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清 第一卷 夢回清朝 第八章 康熙的決策

作者 ︰ 鬼師之淚

富麗堂皇,華麗的紫禁城隨著初生的朝陽,露出了它宏偉的雄姿。這座集合當時明朝最先進工藝,建造的華麗宮殿。漢族百年的精華成為了滿清統治中心,成為了蠻族又一次入主中原標志。

剛開始親政就除掉鰲拜的的康熙皇帝,此刻手里正拿著一本從蒙古族里,大元帝國的皇帝忽必烈曾經撰寫的遺策《治漢綱要》。這本在黃金家族里保存幾百年稀世之寶,最後落到了滿洲人手里,當年清太宗皇太極得到這本書,恍若珍寶,欣喜若狂。

而現在,翻動著這本書的康熙,望著上面的真知灼見感嘆不已。只見這本書的序言上,這樣寫到︰「欲治漢民,必先去其史,改起服,去其神(文化)、換其語,這樣若干年後,必無漢族也。」

相傳,這本書原本是忽必烈根據自己幾十年的施政經驗,所撰寫的。書中詳細列舉了怎麼治理漢族,這個龐大人口帝國的綱要。

原本忽必烈打算把這本書傳給後來的元朝繼位者。就算後來的皇帝再無用,也能根據這個治國綱要,使後世子孫永享富貴。

可是忽必烈卻沒有想到在他去世的幾十年後,元朝就被漢人推翻,趕回了茫茫草原。這本治漢綱要輾轉落到了清朝皇帝的手中。

「皇祖母,這本書真的是的是忽必烈傳下來的嗎?」康熙皇帝,此時也不過才剛剛十幾歲,從小帝王似的教育使他顯十分的老練,放下手中《治漢綱要》,滿臉疑惑望著他的皇祖母。

孝莊皇太後,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塞桑的女兒。功孝莊太後在清宮62年,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青年時幫助丈夫崇德帝皇太極,中年時輔佐兒子順治帝福臨,老年時輔佐孫子康熙帝玄燁。雖然她從來沒有走到過政治前台,但是她的一生對清初政治起到重要影響。

孝莊太後望著她越來越穩重的孫子,心里十分的滿意,在她的教育下,康熙皇帝越來越有英明天子的模樣了,這是她辛苦多年的成果啊!也是她心里最自豪的事情,在這個以男人為主的世界,她影響了個國家的三個皇帝。

孝莊經歷了三朝帝王,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歲月的痕跡仿佛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半點的皺紋,雖然她現在已經步入了老年,可是她看上去還是那麼的精神,充滿活力。

可以說孝莊對于清朝來說可以算上一個奠基似的人物。清朝歷史出現了兩個出名的女人,一個是孝莊,她為清朝在鞏固中原的統治事情上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個就是慈禧。類似曹操一樣的人物,清朝就是在她手上敗掉的,她那句別人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他一輩子都不痛快,這句話響徹了歷史。

看著越來越成熟穩重的康熙皇帝,孝莊臉上和藹的笑道︰「恩!這本書原本是留在黃金家族手中的,輾轉就到了太宗皇帝的手中。其實,這里面的述說,可以說是我們現在滿族能長治久安的良策,可惜!忽必烈的子孫不爭氣。要不然……………」

望著康熙皇帝一臉疑惑的模樣,孝莊太後不禁有些出神嘆道︰「皇帝,你要知道。像咱們,滿族這樣人口稀少的小族,要想統治像漢族這樣億兆百姓的大族,要做的就是緊緊的打壓他們。

不能讓他們中間出現像李世民、朱元璋這樣雄才大略的人物。這樣我們聖朝才能長治久安。以前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他們采用殺伐的手段。就是希望借此來把漢人有志之士都殺光,以此來震懾其他的依附者!讓他們膽寒!讓他們想起造反就害怕,讓他們牢牢謹記自己就是一個當奴才的命。

而現在殺伐手段已經用過了,現在該是皇帝你用懷柔手段的時候了。只有恩懲相濟才能讓我們滿族牢牢的佔據整個中原。皇帝你明白嗎!」

康熙皇帝似懂非懂點點頭,「謹記皇祖母的教誨,孫兒明白了。」看著皇帝迷惑的模樣,孝莊心里嘆道︰「傻孩子,這些道理等以後,慢慢你就明白了。」

傳聞中,是康熙除去了鰲拜這個權臣,可是大家不要忘了真實的歷史下往往籠罩著厚厚的迷霧,這個康熙再怎麼英明,一個少年天子,如果沒有孝莊太後壓陣,光憑他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打敗鰲拜嗎?這不過是孝莊為了給康熙身上添加聖明的光環而已,所以說康熙也不過是凡人一個,聖君不過是後世滿人和狗腿文人對康熙的吹捧奉承而已。

