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 第64章 經濟基礎

作者 ︰ 致命兵器

第64章經濟基礎

但不久之後,林格就下達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命令,施佩爾不僅不是窮途末路了,而是鯉魚一躍過龍門,被林格直接將其提拔為新成立的帝國生產部部長。

林格讓施佩爾擔任帝國生產部部長這麼重要的職位,是很出人意料的,這事實上也是林格下的一個很大的賭注,這也是他所有任命中最特殊的一次。

林格情願冒著風險豪賭一把的原因是他非常欣賞施佩爾,在歷史上,施佩爾是帝**備、軍需及軍火部部長等,是第三帝國中後期最重要的人物,很多人評價他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遠超過戈林、隆美爾等人,甚至超過了希特勒本人。

他按不同的武器系統設立了3個指導委員會和與之相聯系的企業聯合組織,他創立了全面的工業自行負責制,同意工廠加強管理方面的自治,43年,施佩爾任軍備部長半年後,在盟軍的狂轟濫炸下,軍備生產的總產量反而增加了60%,到1944年7月,在勞動力只增加30%的條件下,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一倍。

他信任工業界的負責人,使他們積極主動,自覺負責,敢拿主意。在工作中,他喜歡令人不舒服的共事者,而不喜歡百依百順的手下。

在戰事不利的時候,他可以傾盡全力阻止希特勒下達的瘋狂的焦土政策,為此甚至不惜準備毒氣去大本營刺殺希特勒,沒有他的努力,戰敗的德國很可能一夕倒退到中世紀。

而在柏林即將陷落時,是他駕機前往柏林勸希特勒逃亡,當最後知道希特勒的死訊後,又可以對著希特勒的照片抱頭痛哭,即使在戰後坐了20年的牢,出獄後,仍然是德國70年代最富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寫的幾本書對後人有著很深刻的啟迪和指導意義。

有了這麼良好的先入為主印象,林格不重視施佩爾那才真叫奇怪了,盡管施佩爾主持的柏林模型設計過于夸張,但即使林格也不能否認那是一個充滿美感和力量的藝術品,否則也不會把希特勒迷的如醉如痴。

他上位後立即就將模型送出總理府,也多少是因為怕看了時間長了,抵抗不了這種致命的誘惑力,而像希特勒一樣誤入歧途,單從模型設計上看,就能知道他的設計者是多麼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

而讓林格最終決定重用施佩爾的根本原因是,歷史上的40年代,施佩爾一手控制德國的經濟大權時,他恰恰是一個臨危授命而半路出家的和尚。

那麼艱苦和混亂的情況下,都能做的如此出色和井井有條,現在不是更應該給他足夠的適應時間和學習過程,何況,還有林格在一旁為他把關。

在林格的全力支持下,施佩爾的權柄日重,戰爭前夕,在他的提議下,建立了中央計劃局,負責指導武器和物資生產的各種計劃、方案,安排工業生產的輕重緩急,成為德國戰時經濟中最重要的機構,甚至可以直接影響海陸空3軍的發展方向。

對于施佩爾的重用,也非常符合林格一貫的用人習慣,在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領域,他喜歡使用技術性官僚,古德里安是軍隊系統的代表,施佩爾、沙赫特甚至包括戈培爾都是內政方面的典型人物。

帝國生產部只是德國進行戰爭準備的冰山一角,事實上,從1934年底開始,德國的戰爭準備從各個方面都開始全面提速,即使在林格響應羅斯福發表和平宣言時,德**隊的恢復與發展也沒受到任何不利影響,始終按著計劃有條不紊的一步步壯大。

德國退出裁軍會議和國聯還不到一個月,林格就在柏林主持召開了一次重要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這次會議以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和規劃為主題,看似與軍隊建設沒有直接關系,但實質上它是德國逐步轉入戰爭經濟的前哨戰。

幾年之後,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德國海陸空三軍能夠縱橫馳騁在歐亞大陸和廣闊的海洋上,其基礎正是建立在多年高速發展的經濟建設之上。

大會第一天的開幕式上,林格發表了事後被很多人認為是戰爭宣言的講話,他說︰德國要崛起,要稱霸世界,要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不能企望于別人施舍的和平,而要立足于自身建設,首要的問題就是必須要把經濟搞上去,發展德國的軍事工業,以充足的經濟和工業能力來打贏可能的未來戰爭。

