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一百五十五章 初探深淺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一百五十五章初探深淺

中國封建經濟,自秦漢數千年一直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特征是,在封建國家的嚴密監控下,以種植糧食為主體,以一家一戶為單位,以生產自給為目的,經營方式落後,農民年復一年重復簡單勞動所得甚少,而賦役負擔無窮。

所以,在中國封建時代,所謂社會經濟,說到底是農業經濟,手工業和工商業的收入在整個國家的收入中所佔比例極少。而所謂農業經濟,主要又是指糧食作物生產,經濟作物甚為有限。其中,糧食生產又主要取決于人口和土地的開發。

這種單一的農業經濟有其必然性,但也造成了社會經濟長期發展緩慢,國家財政主要依靠剝削,國家經濟實力低下,農民始終擺月兌不了貧困。或者換句話說,正是因為這種單一農業經濟的存在,才使得封建時代的延續周期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時間,

對于封建時代的統治者或被統治者而言,工商業皆可說是一個輕易不能觸踫的雷區。雖說大多王朝都堅持重本抑末的原則,但事實上,工商業是一個非富即貴的集合體,它所涉及到的人員組成成份錯綜復雜,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盤根錯節,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正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李修遠一直不願輕易動工商業。但只要李修遠心中存有想讓國家經濟騰飛起來的念頭,他必然就會有接觸到它的一天。

如今登基在即,李修遠確實有了想動工商業的念頭,但這個去觸動工商業這根敏感神經的人絕不能是他,至少現在不能是他,否則一旦失敗,將無人出來收場,國家將完全有可能會陷入一片無秩序的混亂。所以他一直在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一個具有一定能量,又可以由皇帝完全掌控,兼且還可以在失敗後用來幫皇帝背黑鍋的合適人選。

無疑的,今天早上的天下賭坊事件讓李修遠看到了一個契機。曹國公李景隆這個大草包,雖然只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紈褲子弟,要讓他給自己辦大事,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但這種人有一個常人比不上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小聰明和各種見不得人的手段。

好人當不了好皇帝,能當好皇帝的基本沒一個是好人。

這句話如今已成了李修遠的座右銘,事實上,他也一直都在這麼腳踏實地的實踐著這句話。

「朕並非想要追究你為京城富豪子弟籌措資金的事情。雖然此事大違禮法之道。」李修遠長長嘆了口氣,緩緩說道,「畢竟爾等份屬皇親國戚,朕怎會幫外不幫內呢。」

「但朕終究是這大明萬千子民的君父,天下那麼多雙眼楮都時時刻刻看著朕呢,所以朕希望爾等行事之時能三思而行,不要莽撞。明白嗎?」李修遠語重心長的說道。

「陛……陛下,都是微臣無能,才累及陛下煩憂,臣等實是萬死難辭其罪。」李修遠突然的態度大轉變讓李景隆和李增枝一時間沒轉過腦筋來,等終于听明白了皇帝話里的意思後,心中不由大喜,知道自己此次又逃過了一劫,但心里高興歸高興,臉上還是必須要裝出一副懺悔的模樣來表達自己的忠心才行。

「今日之事就暫且罷了。」李修遠擺擺手,不在意的說道,「但通過此事,朕也明白了一些事情。凡事需以度衡行,過猶不及,不及則禍生。為防止類似事件發生,也為了保證一個公平的競爭,朕心中有些想法,兩位卿家不妨听听。」

「為君父解憂,乃臣等本份,臣等定字字牢記于心。」李景隆和李增枝兩人的視線一觸即離,爾後匍匐拜了一禮,表情堅定而又略帶著幾分激動正義凜然的說道。

「好,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李修遠贊賞的看了一眼李景隆兄弟倆,道,「朕想在全國推行「商家經營許可證」。」

「商家經營許可證?」李景隆和李增枝聞言,不由面面相覷,即便是站在一旁的余月瀅也滿頭霧水的看著皇帝,她可從沒听皇帝說過什麼商家經營許可證之類的東西,更不明白這許可證到底是啥東東。

「所謂商家經營許可證,就是指凡在固定區域範圍內,從事開設商鋪進行買賣交易等一系列利益活動的商家,在開設商鋪之初,需向朝廷申請「商家經營許可證」,經過專屬部門審批後,符合條件的就頒發商家經營許可證,不合格的則駁回。」李修遠滔滔不絕的說道,見李景隆三人臉上都一副滿頭霧水的樣子,不由笑了笑,解釋道。

