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安康》的歷史背景圓子大體是取了唐朝的歷史背景,文中提到的隴國也就是唐朝,四周的一些小國,比如說是豊南西秦等國家就好比是唐朝周邊的吐蕃和突厥兩國,畢竟圓子不是學歷史的,有些地方寫的不完善,也請大大們不要太介意。
下面寫一些轉載的唐朝服飾文化,大家看看消遣一下,全當湊字數。
1李世民篇
太宗皇帝的第一風範不用說也該體現在金鑾殿上。因為是討論服飾,請大家暫時忽略人物氣質的對比。左上「貞觀之治」版太宗穿了冕服︰「無旒,金飾玉簪導,組帶為纓,色如其綬」「黑領、皂領」這一點比較符合《新唐書車服志》的記載,衣、裳、蔽膝上的「十二章」也隱約可辨,遺憾的是不夠清晰,但至少可以看出日、月、星辰、黼、黻、山等紋。只是蔽膝的顏色與車服志里朱紅色的記載略有出入;啊,金鑾殿上的「長歌」版太宗就隨和多了,人家不拘禮儀地穿了襆頭便服,不過,似乎記得開頭還出現過「天子舍鑾駕而策馬前來登基」的場面,人家就好平易近人,多難得呀。再說那經典的襆頭,呃,那頂帽子後面要重點描繪一下的,這里就不多說了。按唐代的習慣,穿襆頭要搭配窄袖圓領袍衫,就像我們如今穿T-會搭休閑鞋一樣,但我們的太宗…雖說看不到領子,但我可以斷定他外面穿了一件宋代流行的男式褙子(褙子算是宋代的正裝)。好吧,就算里面穿了袍衫,但是那袖口的寬度還是趕上了宋代的時尚。
誰說皇帝都是冷冰冰的石雕?人家也是人,也有親屬女眷——
左下圖是太宗皇帝與自家媳婦長孫皇後,這集我沒有看過,不過想來也是戰事在身吧,盔甲後面詳述,服飾沒有什麼問題,長孫後的發髻相當有味道,只是頭發能全部梳起就好了,畢竟在隋唐壁畫石俑上披發的女子不多;另一版貞觀里的太宗在嗔教女兒,今天他倆都穿了圓領衫,服飾的場合還好,就是那淘氣的男裝丫頭一看就是個唐代辣妹,穿衣喜走另類路線,連翻領的胡服都改造成了立領——啊,這是中國服飾史上立體剪裁的又一筆華彩,之前那一筆還記在戰國楚衣的「小腰」上…天,這一等就是千年。
2燕居篇︰
列寧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縱使日理萬機彈精竭慮的模範天子也懂得這個道理,尤其是天可汗這樣青春活力的青年…說這個詞的時候稍微有點心虛,呃,好了,我們不廢話,看服裝——
馬躍版李二郎,發火了?脾氣真是暴躁呢…_金色圓領袍衫、黑色結式襆頭。右下那張則穿了當時流行的胡服,小翻領配袍衫,這一身裝束相當于今天的牛仔T-,比較襯這隴右出身的陽光小伙。
呵呵,左邊那位二郎興致很高呀,甚至都穿了一件……半臂?比甲?中袖褙子?啊,特別是那頂拉風的展腳襆頭——其實根本就是…定陵出土的金絲翼善冠+兩只耳朵。……明代某皇帝畫外音︰既然是祖先之需,晚輩豈敢不從?小小翼善冠何足掛齒?什麼?祖先大人說要加倆帽翅啊?啊,行吧,那什麼長歌劇組看著辦吧,誰讓俺們朱明家做晚輩捏?皇帝也有個先來後啊……
這里多說幾句︰襆頭,又稱袱頭,始創于後周武帝,後周以三尺皂絹向頭後襆發,故稱為襆頭。其形式有圓頂、方頂之分,有軟裹,硬裹之別。將巾的兩腳系結在頭上,另兩腳則結于腦後並攏下垂,稱之襆頭腳。襆頭腳開始不過是兩根帶子的剩余部分,質軟而下垂,故名「垂腳」或「軟腳」。後來將這部分加長,而有所謂「長腳羅襆頭」,但仍然是軟的。可是後來又產生了硬腳襆頭,這種類型的襆頭初見于神龍二年702年的章懷太子李賢墓石槨線雕人物。腳中除用絲弦骨外,也可以用銅絲或鐵絲為骨,所以硬腳常翹起,故又名「翹腳」。思想保守的人士一般看不慣這種襆頭腳。這種硬腳到了晚唐時仍有持非議者。因此,武德、貞觀年間最為常見的還是平巾襆頭、結式襆頭、軟腳襆頭。閻立本繪制的「太宗像」很可能屬于他晚年時的一時興起,也不用整天兩只長耳朵晃來晃去吧?
