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南征北戰(二)凱旋
「船主,我的這些兵大多數是南人,這個冬天在北方可是吃足苦頭了。還是讓我們去南方打仗吧?宣明這小子管得的地方太多,我得去幫幫他。」趙鐵來到台灣城北郊的老營,急急忙忙找到尹峰。
尹峰把一疊文件交給他,耐心勸說他︰「趙大哥,第一師是我軍模範部隊,新的整編就從第一師開始,你看看這整編計劃,……別急,仗有的打。等海上的北風刮起來時,我們將以第一師、第三師的全部兵力,南洋、台灣兩大艦隊的主力席卷南洋,爭取在年底把南洋的各處要點全部拿下。從今以後,西洋列強只許在我們指定的島上過日子,讓他們乖乖做我們的貿易代理人,南洋必須成為我們中華公司的內湖。明後年,等我們穩定南洋後,公司的主要擴展目標將轉向北方……」
「北方?還要去北方?等等,您說的是遼東?」
「沒錯,朝廷和女真人將要在那里全面開打,我們就乘機去搶佔地盤。」尹峰攤開耶穌會傳教士們繪制的最新遼東地圖,笑著說道︰「朝廷和我們談和後,即將調集大軍征討建州女真,而且,我估計朝廷軍隊必將大敗而歸。到時,遼東空虛,我們就可以乘虛而入,……到時,我們就在最接近京師的地方佔據一處戰略要點,隨時威脅大明朝廷。」
在尹峰看來,這個時期的南洋諸土邦小國根本不足掛齒。在民族主義還沒有泛濫成災的17世紀,用百萬中國移民淹沒整個南洋地區毫無問題,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資金,百年後那些土著大約會有一半以上忘記自己的祖宗。在尹峰的前世,西方列強只用了幾萬殖民者,就統治了整個東南亞數百年。南洋本來在政治地理位置上,以及歷史文化傳統上,是中國天然的邊疆地區,在大航海時代中國錯過了統合這一地區的機會。尹峰可不想錯過這千年難遇的機會,這樣的時機,在歷史上一旦錯過了就永遠錯過。
……
中華軍北線在四月份撤離了天津衛,帶走了十余萬京衢百姓。陳衷紀轉到江南擔任江南行軍總管,尹峰把曾山也留在江南管理政務。
中華軍從南京撤退時,幾乎把南京城的應天府府庫、漕運倉庫、周邊各府州縣的官府倉庫統統搬空了,搬不走的就地發放到了百姓手中。中華軍隊對當地中下階層的大施恩惠,對皇親國戚、敢于反抗的地主官紳階層則不客氣。從一開戰起,中華軍已經和朝廷撕破臉,也就沒打算和那些極少可能改變政治立場的統治階層保持和諧關系,也不可能保持。因此,尹峰在撤退時命大家盡量地把各地官倉、府庫全搬空,搬不走立刻就地分發,反正就是不能讓那些貪官們重新得到。
回台灣途中,運輸各種物質的船隊規模比運兵船大得多。在此,尹峰從來不打吃虧仗的本性暴露無遺。
趙鐵第一師主力在台灣港碼頭登陸,受到了十萬民眾的夾道歡迎。先期抵達的尹峰組織了一次盛大的凱旋儀式。花團錦簇的牌樓搭建起來,在正面匾額上寫著「百戰虎賁」幾個大字。參加戰事的南北線部隊都派出代表參加凱旋儀式,列隊正步走過「百戰虎賁」牌樓之下。無數串鞭炮在大路兩側「 啪啪」作響,萬民歡呼聲中,台灣港東西南北及安平港炮台同時鳴放禮炮。
以中華公司董事會成員為主的股東代表和台灣鎮守府官員聚集一齊,在碼頭迎接中華軍將士。媽祖廟那尊從湄州請來的媽祖像被抬了出來,飛龍號艦長代表水軍在媽祖像前獻上象征性的戰利品—從南京府庫搜出的一些金器,以感謝媽祖娘娘在海上保佑了中華軍船隊的安全。這一年的戰事中,沿海氣候出人意料的和諧,中華軍運氣也比較好,幾次台風都是往南去了廣東,沒有影響江浙,所以打了一年仗,中華軍艦隊和運輸船隊上千艘次的航行,僅僅因海難損失了兩條船。
趙鐵帶著第一師第一旅當先通過「虎賁門」。他們在北運河河西務一日兩戰,連戰連捷,第一師已被稱為「天下第一師」。
尹峰站在臨時搭建的檢閱台上,微笑著看著自己的軍隊正步列隊走過。
趙鐵騎在當先的戰馬上,手持指揮刀挺胸吸肚,昂首挺胸,經過檢閱台時當先舉刀高喊︰「船主萬歲!」
無數士兵舉槍通過檢閱台,無數把刺刀明晃晃地反射著陽光,無數張嘴中喊著「萬歲!」
尹峰對這種大逆不道的呼喊很滿意。
