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農家小女子 第二章 麗娘進城

作者 ︰ 人與人

從林家往縣城走,先要經過博陽河,再走茶子山小路,最後在上官道。麗娘人小力弱,身上又背著二十幾斤的白菘到的河邊時已是氣喘噓噓。

博陽河水面寬,須得乘船才能通過,河面上經常停有渡船以供路人通過,只是船資不低,得要一個銅錢,所以一般的鄉下人家無事是不外出的。麗娘望著手中的大錢真是心痛的的心肝肉都疼在了一起。

過罷河,麗娘是走走歇歇,來到城門口已是一個多時辰。德安縣城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的古城,城門高聳,城牆有五六米高,城門口兩邊站滿了守城的兵士,對過往的路人進行檢查。

待進的城,已是巳時末了,城里面街道寬闊,干淨整齊,兩邊商鋪林立,酒樓飯館林立,人聲絡繹不絕,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因生活富足而帶出的笑容。麗娘有一瞬間的恍惚,感覺自己是走在二十一世紀的都市里。

麗娘問過路人,先是找到了賣日常米面肉菜的集市。這是一個有著幾百平米的大集市,從東往西走,賣豬肉的、賣羊肉的、賣魚肉的、賣雞鴨及各種米面菜蔬的,擺的是滿滿當當,每一個攤位前都擠滿了人。

麗娘一路走,一路打听著各種物事的價格,豬肉四十文一斤;羊肉六十文;魚的品種多,要二十道五十不等;雞鴨也是要三十文一斤,米最差的要七文錢。我的個乖乖,麗娘心中一嘆,這物價可真不便宜,按一個銅板三毛錢計算,也比的上麗娘穿越前的物價水平了。

到得前面一個賣各種瓜果蔬菜的鋪子麗娘放下背上的簍子,小心的整理了衣裳和頭發,人都是有嫌貧愛富的心理,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商場,那些店員也總是喜歡看人下菜的,麗娘不想被人看不起給趕出來。

麗娘這邊剛進點,那邊立著的小店員就走了過來道︰「小姑娘,買點什麼果子啊」?麗娘裝著打探的樣子,四面轉了轉問道:「這桔子幾個錢一斤」?「十個錢」「隻果呢」「十五個錢」••••••••「白菘呢」「三個錢」這麼一來一往的,麗娘終于了解了自己想要了解的,頓時心中是無比高興,可面上卻是無比的平靜。又與這小伙計東扯西扯的閑了了會。得知,像他們這樣的店收蔬菜果子都是找城里牙行幫忙,牙行的人總是知道哪里有好東西,麗娘知道牙行就是現代的中介公司。

從鋪子里出來,麗娘來到了集市邊賣散貨的地方,周圍也有不少販賣自家農產品的人。花了差不多一個時辰,以每斤兩文錢的價格把白菘賣了,得了五十文錢。雖然能賣到三文錢,但麗娘為了能快點趕回林家,不得不便宜的賣了。想著少掙的二十文錢,麗娘的心就一陣滴血。

出了集市,麗娘往大街上走,往繡品鋪子一路走著,老遠瞅見兩個人,是林氏兩兄弟,麗娘剛想避開,就被他們看到了,只見兩人走了過來,林明遠踫了踫林明軒的胳膊道︰「麗娘怎麼上城里來了,早上沒听你說啊」?林娘見會了面,只好道︰「劉嬸子讓我來給她買點針線」。

林明軒這個人平時就沒有林明遠活泛,加上在林家麗娘害怕楊氏也總是避著他,因此吭吭哧哧了半天來了句「吃午飯了」?麗娘看著他很是無語。

和林氏兩兄弟分別後,麗娘去路邊的混沌攤吃了碗混沌,本來,林明軒是要帶麗娘去吃飯的,不過,麗娘拒絕了,想啊,本來已經不得楊氏的喜歡了,這萬一有誰看到她與林明軒一起在城里的飯館出現,跑回去告訴了楊氏,那真的是麼辦法活了。

大中午的繡鋪里沒什麼人,鋪子的老板娘是個非常熱情的人,見到麗娘進來了忙道︰「沈家的小娘子進城了,這次是有什麼好東西」?麗娘也來過幾次了,知道老板是個極爽快的人,因此也不和她客氣,直接到︰「只有三十根絡子」。

三十根絡子拿出來,麗娘就看見老板娘的眼楮亮了起來。的確,麗娘不會繡花,但是配色卻是不差的,只見老板娘道︰「每根五文錢,再多也是沒有了的」。這比之前料想的多了一文,麗娘心里樂開了花。

拿著老板娘給的一百五十文錢,麗娘心里是無比的舒暢,又買了些絲線向老板娘打听了牙儈的所在,老板娘見麗娘今天賣東西和買東西爽快,沒有討價還價,心里高興就告訴她說城里的李牙儈是最講信譽的。