公元1674年,在吳三桂高舉大旗造反的第二個月,湖南朱玉山在晃州府率領復國軍,從晃州府出發,一路上勢如破竹,三日之內連下嘉州,寶慶府九縣兩州。

消息傳出,湖南地方武裝,嘯傲山林的土匪,前明散兵游勇紛紛響應,最可怕的是,各地駐防的綠營兵卒紛紛殺駐守的八旗駐軍響應,一時間湖南各地烽煙四起。告急文書猶如雪花般的涌往京城。

听到復國軍舉動的吳三桂聞聲大振,他在行軍路上對身邊的大將馬自勇說︰「這個朱玉山,不愧是膽大心大。既然一節匹夫,都敢有如此野心,更何況本元帥乎!」于是下令加快進軍,並且讓王屏藩率部獨取四川、陝西。不久之後他率軍攻進湖南,進據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長沙。

消息傳到京師康熙帝大為震怒,一時間京師流言蜚語,人心惶惶!特別是京師百姓楊起隆偽稱朱三太子以圖起事,讓剛剛誅滅了鰲拜的康熙備受打擊,雖然楊起隆事敗逃逸,可是這樣事情,爆發表明清朝的統治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好個吳三桂,好個朱玉山。刁民!亂臣賊子,我大清對你們如何,現在卻賊心不死,想要顛覆我大清江山!你們都是廢物,竟然樣前明余孽都鬧到京師了!是不是朕的項上人頭給那些亂匪拿去了,你們才安心啊!」

早已換了主人的乾清宮內,康熙大發雷霆,自從削藩令頒出後,吳三桂反于雲貴,朱玉山在湖南起事,各地傳來密報,天下人心浮動,異心份子不斷串聯,再不處置,大清危已!

「皇上息怒!」眾大臣惶恐的立馬跪倒在地,眾人心里月復議,還不是你操之過急,削藩搞出來的!現在卻又把責任肚推給大家,讓眾人來收拾爛攤子,當然這些話,他們也只是敢在心里說說罷了。

「吵什麼啊!吵什麼啊!」這時,孝莊走進大殿,氣定神閑問道。

「你們都退下吧!」

「是!太後!」孝莊揮揮手,讓那些大臣都退下了。「老祖宗,您怎麼來了!」

看到孝莊的到來,康熙連忙走下龍椅,趕忙來到孝莊的面前,接過太監的手,把她扶著坐下。

「你們下去吧!」孝莊示意那些宮女太監都退了出去。

「皇上,不是哀家說你!身為皇者最主要的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當殿里的人都退了出去之後,孝莊才開口教訓康熙到。

「孫兒也明白,只是氣不過吳三桂等反賊忘恩負義而已。」康熙滿臉苦澀道。

「皇帝啊!你還是太心急了。事情總要有個事重緩急。你要知道,這些蟻民為什麼反。?」孝莊抬起桌上的茶不緊不慢的泯了一口,才慢慢的說道。

「天下間,那些百姓是最知足的,只要有一個口飯吃,誰願意造反?而且收繳天下兵器,他們就是想造反也沒實力反,成不了天大的氣候。」

「可是現在,叛亂事宜嚴重。朕….」康熙臉上有些心急道。

「皇帝可是身在局中,被棋局迷住了雙眼。天下真有那麼多叛亂嗎?不見得吧!其實,那些叛亂只不過是地方官,為了有個撈錢的法門,而搞出來的。他們因為貪贓枉法,貪了不該貪的錢,引起了百姓的怨恨,引發民憤,為了逃月兌罪責,而謊報虛情」孝莊不緊不慢品了一口蘇州的貢茶道。

「什麼,這些奴才的膽子竟然這麼大?敢欺上瞞下,難道他們就不朕,就不怕國法嗎?」康熙滿臉吃驚的問道。

「哼!無官不貪,這就是做官的好處。否則皇帝你以為,每朝每代的科舉考試,那些儒生心里都是為了救國救民?還不是為了當官以後,飛黃騰達。」孝莊冷笑道。

「這」有些震驚的康熙臉上說不出來,這些實事的真相,讓他有些接受不了。

「皇帝!你要知道,咱們滿人為什麼能滅掉明朝,入主中原。我八旗雖然戰力無不雙,可是也無法殺盡天下英豪,還不是靠那些漢族的狗奴才,讓他們自己人殺自己人,這才取得的江山。」

