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聯歡,只有等晚上再來更新了,sorry。後面幾天就有空多多碼字了,哈。
那萬歷高高的坐在朝堂之上,原本並不為那建州造反的事情發怒,他生氣的是人家造反都已經過去二個月了,這邊消息才傳過來,這北面的人不知道都干什麼吃的。冷靜下來再細想想,派到建州的那些官員都沒有任何消息傳來,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也怪不得誰。
「這建州的事情交給太子處理吧,吏部回頭把遼東的官員考核一下,三品以上的減三個月俸祿,讓他們以後對邊疆的事情多加留意,今天是朕的新科進士的大日子,不要被這些俗世糟蹋了心情。」萬歷平靜下來後,並沒有對這事情急于處置,而是交給了朱常洛,接下來自己更是對新科進士訓誡勉勵了一番,然後就是一甲狀元、榜眼和探花的騎馬游街。
李柏華一屆小官,此刻也沒有說話的權利,只有躲在下面繼續神游。也難怪萬歷不重視這建州造反一事,那地方沒有莊家,沒有武器,更沒有多少人口,想要和大明的百萬大軍對抗,如今看來的確是以卵擊石。但歷史往往就在這不經意之間發生著轉折,誰也不會想到幾十年後,區區十幾付盔甲起家的後金軍隊能把西收蒙古,東攻朝鮮,把大明朝打的更是節節敗退,以致亡國。
正神游的高興,突然有人拉扯了他一把,原來這殿試儀式已經結束了。李柏華便隨著人流慢慢的退出了皇極殿。剛走到皇極門,一個小太監過來把他叫住,說太子殿下有請。
跟著小太監一路來到了皇城東側的文華殿,進去之後發現孫承宗已經在那里,正在這朱常洛說著什麼。
「柏華,剛才父皇把遼東奴酋反叛一事交由我處理,此等軍國大事我也不能擅自決斷,孫師傅游歷甚廣,熟知兵事,你也經常有妙策,所以把你們叫來共同商議一番。」朱常洛在大殿里被萬歷交辦此事後,心里是喜憂交加,喜的是萬歷第一次把軍國大事交代給自己去辦理,這表示自己終于可以完全擔負起這個帝國的管理責任了,憂的是自己第一次辦理這樣的事情,不知道如何處理才能讓老皇帝滿意。
孫承宗首先發表意見,其實剛才在大殿中他就有想法,只是自己身份不夠,並不能插話而已「遼東全鎮延綿千有余里,北拒諸胡,南扼朝鮮,西脅蒙古,地理位置對我大明極為重要。那努爾哈赤二十五歲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縱橫關外數十年,未逢敗績,其師為百戰之師,其將為百戰之將,軍心穩固。最近又西結蒙古,通婚結盟,羽翼已豐,其勢已成;如今稱王,定是籌備已久。時才朝堂中方大人所提招撫之議,怕適得起反,反助長其氣焰!」
朱常洛說︰「是啊,那楊鎬所言雖有些托大,但也是眼下必行的一個法子。柏華,你說說看,如何破這建州賊奴。」
李柏華想了一下自己原先所了解到的一些討論對策,朗聲說道︰「增兵平叛是要的,但方閣老的法子中也有可取之處。」
「哦,具體說說」朱常洛看出來李柏華必有良策,便追問了一句。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遼東苦寒之地,冬天里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四五月才開始冰雪消融,無法進行糧食生產。如果按照方閣老的方法,讓朝鮮和蒙古不得給他們供應糧草,必定讓他們無力擴張,兵力疲憊之際,也利于我軍進剿。」
「但是這蒙古已經和那努爾哈赤結盟,如何能讓其不給他們供應糧草。我看那朝鮮也是牆頭草,我大明如今對其控制漸弱,建賊勢強,恐怕其也不得不給他們提供糧草啊。」孫承宗看出了其中的不足,馬上就指點了出來。
