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清 第一卷 夢回清朝 第四十一章 決斷問計

作者 ︰ 鬼師之淚

「草民謝逸!參見大元帥,軍師!」謝逸大步走進大堂,朝朱玉山和李光良拜到。

朱玉山望著堂下站得挺直,略白的臉上帶著幾許滄桑。只見謝逸身著寬袖的白衫,黑色緣邊,皂白絛軟巾垂帶,束縛腰間。特別他頭上帶著的方巾冠帶,特別的醒目。

「多少年了,現在終于又看見這身衣服了。」李光良望著謝逸的那身裝束,仿佛看見當年他考上舉人,英姿勃發的場景。讓往日之景,歷歷在目,就好像昨天才發生一樣。

朱玉山望著謝逸的出現,心里大嘆,好一俊杰人物啊!簡直就是後世電視里得英俊書生。

只是謝逸眉宇間,透露的煞氣,讓朱玉山心驚。根據趙三娃交代,這個謝逸在南昌城破的那天,把侵犯他妻子的幾個韃子,關在屋子里整整折磨了三天,最後筋疲力盡走了出來。而那些韃子渾身上下沒有一塊好肉,整個人流盡鮮血而死,就是趙三娃這種經過戰場血戰的老將,看到那幅場景,都膽戰心驚睡不好覺。

「你,就是謝逸?」朱玉山有些疑惑問道。

「正是草民!「對于朱玉山的虎目,謝逸一點也不覺得害怕,臉上淡然的回敬道。「听說,你幫趙三娃攻下了南昌,你說說,希望本元帥怎麼賞你啊!」好一個人才,朱玉山看到謝逸,能在自己和李光良的注視下,臉上毫無半點不適。哪像往日那些士紳,一見到朱玉山,無不嚇得癱坐在地。

「這是趙將軍自己的決斷,草民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而已。」謝逸躬身再拜道。

「說罷!你找本元帥什麼事情?」朱玉山開門見山道︰「我朱某不過是一個大老粗,見不得讀書人站著。你還是坐下說、話吧!」

謝逸臉上微微一笑,開口稱謝,然後坐在了朱玉山對面的椅子上。「真是個人才,不知道謝兄弟,找大元帥所謂何事啊!李某不才,也想听听謝兄弟的高見啊!」

李光良扶著胡須,滿臉笑意的望著謝逸,對于這個人才,他心里滿是稱贊。也有想把謝逸留在身邊栽培的意味,畢竟他已經都五十多歲,精力在不像從前了。對這個時代壽命短人說,五十多正是安享晚年得時候了。

「高見不敢當,想李先生以文弱之軀,輔佐大元帥開創了復國軍這麼大的基業,晚輩早已神往已久。怎麼敢在老前輩面前放肆呢!」

謝逸說得李光良,面上滿是得意,誰又會知道,當初一個小小地方的勢力,竟然會有雄霸一省,成為江西豪強的一天。這其中固然有朱玉山的努力,其中也有李光良的出謀劃策。為了復國軍的大局,李光良可是奉獻了不少的精力。

謝逸說這里,朱玉山也不住感嘆道︰「要不是有軍師輔佐的話,我復國軍起事之初,恐怕就會被韃子和吳軍的夾擊下覆滅了。」

「元帥謬贊了。這都是屬下應盡的義務而已,為報國家恨,就是丟了屬下這把老骨頭,又有何惜之!」李光良臉上笑著謙虛道。

「好一個國仇家恨,謝某不才,也願意效仿李先生,為大元帥出謀劃策,驅除韃虜恢復我漢人江山。」謝逸突然站起身來,朝朱玉山跪下跪拜道。

「啊!謝老弟,這是何故啊!」朱玉山站起身來,想把謝逸拉起來,旁邊的李光良也勸慰道︰「謝兄弟,有什麼話起來再說。」

「大元帥,李先生,你們不知道!韃子逼死內子後,我才發現,韃子都是些豬狗不如的畜生。什麼尊崇聖人教化,都不過是為他們的為非作歹,找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縱觀清韃子入關以來,屠殺我漢人子民還少嗎?」說道這里,謝逸的臉上滿是煞氣,面目猙獰,鐵青的臉上血紅的血管清晰可見。

朱玉山沒有想到,這謝逸對韃子的仇恨,竟然這麼深。看來謝逸和他的妻子,感情一定很好。

「好吧!我朱某人就收下你了。快起來吧!」朱玉山連忙把謝逸扶起來道。

「屬下遵令!」謝逸明白要想為妻子報仇,他一個手無寸鐵的書生,拿什麼報仇。亂世出人杰,朱玉山的出現給他一個希望,就如李光良剛剛看到復國軍起事的時候,決定的那樣。

朱玉山臉上一陣苦笑︰「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真聰明,竟然知道順著桿子往上爬。」嘴里順口問了句︰「剛才你說有要事要見我,到底有何要事?」

