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父的話立即引起了徐三才的興致,他連忙打開冊子細細閱讀。手冊的開篇是一篇總綱,講述了這個刺劍劍技的總訣,他本有過目不忘之能,但他卻一遍又一遍的閱讀著短短三百多字的總訣。這總訣並不難背誦,但其中的奧義卻讓他回味無窮。
讀了總訣,徐三才才知道這部刺劍劍訣的精妙和難度,總訣中提到任何敵人就算再強大也有弱點,任何戰技招式再玄妙也會有漏洞,只要找到這些弱點漏洞,就能花費最小的力氣以最快的方式殺死敵人。
這個總訣說起來就像廢話一樣,無論是劍術,還是刀法、戰技等,都應該攻擊敵人的弱點,但又有幾個人可以在激烈的交戰中,迅速準確的發現敵人的弱點,招式隨時都在變化,又有誰能把握住機會,在間不容發之機抓住招式中的漏洞。
在其後總訣又描述了刺劍招式的訣竅,攻左而示之右,攻前而示之後,攻上而示之下。徐三才立即聯想到了孫子兵法始計篇中的一段話︰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他見這部刺劍總訣中竟然和最高明的兵法暗中相合,自是對這部劍訣更加期待,反復閱讀品味著總訣,就連王父悄悄退出房間也沒有發現。
徐三才繼續翻看冊子後面的內容時,才明白為什麼說這本冊子是否算劍技都成問題。在冊子中即沒有連貫的招式,也沒有戰氣運行的說明,只有八十一個姿勢的圖案。那些姿勢很奇怪,有的十分簡單,只是直刺而出;但有的卻稀奇古怪,身體彎腰下伏,寶劍卻是斜向上刺出;甚至還有一個圖案人幾乎躺在地上,寶劍上撩刺出。
人像圖案有的寶劍是從自己腋下向後刺出,甚至有一個是彎腰低頭,寶劍從胯下向後刺出。還有的圖像中的人體姿勢十分別扭,右臂向左探出,寶劍卻向右斜斜刺出;還有一個圖像是踮著腳尖手臂向上伸出,寶劍卻向斜下方刺出。
圖案並沒有任何關于如何運用戰氣的說明,圖像只是孤立的一個姿勢,並不是向轉劍劍技那樣將招式的線路全部描繪出來,也沒有說明每個姿勢的用途。不過,在冊子最後卻有對寶劍刺出的要求,速度、準確性和力道都必須恰到好處,還附有練習刺劍的方式。
徐三才讀了這本冊子三遍,似乎發現了一些頭緒。學習這本刺劍術其實沒有固定的套路,包括那些難以實現的古怪招式,以及後面附加的練習刺劍速度、力道和準確性的方式,都是為了讓人訓練出各種攻擊方式,可以在發現敵人弱點時,從各個角度準確攻擊。
徐三才仔細閱讀了三遍冊子,確信自己準確無誤的將冊子中的內容完全記住,這才發現外面已經將近天明。他現在雖然幾乎拿出全部時間修煉戰氣戰技,但每天還是堅持早晨日出時的一個小時內修煉太極養生訣,並以道家真氣堅持洗滌自己的肝髒。
徐三才第二天又細細閱讀了一遍那本小冊子,嘗試做圖像中的姿勢。他開始照做之時才發現那些姿勢大多數做起來別扭之極,就算勉強做出來,也使不出力氣。他的身體因經歷了三次伐經洗髓已經改造得具有不凡的柔韌性,若連他都無法做出這些姿勢,其他人學習這些姿勢更是難如登天。
徐三才也明白這本冊子為什麼不被軍方重視,軍方追求的是力量,一般都是身體結實有余,柔韌性不足。而且將士上陣都穿戴盔甲,也根本無法運用這套刺劍術。因此,這部刺劍手冊落在軍方的手中,確實是十分浪費。
徐三才在王家的一整天都是呆在那間狹小的密室中,不知疲倦的照著那本冊子中的圖案,照貓畫虎的嘗試著學習那些姿勢。一直到了晚上,他和王家一起吃飯時,王父向他介紹了兩個城中的武器店。由于寶劍的尺寸和重量都需要自己親自挑選,王父也不可能為他購買。
徐三才吃過飯就和王有才返回了學院,他自此開始除了修煉戰氣外,又多了一個任務,就是反復練習那八十一個姿勢。當然,因為王父反復囑咐不能讓其他人知道他看過那本刺劍手冊,他都是在背人的場所一個人偷偷練習的。
徐三才還到王父介紹的都城的兩家武器店轉了一次,結果卻並未購買寶劍,能被他看上眼的寶劍,最便宜的也要賣到四百多金幣。而那些便宜的寶劍,比學院出售的還要貴一些,因此,他還是決定回學院先買一柄尺寸適合自己的普通寶劍。
徐三才有了寶劍,除了練習那些古怪的姿勢外,當然也修習那本轉劍劍訣。轉劍只有十八招,但每一招都有著復雜的招式變化,尤其是身法、步法飄忽不定,最是難學,幸虧他修習了飄絮身法,否則,這套劍法還真是難以學習。
轉眼數月過去了,徐三才終于將轉劍基本掌握,那八十一個刺劍術的姿勢也可以完全準確做出,接下來他開始按照刺劍手冊中記載的方法練習刺劍術的準確性和力道。練習準確性十分簡單,只需要在樹干上畫出目標,以各種姿勢快速準確的以寶劍刺中目標。
力道的練習相對就比較復雜,在刺劍手冊總訣中要求,每次攻擊的力道都要拿捏的恰到好處,例如刺敵人的心髒,必須是劍尖刺入對手的心髒,但只需要刺入心髒半寸,絕不能刺入太深,更不能刺穿敵人的身體。因為那樣不但會浪費氣力,最關鍵的是寶劍刺入和拔劍必然浪費時間,若被敵人圍攻就成為致命的弱點。
練習刺劍力道第一步是以十層草紙綁在樹干上,一劍刺出要洞穿十層草紙而不能讓樹干受損就算小成。第二步是刺劍的攻擊力和刺入深度並重,若沒有足夠的攻擊力,再巧妙的招式也是枉然,練習方式內以十層獸皮綁在樹干上練習刺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