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謠之阿拾 第二百二十三章 君子之道

作者 ︰ 文簡子z

里宰是個小官,他的職責便是治理方圓一里之地。我們此次出關的地方正好在他的管轄地域之內,所以守軍們對待我們倒也客氣,隨意問了幾句,簡單檢查了一番便放了車隊通行。

齊國、魯國、宋國,三國由東北往西南方向依次排開。我與無恤、無邪欲走沂水往東去,而里宰一行過了齊長城便要往西,到博地,再坐船沿汶水、過大野澤經水路穿過魯國直入宋境。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盡快尋一個合適的機會離開車隊。

這一夜,車隊在沂山山腳的一處村舍歇腳住宿。

村子里冷冷清清的,太陽下了山,路上便一個人影也瞧不見了。

我們借宿的人家,屋子比其他村戶的要寬敞些,但四壁空空,可做床榻的也只有滿地的稻草。

入了夜,這戶人家里沒有燈油,男主人在村中東借西湊才給里宰的屋里點了一盞小燈。天熱,隨行的眾人也不願生火取光,于是在吃過了晚食後,大家便都回屋就著稻草睡了。

不久,院中鼾聲四起。

我與無恤、無邪收拾好了包袱,躡手躡腳地出了門。就在這時,倒霉的事情發生了。里宰和孫兒所宿的主屋門口居然趴了六個鬼鬼祟祟探頭探腦的蒙面人。我們發現了他們,他們也發現了我們。幾個人二話不說拿著木棍、石鐮沖上來朝著我們就是一通亂揮。

若是要殺了這幾人,對無恤和無邪來說易如反掌,可偏偏這些人看起來不像是匪盜,倒更像是普通的農夫。所以,無恤和無邪沒有狠下殺手,只是出招打落了他們手里的武器。

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屋里的獵戶們全都醒了,他們拿著弓箭、拎著大刀也都跑了出來。

很快,這六個人就被扭送進了主屋。老里宰拿油燈一照,還在里面發現了這間屋舍的男主人。經過大家的一番詢問才知道,原來這六人均是村中農人,因為交了今夏公田和私田的賦稅後,交不起季孫氏征收的用田賦這才打起了我們牛車上幾袋糧食的主意。

「什麼是用田賦?」我小聲地問身旁的無恤。據我所知,各國之間雖都有不同的田賦制度,但不管細則如何規定,只要農人耕種了公室貴族的土地,就必須繳納公田的稅糧。至于私田之說,則是源于一百多年前魯國頒布的一種叫做「初稅畝」的田稅制度,即承認農戶墾荒所得的私田,但必須按一定的收成比例向國家繳納賦稅。這幾人顯然是公地、私地都種了,但所得余糧卻不夠交這個額外的「用田賦」。

無恤湊到我耳邊小聲道︰「國人要服兵役,野人沒有資格從軍,就要服些勞役。這個用田賦是兩年前‘三桓’之首的季孫氏首先提出來的,就是不要野人服勞役,而要他們用糧食實物直接繳賦。」

「怎麼還有這樣的賦稅?」農人起早模黑辛勤耕種所得余糧也只夠糊口活命的,像這些額外的賦稅,若是遇上豐年興許還能勉強應付,若是災年哪里還繳得出來。

我和無恤說話間,獵戶們都在吵著要把這六人當做強盜送官嚴懲,但老里宰卻叫僕從給六人一人分了一小袋黍米後就放他們走了。

里宰這一舉動叫獵戶們忿忿不平,但我心里卻不由對他又多了幾分敬意。

「三位深夜背著行囊要去哪里啊?」里宰遣退了所有人之後只把我們三個留了下來。

無恤將兩只小袋放在里宰身前,抬手一禮︰「這是鄙與幼弟前日在里宰處領到的十枚刀幣,現下悉數奉還。我兄妹三人不能隨侍里宰去宋國,還請里宰見諒!」

「你們不去宋國,這是要去哪里啊?」昏暗的燈光下,老人半眯起眼楮輕捋著長須看著我們。

「鄙想帶著弟妹二人去魯都曲阜拜見孔大夫。」無恤看了我一眼,低頭恭聲回道。

「哦!」里宰聞言一抬雙眉喜笑道,「你說,你要帶這兩個小兒去曲阜听孔大夫講學?」

「正是。」

「善,大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1)。」老人看著無恤不住地點頭,而後彎腰又將兩袋錢幣重新放到了無恤身邊,「老朽當年也曾有幸拜在夫子門下求學。夫子收徒不論貴賤,不問出身,你狩獵山林,貧苦度日,卻有這樣一份求學問道之心,實屬難得。這錢算是老朽送你們做路資的,他年你若能對儒門之學有所體悟,定能有一番作為。」

