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字傳奇 第三百九十章 我們怎樣做

作者 ︰ 泰夢

1981年八月,不結盟和發展中國家糧食和農業問題討論會召開,會議認為,在發展中國家總人口中,經常有十億人處于饑餓和營養不良狀態,如果遇到全球性企業大面積歉收的年份,就會迅速增加到十一到十二億人,甚至更多,在營養不足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生活在南亞,五分之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97小說網

要防止***的悲劇,發展中國家的緊迫任務是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有效地增加糧食生產,提高低收入者的就業率和收入水平。發達國家也應改善國內分配不均的現象,同時更多地承擔援助受害國家和地區的義務。

同時,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應力圖有效地控制人類自身的增長,將糧食生產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聯系起來,形成良性循環。全世界各國都應保護生態和自然環境,以免造成世世代代的禍患。

非洲自從非洲統一組織第二十一屆首腦會議通過《1985—1990年非洲經濟復蘇優先計劃》以來,各國開始優先發展農業和糧食生產,增加農業投入,調查農業政策,發展農業科技,再加上轉好的氣候條件,各國農業大幅增產,馬里、多哥、津巴布韋、贊比亞等國糧食連年豐收,達到自給有余,坦桑尼亞連續三年農業增產百分之四點七,不少學者甚至認為,非洲的潛力完全可以解決糧食自給問題。

非洲不少國家還積極開展綠色革命,大力興建水利設施,改造、防治沙漠,開展集約經營,從杜爾重新上台以後,馬里政府邀請南華聯邦科學院治沙專家組進行防治沙漠化的全國綜合規劃——馬里綠色屏障工程,計劃建立二十六個治沙試驗區。

同時,馬里的尼日爾河開發辦公室,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在馬里境內的尼日爾河河曲地段整治了五點五萬公頃水澆地,其中四點五萬公頃專門種植水稻。

南華聯邦援建的喀麥隆貝努埃河上游的拉格多水利工程使一萬公頃土地獲得灌溉,在南華聯邦農技專家指導下,1985年試種水稻,每公頃產量高達十三噸。

埃及實施的新河谷計劃,將開發西部沙漠區約八十萬公頃可墾荒地,為使游牧民定居,埃及北部新墾耕地六千五百公頃,並大力發展井灌,種植谷物和栽培果樹,已初步取得了生態效應和社會效應。

利比亞先後完成的開發、改造荒漠的主要水利工程有︰庫夫賴綠洲灌溉工程、綠山山地灌溉工程、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市效污水灌溉工程,擴大灌溉面積、新墾耕地共二點三萬公頃。

阿爾及利亞在撒哈拉沙漠區不斷鑽深井、發展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也取得明顯的農業經濟效益,目前正在進行規模較大的吉爾河水利工程,灌溉新墾區達到一點五萬公頃土地和綠色屏障工程,即沿阿爾及利亞境內撒哈拉大沙漠的邊緣營造一條東西長約一千五百公里、南北寬約二十公里,造林面積三百多萬公頃的防護林帶。

沙漠佔國土面積三分之二的尼日爾在興建尼日爾河水利的基礎上栽培大片雙季稻,每公頃產量九—十噸(合每畝六百—七百三十三公斤),已遠遠高于非洲糧食的平均單產水平。

設在尼日利亞的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的任務是為這個饑荒最嚴重的大陸解決糧食問題,研究所正取得一些突出的成就,其中包括通過釋放昆蟲利用生物手段抑制害蟲,並且有選擇地培育農作物,提高產量,該所已挽救了非洲最重要的一種糧食作物——木薯。

然而,由于自然條件和時間久遠的人為因素影響,非洲的糧食問題仍然十分嚴峻,不久,非洲又爆發了一場特大蝗災,遮天蔽日的蝗群掃蕩了埃塞俄比亞、蘇丹、利比亞等幾十個國家,盡管人們敲鑼吶喊、燃火鳴槍,蝗群還是直撲農田、村莊和叢林,所到之處,農作物、樹葉和草皮均被吃光,在蝗蟲最密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竟有蝗蟲七千萬只,一夜之間就吃光所有農作物,蝗災肆虐四個月,使六百萬頃的良田被席卷一空。

