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李修遠尋了個位置坐下,對著跪在自己神色慌張的侍衛呵斥道,「冷靜才能尋求解決之道,爾等的一言一行,均代表著天家臉面,希望爾等時刻銘記于心,更希望往後行事不會再像今日這般辜負朕對爾等的期望。」
「是,卑職謹遵陛下教誨,萬死不敢忘。」眾人被皇帝這一呵斥,心中一凜,忙不約而同信誓旦旦的向皇帝表達自己的忠心。
「說吧,什麼事?」待那名侍衛的心情基本平復之後,李修遠才不疾不徐的問道。
「回陛下,卑職方才得到消息,燕王府郡王殿下遇刺了。」侍衛深呼吸一口氣,壯著膽子稟報道。
「朱高煦遇刺?」李修遠聞言,初時還以為是自己听錯,但看那侍衛的表情不像作假,眉頭不由皺了皺,臉上表情卻沒什麼變化,好像那侍衛稟報的只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般。
皇帝雖然能言出必行,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一干剛剛爭先恐後向皇帝表明了自己忠心並聲明一定謹記皇帝教誨的侍衛們仍然還是神色微變,臉上一副震驚之色。
「只是一個郡王遇刺而已,人還沒死呢,大呼小叫個什麼勁。」李修遠有些不滿的瞥了眼那名侍衛,又一一從眾人身上掃描上了一次。才一臉冷漠著說道。
朱高煦居然在京城里遇刺!
這個消息讓李修遠頗為訝異,畢竟以燕王府的勢力,除了自己這個皇帝之外,貌似沒什麼人敢打他們的主意,那為何她們不禁找到了地球,上特意找到了揮袖中。
他們卻很奇詭的偏偏遇刺了,听到這一消息的瞬間,李修遠就立即感覺此事有些蹊蹺。
如今這年頭,哪怕是皇帝也不定會不叫了她不安全,四個多月前真正的皇太孫朱允炆被人長弓暗殺,此後自己這個冒牌皇帝也先後在皇宮和四海酒樓里共遇刺兩次,如今他都幾乎已經變得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麻木了。
與皇帝遇刺比起來,小小一個郡王爺遇刺只能算是一件芝麻大小的小事情而已,李修遠除了剛听到這消息時稍稍有些訝異之外,並沒什麼感覺,只是心里頭的疑問又增加了一些。
「苦肉計?」听取了侍衛的匯報後,李修遠立即陷入了沉思,腦海中第一個冒出的想法便是這是朱高煦他們自己早已計劃好的苦肉計,妄想以遇刺為借口來完成某種他們希望達到的目的。
「如果是真的遇刺,那又是誰暗中指使的?」李修遠旋即冒出了第二個想法。以自己目前搜集到的情報,燕王朱棣差點就與白蓮教達成了聯盟協議,所以白蓮教大可排除在外。
莫非是寧王?
要說有殺人動機的,李修遠想來想去也就唯有寧王嫌疑最大。他只要造成並加深皇帝與燕王府之間的矛盾,使實力最強的雙方兩虎相爭,然後他這個漁翁最後再跳出來輕而易舉的把所有利益收入囊中。
不過若是再將寧王排除之外,是否還有別的野心勃勃的秘密組織或個人也在暗中實行某項計劃呢?
關于這個問題,李修遠暫時不得而知。不過他現在首先要做的是先確認朱高煦是否真的遇刺受傷,其余之後的問題則都得根據檢查結果再行推測謀劃。
而且李修遠雖然對朱高煦的生死絲毫不放在心上,但不管怎麼說,在眾目睽睽之下,刺殺事件發生在天子腳下,對皇帝的威嚴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能掉以輕心。稍有不慎,甚至很可能落人口實,被作為炒作的借口。
如今已是冬季,年關漸進,建文元年正月的新皇登基大典籌備工作已開始正式啟動,在這至關重要的關鍵時刻,李修遠可不想出什麼紕漏。
只是李修遠的希望雖然很好,現實與理想卻從來都是相反的,無人插足力量,變成了好像只要曾經有醫生到自己任務任務,雖因此而顯得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一般個人虛幻的期望,是多麼強大的意外。
總而言之,正因為現在是關鍵的時期,所以敵人必然會加大力度干擾並打擊李修遠的活動,甚至連生命也將受到一定的威脅。
一個人的人生就好像一個棋盤,一步走錯,滿盤皆輸。李修遠自然更加小心謹慎,唯恐出現任何紕漏。
「把事情經過具體說一遍。」李修遠沉思許久之後,睜開緊閉的雙眼說道,同時右手食指習慣性的又放在桌子上輕輕敲打起來。
自己才剛剛經歷了被偷襲,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連朱高煦也湊熱鬧的加入了被刺殺的事件里,李修遠忽然發現事情開始變得好玩起來。
蘇軾曾撰文《晁錯論》,在其中他曾指出關于削藩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時機、手段、用人。那麼我想從這三點出發,簡要說一說明朝建文帝和永樂帝前後削藩的不同結果。