3冕服篇︰
我小時有個印象︰穿黃袍地人是皇上。溥儀撰《我地前半生》中一段︰半大孩子地溥儀斥責他老弟溥杰僭越。竟敢穿了明黃色地內衫;還有很多零碎資料。使我堅定地認為皇帝們大都對黃色有著偏執地嗜好。以至于影響我一度將黃帝與皇帝混淆而受到嘲笑……黃色成為後來皇帝們喜歡地顏色卻有其事。但那卻是在很晚地時候。嚴格說。海量使用明黃還是在清朝。二十四史地輿服志都很明白地寫了天子祭服、朝服地配色︰幾乎一鏟子「玄衣纁裳」——就是近似黑與紅地搭配。根深蒂固是很麻煩地。多年前西游記里玉皇老兒還是一人獨金黃。而今年已是滿城盡黃金。不能不喟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身更比一身黃……這不。丁亥歲初華麗登場地一部號稱史上考據最嚴謹地唐史劇。果然又給我們帶來了燦爛輝黃地黃金盛世……
長歌版大唐太宗不僅整天金黃襆頭袍衫。還遍身金黃冕服地劍指蒼穹大吼…台詞我不記得了。有人說是「大唐必勝!」不過我還是不HD地遐想到了魔羯座黃金聖斗士修羅︰「小宇宙爆發吧…聖劍——」
另一部貞觀片子里。當我看到李淵和二郎那「無旒。金飾玉簪導。組帶為纓。色如其綬(《新唐書車服志》)」冕板、十二章服地時候竟有點涕零了。自打我做歷代服飾研究地票友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在古裝劇中看到像樣地冕服(比《漢武大帝》中保留了紋飾但是擅改服色地冕服更進一步)。可惜地是我找到地劇照沒有全身地……這兩張劇照中。李淵那朱領。雖不是《新唐書車服志》中地「黑領、皂領」。卻與閻立本地古帝王圖卷一致。並且是「朱裳。白紗中單」;相反。二郎地冕服則與唐史禮儀志中地記載一樣用了黑領。或許史書中地規矩是按照他地習慣訂地呢_
《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地天子十二章冕服如下︰「大裘冕者。祀天地之服也。廣八寸。長一尺二寸。以板為之。黑表。纁里。無旒。金飾玉簪導。組帶為纓。色如其綬。黈纊充耳。大裘。繒表。黑羔表為緣。纁里。黑領、襟、襟緣。朱裳。白紗中單。皂領。青襟、、裾。朱襪。赤舄……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八章在衣;藻、粉米、黼、黻四章在裳。衣畫。裳繡。以象天地之色也。」(需要提一句。唐代地禮官天子在「冕旒地有無」「十二章紋大裘冕是否必須不論啥季節都穿羔皮」地問題有過商榷調整)
4長孫皇後篇︰
好吧,我先坦白我是長孫粉,為了避嫌就刻意不多說人物本身,還是老樣子……看服裝——
服裝設計師一般都有明顯的個人偏好,相比新《神雕》里服裝那蝴蝶結狂熱,長歌里的服裝師本不算標新立異,他(她)不過是個立領愛好者罷了,可惜的是,他錯誤地參與了唐代的服裝設計,于是乎,唐女突厥女,民女貴婦清一色立領……建議足下今後主攻明清。甚至那「中華立領」的廣告策劃人都可以考慮下,是否用這位更合適的換掉李連杰?長歌版皇後的發飾,堪如一句詩︰亂花漸欲迷人眼,看不出模樣來,但我可以肯定,絕對不是唐代的樣式,甚至哪個朝代的樣式都不好說,非要說接近,那就勉強說是西夏供養人吧——記住,勉強。
貞觀之治中的發髻與發飾很有唐味,但唯一遺憾的是,婦女們都喜歡披發,可惜。此外,長孫皇後的禮服與壁畫較接近。但于禮志上嚴格的場合性來看,仍不是很嚴謹。唐代後妃仍然延用周禮定制的「三翟」,但多加了一種「鈿釵禮衣」。中國後妃的翟衣作為祭服、朝服,相等于帝王的冕服,可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在任何一部古裝劇中看到過真正的衣、揄翟、闕翟這後妃「三翟」——除了韓國的宮廷劇。