「謝里宰!」無恤俯身一禮。

「去吧,路上小心些。」

我們拜別了里宰出了小院,回頭看著黑暗中那扇亮著橘黃色燈光的小窗,我在心中不由尋思,這樣的見識,這樣的氣度,這便是孔門子弟嗎?那「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孔夫子又會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們離開了村子,沿著田泥堆出來的小道繼續往東面走去。小道的兩邊是灑滿銀色月光的禾田。田間,那些不願入睡的青蛙還在齊聲高唱著屬于夏夜的歌謠。

「紅雲兒,你當年游歷列國,可也見過孔夫子?」

無恤拎過我背上的行囊,笑道︰「孔丘當年在衛時,我在他弟子子路家中見過他一面。」

「你認識子路?那你可趁機向孔夫子求學問政了?」我一听便來了興致。

「我那時還是個毛頭小兒,求什麼學?問什麼政?況且,這孔夫子對卿父的言行一向頗有微詞。當年卿父鑄刑鼎,他說晉要亡國;卿父收陽虎為臣,他說趙要亡族。就連後來卿父派董安于修建晉陽城都遭過他的罵。我那時年少氣盛,也不願和他說話,與子路比完劍就走了。」

「原來,你也有這樣小兒心性的時候。」我輕笑了一聲看著無恤道,「卿相當年鑄刑鼎是叫黎庶識法,築晉陽城是為了自守,這兩樣我倒沒覺得有什麼不好。不過,收陽虎這樣的豺狼做家臣還授予高位,我就真有些不懂了。」

陽虎其人,原來是魯國季孫氏的家臣。他當年趁新宗主年幼,設計從季孫氏手中奪取了魯國的軍政大權。如今,被魯公和孔夫子視為洪水猛獸的魯國「三桓」,當初都被他一人捏在手心。

後來,他在魯國發動了政變,失敗後轉奔至齊,由于出眾的能力又很快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之後,因為他在齊國朝中拉攏大臣權貴幾次三番慫恿景公攻魯,才叫景公驚覺此人原是個忘恩負義、野心勃勃之徒,于是下令逮捕他。

可狡猾的陽虎听到風聲便逃了,他這一逃就逃到了晉國,逃進了趙家。最後,趙鞅居然還讓這個天下聞名的亂臣賊子做了趙氏的首輔。

「這有什麼奇怪的,陽虎此人大才,謀略武功樣樣卓絕,雖說品德修為離君子相去甚遠,但也並非不能用。陽虎酒後曾言,他侍主,主賢明則悉心以事之,不肖則飾奸而弒之。卿父乃強主,自然可以降伏他這只猛虎。趙家這幾十年來若說有所成就,那其中定也有陽虎之功。」

「我在你們府里見過此人一回,陰郁、凶狠看那張臉就知道了。卿相怎知他這些年背地里沒對趙家做過什麼手腳?」

「陽虎入趙府不久就在暗地里網羅家臣,侵吞庫金,欲取趙氏而代之。不過卿父當時只派人給他送了一方書帛。」無恤轉頭神秘兮兮地看著我。

「什麼書帛?寫了什麼?」

「據說這書帛上記錄了陽虎入府以來暗地里做的每一件事,見的每一個人,而且還有他侵吞庫金的數額明細。」

「卿相都知道,那為什麼不殺了他?」

「卿父連問罪都沒有,陽虎依舊是趙氏首輔。其實,如今的陳恆就像當年的陽虎,他行政治國確有幾分能耐,只可惜齊公不是強主,駕馭不了他。駕馭不了便想除去,無奈連除賊的能力也沒有。比起齊公,唯唯諾諾的魯公倒還識趣些。」

「嘖嘖嘖,好你個大逆不道的趙無恤,听听你說的話。我怎麼瞧著,你也長了一副亂臣賊子的模樣?」

===============================================================================

備注(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這句話出自《論語》,子曾經曰過︰「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謹慎,會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C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竹書謠之阿拾最新章節 | 竹書謠之阿拾全文閱讀 | 竹書謠之阿拾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