1.時機的判定。我們大家都知道,建文帝是懿文太子朱標的兒子,是洪武帝朱元璋的皇孫。在他登基稱帝之時,放眼大明的江山,真是「群叔環立」,窺伺神器者絕不在少數。而建文長于深宮,又沒有豐富的治國治軍的經驗,親信的像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雖然忠心耿耿,但是大都是「不經用事」,不堪謀國之用。這樣來看,建文上台後,他雖然認識到,諸王為亂,燕王為首,周王以下為其翼。但是立刻清除諸王絕不是最佳的時機,應當在鞏固帝位,廣結人心,禮重當路諸公,明宣之以君親之義,暗備兵以防四方不測。分化瓦解諸王,待之以時日,再徐圖削藩。那麼這就存在一個問題,諸王是否給了建文這樣的一個機會呢?我個人認為,是存在這樣的時機的。首先,建文帝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所以他的登基不是名不正言不順,從大義名分的角度來說,暫時不存在問題。為什麼「八王之亂」中,各藩王可以肆意起兵,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當時各路藩王都是「名不正而言不順」。名分這在古代的中國社會十分重要其次,就是建文帝當時登基日淺,還不存在各種失德的行為,所以,沒有給與諸藩以口實。第三,諸藩串聯勾結還需要一個準備的過程,畢竟是謀反的大事,不可能振臂一呼,四方歸心。燕王起兵後也是勝勝敗敗,不會是一帆風順,所以立即起兵的可能性不大。後來寧王、安化王反叛,當時他是有借口的,但即使如此也最終不免于覆亡,可見,在風險成本這麼高的前提下,各藩不會貿然起兵,洪武帝的余威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建文帝卻在登基之後,立即著手削藩,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建文帝登基,秋八月,廢周王為庶人。建文元年夏四月,湘王懼罪自殺,齊王、代王被廢。六月,岷王被廢。秋七月燕王起兵。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燕王不管他是否有謀反的想法,但是在新皇帝這麼凌厲的攻勢下,他被逼反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再看朱棣削藩,他在登基之後,也非常明白,自己既然可以起兵「靖難」,那麼理論上任何一個藩王都是有這個權力的,所以,他所面臨的削藩任務就更加棘手。但是,他在時機的選擇上沒有像建文帝那樣,操之過急,而是將鞏固自己在南京的政治地位放在了首位,他大肆誅殺異己,發明了「瓜蔓抄」的殘酷審查方式,死于這場**的人不計其數。而在這場政治風暴中,被廢的藩王卻得到了恢復,得到優容。顯然,朱棣沒有把削藩當作最首要的政治任務,他選擇了在鞏固自己之後,再行削藩的時機,這也為他日後削藩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手段的運用。削藩與滅藩,其實這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看看成功的削藩,劉邦曾經反復用兵,削掉各異姓王,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國力。而漢文帝的機杖卻能安撫吳王的反叛之心,為朝廷爭取寶貴的時間,漢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議下,頒布《推恩令》,也將藩國的危害消解于無形。而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做法也可以看作是解決藩國擁兵的一個方法。所以,削藩並不是一定要去消滅藩,而是要解決諸藩對中央的威脅,通過改封、遷徙、征召、推恩等多種手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建文帝則采取了簡單粗暴的方式,特別是在他根基尚淺的情況下,用這種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而朱棣則采取了更加靈活的手段。如寧王原封大寧,因助燕王「靖難」有功,當初朱棣曾有「事成中分天下」的許諾,但此時卻矢口不提,寧王請改封蘇州或杭州,均遭拒絕,最後改封南昌。齊王復位後仍然驕縱不法,朱棣沒有立即廢黜而是多次下詔教訓警告,至永樂四年才廢黜了這一藩王。此外,谷王也是凶暴之徒,意圖不軌,還妄圖勾結蜀王,結果被蜀王告發,這時朱棣采取了諸王議罪的做法,讓諸王去給他定罪,這樣既不至于留下惡名,又可以警示諸王,一舉兩得。諸王以為谷王當誅,而永樂帝仍然不開殺界,僅僅是廢黜,周王和改封後的寧王都被人參劾,而永樂帝也是采取警告和征召入朝訊問教誨的方式,使得周王、寧王都遠離了政治,至于代王、岷王、遼王等干犯綱紀,也僅僅是削去護衛,切斷他們與軍事力量的聯系而已。在懷柔與強硬的兩方面手段下,諸王終于被馴服,永樂帝也坐穩了他自己的江山。
