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讀閣小說閱讀網第13節「人類的最終歸宿仍要回復到原始的形態中去的,要回復到真善的本性之中。/人性的重復疊現,正是人生起點與終點的重合。/運動的東西都呈現圓的形態,圓的變化規則,用圓規畫一個圓,有起點,有圓周軌跡;有終點,而終點必須與起點重合,不能重合則不為圓,說明圓周線偏離了軌跡(自然法則)。人的一生,不是線段,是一輪圓。」漢川報有一則新聞格外引人注目。2002年8月18日,在題為「社區辦文化居民樂企業搭舞台文化活」一文中赫然報道︰公司董事長譚功炎傾注了更多心血,每次開會或出差,他都不失時機地邀請楚劇界的知名人士前來獻技指點。今年7月29日,著名的戲劇家,湖北省楚劇院的張巧珍來到福星楚劇團,與演員們同台表演了《打金枝》,她熱心地傳授演技,對劇團大加贊賞。她說,沒想到故鄉里楚劇團會有如此多的優秀人才,她們的綜合素質比較全面,表現了一定的藝術水準……是的,張巧珍來到福星楚劇團了。但更令人喜悅並玩味的是張巧珍回娘家了──回到她闊別、魂牽夢縈的老家。她從起點到終點,從漢川到漢川,從故鄉到故鄉,整整走了52年。猶如楚劇終將從泥土到泥土,從農村到農村一樣。都通過圓周軌跡,無論旅程上多少風雨如磐,也無論道路如何曲折漫長,最終總會是一輪圓。時光老人像個法力無窮的魔術師,彈指一揮間,青絲成白發,主角變龍套──初涉老年段的單位人大多處于進退維谷之境和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態。退休前多有幾分欣喜,幾分難舍,幾分失落,幾分迷離。巧珍是名人則更甚,大有「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感,面對繁華不再,美景已逝,寂寞難耐且不說。叫她猛然離別深情厚意的廣大觀眾,無異于「抽刀斷水水不斷,水推船移岸不移」,的的確確依依不舍啊!更有甚者「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之民謠她也早有耳聞,不禁令人莫名地萌生欲進不能欲退不得的無奈和人生到頭空的辛酸蒼涼。盡管如此,她想到作為一個楚劇人,必須終身弘揚楚劇精神,要盡快培養年輕人。否則,事業後繼無人才是最大最大的悲哀,那將成為千古罪人,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于是,終于果斷地作出痛苦的決定──讓台──她謝絕大家挽留,于2008年辭去所有職務激流勇退地正式退了下來。按說功成名就,累了大半輩子的她再可以坐下來,深深地舒口氣、重重地捶捶背,好好地享享清福了。不,巧珍退休後不久,又接到新任務──回漢川講學。因為業余輔導本是自己神聖職責,何況來自家鄉父老盛情難卻。她盡管身體疲弱,但毫猶豫地滿腔熱忱地應承下來,簡單收拾後便同前來迎接的人出發了。當踏上了回家的路時,心情顯得興奮、激動、沉重、復雜。舊時的土路蕩然無存,兒時的夢卻歷歷在目。俗話說榮歸故里,衣錦還鄉,可她只有簡單行囊,素面朝天,清風兩袖,一顆丹心。她在心底深情呼道︰故鄉,我慈祥的母親,我該拿什麼見您?呵呵,是的,是的,人說「要致富,先修路」。好吧,那麼,就讓我為您在群眾精神文明的大道上,當個「鋪路工」吧……她想。「禹門****浪,平地一聲雷」。公元2001年五月,眾所周知,荊楚大地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的新生事物!改革開放中的漢川市廣大農民,窮則思變,變則思富。更可喜的是不忘富則思進,不甘精神生活匱乏,為進行自娛自樂,做了一件事──類似當年安徽小崗村21戶農民自發組織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偉大創舉──自發地自籌資金組建了自己的楚劇團。中國劇協副主席、湖北楚劇學會會長、著名導演余笑予滿懷激情地說︰「現在很多地市的專業院團解散、消失,力量越來越弱。但民營劇團在這種困難的時候站出來了。作為專業院團,我們更應該給他們關心和扶持,一起擔當起振興楚劇的重任。他們在資金、人員方面機制比較活,給了楚劇帶來新的曙光。」當地福星科技集團總裁譚功炎同志及時發現這一新生事物後,從精神到物資強力支撐,精心培育,萬忙中親自招賢納士。為打炮,曾特邀張巧珍演過《打金枝》、《尋兒記》等戲,使該團芝麻開花節節高,漸至聲威大振。在上級各方領導、專家的關愛下,這朵迎春山花茁壯成長,含苞怒放,香飄萬里,顯示了我省民營劇團的勃勃生機。由他們創作的現代楚劇《人在福中》,在2005年10月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映山紅民間戲劇藝術節」大賽上獲得了最高獎優秀表演金獎。後又進京演出,著名歌唱家吳雁澤觀看後,深為高興。當然,作為家鄉人也提出了忠懇的意見,如「有的演員發聲方法欠佳」。之後,譚總再次請自己的老鄉張巧珍下山,擔任藝術顧問,負責全團聲腔培訓工作。她下去通過深入調查模底後,發現大多演唱發聲方法不當,有的演員全賴或偏重本嗓運用,不善講究氣息控制,欠美感,且不耐久,吃力也不討好。唱工重的活中途常出破音,無法終場。有時迫不得已只好假唱,由幕後人代唱,台上演員配戲,大大影響劇情和藝術效果。于是,她和該團教學主管陳大衛一道分析研究,制定因人制宜,有的放矢的教學方案。根據不同人不同情況采用上大課與「開小灶」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點提高與一般培養相結合的方針。她主張並大張旗鼓地傳授以真嗓為主,假嗓為輔,聲氣相通,情聲並茂的聲腔理論和科學發聲的演唱技巧。她利用一切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對學生毫不保留地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為達字正腔圓的楚劇韻味,她不惜一字一句地糾正方言俚語;她不厭其煩地一腔一板的口傳心授;為動作規範,她不惜一招一式地拿著手教。有時忘了吃飯,有時忘了睡覺,有時忘了病痛,但心里樂滋滋,暖融融的。她先後對女學員教授了自己的代表作《百日緣》、《打金枝》、《趕會》、《楊乃武與小白菜》等戲中花旦、青衣的唱段。學生們在她教戲育人的諄諄善誘下,成績斐然。以黃錦華、向桂華、王玉英、胡香、張蘭姣、黃小蘭、劉霞、顧彩雲等一批中、青年演員正茁壯成長。2008年,福星公司在開展「企業買單,群眾看戲」的活動中,黃錦華創下擔任主角連續演出47場嗓音完美無損的新紀錄。她于2009年9月15日至23日在孝感舉辦的第四屆湖北省「福星杯」楚劇藝術節上榮獲表演一等獎。同時獲得獎勵的還有︰黃錦華、胡耀軍、劉志鐵、向桂華、葉輝雄、胡香、張蘭姣、黃小蘭、晏耀華等人。一位作家如是說︰「人類的最終歸宿仍要回復到原始的形態中去的,要回復到真善的本性之中。/人性的重復疊現,正是人生起點與終點的重合。/運動的東西都呈現圓的形態,圓的變化規則,用圓規畫一個圓,有起點,有圓周軌跡;有終點,而終點必須與起點重合,不能重合則不為圓,說明圓周線偏離了軌跡(自然法則)。人的一生,不是線段,是一輪圓。」搜讀閣小說閱讀網全文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