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翻頁

客明 第一百一十三章 知難行易

作者 ︰ 張吹水

第一百一十三章知難行易

說起來,因為張知秋的屋子里沒有生火,是以在這個時節,屋子里在中午時還沒有在院子里地陽光下暖和。

這個時代沒有火爐,通常大戶人家取暖所用的是炭盆——就是在一個敞口的銅盆或鐵盆內,放置燃燒的木炭來取暖.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也已然有了被稱之為「銀炭」的焦炭,這種由煤粉經過隔絕空氣煉制後生成的焦炭,火力強勁而無煙,絕對是冬季取暖所用的上品。

不過,這個時代因為技術的緣由,除無煙煤之外,其他煤是不能用來煉焦的,而同樣也因為是技術的原因,焦炭的數量稀少而價格昂貴,一般人家是根本就用不起的。

至于北方的普通人家,在冬季主要是靠火炕來取暖︰就是用土胚所搭成的、里邊含有煙道的土台,人睡在上面,絕對是冬暖夏涼。

其實張知秋這些日也已經開始有意無意地在找爐子的售賣之處了,但卻是一無所得,不過如今天氣還不是太冷,即便就是老孫頭的屋內也是沒有生爐子的,他也便不好開口。

但張知秋所不知道的是,這些天來老孫頭夫妻和小環卻是已經分別地換到了火炕上去了,每天晚上也會特意地燒一下炕。

當然,不著急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張知秋的這一身橫肉,其實還是非常地耐凍的。

「我是在考慮,要怎麼樣才能在院子里挖口水井。」

正自算的有些頭暈腦脹的張知秋,其實早已遠遠地便聞到了小環身上的那股子皂角香,但因正自到了一個緊要關頭,便也一直沒有理會,這時見小姑娘躲躲閃閃地湊了過來,便也笑著回道。

所謂地皂角,是一種我國所特有地皂角樹所結的果實,樣子就像是扁豆角,但是個頭要大的多,通常長約十二至三十七厘米,寬二到四厘米,而樹身可以長到三十米的高度,三月到五月為花期,結果期則會一直延續到十二月。

皂角在中醫里可以用作止咳、祛痰、祛濕,並且可以生發,但民間最為常見的用處,卻是用它來清洗衣物。

畢竟,這是一個沒有肥皂和洗衣粉的時代。

「你怎麼知道我想要在家里地院子里挖口水井的?」

小環聞言,先是大喜、繼而大驚︰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口水井,是小環近來所能想到解決自己愁思地最高夢想,但這個願望卻一直都被她深深地埋藏到了心底,根本是連提都不敢往出提的。

在這個時代,因為技術的原因,水井需要由純手工和人力來挖,一口超越十丈的水井,連工帶料所需耗銀甚多,即便是以老孫頭如此的身家,那也是有些承擔不起的。

當然,這並非是說老孫頭家里連這點銀子也沒有,而是說這投入產出地性價比太差,根本就不值得這麼去做。

「當然了,你也不看看俺是誰!」張知秋有些驚訝于小女孩的驚訝,便有意地調侃道。

張知秋所想的,是用一個大型地「洛陽鏟」配合一些滑輪組來完成這個任務,雖然從來都沒有見到過現代是如何打井,但洛陽鏟所做的事情,不也正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嘛……

不過,想要自己來打一口水井,如今張知秋所要面臨地問題還有很多。

事實上,如果是想用洛陽鏟——哪怕是放大的洛陽鏟來挖掘一口傳統的水井,也是非常地不靠譜的。

只要超過了一定的尺度,所攜泥土的自重便足以抵消和破壞洛陽鏟地提土能力,因此那種規格很大的洛陽鏟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而張知秋如今所計算的,也正是這個問題。

當然,其實張知秋所想要挖的,也並非是這種傳統的水井,而是在現代農村極為普及地手壓式水井。

這種水井,是利用大氣壓強來實現半自動地提水功能的,卻是並不需要開挖有多大地井口直徑,只要能夠將取水管通到地下水源處即可。

這個時代雖然沒有鋼管和塑料管,但是燒制一些粗陋地陶瓷管卻是不在話下的;事實上即便是在現代,陶瓷管也還是會被用在一些地下水利設施中的。

如今想要打井,張知秋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鑽頭——也就是張知秋計劃中擬議的大型洛陽鏟地制作。