《新唐書車服志皇後之服三》︰「衣者,受冊、助祭、朝會大事之服也。深青織成為之,畫,赤質,五色,十二等。素紗中單,黼領,朱羅縠褾、,蔽膝隨裳色,以緅領為緣,用翟為章,三等。青衣,革帶、大帶隨衣色,裨、紐約、佩、綬如天子,青,舄加金飾。鞠衣者,親蠶之服也。黃羅為之,不畫,蔽膝、大帶、革帶、舄隨衣色,余同衣。鈿釵襢衣者,燕見賓客之服也。十一鈿,服用雜色而不畫,加雙佩小綬,去舄加履,首飾大小華十二樹,以象袞冕之旒,又有兩博鬢。」
5帝後篇︰
我最喜歡看到世民與長孫在一起的樣子,原諒我的私心吧_
左上一對是黼領冕服、鈿釵禮衣,冕服的顏色略有問題,不過倒是仍在正確的色系內;隱約看到衣上的「日月」「粉米」「星辰」「山」「黼」「黻」等章紋,如果要說有問題,那就是章紋的位置有些亂,一時不好辨認太宗這身是天子「六冕」中哪一冕。
而右邊這一對就……唉,這頂拉風的帽子,出鏡率咋就這麼高捏?本圖最有創意獎將授予《長歌》中長孫皇後,她那標新立異特立獨行的翻領與釵冠不可謂不驚人眼球——誰說中年婦女不能走在另類的前沿?夫唱婦隨,千古一後同樣也有引領千年以後服裝潮流的天賦——大家可注意那兩道華麗麗滴袖緣,中國歷代服飾史資料告訴我們,那種寬闊華麗的滾邊是清代中後期女裝的特征,那時滾瓖登峰造極,有「三瓖三滾」、「五瓖五滾」、「七瓖七滾」,瓖滾遍及襟袖擺緣處,有時下擺與大襟上還閃爍著水鑽盤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釘著名晚「闌干」的絲質花邊,寬約七寸,挖空樓出福壽籽樣……之前的女裝還從未對細節如此苛求過。
啊,跑題了,我其實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帝王伉麗的表情來著——好,大家繼續品味……
6後妃篇
說了皇後,本來不想特別強調其余後妃服飾的,無非大同小異嘛,但是看到《貞觀之治》里的冪離,還是小小的興奮了一下。《舊唐書輿服志》雲︰「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制,多著羃離。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永徽之後則天之後,帷帽大行,羃離漸息。」。在《貞觀之治》中看到了冪離,記得上一次在古裝劇中看還是在《唐明皇》時代,八年了……
順便提一嘴,古裝設計你可以標新立異,我都忍了,但是最關鍵的,涉及到文化禁忌的左衽能不能盡量避免?尤其是作為國家女性模範的後妃們……
7公主篇︰
天之驕女登場,《長歌》中突如其來一位安康公主,非要和史書上類比,那倒是有幾分高陽公主的影子,不過今天不討論情節,不非議劇本,就說衣服——
高陽mm似乎內穿訶子裙,外披大袖衫。這種穿法實際的時代還要後推幾十年。在初唐,女子穿小袖高腰襦裙比較多一點,上襦掖在裙里,就是《大明宮詞》里小太平、小韋氏那裝束。可參見左上圖。唐代女服多對襟,但是交領依然不衰,但是我可以肯定,交領的開口不可能變成安康mm那種立體茶杯狀,更不可能是——左衽
8皇子篇︰
子曾經曰過︰微管仲,吾披發左衽矣。然世風日下,公主左衽,皇子豈有不披發之理?長歌一劇一向以穿越聞名,服裝穿越亦屬司空見慣,而且兩頭穿。比如這位李恪皇子,作春秋時吳越發型,但是卻戴了一頂宋代流行的折上巾,哦,是變奏版折上巾。
史上太子承乾的個性怪誕另類,兩部劇中的演員形象還真有幾分所見略同,盡管個性大相逕庭——差別之大,就像兩部劇中李元吉的相貌一樣。但顯然長歌告訴我們,承乾的異服癖超過了我們的想象,他不僅穿了比甲,似乎還借鑒了清代流行的雲肩?抱歉,總之是雲肩嫁接在比甲上的感覺…
9朝臣篇︰
如今的古裝劇流行外面套紗,結果我們長歌里滿眼都是飄飄的外氅+圓領衫,衣上也面與線的集合。而我就不明白了,看一段唐書輿服/車服志就這麼困難麼?
