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漢 第094 余波未平(上)

作者 ︰ 傅戍己

第094余波未平(上)

因欲推卸責任,襄安縣、臨湖縣不約而同虛夸巢湖紅巾軍數量,襄安縣說紅巾軍有一萬人,臨湖縣說紅巾軍有三萬人。

「嘩!」

劉勛才瞟一眼,就將兩卷文書摔在地上︰「一對蠢才!廬江下轄十四縣,戰卒不過萬余。區區巢湖一地,何來四萬戰兵,一日攻陷兩縣?」

恰逢劉勛所置文學卒史[1],素與臨湖縣長有交。眼見劉勛大罵臨湖縣長為蠢才,文學卒史連忙為好友解圍︰「郡守息怒。臨湖縣上報三萬巢湖紅巾賊,或許是真。與郡兵不同,蝸居巢湖者,大抵都是四方流民,他們削木為刀,伐竹為劍,有類黃巾蟻賊,若有惡少賊首有意聚集,莫說三萬,便是十萬也未必不可能。」

注[1]:卒史,為郡太守屬吏,地位較高。文學卒史,是卒史之一。

劉勛怒意漸消,重新撿起兩卷文書︰「天旱蝗災,流民遍野,饑餓乏困,乞食四方。若是有惡賊心懷不逆,趁機聚集流民,的確有可能收編數萬人,哄搶郡縣,抄略縣民。」

文學卒史又言︰「流民皆是背井離鄉,饑困潦倒,不得已而亂,可鎮之以威,不可鎮之以兵。如欲消弭賊患,只消擒獲賊首,捕殺數十惡徒,數萬流民頃刻四散,不復為患。」

「此言大善!」劉勛含笑點頭,吩咐左右道︰「諷喻郡都尉,使其查明鄭寶梟首之後,巢湖又為何賊盤踞。」

蕭言一統巢湖數十日,但凡有心人,皆知此事。因是,劉勛清早傳諭屬從,廬江郡都尉中午便來匯報軍情︰「啟稟郡守,盤踞巢湖為禍者,名曰蕭言,又號蕭十一郎。蕭言是淮南郡成德縣人,少年為市井游俠,橫行鄉里,與成德另外兩賊,並稱為成德三害。」

劉勛不意廬江都尉反應如此迅捷,奇道︰「蕭逆何時為禍巢湖,都尉似乎知之已久?」

聞听劉勛此語,廬江都尉心下暗自譏諷︰「怕是天下人皆知,唯有郡守你一人不知。」

當然,雖然心中無比輕視劉勛,廬江都尉表面上卻恭恭敬敬︰「回稟郡守,蕭言為禍巢湖,其實不過半月。」

「咦,僅僅半月十數日,此賊便已聚集數萬流民?」劉勛極其詫異。

廬江都尉說道︰「蝗災蔓延巢湖,遮天蔽日,吞噬一切稻苗,草民駭然。」

「恰在此時,蕭言挺身而出,手擎刀劍,號召巢湖流民,捕蝗捉蝗,甚至以蝗蟲為食。時至六月中旬,一名流民突然瘋癲,指著蕭言大罵︰‘吾乃上古異神旱魃,所過之處,赤地千里,無人不懼。爾為何人,竟敢以蝗蟲為食,害我修行?’蕭言抬步上前,呵斥道︰‘天生萬物,人類最貴,爾雖異種,卻不過是黃帝昔日所蓄畜生,安敢肆意為害?’」

「瘋癲流民大怒,旋即耳目充血,額頭冒出一條三尺小蟲,化作饕餮巨口,欲將蕭言活吞入月復。孰料,蕭言卻渾然不懼,反而拔出佩劍,將其一劍刺穿。旱魃登時大懼,哀求蕭言︰‘原是黃帝子在此,請念我昔日追隨黃帝恩情,饒小妖不死。’蕭言收劍回鞘,責道︰‘既知罪孽,請走東海,無害我百姓。’旱魃伏地,向蕭言叩拜再三,旋即化作飛虹,竄向東海。于是,當天夜晚,漫天億萬蝗蟲,皆月復頂出草而死。」

「巢湖流民皆謂,蕭言是黃帝血裔,有他鎮守巢湖,旱魃不敢來,蝗蟲不敢擾。由是,蕭言之名,瞬間威震八百里巢湖,民眾皆願為之死。今日巢湖,遠近十數萬流民,皆奉蕭言為主。」

劉勛微皺眉頭︰「一劍刺穿旱魃異獸,驅散旱蝗?荒謬!定是妖賊惑民之說。」

廬江都尉連忙勸道︰「郡守,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巢湖數萬流民親眼可證,的確是蕭言刺傷旱魃,而後才有蝗蟲一日死絕,天降甘露救活莊稼。若非如此,蕭言之名,也不會在短短半月之內,傳遍淮南。此時此刻,廬江郡內,無論小民,還是大族,皆有不少人雕刻蕭言木偶,立于宗祠,以作鎮旱避蝗之用!」

文學卒史也是心有竊竊然︰「原來是蕭言,我行走鄉間時,也屢見有人祭拜蕭言求雨。巢湖賊首若是蕭言,觀其蠱惑人心手段,一旦作亂,為禍怕是不亞于黃巾蟻賊。」

劉勛相當不樂廬江都尉所言,輕蔑說道︰「孔丘有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似蕭言此類逆賊,定是張角之徒,今日不除,為害深遠。」