你作為我大清的皇帝,首先要做的就是,維護我太祖創下來的基業,那些漢民奴才只可以打壓,當著一條狗一樣的用著。卻不能賦予大權。否則狗勢力大了,它是會咬人的」

孝莊望著日益成熟的皇帝,心里多少有些欣慰,這就是我大清的未來之主。幾代人的幸苦,終于讓我大清入主中原,統治了億兆子民,這是至太祖在遼東起事以來的宏願啊。現在終于要在康熙的手中完成了。

她的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就是百年之後,到了下面,孝莊也有臉去見愛新覺羅家的列祖列宗了。

對于湖南的亂局,孝莊反而不擔心,這些漢狗,都不過是貪生怕死之徒,就是有個杰出人物,都因為內斗而自毀長城,讓大清佔盡便宜。

「可是,三藩的謀反,孫兒多少有些沒底。」康熙听孝莊的話,心里多少有些平靜了下來。嘴里嘆息道。

「皇帝,你還是太年幼了。須知為帝者,必須有泰山崩于前而毫不變色氣魄。要知道,整個朝廷上下有多少雙眼楮看著你。你可是咱們大清的皇帝,九五之尊,如果連你遇見事情都慌慌張張的。那滿朝的臣工,還不惶惶不可終日?湖南的亂局,哀家已經有了對策,孫兒放心就行了。」孝莊胸有成竹的對康熙教授道。

「啊!皇祖母,你有和良策?」听到這里,康熙的眼楮不禁亮了起來,對于這個常常為大清,排愁解難的皇太後。康熙打心眼里對她十分的佩服和恭敬。孝莊輔佐了三朝皇帝,大清的事業卻是節節高升。眼下天下雖然風聲鶴唳,可是康熙相信,只要有這位老祖宗在,一切事情都會迎刃而解的。

「吳三桂當年為了向我大清表示忠心,親手用弓弦絞殺了南明的永歷皇帝,復明這條路已經被他堵死了。如果是哀家,哀家一定會等吳三桂死了這進行削藩,這樣吳三桂的子孫,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來!」孝莊不緊不慢看著康熙說道。听見這話,康熙燁頓時臉上有些羞愧的低下頭。

「都怪孫兒太過性急了!」

「算了,事情都發生了。皇帝不用放在心上,為帝者要敢于接受改變自己的錯誤,因為敵人不會給你改正的機會!」

「孫兒記住了!」

「所以吳三桂,掀不起多大的風浪,既然他第一個跳出來,以後的戰略就是攻打首惡,拉攏僕從。這樣不出七八年,藩鎮之亂自解!」孝莊不以為意,繼續說道。

康熙細細品味孝莊的話,才慢慢答道︰「孫兒明白了!謝謝!老祖宗指點!」

孝莊對于康熙的表現十分的滿意。「不錯,皇帝能想明白,是我大清子民之富,我滿洲一族之福啊!可是皇帝卻不要忘了,現在我大清,兵無可用,將不能戰。皇帝你認為,就憑八旗子弟,和那些綠營能剿滅亂匪嗎?」

康熙在心里想了想,臉上不禁一陣苦笑︰「不能。」想起前幾天接獲的諜報,幾百人叛匪,就能殺得幾千人綠營亡命而逃,丟盔卸甲。

就憑這些廢物去剿匪,恐怕還不如求讓老天,降個神雷,把那些亂匪劈死還實際些!

「是啊!昔日席卷天下的八旗鐵騎,被中原這花花世界給迷住了雙眼。根本在沒有了往日的威風。現在的八旗,只不過憑著二十幾年來的惡名,威嚇那些漢民。

要想平定天下的亂局,得需要時間,重新編練那些綠營。準備糧草,裝備,也都需要時間。所以,皇帝現在要做的就是,拖延時間,為朝廷將來的平叛做準備。」孝莊一臉嘆息,誰能想到昔日席卷天下八旗精銳,竟然墮落得這麼快!。

××××××××××××××××××××××××××××××××××××××××××××××××××××××××××××××××××××××××××××××××××××××××××

當慈寧宮里,大清的孝莊太後,在傳授康熙帝王之術的時候,佔據湖南半壁地盤的朱玉山,正在為招收的新兵訓話!憑著記憶中模糊的歷史,朱玉山大膽走出了這一步,從效果來看,這步險棋他已經走對了!