前些日在輜重營的時候,張知秋已然折騰過這個東西,也因此而深知,這其中的技術難度,正是隨著洛陽鏟的直徑增大而成倍地增大的。

一把好的洛陽鏟,主要必備幾個條件︰一是優秀的材質,二是精準的造型,至于其他什麼拋光、磨刃的,反倒是任何一個差不多點的鐵匠都可以勝任的。

材料姑且不提,那形狀稍有差池,便會嚴重地影響到洛陽鏟地提土效率,用句土話說,就是「不掛土」。

在輜重營的時候,那把洛陽鏟是鐵匠老張頭將兩把鐵鍬從新入爐鍛造後勉強來打制的,這在現代最不成問題的材料問題,在這個時代卻首先便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也就是說,張知秋首先要解決的是洛陽鏟所需的材料——上等的鋼材。

大明是這個時代世界上鋼鐵產量最高的國家,但鋼的絕對產量卻也是相對極低的,如果是最佳的上好精鋼,其價值幾乎要與等重的銀子相當了!

事實上,在輜重營所使用的洛陽鏟,也只能說是一個徹頭徹尾地偽劣產品,材質粗劣不說,其技術含量也根本就不達標的。

換句話說,那個洛陽鏟是根本不可能打出一個十幾米、乃至于幾十米深的洞來的,不過當時張知秋只需要挖一個寬不過碗口、深不及一尺的洞穴來坑那些奔馬而已,是以這個偽劣貨色到也勉強地足以勝任愉快了。

否則的話,一個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這個東西的普通鐵匠,用半夜的時間就能完成這樣的技術攻關,那現代的那些高級技師們就都可以集體去栽糞坑了。

但是要做一個足以打出一個水井來的洛陽鏟的話,那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更是太多了,這還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地「放大」問題。

隨著洛陽鏟樣式地擴大,它的許多技術參數也必將隨之而改變,但這卻並非只是同步擴大的問題,包括它的形狀也是需要進行重新地設計定型的,否則也一樣是會面臨「不掛土」的問題。

其次是巨額地材料費用。

這個時代沒有柴油發動機,這也意味著所有的工作都是要由手工和半機械化的操作來完成,在這種情況之下,要保持鑽頭有足夠地掘進能力,那麼對于充當鑽頭地洛陽鏟的自重便有了一個最低的要求。

換句話說,未來如果想要掘進順利的話,這個洛陽鏟必須要足夠地重,這樣才能利用其刃口的鋒利和居高臨下地勢能轉化為自己掘進的動力,但也不能太重。

最後便是對鍛造技術和工藝的要求,如果洛陽鏟的結構不夠合理,可能根本就不能正常使用,也無法將所掘出的地下的泥土帶上地面來,那麼其他也就一切都是妄言了。

還有一些相關的問題,諸如打井所需用以輔助地滑輪組的制作以及合理配置——現代滑輪組的結構非常地復雜,張知秋雖然知道其原理和結構,但要完整地將其復原,卻是力所不逮,只能是等回頭去現代查找相關的資料了。

作為一個能夠打井的洛陽鏟,張知秋估算其自重至少也要達到數十、甚至數百斤,這絕非人力所能驅動,必須是要借助一些技術手段來實現半機械化操作的。

就是這些貌似簡單地內容,便已將張知秋搞的焦頭爛額,也將他甫一開始時的那股子熱情給撲滅了七七八八。

如此算將下來,張知秋發現自己的所需花費,竟然卻是遠比采用這個時代的傳統工藝、手工掘井的開銷還要更為大的多了。

所謂「知易行難」,張知秋此刻可是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事實上,張知秋之所以動了這個打井的念頭,是因為他想對老孫頭對自己「救命之恩」的一種補償。

蔡二娘對自己的不喜,張知秋又不是傻子,當然能夠看的出來,而且他也對做別人家的所謂「贅婿」沒有任何地興趣,于是便想著要自立門戶去了。

至于地方,張知秋也早已經想好了,就是那塊自己來到明朝時的鹽堿地,對于改造鹽堿地,現代無論理論還是技術都非常地成熟,在這個時代有些手段雖然用不上,但以現有的條件也是足以完成土法改造的。

「哎呀,在自家院子里有口水井當然是好,可是我現在還是沒那麼大的力氣,恐怕是提不起水來的啊……」

張知秋在這里愁思暗結,但興高采烈地小環卻是對他的所言深信不疑,但須臾之後便又愁眉苦臉地陷入到了對下一個實際問題的擔憂之中。

普通大小的滿載木桶也足有四十斤開外,以小環如今的小身板,滿打滿算也不過才四十多斤而已,自然是無能為力的。

ps︰節日快樂,祝大家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收藏此書

加入書簽

客明最新章節 | 客明全文閱讀 | 客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