的一行文字如磁石般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的心底仿佛有旭日初升,倏忽間一片澄明。
我側過頭,強自壓抑著內心的喜悅,握著小小的手大聲說道︰「小小,你看,‘石湖’這兩個字,如果拆分開來,把‘湖’字左邊的三點移到‘月’字的上邊,是個什麼字?」
小小歪頭一想,立即回答︰「是個‘肖’字。」
「好。」我繼續分析︰「那麼,‘石湖’去掉一個‘肖’,是不是還剩下‘石’和‘古’了?」
小小肯定地點了點頭。
「你看,‘石’和‘古’合在一起便是‘古石’,通常我們講岩石、岩石,所以也可以把‘石’看作‘岩’,那不就成了‘古岩’了嗎?」
小小再次點頭,不過眼中卻是一團疑惑。
我拉著她的手,回身指向石壁上那行文字︰雞足山佛教在近代的復興,當首推虛雲法師之功。虛雲法師,俗姓肖,初名古岩,字德清,別號幻游,原藉湖南湘鄉,生于福建泉州。幼習儒學。清光緒八年(1882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
我邊指邊說︰「小小,這位虛雲**師,俗姓肖,初名古岩。不正好應合了剛剛‘石湖’二字拆分後的文字嗎?」
小小兩眼發光︰「是啊,完全吻合。看來,先問‘石湖’,就是要詢問虛雲大師!不過……」
小小說到這兒,臉色微變,遲疑道︰「這石壁上說,虛雲大師在1959年已經圓寂了,不要說問,就是見都見不到他啊。」
是啊,我怎麼沒注意到這個要點?
難道,剛剛看到的曙光竟然又是海市蜃樓?
我的心情驟然間沮喪起來,就像被烏雲遮擋了月華,悶悶的,一言不發。
突然,小小好像發現新大陸一般,指著下面的文字叫道︰「1903年,虛雲再上雞足山時,決定重興迎祥寺。1904年,將在泰國募得的佛教文物及捐款帶回雞足山。1906年,他爭取到清政府的支持,慈禧太後當時撥巨款在迎祥寺舊址上重建新寺,光緒皇帝賜新寺名為「護國祝聖禪寺」,封虛雲為「佛慈洪法大師」稱號,從此,雞足山以祝聖寺為中心,形成龐大的寺廟群,佛教在此再度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