隋唐時期,通天冠服(24梁通天冠、大袖絳紗袍、白色中單、金玉帶、黑舄白襪)為天子最隆重的朝服,遠游冠服則為皇太子及親王的最隆重朝服。遠游冠十八梁、金博山不附蟬紋、其余與通天冠服相同,為皇太子所用。在《貞觀之治》中,我第一次驚訝地看到了通天冠服,雖然不是絳紗袍,可惜的是我沒有找到這樣的劇照。
對于普通品官來說,朝服也很明確,車服志上記述說是進賢冠,就是明代梁冠的祖先。但是很多壁畫、圖軸中卻看到了朝服之冠多為籠冠,就是漆紗籠巾,可參考章懷太子墓《禮賓圖》,以及《貞觀之治》。總的來說,《之治》中的朝服要理想的多,但是如果能用上「曲領」就更好,畢竟那種曲領也是那個時代的衣冠特色。
至于《長歌》中朝臣的那種制服冠,似乎也有原型,那是一種用于非正式場合的襆頭。唐初采用平頭小樣巾,以後漸變高、變圓、變尖。《舊唐書輿服志》說:「武德以來,始有巾子,文官名流,尚平頭小樣者。則天朝貴臣內賜高頭巾子,呼為武家諸王樣。」《新唐書車服志》稱「中宗又賜百官英王踣樣巾,其制高而路,帝在藩時冠也。」可見,這種又高又圓的襆頭至少也要在武mm母子登基以後了。對此劇來說,從初唐穿越至中唐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是,穿衣好歹也分個場合吧?
10民女篇︰
牡丹雖美,卻多是獨芳;春色滿園總少不了林林總總的奼紫嫣紅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果然,長歌里這位民女的立領更為特別,看發型似乎是未行過笄禮的少女?小小年紀,妝扮的創意倒是不錯;右圖是「貞觀之治」的紅拂女劇照,看到他,我不禁想說︰李靖這小子,真是好福氣。
11盔甲篇︰
戎服是我啃古代服飾的弱項,本來對《長歌》里面的「山紋甲」,《之治》里面的「鎖子甲」都稍存疑慮,因為那兩種是宋代流行的,但我查了《唐六典》,確有記載。唐甲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當然,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那麼就不說什麼了。我唯一側目的是,《長歌》里的帽盔……或曰︰「避雷針」,竊以為此言不虛。我們知道,頂戴文化納入輿服體系完全是清代的事情,仔細研讀服飾史可以發現,華夏衣冠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恰如其分」,一直比較排斥夸張、拉風的造型。
明光鎧來自胸甲上一面或兩面圓形銅鐵,打磨得光滑如鏡,太陽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所以,請《長歌》服裝設計注意,這鏡子有大用途,不是給你用來貼補子的,人家又不是清代兵勇,不要動
12起居篇
衣食住行總是密不可分的,從服裝小穿到起居不算遠吧?這里我只說一句︰衣飾方面引領時尚潮流的習慣暗示了胡床坐具必然提前進化不動就給後背貼個大字。可惜的是,沒有搜到這張劇照,哪位擅長截圖的代勞一下?
13建築篇
我先承認我不怎麼懂建築,尤其是唐代建築。不過印象最深的唐式建築是青黑色的屋瓦、簡單而粗獷的鴟吻、以及整體簡樸大氣的風格。唐代建築最明顯的特點斗拱碩大,于是屋檐會顯得比較深遠。因為我是外行,就本著最明顯的東西說吧︰就說這鴟吻,也叫鴟尾,是古代建築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原本老實地作鴟鳥嘴巴或者尾巴之形,而且也只在房脊角上鮮明相對,不過到了後來,鴟吻模樣也和當初的鴟鳥樣相去甚遠了,唐中後期才開始向龍吻(吞脊獸)演變。家族也人丁興旺,經常是「九脊十龍」,集成到最後的清式建築,不論是廡殿頂還是歇山式建築的房脊上,鴟吻都更加復雜,個頭也小了。听說北大圖書館是仿唐建築,鴟吻尾紋分明而沒有吞脊獸的造型紋飾,這種造型如今在中國大地已經很難一見了,不過日本奈良等古都倒是有不少。看到資料說,《貞觀之治》中專門為初唐風格搭建了建築,而另一部浩蕩的長歌,據說是拍攝于橫店影視城的秦王宮,就是那個曾經拍了《荊軻刺秦王》《漢武大帝》《英雄》《無極》的地方……唉,連建築都這樣了,服裝混著穿也沒什麼。兩頭穿越,容易麼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