他在一處蠻荒島嶼上拉扯起的中華公司和中華軍,如今已經發展到他自己也沒預料到的高處了,正在撼動大明王朝的基業,改變歷史的軌跡。正是由于他游離在傳統官場之外,甚至是游離在傳統文化之外,手下這一群人也是缺乏儒家傳統文化燻陶的邊緣人群,所以才能發展出中華公司。
這個怪胎一般的中華公司本來僅僅是為了向西班牙人復仇而聚集起來的,人數不過兩千多人;而如今中華公司直接控制區內,不包括江南地區,直接管轄人口已經超過了350萬。每月在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沿海,還有數萬到十數萬民眾在中華公司組織下,出海移民。所謂安土重遷的中國農民,確實有,但是勇于開拓新土地的中國農民實際上也不少。
如今,中華公司以一個商人武裝團體,一舉打敗了龐然大物般的明朝政府,士氣高漲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尹峰感嘆不已,激動之下向前邁出一步,向士兵們舉手平胸敬禮,然後振臂高呼︰「中華軍萬歲!」
「萬歲!」
「萬歲!」
凱旋儀式從中午一直持續到晚間,最後是最新下水的兩艘主力艦定遠、鎮遠以百炮齊射,各炮台發射煙花火箭無數結束。
台灣港二十萬民眾目睹了此情此景,相信百年後有關這場大規模凱旋儀式的故事,還會在民眾中流傳。
尹峰不是第一次搞凱旋儀式,但是這一次凱旋是影響巨大的。中華軍百戰百勝,中華軍士兵發現了明朝的虛弱,對明朝的正統性已經完全無視了。中華公司的統治區內,新來移民對中華公司的認同也更進一步。
戰事暫時告一段落後,與朝廷的密約實際上還有很多細節問題都沒定︰尹峰的身份、中華公司的地位等等,雙方的談判實際上還在鎮江舉行。
尹峰開始整編部隊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份了。
現在朝廷上下已經把中華軍忽略了,或者說是故意無視了。談判實際上還沒談完,徐光啟就在言官的攻擊下,被撤去了大學士頭餃,以南京經略身份主持談判。原南京經略南京兵部尚書張鶴鳴成了閩浙總督,打算組織編練新軍,熊廷弼總算被正式啟用,暫時為南京代理守備。
萬歷皇帝自從三月份後,就再也不上朝了,重新和以前一樣不見朝臣。這些日子,他實際上都在病痛煎熬中度過的。萬歷四十六年入夏以來,萬歷皇帝身體始終不好。六月初六日他對內閣首輔方從哲說:「朕入伏以來,著濕燻蒸,不時月復瀉,頭目眩暈,身體發軟。見今服藥未愈,臨御不便。」
他不能御朝,還得為遼事操心,可是全國上下疲憊已極,國庫空空如也。在中華軍連番打擊下,再要籌集兵力、糧餉、武器去征討建州女真,除了增加稅收之外,已經毫無辦法。從萬歷四十五年內閣次輔吳道南丁優歸里後,內閣輔臣只有首輔方從哲一人,而方從哲偏偏不是一個勇于任事的有為之臣,當此多事之際畏縮不前。他因兒子方世鴻殺人遭巡城御史彈勸,索性借此機會乞求皇上罷官。不久,天上出現彗星,京師又有地震,方從哲到神宗優旨懇留,才放下心來,入閣視事如故。為了減輕壓力,方從哲希望皇上到文華殿召開九卿科道等官會議,共圖保遼保京師之策。實際上,他根本是想有人能分擔一下自己的責任。
神宗派文書官到內閣傳諭,因疾病纏身,無法出席文華殿會議,希望大臣諒解。以後方從哲又請求從速補充內閣成員,為此連上十幾道奏疏,甚至在文華門候旨六天,還是不得要領。過了兩天,神宗向方從哲解釋,實在是由于病得不輕,無法批閱奏章,不得不拖延,「少侯朕稍愈,即且夕詳覽簡發」。方從哲實在沉不住氣了,一反常態,改變以往那種虛與委蛇的態度,直言批評皇上並無真心實意:「輾轉延誤,日復一日,是皇上原無增補閣臣之意,不過借此以示籠絡耳。」矛盾已經尖銳到這種地步,神宗不便再拖,同意由吏部會推六七名候選人供他從中點用。過了幾天,神宗點用了史繼偕等兩人,感到不太滿意,又收回了自己的意見。
萬歷皇帝無論是真病還是假病,無論如何,他已經嚴重影響了對遼東的戰事。遼東軍主力先敗于中華軍,再敗于八旗兵,結果,八旗兵比原先時空中更快地打下了沈陽、遼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