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1-11
186
境祖喻雨遲共收了十二個徒弟,被後世境修界尊之為喻門十二賢,魚之敖在喻門十二賢中排行最末。著名意境史學家勞西亞在其所著的《意境溯源》中記載,魚之敖天賦妖艷,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繼承境祖衣缽的弟子,無奈中年時不幸走火入魔,之後就「史無記載」了。
從這篇《意境起源》的前言中,可以知道魚之敖曾經在亂境原中靜修,就是不知道是在走火入之前還是之後。亂境原凶險萬分,魚之敖能在此地靜修,足見其修為了得。
境祖創境,是三千年意境的源起,由于年代久遠,當年的故事早已湮沒在了時間長河中,勞西亞皓首窮經地探尋意境源起年代的歷史,但是大多數時候,都只能從神話傳說中猜測模索,難辨真偽。
幾乎每一個境修都曾憧憬過那個年代,從神話傳說中,從一些語焉不詳的文字中,而這些殘缺的記載又為那個年代籠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令人越加向往。
巫馬夕自然也曾憧憬過那個年代,如今看到這本《意境起源》,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鄭而重之的翻開書頁,從第一篇開始,以朝聖的心情閱讀下去。
「起初,吾師行走在大陸之上,見億萬里蒼茫大地,修者或錘煉**,或鍛鑄精神,艱難困苦,然,能入意境而得神通者,萬中無一。吾師乃發下誓願,欲創一絕學,令所有修者盡得意境神通。其後,吾師遍游大陸,及至天底下所有奇詭平凡之所在,遍觀世間百態,體察細碎之物理,終有所得,乃創意境編織之法。
「編織之法初成,試之無往而不利,如天威浩蕩,如萬獸摧城。大宗師池恆贊之曰,此術當開千年修煉之盛世。然,否責之言亦隨之而來,宗師梅子華道,意境乃有靈之物,編織之法以絲絡拘之,其靈性不得發舒,與死物何異?宗師譚三淮亦否之曰,絲絡編織之法,必將意境程式化,此為邪道,不足取也。隨後,樂都宗師之子強學編織之法,不得其要,走火入魔而死,樂都遷怒于吾師,幸賴池恆大宗師庇護,吾師才得無恙,然千夫所指,否責之言如狂潮怒浪,吾師身處其中,終日難得安寧。
「次年,吾師于東海之濱觀日出,忽有所感,乃乘船出海,探尋日出之源。此去億萬里,歷遍世間之玄奇浩瀚,嘗盡凶險艱難,十六載後,編織之法大成,方重返大陸。適逢眾修士于蘭池召開盛會,吾師受樂都之邀登台,敗盡諸宗師,池恆大宗師稱之為天下修士第一人。意境編織之法,由是而聞名于大陸。
「吾年十五而始志于境,從吾師修習意境編織之法,初期進境神速,三十而有小成,挾境行走大陸,遍訪諸方修士,探討得失。然其後數年,進境日慢,心漸茫然而性愈躁急,屢為過急之嘗試。吾師言于吾曰,意境編織之法精細入微,差之毫厘則謬以千里,須謹慎而為,萬不可貿然躁進。然吾之心猿已失其韁,例行不改,四十而災禍突至,遽然殘廢。
「旦為仙神,暮落凡塵,吾之失落可想而知,頹廢邋遢,幾欲自絕于人世。吾師悲吾之墮落,攜吾重走昔年之舊路,觀天地玄奇,歷世事精微,十年,吾心漸清明而無惑矣!並立于東海之濱,吾師問吾,所憶最美之舊事為何事?吾答曰,童蒙之時,嘗行于夏夜之小徑,稻香盈鼻,星辰若語,流螢舞動于前,似與吾嬉戲,此景如在昨日,清晰難忘。吾師曰,善,遂為吾創夏夜螢語,錄于畫仙紫玉,意境成而吾師身體已衰,丙申年四月三日,羽化于海角竹廬,享年二百四十七歲。
「吾師喪後,吾于海角守陵九年,其後月兌去素服,重走昔年舊路,腳步日穩而心思日純,年八十,結廬于亂境橫行之靈原,憶及吾師昔日之音容笑貌,乃一一筆錄,以為思念。願吾師英靈自在,亦願吾師絕學後繼有才,萬年長流。」
《意境起源》第一篇至此結束。
巫馬夕掩卷而思,心潮起伏難平。
看著魚之敖描述境祖的文字,巫馬夕就想起台隱,兩人同樣是少年歷經艱辛,晚年教授徒弟,博學慈愛。只是,喻雨遲活了二百四十七歲,台老卻只活了六十八歲。
巫馬夕靠在椅背上,許久才讓心神稍為平復。
將這些悲傷的思緒清空,從象戒中取出夏夜螢語,立在桌上。
這根小石條,居然會是境祖所制,三千年的古物,簡直難以相信。
這夏夜螢語想必是那些巫咒前輩從亂境原中帶出來的,無法想象,老天到底導演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才能讓這東西輾轉來到自己手中。
巫馬夕呼了一口氣,也許這就是一種緣分吧!
