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海上帝國 第270章大明考察記(五)

作者 ︰ 老伊先生

第270章大明考察記(五)

尹峰在離開遼東時,向金掌櫃和中華公司商情部駐遼東的諜報人員發布命令,要求他們盡量動員一些人去台灣,最好就是那些因欠餉活不下去的遼東騎兵。

雖然尹峰從來認為步兵才是黑火藥時代最終決定戰場勝負的力量,但是騎兵也是必不可少的機動力量。巴石河北岸戰役中,騎兵團重騎兵的鐵甲沒法擋住重型滑膛槍子彈,雖然打破了日耳曼雇佣兵的堅陣,但是傷亡慘重。反而輕騎兵用「半旋轉」戰術利用火槍輪番打擊敵陣,倒是體現出了一定的作用。

喜好重騎兵沖陣的尹峰只好收起浪漫主義的不切實際,開始擴充類似龍騎兵的部隊,而且開始訓練騎兵用「半旋轉」戰術對付敵方方陣。重騎兵數量依舊是100騎,尹峰還是保留了這種昂貴的騎兵;實際上中華軍在訓練中,已經漸漸地開始把明朝軍隊作為假想敵人。明軍混亂落後的火器戰術是擋不住重甲騎兵沖鋒的。

……

眼下,尹峰等人就在通州附近,看到了一隊京師三大營部隊的訓練。

此時的明軍並無什麼保密觀念,一般演習和訓練,不會像中華軍那樣事先對幾里範圍地面進行清場。所以,象利瑪竇這樣的西洋傳教士也能有機會觀察明軍訓練。

不過,這種訓練幾同兒戲,不過是兩隊人相向而行,然後兩隊人就唱戲一般用木棍互相擊打幾下;或者是鳥銃手站成密密麻麻一堆,「轟轟」齊射之後,就沒有下文了。沒有隊形變化的訓練,也沒有火器戰術演練,無論是行進中還是列隊交戰,士兵們都沒有整齊的隊形,大多數時候是亂哄哄聚成一團,完全是走過場。僅有的幾百名騎兵,穿著布衣參加訓練,馬匹矮小低劣,似乎沒有經過任何馬術訓練,基本上除了往前跑和停下以外,騎兵們沒有任何戰術動作可言。

而且,在場幾千號人,除了火器手,其余士兵都拿著木棍做訓練用的武器,只有極少數軍官拿著真實的武器。

實際上,明朝政府軍除了真正打仗時外,一般士兵訓練時都只攜帶假武器,發給他們假武器是為了在演習時不致完全沒有武器。隊列、旗號、金鼓等操練科目,一概簡化成最低級的一堆人擁來跑去。沒有隊列操練、沒有實彈射擊、也沒有對抗演習,戚繼光當年訓練南兵的那些套路,一樣也沒有保持下來。

在明軍訓練場外,聚集了一群游手好閑的百姓,明軍士兵也懶得去趕他們。尹峰他們混在這一群閑人中間,倒也絲毫不起眼。

尹峰、陳衷紀和羅阿泉等人看了暗地里直搖頭;這種水平的軍隊訓練,簡直連呂宋土著兵或者半月兌產的莊丁隊的訓練程度都沒能達到。相比中華軍對抗訓練時真刀真槍的場面,明軍這種訓練至多達到了軍校童子軍做軍事游戲的水準。

這就是明朝以致傳統中**事學的弊病的集中體現了,火藥化軍事革命在古代中國展開的時候,正是兵儒合流發展愈加緊密的時候。由于儒家思想在整體價值傾向上偏愛于一些玄學似的道與器之辨,那些書齋里談兵的文士只注重戰爭觀念的構築,往往以虛擬的理想主義對待軍事問題,講求抽象原則,嚴重忽略理論的可操作性,忽略具體軍事學術問題的深化與展開。

受此影響,兵以義動、仁者無敵的戰爭觀念和用兵作戰的哲理性規律通常為兵學家們津津樂道,而對于軍隊編制、武器裝備的制造使用、士卒訓練規程、戰斗隊形演練之類的東西,在兵學家那里往往等而下之。戚繼光的《練兵實記》等講述具體部隊操練細則的著作,在明朝時期實際上並未受人重視。而且,明朝軍制也已經無法自我革新,無法全面引入戚繼光的軍事革命理論。

……

尹峰等人是在由遼東去京師的途中,偶然遇到這一場景的。他們化裝為赴京趕考的舉子,而且還有遼東都司頒發的路引,然後塞了一些銀子給山海關守關士兵,順利通過了這天下第一關。畢竟,明年就是科舉大比之年,一些舉子提前赴京準備考試,這也是當時的普遍現象,守關的官員絲毫沒有懷疑尹峰一行人的身份。

他們一路上比較低調,一般都是坐驢車或徒步。沿途滿目依舊是民生凋敝的現象;這些年華北地區連年遭災,那些農民是最大受害者。

對于農民來說,朝廷官府管稅的官員現在倒是還好應付︰因為此時萬歷帝消極怠工已有十多年,許多地方官空缺,但是萬歷就是不批準官員上任,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了一個縣的縣官需要兼管鄰縣事務的怪現象,因此收稅的官員也經常空缺。但是近衢地方的土地大多為皇家、勛貴、高官士紳多掌握,他們追逼地租則是毫不留情的。

