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早朝與大臣議事,因難民一事,眾大臣吵嚷不休,難下決策,回宮思來想去,宣旨召水溶晉見。水溶來時,皇上已在御書房等候多時,水溶參拜已畢,皇上道︰「你雖不上朝,也該听說難民之事,有的難民已進入京城。你看該如何處理。」水溶道︰「臣竊以為皇上應救民于水火之中,解民倒懸,開倉放糧。」
皇上道︰「去年對荒旱地區已經賑災,如今恐再難以拿出更多。」水溶道︰「皇上,歷來黎民造反,均發生在災年,朝廷處理不當,易出事端。」皇上道︰「依你看如何?」
水溶想了想道︰「皇上應該下旨,不讓各地米商囤積居奇,牟取暴利。平衡米價,安定民心,此其一;其二,水澇旱情俱是天災,人力難抗,黎民因此流離失所,遭受荼毒,而我百官,為民父母,無法解民之苦,卻衣食無缺,甚至有些官吏大發災難之財,以致怨聲載道,臣以為朝中官吏應按品級減少俸祿,用這些錢財賑濟百姓。以示與民同難,以慰民心。」
「說得好,」皇上贊賞道,「已有難民向京城聚集,又為之奈何?」
水溶道︰「難民聚集,又無事做,靜極思動,容易鬧事。臣想,皇上可以興建一些工程,讓難民參與,既可以讓他們有事可做,也省去朝中許多費用。」
皇上道︰「今日早朝,也有大臣提出這樣建議,想要擴建宮室。」水溶道︰「臣以為不可。」皇上道︰「有何不可?」
水溶道︰「臣以為擴建宮室弊端有二。」
皇上感興趣道︰「說來听听。」
水溶道︰「其一,讓難民擴建宮室,會讓災區難民以為京城是謀生之地,紛紛向京師匯聚,這並非長治久安之法。其二,在天災之中擴建宮室,百姓無暇細想會誤以為皇上趁著災年巧用百姓,為自己牟利,忽視天下蒼生,激起民怨。」
皇上道︰「你有何建議?」
水溶道︰「以臣愚見,災區雖不年年有災,但常發災情之區比較固定,未若在災區興修水利灌溉設施,在洪水區修建堤壩,防洪固堤。優勢有三︰一是民在本鄉,不必輾轉逃難;二是興修水利關系他們切身利害,天災當前,抗災自救必然拼盡全力,起事半而功倍之效。亦為以後耕稼奠定基礎,一勞永逸,也解以後災情;三是民有事做,又懷希冀,必會安心,各自在鄉,不相會聚,起散民心之效。」
皇上高興道︰「好,卿果然高見,甚合朕意。滿朝文武在賑災事情上爭論不休,卻無一個能解決實際問題。卿果能說服群臣,實施賑災、興建水利兩全之策,安邦定國,功勞不小。水溶,朕知你母喪只及一年,還在孝期,希望你能以國事為重,移孝盡忠。」
水溶面露難色,沉吟片刻,道︰「臣自當以國事為重以民事為要,陛下但有所命,臣萬死不辭。」皇上道︰「明日上朝啟奏卿之見解,要做好舌戰群儒的準備。如事情果行,朕要特地起復你全權負責此事。」水溶道︰「臣自當肝腦涂地,只是臣孤掌難鳴。」皇帝道︰「滿朝文武任你挑選。」水溶道︰「臣謝恩。」皇帝道︰「水溶,回去做好準備,明天朕宣你入朝。」「是。」水溶答應告退出來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