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讀閣小說閱讀網茅草河的河道是南北走向的,很自然的就有了河東、河西。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地理分界,卻把河東、河西隔閡成了兩個不相雷同的部分。在這里有必要說一下關于農歷中秋節的來歷。如果是一個極端的時間段,我們說中秋節的成由和茅草河這個地域有關。時間久長之後,反倒要拿茅草河去和中秋節攀扯上一些聯系。可能是人們心目中,一個親友團聚的節日比一個簡單的地名更有活力,更易深入人心吧。話說元朝末年,官貪吏暴,民不聊生。官府賦役沉重,民怨沸騰。眼見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要發生,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是歷史的規律和必然。元朝統治者又實行比較苛刻的民族分化政策,將其治下的老百姓分為三六九等,蒙古人居于它這種等級制度的最頂端,漢人處于社會的最底層。按照當時的法律,如果是一個蒙古人殺死了一個漢人,可以不追究其法律責任。反過來說,要是一個漢人觸犯了蒙古人,就要罪加一等。咱們說過,人不怕受窮受難,就怕被人瞧不起,讓自己作為一個行為主體的人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人活著的基本權利。元朝的嚴重民族歧視政策,直把漢人不當人看,所以反抗最先就從漢人中間開始了。黃河歷史上就是一條害河,十年九澇,特別是它的中下游地區,良田幾乎年年受到沖擊。茅草河的前身巴河,屬于黃河的支流,在它的中下游地段,這里淹死人、吞沒村寨、毀壞田產的事常常發生。那時官府對黃河倒是年年修治,不想這竟成了地方官吏橫征暴斂的機會。每年汛期過後,官府都要征調成千上萬的民夫去上河工服勞役,同時又有數量菲輕的派糧派款任務下來,讓人直是沒有活路。也就是在某一年的河工上,挖沙治河時,有人在巴河挖出了一具石人,一具一只眼的石人。拂去泥沙,清晰的看到上面鐫刻了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估計是有人預先埋入河道中,只等被人挖出,好作造反起事的輿論宣傳。讓大家心里清楚,一旦百姓起事,那是天意,造反有理嘛!此事非同小可,官府也不敢小覷,派了人來,銷毀石人,將參與打撈石人以及圍觀的一干人等,屠戮殆盡,以防泄了機密。一面又著人嚴查此事,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消息還是不脛而走,由于官府的高壓,人們卻不敢奔走相告。無論哪一個時代都有那智謀百出的人物,後來也不知是什麼人,就想到了用月餅來傳遞革命的訊息。人們相約,在那一年的八月十五日聚眾起義。起事時,頭裹紅巾,身穿黃襖,腰扎膠泥色的肚帶。為以防萬一,怕有人混入革命隊伍,讓大家內配青紅絲帶,用以鑒別真偽。所以如今,你看到的傳統月餅做法都是黃紙包裹,紅紙蓋頂,用膠泥色的經線纏繞。感情都是那年月流傳下來,黃紙代表黃襖,紅紙喻示紅巾,經線暗指肚帶,是一種信息的傳達。還有,月餅內的青紅絲是斷斷少不得的,那也是一種功用的顯示。行動首先從巴河的東岸——河東開始了。搜讀閣小說閱讀網全文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