麗娘歡喜的謝過了她,順著道找到了李牙儈,道︰「我嬸嬸有五分地的白菘,長勢非常好,想托牙儈給尋個好買家」。

李牙儈見麗娘小小年紀,話卻說的順溜,以為是家人教的,就到︰「城里的白菘是多,但只要是你家的菜好的還是好賣的,現在是三文錢一斤」。

麗娘見這李牙儈講的果然不差,想來也是個誠信的人,就和他約定,等找好了買家,就到林家村的林家找她。

和李牙儈分別後,麗娘就去糕點鋪子給林三娘買了五塊栗子糕,以感謝她。畢竟她打絡子和種菘菜,林三娘是幫了她大忙的。

麗娘回到林家時已是申時末了,進房間把今天的銀錢放好,數了二十五個出來,那是分給劉嬸子的,其他的麗娘數了數,有一百一十三文錢,隨後又記了數今天總共花了六十文,兩文路費,吃飯要了八文,繡線三十文,最貴的就是買給林三娘的栗子糕,才五塊就花了二十文錢,銀錢可真是不盡花啊麗娘想著。

麗娘記好了數,把這一白一十三文錢用小帕子包好,小心的移開了衣櫃,衣櫃後面的牆上,麗娘在那挖了一個洞,那里有一個巴掌大的木盒子,里面是麗娘這兩年攢的二兩銀角子及五百文錢。

本來她還有一些好東西的,是林家老夫人過世前給她的及副銀手鐲和銀簪子,論價值的話也有五六兩,不過後來都被楊氏拿走了,理由是她年紀小,藏不住錢,真實的原因就只有楊氏自己知道了。

麗娘藏好錢出來時,劉嬸子在廚房準備晚飯。麗娘和她講了今天進城的情況,把了她二十五文錢,只是瞞了絡子的事,不是她信不過劉嬸子,只是為了以防萬一罷了。

兩個人在廚房忙活時,劉嬸子往門外瞅瞅道︰「今天你走了後,春梅問你來著,我說不知道,她還道大門外找了找,你當心點」。

麗娘听了,不置可否,再怎麼當心,麻煩該來的時候還是會來的。

麗娘轉了話題道︰「晚飯準備了什麼」。

「一條魚,豬肉片,菘菜,你來做吧,你做的菜味道是總格外好一些」。

那里是她做的菜味道好,麗娘想,不過是宋人做菜舍不得多放油及調料罷了。

麗娘就著劉嬸子準備好的食材做了一個白菘梗炒肉片,清炒白菘,魚頭豆腐湯,水煮魚片,做水煮魚得有辣子,味才好,不過這時代沒這東西也只能將就了。

等麗娘做好後,劉嬸子過來說︰「分明是你炒的,每次告訴大夫人都說是我做的,我看大夫人也是心知肚明的,今個午飯你不在,大夫人就抱怨說飯菜的味道不好」。

麗娘听了心里苦笑,大夫人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可卻不能放到明面上來的,不然,要是事。

等一家人吃完晚飯,麗娘和林三娘回了房,拿出在城里賣的的栗子糕,林三娘頓時喜笑顏開,抱住麗娘就道︰「我就知道麗娘子對我最好了,知道我喜歡吃栗子糕,每次上城了,都給我買」。

說完就坐在桌邊小口的吃了起來,邊吃還邊道︰「是萬福興的,他家的栗子糕總是格外的香甜,我最愛他家的了」。

吃完了栗子糕,林三娘做到了桌邊準備練字,麗娘幫她磨好了墨,正準備坐到床上去打絡子就听得外面有敲門的聲,麗娘走過去一看,是林明遠。

只見林明遠手中提了個小紙包道︰「麗娘子,這是小二買的,托我拿過來」。接著又是嘿嘿一笑道︰「小二對你可真不錯,怕你沒吃午飯,特意給你買的••••••」。

麗娘抬頭只見院中棗樹下,站著個人,想來是林明軒了,麗娘是在是不知說什麼好,就轉身回了房,林明軒的好意麗娘不是不知道,可根本不敢有所表示。

回了房,听見響聲的林三娘抬起頭問道︰「誰啊,這麼晚了」。

麗娘道︰「是大少爺,他給你買了栗子糕,這會送來,見你在練字,就不進來了」。

林三娘見了,又是一陣歡呼,接過栗子糕道︰「可是晚飯吃的太飽了,這會是吃不下了,只能留到明天了,不過這栗子糕在是香」。

其實麗娘也是喜歡吃栗子糕的,以前老夫人在的時候,每次有了栗子糕,她都能得上兩塊,現在麗娘已經有好久沒有吃上了,想不到,林明軒卻能記得她喜歡吃栗子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宋農家小女子最新章節 | 北宋農家小女子全文閱讀 | 北宋農家小女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