「蒙古部落眾多,與建賊結盟的也只是少數部落而已,我等可尋找建州附近稍大的蒙古部落進行扶持,由其牽制其他蒙古部族,威脅建賊即可。最重要的還是我大明的軍隊進剿建州月復地,斬草要除根。那朝鮮最近一直對我朝不冷不熱,孫師傅說起牆頭草實不為過,這種有女乃便是娘的小國一定要徹底征服才能讓他們俯首稱臣,不然他們有了好處想不到你,有了困難才向你求救,枉費我朝曾經前些年救他們于亡國的苦難之中(指明朝與日本豐臣秀吉在朝鮮的戰爭)。」李柏華解釋。
「蒙古的事情這樣好辦,但對于朝鮮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直接出兵攻擊,柏華如此說法,難道想從海路走?」朱常洛看出了點什麼。
「太子殿下明鑒,如今我大明水軍自三保七下西洋之後再無大船,也無大型水戰,而南洋西夷艦船已經是堅船利炮。我的想法是按照西夷攻佔呂宋的方法,用堅船利炮打開朝鮮的沿海地域,進而威脅其全境,迫使其徹底臣服于我大明。」李柏華的想法是不管怎麼樣,先要加快發展海軍。
「這個注意不錯,但水軍成軍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練好的,那大船和利炮也要從新鑄造,所需時日無兩三年不可啊。」孫承宗雖然覺得方法挺好,但依然有憂慮。
「太子殿下認為我大明衛所軍隊現今戰力如何?」李柏華反問道。
「這,京畿周邊衛所均系我大明精銳,日常操練也勤快,九邊將士雖然也經常操練,但久未經戰陣,恐怕戰力比以前大有不足,其他衛所,哼,以後我定當嚴加整頓。」作為太子他對大明的情勢還是很了解的。
「這建州反叛我認為也是重整我大明軍隊的一個機會,建賊人少,我們可從全國各地衛所分批調集軍士,集訓一段時間後投入遼東戰場,時常對其進行騷擾性進攻,勝敗無論,一方面使建賊疲憊不堪,忙于應付,無暇壯大發展,另一方面我大明軍隊可藉此獲得對陣經驗,日久戰力此消彼長,我水軍戰力形成之後,運送兵力至建州後方,南北夾擊,建賊則無藏身之地。」李柏華最後一句話說的擲地有聲。
孫承宗也有自己的計策,听李柏華說完,也說道「柏華的計策乃是長久之計,臣認為近期可先傳使曉諭蒙古各部,我朝欲興兵討伐建賊,暫時關閉和他們的邊境貿易。蒙古各部自然會遷怒建賊,從而斷絕建賊與蒙古的援助;再遣使臣傳文告知奴酋的罪狀︰本是天朝邊疆重臣,擅自裂地稱王;擅起刀兵,殺人如麻;同族相戈,鬼神共憤。這些罪狀都是事實俱在,容不得他辯解。這樣建賊內部必生亂相,我等再派細作分化拉攏他們的主要人物,只要他們不再支持奴酋,眾叛親離的奴酋也做不成什麼大亂。」
「師傅和柏華的計策一近一遠,均是良策,我等稍加整理後報父皇定奪。只是眼下要編練水陸雄獅,眼下的九邊將領和統兵督師均不熟戰陣,不知何人可以出任水陸將帥?」這明顯是釣魚的到了河邊才發現沒有帶魚竿。
「臣認為先期應以老帶新,老督師將帥臣所知不如孫師傅,但新人中,本科陳奇瑜略知軍事,心向邊關,一心想征戰沙場為國效命;洪承疇對我朝水軍現狀也多有研究,艷羨西洋艦船日久;他二人假以時日,必成國之棟梁。」李柏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他們兩個吹出去再說,用不用是朱常洛的事情。
「南直隸督學熊廷弼以前巡按遼東,對遼東局勢素有研判,且知兵擅陣,是上佳人選,對于水軍臣所知不多,不敢妄言。」孫承宗也給出了自己的人選。
朱常洛最後進行了表態「我把這方法和問題梳理一下,交給兵部和內閣審議,最後還是要父皇定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