寶慶府,這個湖南西南的大城。復國軍新入伍的士兵,正在接受復國軍首領朱玉山的訓話。

「大家因為什麼走到在一起。」經過幾個月的軍事生涯,朱玉山早已變得沉穩,威嚴多了。

望著台子下面一張張新鮮的面孔,朱玉山沉聲的望著下面的人群。這些剛剛在寒冷的冬季里從韃子的統治下解放出來的良家子弟,滿臉期待的看著城牆上的朱玉山,這個他們仰慕的的大英雄。只見他略顯粗狂的臉龐上,透著些滄桑的嗓音,吼出了他們一生至死都還銘刻心底的話語。

「就是因為大家不甘心,大家的憤怒。為什麼,我漢家大好兒郎!要屈膝卑微的韃子踩在腳下,不僅咱們這一輩子要當韃子的奴才,就是大家以後子子孫孫,都要一輩子當韃子的奴才,受韃子的欺壓,受韃子的屠殺。告訴我,你們甘心嗎?你們願意嗎?」朱玉山大聲了吼起來。

「不願意!不願意」士兵們憤怒的雙眼,表達了他們的情緒,一聲聲吶喊,從他們火熱的胸膛里迸發出來。

自古以來,華夏的百姓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每年能有個好的收成,能讓全家人都吃上頓飽飯,能讓後世子孫能有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可是韃子入主中原後,百姓們,連這個最低的願望也滿足不了,反而還要擔心生命什麼時候,被喪心病狂的韃子拿了去。

沿襲千年的服飾,被改成了女人滿人女人穿得旗袍褂子,華夏以來千古不變的發式,變成了腦後拖著恥辱的豬尾巴。見人必稱「奴才!」

每天提心吊膽的活著,深怕說錯一句話,得罪了韃子貴族,全家人頭落地。這樣的日子,這是人過的日子嗎!就是畜生過的日子,也比他們強。你說這樣朝廷,這樣的皇帝要太何用。

「好!好!這才是咱們漢家的好男兒,咱們寧肯站著死,也絕不跪著生。大家想不想學我一樣,把這條豬尾巴從腦袋上丟掉。」朱玉山靜靜的看著大家,手里拿著一條長長辮子,眼中滿是充滿著希望看著底下的新兵,扯著嗓子吼道。

「想!想!」一個個士兵滿臉激動的看著台上朱玉山,興奮用手中的兵器跺在地上,發出震天欲耳的吼叫聲。

「好,那咱們就丟掉韃子給咱們的恥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朱玉山抽出腰間的刀一橫,那條長長的辮子,被朱玉山狠狠從中間砍成兩段,被朱玉山惡心從台上丟到地上,只見朱玉山威風凜凜的右手反杵著剛刀,神情一副肅然,濃濃的眉毛下,雙眼虎威的望著下面士兵。

台下,早已群情激奮的士兵,紛紛學朱玉山的樣子,割掉了腦後的辮子,有的人,甚至對著地上的辮子狠狠的踩了幾腳。

「今天,是個值得大家紀念的日子,因為從今天起,咱們不再是韃子的奴才了。我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對于韃子強加給我們的恥辱,我們的仇恨!我們要怎麼辦!?」朱玉山杵著刀,雙目巡視四周,臉上一片肅殺,語氣透著陣陣的寒意。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用韃子血來洗滌我們身上的恥辱。」人群中,不知是誰,激動的站起來吼道。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在周圍圍觀,從各地趕來的民眾,跟著高呼起來,十數萬的復仇使者雙眼通紅的吼出他們心中早已按耐不住的怒火。片刻間還處于寧靜的寶慶城,此刻猶如波濤洶涌的大海,發出一聲聲的怒吼聲,仿佛要把天地間的一切,都撕成碎片。

望著眼前這些,猶如猛虎下山精銳之士,朱玉山心里憑空的升起一股豪氣,這就是我朱玉山送給這個時代,送給韃子的禮物。

「人民的憤怒」在這股動天悍地的力量面前,什麼都將化為,沉淪于深淵的地域之中。包括韃子帶給華夏的恥辱和黑暗!

「起旗!」隨著一面黑色金絲瓖嵌的大旗立在朱玉山的身後,上面金線書寫了一個大大的字,明。看到這里,在場的人都激動了了起來,坐在台上的趙三娃,王岩等眾人早已站得得筆直,在他們身後的寶慶府的父老鄉親,淚流滿面,等待十數年,我漢家兒郎又將站起來了。被韃子殺害的寶慶鄉親們,希望大家保佑舉事成功,屠滅韃子,為你們報此血海深仇。

「為了自由,前進。」朱玉山橫起長刀迎向朝陽,嘴里吼道。底下激動萬分的士兵們爆發出通天的歡呼聲,朝著落下的血紅夕陽虛空一斬。看著高聳矗立中的黑旗下,滾滾的紅色浪潮。朱玉山遙望天際,臉上猙獰的大聲吶喊︰「哈哈哈!死老天,老子復仇的屠刀,已經舉起,看是你的力量大,還老子的刀快。哈哈哈!韃子老子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噬清最新章節 | 噬清全文閱讀 | 噬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