平抑一下心神,將夏夜螢語收好,繼續往下翻閱。
從第二篇開始,魚之敖開始記錄境祖喻雨遲的言行、遭遇及故事,語言樸實卻又生動。郜千湖偶爾也會插入一些注解,仿佛是在向前輩致敬一般。
從記載中可以看得出來,境祖喻雨遲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他早年游歷西南時,差點被人抓為上門女婿,後來把臉涂黑,扮成趕羊的才總算逃出來。這本應該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但是境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跟徒弟閑聊時,得意洋洋地夸自己聰明,同時還不忘炫耀自己英俊瀟灑。
這是魚之敖第一次見喻雨遲的情景,當時年方十五的懵懂少年,看著那個洋洋得意的準老師,心目中那如高山明月一般的形象轟然崩塌,直到許多年以後才逐漸重塑。
看到此處,巫馬夕臉露微笑,不由想起了與台老的第一次見面。
接下來的那些篇章,巫馬夕都只是快速地瀏覽,沒多久便翻完了大半本書冊。
在這本書的後半部分,巫馬夕發現了一樣非常熟悉的東西,凝絲牽。
據魚之敖記載,這凝絲牽是在海外一個叫做懸空島的地方發現的,喻雨遲稱之為寒凝蛟。從描述來看,絕對就是所謂的凝絲牽,但是從書中圖案來看,這寒凝蛟有稜有角,卻與巫馬夕所見到的凝絲牽頗有不同。
不過,想到這圖案,首先是從那個喜歡自夸的喻雨遲嘴里說出來,然後又經過魚之敖的臨畫以及郜千湖的摹畫,有這麼點失真也就很正常了,畢竟每個人動筆時,總不免要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一點藝術加工,有稜有角的寒凝蛟,無疑要比蚯蚓般的凝絲牽威武得多了。
翻完這本書時,時間已經接近下班了。
巫馬夕將這本筆記珍而重之地收好。
不知道魚之敖是以什麼樣的心情留下這本筆記的,但是,這無疑是一本價值極大的筆記。
筆記中有許多關于意境的描述以及見解,這些見解來自于意境起源的年代,出自境祖喻雨遲,很可能是更加接近意境本源的真知灼見。同時,書中也有許多關于那個年代、關于整個世界的描述,這對于拓展巫馬夕的眼界極為有益。
境修界一直有一種聲音,要順著歷史的河流上溯,探尋意境之本源。
但是這種上溯,往往到萬流時代就到力盡了。更早的夜行時代,由于意境記載不成系統,傳承大多都佚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這導致對于夜行意境的研究一直難成規模,就如這赤礫研究院,萬流意境研究室一枝獨大,而夜行意境研究室卻是冷門研究室。
這本書來自于意境最初的年代,將上溯的觸角向上延伸了一千年,只要認真學習,絕對會有重大收獲。境祖留下的一枚夏夜螢語,令巫馬夕的生存狀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本書,又會給巫馬夕帶來怎樣的奇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