蘇丹、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十七國告急,大約在三千三百——三千五百萬非洲饑民瀕臨餓死的悲慘境地,據聯合國糧食組織估計,僅黑非洲就需要至少五百一十萬噸的緊急糧食援助,否則,又將有上百萬的非洲人餓死。

尼日爾總統親自向國際社會緊急呼吁,要求提供一百六十萬噸糧食的援助,災難終于在全世紀的又一次——救救非洲的全面救援中沉重地拉上帷幕。

人類應該多關注一點多災多難的非洲,多關注一點在饑餓線上苦苦掙扎的非洲人民,多關注一點那些兩眼無神、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非洲兒童,人類必須高度注意全世界的糧食安全,警惕***的再度發生!

然而,非洲是一塊饑渴的大地,糧食問題一直異常嚴峻,饑魔幾乎年年困繞著非洲。

非洲惡劣的生存空間還包括沙漠,撒哈拉沙漠、納米布沙漠、卡拉哈迪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漠地帶擠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非洲大地。

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東西長五千六百公里,南北寬一千六百公里,面積七百七十七萬平方公里,佔去非洲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二。

這里植物貧乏、人煙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還不到一人,這是一個難以穿越的迷宮,烈日熾烤下的沙海升騰著股股熱浪,狂風吹起的黃沙使沙丘在混茫中慢慢移動。

這是一個舌噬活物的死海,正午時分酷熱可高達五十多度,入夜,氣溫驟降,可至零下二十五攝氏度,炎熱的、裹挾著漫天黃沙的哈馬丹風從撤哈拉吹向周圍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毛里培尼亞、尼日爾和乍得等,使人們苦不堪言。

熱帶氣候和沙漠造成土地干裂、風沙侵蝕使糧食減產甚至顆粒無收等惡劣的生存狀況,使饑魔得以久久肆虐非洲大地。

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長平均居世界第一,1980年以來人口自然增長率高達百分之三,遠遠超過位居其後的拉丁美洲和亞洲,失控的人口加劇糧食短缺的危機。

***之前,非洲的人口以每年增加百分之三的速度增長時,農業的增長速度卻只有百分之一點九,已經難以解決吃飯問題,在正常的年景下,五個非洲人中,至少有一個吃不飽肚子。

非洲廣大人民的文化素質很低,一字不識的就有一點六五億,成年人中的文盲佔百分之六十以上,這部份人無疑使非洲的經濟發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同時,不從事糧食生產的城市人口增長過快,非洲進入八十年代後,城市人口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城市人口每年增長百分之四點九,三十年間城市人口增長三倍,赤道附近地區增長四倍,其速度不僅遠遠超過發達國家,也大大超過了亞洲和拉丁美洲。

農村中的青壯年男子和婦女移入城市,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重了小農業生產方式供養人口的負擔。

隨處可見農民們在刀耕火種,照此速度,到2010年,非洲的森林將全部消失,在一年內撒哈拉沙漠竟向南推進了二百公里,在一萬年以前,撒哈拉卻是大草原,聯合國的計劃還沒有實現,***隨時會來臨。

非洲四處是分散、小型的農業村莊,隨處可見農民們在刀耕火種︰種殖者先得刀劈斧砍,清出一塊荒了六年到三十年的灌木叢或者森林,撂在那里曬一段時間,然後一把火燒掉,留下一地燒成木炭的斷根殘株和厚厚的草灰。

非洲的農民長期並不用犁來耕種,這種地種過一、兩次就讓其進入休耕期,地面上重新長出灌木和幼樹,只要休耕期足夠長,在土地貧瘠的熱帶,這是一種合理的、不會破壞生態的耕作方法,使刀耕火種成為生態悲劇的是人**炸,稀疏的農業是無法解決稠密人口的糧食問題的。