尹峰等人所經的薊遼、通州等京衢重地,居然也有縣官缺位的。他們到了北京,分散從各個城門入城,又相繼來到了華興聯號北京分號的附近,到一處名為「瀚海」的客棧住下。這里是宣武門內的一個胡同內,靠近新建的安葬了利瑪竇的耶穌會天主教堂(民間俗稱的南堂)。客棧名義上是工部屬下一個閩籍小官開的,實際上是中華公司在京師的秘密據點,屬于中華軍軍情部管轄,和華興聯號京師分號一暗一明,互相配合。

到了京師,尹峰和眾人還是頗有感嘆之處的。帝京畢竟是大明朝200年來的中樞要地,雖然已經繁華不再,但是其宏偉的規模還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但是,大明帝國的中樞卻也是一片混亂;萬歷皇帝的無為「不治」,導致到萬歷四十年時,中央六部尚書只剩下一個刑部尚書趙渙,吏部、兵部、禮部、戶部、工部都沒有專人負責。都察院八年沒有正官,按規定給事中要有五十人,御史一百一十人,在職的只剩下九人,僅佔編制的十七分之一。由于缺官不補造成邊防軍請發軍餉,無人簽發,多年不進行軍事操練。地方遇到盜匪,互相隱瞞。各地解銀進京,無人受理。番邦進京朝貢,無人接待。而在朝的諸位官僚,卻依舊分成各個黨派,為了任何事情爭個不休,但那些經手軍餉的官員大肆貪污,卻無人過問。

在瀚海客棧一樓最靠里面的客房內,尹峰看著剛剛送來的邸報,冷笑著說︰「遼東兵變,這幫御史全把責任推給楊鎬,實際上,遼東如今屢屢發生的兵變,源頭實際上就在京師,就在這朝堂之上,皇宮大內之中。」

徐鴻基、曾山對他這種直接把批評矛頭指向天子的話語,多少還是有點不適應。

尹峰指指這份邸報說︰「瞧瞧,葉閣老雖然已經告老還鄉,這里還有人以海禁為題,說他暗中指使家人下海出洋……順帶著指責閩粵兩地的官員包庇下海走私之徒……」

徐鴻基看了一下,也冷笑道︰「把葉向高告了的御史何俊,是浙黨的人,實際上這是在報復,葉閣老當政時曾經貶黜了浙黨內的一名官員……」

尹峰笑了笑道︰「我敢保證,這名御史一定和余姚謝家有關聯。」

門口一陣腳步聲,出外打探情況的陳衷紀急急忙忙推門進來,把一張紙遞給尹峰道︰「這是軍情部買通的一名兵部郎中今日抄出來的廣東總兵塘報。」

尹峰拿過紙條,沒有看,淡淡地問道︰「怎麼回事?」

「大約兩個月前,袁進、李忠率所部500余人,十艘船,向廣東巡海道投降了。」

尹峰眼楮一亮,臉上騰起一陣怒氣︰袁進、李忠自從爪哇島之亂後,已經失蹤了有一年多,如今卻突然之間又冒了出來,而且是向朝廷投降了。「真是陰魂不散啊!他們這是第二回投降朝廷了,難道朝廷就這樣接受了?」

曾山站起身道︰「以我所見,可能還是和海禁有關。最近的邸報上,要求嚴申海禁的奏章有不少,八成都是針對著我們公司而來的。」

尹峰嚴肅地對徐鴻基說︰「不曉得公司總部方面是否知道了這件事。徐先生,你記錄一下︰命林曉增派人手去廣東,查一查袁進他們的情況。另外,增派第二艦隊飛字號一艘,炮艦十艘去澳門,隨時待命準備封鎖廣東沿海,追殺袁進李忠。」

徐鴻基現在是書記官,趕緊執筆記錄。尹峰想了想道︰「讓李大小姐查一查袁進、李忠是怎麼從南洋竄到廣東的,還有,你記錄完後交給紀仔,讓他編成密碼用信鴿發往台灣。」

一名打扮成小廝僕役的親衛敲門而入,輕聲道︰「船主大人,有衙役上門!」

陳衷紀站起身道︰「我去看看……」閃身出門。

沒過多久,他就回來了,擺擺手示意無事。門口響起一陣喧嘩,片刻後就安靜下來。他低聲對尹峰說道︰「不過是幾個衙役跟班來討要例錢,沒什麼大事。掌櫃的人說了,這幫人每月來一次,多是附近地頭的地痞流氓。」

曾山忽然說道︰「我們還是得小心為上,我在京城趕考的時候,經常听說︰錦衣衛經常雇佣這幫人在各處打探消息。」

尹峰皺起眉頭︰「錦衣衛?這倒是聞名已久了。不過,我們這次來京師,恐怕連公司董事會和曾老爺子也不知道具體細節,知道我的大概去向的只有林曉一人,況且他也沒法知道我們具體的行程,這應該不會有什麼紕漏吧?」

曾山有點擔心︰他一直反對尹峰來內地考察,最後沒辦法才跟著來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 | 龍之海上帝國全文閱讀 | 龍之海上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