3人才的選擇。建文帝在整個削藩的過程中,非常重視齊泰和黃子澄的意見,但是,他們的意見是否可取,建文帝卻沒有深思熟慮。如黃子澄說︰「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看似他的意見不無道理,但是這無疑是打草驚蛇,讓諸藩人人自危。但是這個意見居然得到了最高當局的首肯。可見建文帝是沒有看出黃子澄的意見只是書生意氣而已。同時,在朝的卓敬認為︰「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夫將萌而未動者,幾也;量時而可為者,勢也。勢非至剛莫能斷,幾非至明莫能察。」卓敬的核心在于不動干戈的情況下先以遷徙的辦法消禍亂于無形,我們可以看一下,這與後來永樂帝處理寧王的方法不謀而合。可見卓敬的辦法確實是真知灼見,但是建文帝卻沒有采納。後來永樂帝也承認「國家養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可見,建文帝在決策和用人方面與永樂帝相比都是略遜一籌。除此之外,建文帝在朝缺乏強有力支持及其不善于知人這一點在最後關頭體現的十分明顯,「建文四年乙丑,燕兵犯金川門,左都督徐增壽謀內應,伏誅。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我們可以看出,在最後關頭,他缺乏忠心耿耿的大臣,而且這時他竟然用諸王和徒有其表的貴冑(李景隆是開國元勛曹國公李文忠之子,但卻甚是無能。)去守城,可見其不善知人的一面。而永樂帝在長期的征戰中也培養出自已一套非常完備的文武班子,「黑衣宰相」姚廣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所以,最終用人的失敗,也使得建文帝從削藩到反擊燕王都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最終丟掉了皇帝的寶座。
總之,縱觀建文、永樂兩代皇帝的削藩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古代社會「法、術、勢」這三者的運用,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才能實現,所以,如何運用好「法、術、勢」?如何選準時機,用對方法,托付得人?這對中國的古代執政者來說確實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而白蓮教作為一種宗教概念,包括的內容很廣。可以說它是一千多年來,發生在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各種「異端」、「左道」、「邪教」的總括,是佛教、道教以外的重要的民間宗教。反映的是中國下層社會百姓的生活、思想、信仰和斗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充當著重要的角色。
白蓮教教義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兩種互相斗爭的勢力,叫做明暗兩宗。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惡與不合理。這兩方面,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在不斷地進行斗爭。彌勒佛降世後,光明就將最終戰勝黑暗。這就是所謂「青陽」、「紅陽」、「白陽」的「三際」。教徒們侍奉「無生老母」,信奉「真空家鄉,無生老母」的八字真言。無生老母是上天無生無滅的古佛,她要度化塵世的兒女返歸天界,免遭劫難,這個天界便是真空家鄉。無生老母先後派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下界。他們分別在不同時期內統治人類世界。
青陽時期是由燃燈佛統治的初際階段,那時還沒有天地,但已有了明暗。明系聰明智慧,暗系呆痴愚蠢。
紅陽時期是由釋迦牟尼佛統治的中際階段,那時黑暗勢力佔上風,壓制了光明的勢力,形成「大患」,這就是所謂「恐怖大劫」的來臨,這時彌勒佛就要降生了。經過雙方的決斗,最後光明驅走了黑暗。
白陽時期是由彌勒佛統治著的後際階段,明暗各復本位,明歸大明,暗歸極暗。
初際明暗對立,是過去。中際明暗斗爭,是現在。後際明暗各復本位,是未來。教首們宣傳,人們如果信奉白蓮教,就可以在彌勒佛的庇佑下,在大劫之年化險為夷,進入雲城,免遭劫難。待徹底摧毀舊制度,破壞舊秩序後,即可建立新的千年福的境界,那時人們就可以過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了。
白蓮教認為現階段,雖然黑暗勢力佔優勢,但彌勒佛最後一定會降生,光明最後一定會戰勝黑暗。它主張打破現狀,鼓勵人斗爭。這一點吸引了大量貧苦百姓,使他們得到啟發和鼓舞。加上教首們平日的傳授經文、符咒、拳術、靜坐以及用氣功為人治病等方式吸收百姓皈依,借師徒關系建立縱橫聯系。
白蓮教的勢力的絕不可小覷的,雖然尚不足以與一個帝國對抗,卻可以慢慢撼動一個國家的根基。
如何處理與白蓮教之間的關系,儼然已成為了李修遠時下應當著重考慮的問題,至于郡王朱高煦,李修遠在了解了詳細情況後,已大體掌握了部分資料,只要再親自前往一探究竟,查明真相,李修遠相信自己必能成功想出一個很好的應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