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余波(中)
關羽是死在自己的槍下,這是鐵一般不容動搖的事實,因此當听到夏侯惇提出獨自攬下殺死關羽之責任的時候,高順當然不會認同。
「長恭,斬殺關羽乃是大功,你就將此功讓與我,可好?」當時,夏侯惇呵然一笑,用大大咧咧的語氣對高順說道。
大功?高順當然知道這是夏侯惇的扯淡。違抗曹操的命令,擅自追擊關羽並將其格殺,這無論怎麼想都不會被算作是功勞,反而說成是罪責還差不多。
要是把關羽的尸體帶回去,還指不定會遭受怎樣的懲罰呢。
夏侯惇這樣對自己說,無非是想把殺死關羽的罪責獨自挑下來罷了。
當然,對于夏侯惇此舉,高順還是頗為感動的。畢竟夏侯惇是為了自己著想,不希望自己因為殺死關羽而受到曹操的責罰,更不希望自己因此而受到其他更多的牽連。
如此兄弟情義,高順豈能不銘記于心?
「元讓欲替我頂罪,這份情意在下記住了。不過關羽乃是我親手所殺,我高順又豈會因害怕承擔責任而不敢承認?莫不是元讓認為我是膽小怕事之人麼?」高順擺了擺手,拒絕了夏侯惇的好意。
有福同享算不了什麼,有難同當才是兄弟。高順既然自認為和夏侯惇之間有著兄弟情誼,又豈會因為害怕承擔罪責而將事情全部推到對方的身上,那樣的話還算什麼兄弟?
夏侯惇听聞高順的表態,見他說得十分堅決,心底也十分感動。不過饒是如此,他依然沒有改變想法。
「長恭,如若你不同意我的想法,則我寧可與你絕交!」夏侯惇很是認真地說道,認真得讓高順都不禁為之一怔。
斬殺關羽一事,所造成的後果之嚴重,絕不是受到曹操嚴懲那麼簡單。關羽雖然只是暫降曹操,可這麼一段時間下來也積攢了不少威望和人望。關羽在曹營中結交廣泛,和曹營諸多將領都有或深或淺的來往,甚至在普通士兵的心目中也有著不低的地位。斬殺關羽,雖然是解決了曹營未來的一大患,但同時也可以說是一件十分違背人心的舉動,不光是曹操會為此震怒,而且曹營中的眾將說不定也會對此心生不滿。
夏侯惇雖然不是什麼智者,但這些道理他還是能想明白的,不過為了曹操的大業,他根本不會在乎這些。
但是高順不同,夏侯惇不希望將高順牽扯到這許多是非之中。
高順和曹營中眾將的關系都不錯,諸如趙雲、黃忠等人和高順交情匪淺,典韋更是高順的結義兄長。然而當他們得知高順殺了關羽的話,他們對其看法會不會有所改變,與其關系會不會有所疏遠?
無論典韋、趙雲還是黃忠,他們都是正直之人。這些將領以前雖然和高順之間感情深厚,但是他們和關羽之間的交情也同樣不淺。要是高順將關羽殺死,他們又會作何感想?
他們或許不會明面上對此發表什麼意見,畢竟關羽此時已身處敵對立場,為己方陣營考慮將其殺死似乎並沒有錯。同為一個主公效力,趙雲等也是深明大義之人,不會為此把事情鬧大,使自家難堪,讓敵人看笑話。
但實際上呢?這些將領不發表意見,就不代表他們真的沒有想法。他們會為了大局著想不將矛盾公開化,但潛移默化之中,他們未必就會放得下這件事情。他們的內心說不定會就此對高順產生隔閡,很有可能會下意識地疏離高順,這樣一來高順在曹營就會處于一個極為尷尬的位置。
友人將另一個友人殺死,或許此人不會變成仇人,但也很難繼續保持友人的身份了。
夏侯惇不希望這樣,他不希望高順在曹營被孤立,截殺關羽是自己的一意孤行,他不忍看到自己的兄弟因此而遭受非議。
自己和高順不同,自己的性格是比較孤傲的,從投入曹操帳下始,和自己深交的將領便不多。在曹營里和自己比較談得來的,除了高順以外也就剩下夏侯氏宗族將領了。自己將殺死關羽的惡名一力承擔下來,所需承受的壓力要小得多,至少宗族里的那些人還要仰仗自己的力量壯大宗族,不可能疏遠自己,再者夏侯氏宗族和關羽之間的關系本來淡到了極點,也沒有為其而疏遠自己的理由。至于其他外性將領,夏侯惇和他們之間的關系大多只是一般,雖然也不乏交情深厚的,但那畢竟不是多數,就算自己被他們疏遠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自己身為替夏侯氏撐門面的人物,在曹營中的身份也不算一般了,曹營中很多將領還是要賣自己面子的。
因此考慮來考慮去,夏侯惇還是堅持要自己一力承擔所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