人口的激增使人們過度開墾、縮短休耕期,由于長期不施肥料,土壤肥力退化,單產大幅度下降,如馬拉維的利隆圭玉米產量在1962年為每公頃產一千七百六十公斤,到1985年僅有一千一百公斤,減產百分之三十七點五,土地越來越貧瘠,越來越于太陽光線的強烈照曬以至干坼,整個生態系統陷入惡性循環。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和他們的牲口是這一悲劇的另一主人公,游牧民族的人口也在增長,養活一個人,要四至五頭牛,人口的增長自然而然意味著牲畜數量的增長,非洲的過度放牧,往往使沙上草地在兩三年內就變成一片片荒涼的沙丘。

植被被不能承受的牧群破壞,土壤暴露在陽光下的程度更加嚴重,濕度下降,植物越加難于生長,牲口蹄子的踐踏將土踩得時松時緊,不易保存水分,于是下雨時大部分雨水都流走了,滲入地里的很少。

作為最後一個環節,由于植物減少,土地反射的陽光增加,即反照率增加,地溫上升得慢,由于雨水是溫暖、潮濕的空氣上升造成的,雨水甚至比以前更少了,直至發生旱災。

人口的增長使得濫砍濫伐的現象更加嚴重,非洲的森林覆蓋率為百分之二十一,而世界平均森林覆蓋率約為百分之三十。

非洲的森林面積減少急劇,平均每年減少三千七百萬公頃,佔非洲森林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其中僅西非就減少一千二百萬公頃,相當于有些非洲國家全部的森林面積,照此速度,到下個世紀的2020年,非洲的森林將全部消失殆盡。

在本世紀初,象牙海岸共有一千五百萬公頃森林,到八十年代只剩下五百萬公頃以下的森林。

1941年,埃塞俄比亞森林覆蓋率還在百分之四十以上,四十年之後,其森林覆蓋率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四,以前弄一擔柴只需走一兩個小時,現在卻得花一整天。

在尼日爾首都尼亞美,雇工要把收入的四分之一用來買柴火,濫伐森林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速度,沖下來的淤泥使下游的灌溉系統難以應付,使水庫的庫容水量減少,灌溉渠道效率降低,一位環境問題作家把濫伐森林稱作窮人的能源危機。

人們肆無忌憚地墾殖,毫無節制地放牧和濫砍亂伐原始森林的結果,是一望無際的黃沙,是整個非洲的沙漠化。

非洲赤道以北,有百分之十一的土地受到水蝕影響,百分之二十二的土地受風蝕影響,薩赫勒—蘇丹地帶,沙漠化的速度在加快,本世紀以來,沙漠已南移一百五十公里。

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和利比亞每年也失去大約十萬公頃的牧場和農田,布基納法索(原名上沃爾特)首都瓦加杜古周圍五十公里的地方,往昔是郁郁蔥蔥的熱帶稀樹草原,如今已是沙漠和半沙漠。

往昔人們總以為撒哈拉沙漠向南推移的平均速度是每年十五公里,而通過對比研究1982年八月和1983年八月的衛星照片,專家們驚訝地發現,在這一年時間內,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竟向南擴張推進了二百公里!

沙漠的擴張並不像一支軍隊那樣齊頭並進,就像在布基納法索那樣,先是在人口聚居的地方或者水井周圍出現一片沙丘,然後沙丘向外擴展,相互餃接,最後形成一整片沙漠。

沙漠的前衛就像有毒的菌種隨風飄來,無聲無息卻又要致人于死境地滋生蔓延,這種災難性的過程在整個薩赫勒地區都在發生,從沙漠邊緣的馬里一直到蘇丹,向南延伸到象牙海岸、尼日利亞和加納北部人口稠密的耕作區。

撤哈拉沙漠就像在沙地里挖出的一個大坑,流沙向四邊擴展,使整塊整塊的地區無法居住,把人群和牲口都趕向南方,加重那些地區的負擔,使那些地區有朝一日也要面臨同樣的厄運。

黑字安保公司的農場要做的只是保住自己的農場,畢竟南華聯邦接近一千萬人在非洲,吃飯問題永遠是個大問題,誰也不是救世主,我們只是做好自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黑字傳奇最新章節 | 黑字傳奇全文閱讀 | 黑字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