忽而,劉勛又想起一事︰「且慢!蕭言……這名字,我好像似曾听說過?」

廬江都尉微微咧咧嘴角,回道︰「蕭言本為成德市井游俠,因成德劉曄看重,募其為刺客。巢湖舊日賊首鄭寶,即為蕭言擎劍斬殺。蕭言追隨劉曄來投廬江時,劉曄曾大張旗鼓,為其推介,一心助其成事。只是後來不知何故,蕭言忽然辭別劉曄,前往巢湖,廣納流民,坐霸八百里巢湖。」

「哦!原來是他!」劉勛恍然大悟。

繼而,劉勛冷笑道︰「此子果然不是良善之輩。我若用他,廬江十四縣必已因其禍亂。」

文學卒史從旁奉承道︰「郡守慧眼如炬,雖微塵之害,亦能有所察覺。」

廬江都尉盡管對劉勛月復議頗多,卻也不得不違心恭維︰「郡守慧眼如炬,察人所不能察,著實令人佩服。」

劉勛拈須微笑,悠然享受兩人夸贊,緩聲問道︰「巢湖蕭逆,戰力幾何?」

廬江都尉大致估略一番,說道︰「巢湖戰力,說它強肯定不強,蕭言初至巢湖,萬事初建,既無擎旗力士,又無張弓銳卒,定然不堪郡兵沖襲;但是說它弱卻也不弱,巢湖十萬流民十萬兵,恍如野草,極似黃巾蟻賊,殺之不盡。」

劉勛不喜,說道︰「初聚流民賊寇而已,尚不若鄭寶賊兵。若能斬殺蕭言,十萬流民即時散走。我若令你發兵征討,十日之內,可能夠橫掃巢湖,提來蕭言項上人頭?」

廬江都尉不滿劉勛簡單粗暴行事,委婉說道︰「蕭言擊殺鄭寶而有巢湖,焉不知此害?因天降蝗疫,十萬流民視蕭言為神明,沖殺戰陣無所不懼,此點可從其一日攻陷襄安、臨湖兩縣得知。驟然發兵征討,怕是戰果難測。」

劉勛橫瞪一眼廬江都尉,斥道︰「你任職都尉,寧無安民靖賊之心?」

文學卒史唯恐兩人鬧僵,連忙從中勸和︰「劉曄素來熟識蕭言,郡守若要征討蕭言,可否先問問他意見?」

忽听劉曄之名,劉勛不禁遲疑。良久,劉勛揮手令廬江都尉退去,嘆氣道︰「鄧文學(文學卒史)所言甚是,無論如何,此事的確需要告知劉子揚一聲。」

見今日事稍稍告一段落,鄧姓文學卒史拾起襄安、臨湖兩縣文書,詢問劉勛心意︰「郡守,襄安、臨湖兩縣陷城之罪,如何處置?」

「唔!鄧文學試論之。」劉勛說。

鄧姓文學卒史小心斟酌一番,說道︰「襄安縣長有三罪,其一,一縣主官,不能御敵;其二,毗鄰巢湖,不能警戒;其三,賊兵屠戮,素手無策。有三罪而無一功,足見其無能至極。可上書壽春,請罷縣長。」

「臨湖縣長有一罪,御民無方,警戒失常,致使賊兵潛入城內。臨湖縣長又有三功,其一,不顧性命,護佑百姓;其二,曉諭禍福,恩感蟻賊;其三,雖失三千石谷糧,卻存縣城萬余居民。一罪而有三功,足見臨湖縣長良吏之能。再者,六百石小城,驟為三萬蟻賊侵襲,即使天縱奇才,也不敢言必勝,臨湖縣長之罪,是不可抗拒之罪,倘若重罰其人,徒令蕭逆欣喜。」

劉勛連連點頭︰「鄭文學之論,深得吾心。黜惡舉善,我輩之責。襄安縣長當罪,臨湖縣長當獎。」

「郡守明鑒!」鄧姓文學卒史鞠躬作揖。與此同時,鄧姓文學卒史心思飛到臨湖縣︰「老友,這一次,你可得好好感謝感謝我!」

======

賊兵之事不可緩,劉勛喝退廬江都尉,立即來尋劉曄。

「子揚,你可知蕭言盤踞巢湖,聚集十萬流民為禍?」才進門,劉勛便呵呵大笑,好似蕭言為禍巢湖,值得他慶賀一番。

其實,乍聞蕭言為禍巢湖,劉勛的確是欣喜大于憂心。

劉勛為廬江郡太守,劉曄一介白身,然則在廬江士子之間,劉曄的聲望,卻遠遠超過劉勛。廬江諸人,恭維劉勛,大抵是畏其權柄;恭維劉曄,那是真心敬佩劉曄才華。因為此節,劉勛心中相當膩歪劉曄,誰願意被一介白身全方位壓倒?劉勛表面上好似看重劉曄,其實心中卻恨不得劉曄今天就身敗名裂。

蕭言禍亂巢湖,凸顯劉勛慧眼如炬之余,豈不是反襯劉曄眼光晦澀,未曾看透蕭言品性?

舊日倚重之人,突然變身巢湖賊帥,任劉曄十張嘴,也擦不去這層污穢!如果劉曄名望大跌,廬江郡內,必然將再無賢良,能夠穩穩壓他劉勛一頭。

心意如此,劉勛能不高興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代漢最新章節 | 代漢全文閱讀 | 代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