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 第12章 亂戰

作者 ︰ 致命兵器

日軍鈴木旅團針對13軍的戰略部署是︰首先在交通要道布置防線和據點,然後組織機動兵力進行清剿。

最初,關東軍鈴木旅團不僅在白天組織部隊掃蕩13軍殘兵,晚上也曾組織了很多以中隊為單位的機動部隊出擊,但很快就發現黑夜中進行這種清剿實在得不償失。

夜晚的混戰中,日軍部隊自己都分辨不出敵我,戰場上到處還游蕩著大量散兵游勇,人的適應能力總是超強的,很快就發展成︰無論中日軍隊,在發現點風吹草動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先開槍的伺候。

特殊的戰場環境迅速教會了每個部隊都必須遵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原則,在黑夜中敵我難分的情況下,大聲喊著口令,去傻傻的等待對手回答那就是找死了,更糟糕的情況是,很多時候即使先開槍也並不舒服,因為這經常會吸引更多的雙方軍隊聚集過來,而徹底變成混戰。

最最糟糕的是,很多中**隊在黑夜中經常判斷不準正確的前進方向,在已經越過日軍防線後,會不由自主的殺個回馬槍,讓黑夜中的戰斗更是混亂不堪。

5日晚上的一場戰斗就非常有典型性,酒井中隊追擊一支中**隊到一個村莊,雙方各佔半個村子殺的難解難分,村子四周也開始越來越熱鬧了,周圍的各個方向都槍聲大作,在這種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下,想從槍聲中分辨出東面的是友軍,西面的是敵人那實在太困難了,最佳方案無疑是佔穩一塊地盤,對任何靠近的人都攻擊。

混戰了一晚以後,關東軍鈴木旅團主動調整了部署,在晚上基本只防御核心陣地和交通要道,在天亮以後才出動機動部隊清剿。

這樣做,日軍的損失減小了,也給**將士們打開了一道方便之門,多數能夠逃生到北平的13軍將士,都是利用黑夜的掩護滲透過日軍防線的。

北平城內的佟麟閣將軍也並沒有閑著,從接到湯恩伯向北平轉進的電報後,就在為13軍將士們的安危操心費力,除組織大量突擊隊進行接應外,在和一些運氣比較好、腿腳比較快而最先進入北平城的13軍將士們溝通後,又立即下令征集了北平城內的所有煙花,好為黑夜中難以判斷前進方向的13軍將士指路,6日晚上開始,一線防御陣地的29軍官兵,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通宵達旦的放煙花。

8月7日夜,湯恩伯在警衛們護衛下,奇跡般的沒開一槍一彈,就穿過日軍的防線與29軍接應部隊踫上了頭,這首先是他運氣好,警衛們找到幾個老鄉做向導,避開了日軍的防御陣線和據點。

也得說他有小聰明,在被飛機轟炸2次後,湯恩伯就想明白了,這時候乘汽車最危險,人多勢眾很危險,沿著大路走更危險,于是他將軍部和其直屬部隊分成多路,由參謀長等將官分別率領前進,他自己身邊僅留下了不到100人。

但是對13軍大多數將士來說,這條看似很短的道路卻是一條真正的不歸路。(那時北平城規模遠沒現在大,如果按現在標準看13軍的行進路程其實只是北京郊區到市區的距離,當然道路和交通條件也遠不能和現在比了)

北平城邊的煙花和槍炮聲交相呼應,直到8月10日才基本沉寂下來,經過事後清點,13軍已經基本殘廢了,最主要的損失是人員,失蹤了正副參謀長和2個師長,團長以下更是損失慘重,3萬多人的部隊,能進入北平城內不足萬人。

重武器的損失勉強可以接受,13軍的炮團安然無恙,只是貢獻給了南口傅作義的35軍,因為本來就打算出擊幾天就撤回去的,這個團就沒隨軍主力從南口出擊,主要丟失的是重機槍,迫擊炮等等。

但持續多天的戰斗和逃亡後,士兵隨身攜帶的彈藥也是所剩無幾,好在,在日軍全面封鎖北平前的一段時間內,29軍搶運進了大批的武器彈藥,暫時北平城內的守軍還不至于擔心沒有彈藥。

不過進入北平之後,並不代表日子就好過了,日軍對北平的包圍封鎖一日緊似一日,即使13軍在北平北面制造混亂時,日軍也沒調動其包圍在北平南面和西面的任何軍隊。

負責指揮日軍包圍北平的華北駐屯軍參謀長宮本很清楚,進入北平的13軍殘部最多只是苟延殘喘而已,仍處在一個大的包圍圈內,隨時都可以解決,控制好北平的南面和西面才是關鍵,鈴木旅團沒有拼命攔截13軍,也是出于同樣的考慮。

日軍沒有對北平發動總攻,因為此時的南口戰役正逐步進入**,香月清司中將在發現13軍南下逃往北平後,一方面命令14師團一部進行追擊殲滅,另一方面以第6師團為主力開始進攻南口,他下決心要迅速將這個釘子拔掉,因為只要南口掌握在中**隊手中,華北駐屯軍就很難展開手腳。

香月清司下這個命令的時候是比較樂觀的,第6師團、第14師團均為日本國內剛剛派來的援軍,在開拔前補充了大量兵員,此時的戰斗編制人員均在25000人以上,尤其第6師團(又稱熊本師團,37年底調到華東戰場,南京大屠殺的主犯)更屬于日本第一等的7個主力師團之一,他認為以這個師團的戰斗力,可以迅速的解決守衛南口的晉綏軍,之後他就可以把手伸向孫連仲集團了。

不幸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顯然中**隊的抵抗超過了日軍的預期,實戰的情況證明,香月清司想的有點過于簡單和理想化了。

南口的守軍現在主要是傅作義的35軍,另外,郝夢齡第9軍部署在八達嶺一帶,騎一軍為預備隊,晉綏軍的裝備雖然不如中央軍,但比29軍還是強多了。

他們首先有著非常有利的地理條件進行防御作戰,南口一帶群山起伏,自古為兵家要地,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其次9軍和35軍在此地駐守多日,趕修了大量防御工事,可謂以逸待勞。

傅作義軍還有一個優勢,從1933年的長城抗戰到1936年的綏遠反擊戰,他指揮35軍和日軍多次交手,基本不落下風,是抗戰初期最了解雙方軍隊優缺點的將領之一。

雖然現在他升官成為第7集團軍司令,但35軍是傅作義的起家部隊,仍舊由他兼任該軍的軍長。

35軍將士根據他總結的和日本人作戰的經驗和教訓,在訓練上非常重視練夜戰和近戰,提出「練兩只夜眼」的口號,強調夜間射擊和拼刺刀,他尤其重視遠距離奇襲和「掏心戰」,每星期部隊有三次全副武裝越野跑六十里急行軍的訓練,要求官兵「練兩條鐵腿」。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最新章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文閱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