他甚至危言聳听的說道︰如果戰爭爆發,石油、橡膠、鐵礦石就成了第一物資,成了制約戰爭的第一物資。如果戰爭爆發,我們將不會從外國得到任何援助。以此來統一德國政府和工商界的認識,刺激企業家們的積極性,刺激他們在加速生產中獲得更多的利潤。

在這次大會上,林格對自己控制下的經濟班子成員進行了明確分工,以軍工生產為主,把食品,冶煉,外貿,石油,橡膠、國內短缺的戰爭金屬等產品的生產和儲備,明確到各個負責人頭上,分工抓好指標任務的落實。

讓科研部門研制出合成橡膠,合成汽油,提高化肥產量等方法,來換取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的糧食,換取西班牙,芬蘭,土耳其的鎢,鉻,鋯等金屬。

這次經濟會議為期一個星期,在大會的最後一天,又通過了林格提出的全國進行5年計劃的建議,並形成了正式文件。

五年計劃的目標不言而喻、呼之既出︰在五年內為開戰做好最後的物質準備。

大會勝利閉幕之後,德國的軍備和軍需生產開始全面提速,為了更加完善的,及時完成經濟生產向戰爭經濟轉變的目標,林格重新整合了多個政府部門。

這些相關的職能部門,擁有對整個德國經濟和資源進行組織、分配和操縱的重要權力,對向戰爭經濟過渡的德國來說至關重要,就像在戰場中集中使用兵力的原則一樣,對于國民經濟的掌管越集中化,其初期效率就越高。

德國的很多經濟和工業部門,名稱雖然沒有變化,但內在的職能卻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改變。

這里有很多重要的部門,涉及金融、對外貿易,物資儲備、工業發展規劃,運輸,勞資關系等諸多環節,除了上文提到的帝國生產部之外,還有幾個重要部門的職能也應該簡單概括介紹一下。

第1個就是前文提到的標準化生產委員會。

弗立克領導下的標準化生產委員會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德國經濟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鼓勵私人企業的股份化和管理權分離,建立行業自我管理機構,以及在各工業部門內部設置有權威的委托代理機構和聯營機構,德國第一次能夠使大規模生產體系標準化,並從中得到好處。

無論是位于埃森規模巨大的克虜伯兵工廠,還是西里西亞地區只有十多個人的家族小工廠,都可以按照統一的行業標準,生產同樣規格的槍管、子彈、齒輪和其他產品。無論是MAN還是寶馬都可以制造出同樣標準的坦克和發動機零部件。

第2個部門是弗里茨沙克爾的勞工部,主要職能是建立合理化的勞動分工制度,與國家社會黨的群眾組織勞動陣線聯盟合作,保證工人們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環境,協調勞資雙方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勞工部制訂了一系列的標準,對德國的工人和工程師進行等級評定,來促進工人們的生產熱情,最優秀的熟練工人可以得到最優厚的待遇和豐厚的獎金,甚至可以免服兵役。

1936年之後,勞工部還負責招募更多的外國勞工輸入德國,並努力提高德國婦女參與社會生產的動員率。

戰爭爆發後,勞工部又在德國企業內建立了上夜班、節假日上班和獎勵加班加點的制度。鼓勵工人們延長工作時間,以便換取加班費,某些部門的工人每天平均工作時間達10小時到15小時。

第3個部門是戈特洛勃.伯格爾負責的交通部,負責公路、鐵路、河流、海運及機場等一切交通設施的建設和日常管理。

這個部門事實上是林格為了解決戰時運輸和後勤問題的一個嘗試,也是為了能在戰時更好的進行物資調配而進行的後勤專業人員的訓練和儲備。

交通部每年都要配合軍方進行兩次以上軍隊調動和物資補給的實兵演習,制訂相應的物資運輸和補給計劃。

幾年之後,一些很隱秘的研究小組也在交通部悄然成立,他們是專門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比如說,他們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更好的解決蘇聯的鐵道軌距與歐洲不一致的問題,因為德國想進攻蘇聯,軌距不一致就是卡在這個軍事行動喉嚨里的一根毒刺,不能提前拔除,也要想盡辦法軟化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最新章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文閱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