「舉個例子,你李景隆想要在京城西貢街開設一家酒樓,除了租賃文書或酒樓地契等各種私人文件外,在此之前,還需先向朝廷申報,上交有關酒樓的具體材料,包括酒樓名稱、酒樓持有者、經營內容範圍、酒樓條件設施等,材料通過朝廷審批後,才能正式開設酒樓。現在可明白?」

「基本上是明白了,但如此一來,豈不是程序變的復雜和麻煩多了嗎?」李景隆若有所悟的點點頭,復而又提問道。

「復雜和麻煩是一定的。」李修遠並不否認這個缺點,「但它是必須的。凡事需依法而行,尤其是涉及到多方面利益的,更需慎之又慎,如此才能建立有序、有制的秩序條件。因此此法實則乃是針對類似賭坊、青樓等這幾個方面而定的。」

「陛下聖明。」李景隆兄弟倆在皇帝,快速的相互對望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某些相同的東西︰看來皇帝還是在揪著天下賭坊一事不放手,但好歹這稀奇古怪的經營許可貌似沒多少會損害到自己利益的。再說憑曹國公的名頭,辦一個經營許可證那還不是一件小菜一碟。因而兩人都沒將此事放在心上。但李修遠接下來說的一句話卻是徹底竟李景隆打入了十八層地獄。

「其實這也是在保護商人的利益,因為凡是開設賭坊或青樓的商家必須先向朝廷出示其所擁有的資金財富,如開設賭坊,本金不得少于五萬兩,開設青樓,則不得少于萬兩,同時商家還需每月向朝廷繳納所得利潤的百分之十。」李景隆雙目之中閃過一道寒光,臉上卻是一副極為莊嚴肅穆的表情。

「啊!」李景隆兄弟倆異口同聲的驚呼一聲,目瞪口呆的望著皇帝,一張嘴巴張的足以塞下好幾個恐龍蛋。

對于曹國公府這樣的勛貴來說,本金五萬兩完全是小意思,根本不在話下。讓李景隆和李增枝二人難以接受的是,如果皇帝的辦法一旦施行下去,那麼天下賭坊往後每個月的利潤就要白白送給別人百分之十。百分之十啊,靠了,這麼高的稅額,李景隆兄弟倆要是能接受的了那才叫見鬼。

要知天下賭坊每日進賬足有上千兩,一個月也就擦不多有三萬兩左右,簡直就是暴利中的暴利,但若每個月都要將這三千兩的百分之十送出去,7,也就是三千兩,那豈不是等于整整一個月都白忙,純粹只是給別人做嫁衣裳了,如此這等大虧之事,李景隆等人怎願意輕易應允。

但方才皇帝一點一點的打破了他們兄弟倆建立起來的心理防線和警惕之心,還結合各種神態表情語言等條件,對他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此刻他們才發現,在此情此景之下,再想態度堅決的反對,實在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要讓他們就這樣心不甘情不願的接受這種可以說是極為苛刻的條件,也絕不是意見簡單的事情。

他們甚至可以愚見,一旦皇帝這個新大明律在全國頒發施行,那麼必將在全國各地的賭坊和青樓里掀起一股驚濤駭浪,所受到的聯合抵制和抗議之聲,可想而知。

從另一方面來說,皇帝這樣做雖然雖然抬高了開辦賭坊和青樓的門檻,減少了同行之間的競爭,但事實上,能開設賭坊和青樓的老板,又有幾個人會是沒有關系和背後靠山的呢?

人脈,本就是生意之道上絕不可或缺的存在。雖然許多人由于國家的政策而瞧不起商人,但商人作為掌握社會大批財富的擁有者,誰會真的的跟錢過不去。無處不在的官商勾結不正好就說明了這一點。

哪怕是皇帝,也得全心全意的為怎麼弄錢而煩惱。

當然了,李景隆和李增枝更加認為,這個皇帝口中的新想法,在很大可能上壓根就是為了打擊他們二人而想出來的,目的就是逼迫他們兩兄弟不得不放棄天下賭坊,打擊他們曹國公所掌握的實力和勢力。

究竟該如何應對皇帝咄咄逼人的進攻?李景隆和李增枝一時之間還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陛下,微臣以為此事尚需斟酌一二啊。」李景隆臉皮抽了抽,吞咽了一口口水說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