旁邊的李光良,也滿臉笑意的看著謝逸,只有讀書人最了解讀書人,如果謝逸沒有準備的話,他根本就不會出現在朱玉山面前,而如今,謝逸既然敢夸下如此海口,那就表示接下來,謝逸所屬的話,一定是對復國軍來說,十分重要的。

「屬下猜想,當初軍師和大元帥的計劃是,打下江西後,學習明太祖的緩稱王,高築牆,廣積糧的計策,並且在適當的時機舉起明朝崇禎皇帝,朱三太子的旗號,聯絡各地諸侯北伐清廷吧!」謝逸語不驚人死不休道。

听見謝逸的話,朱玉山和李光良滿臉吃驚,要不是知道他和韃子的仇恨的話,朱玉山都還以為這謝逸一定是韃子派來的奸細。朱玉山和李光良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震驚的目光。

李光良忍不住道︰「謝兄弟,你這是何意?」

謝逸抱拳笑道︰「大元帥和軍師不要緊張,謝某並不是韃子的探子,我只不過從復國軍起事的發展,觀察得出的結論而已。」

朱玉山和李光良面面相覷,李光良臉上滿是嘆息︰「我還是小看了天下英雄啊!」然後朝謝逸問道︰「你認為這個計策如何。」

「計策原本是不錯的。只不過時機選擇不對!」

「哦,你再說說!」李光良眼楮一亮,問道。旁邊的朱玉山也是一臉好奇,他想看看這個謝逸嘴里能說出什麼來。只見謝逸胸有成竹的分析道︰「軍師和大元帥都少考慮到了人心。」

「人心?」朱玉山滿臉疑惑的望著他,卻見旁邊的李光良低頭沉思,似乎想到了什麼。

卻見謝逸繼續道︰「不錯!軍師的計策原本不錯,只是韃子入關二十多年來,橫征暴斂,天下早已怨聲載道,加上滿洲貴族圈地,逼人投身為奴,稍有不慎,必讓人家破人亡。當年韃子靠著殺戮,打進關內,一路屠殺,血流成河。可以說,韃子入關以來的殺戮,比歷朝歷代都來的瘋狂。

而且韃子下令易衣剃發,妄想改變,我漢人流傳千百年的衣冠,斷我華夏一脈,讓漢人子子孫孫,都成為韃子忠心的奴才。這眾怒早已埋下,只不過因為韃子的往日屠刀的婬威,天下漢人,敢怒不敢言。

可是現如今,大元帥晃州起事,清廷三藩皆反,各地昔日投降的漢人官吏、將領紛紛起兵響應。江南一夜之間全部易旗。」

謝逸神情激動,口若懸河,臉上帶著潮紅。「可是,天下義軍必須得有一個面旗幟,一面反清的大旗,讓天下義軍一起匯集到這面旗幟之下,集漢人全部之力把韃子趕出關外。這面旗幟,吳三桂當不得,耿精忠、尚可喜之流更是望塵莫及。

如果大元帥現在前明皇族大旗,不禁收大明遺民之力,更能納天下漢人之心。到時何愁韃子不滅,漢人不振。」

朱玉山看著謝逸說話流利,抑揚頓挫,根本沒有單點停頓,他心里感嘆道︰「這謝逸,如果在後世當個主持人,那些所謂的名嘴恐怕都得靠邊站了。」回過頭卻見,李光良滿臉敬佩站起身來,朝謝逸作揖拜道︰「謝兄弟一席話,讓老夫徹底明白了。天下人不可小視,我漢家精英更不可小視啊!」

「軍師嚴重了。」謝逸連忙站起身來接住李光良,嘴里謙虛笑道︰「這不過是屬下一定淺見而已。」

朱玉山看著他們兩人,在那里噓寒問暖的模樣。臉上無辜道︰「就算本元帥要冒充崇禎皇帝的後人,可是天下這麼大,不代表別人不知道啊!到時候有人戳穿我,那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嗎?而且當初那個楊起隆,也搞出個朱三太子,現在咱們也舉旗,天下會有人相信嗎?」

听見朱玉山的話,謝逸和李光良不禁相視而笑,謝逸笑道︰「大將軍不怕,屬下乃是永平侯謝成後人,這皇家辛秘,我還是多少知道一點的。

崇禎與皇帝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殤,只剩下長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煥。

大明滅亡後,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朱慈煥四人流落民間,不知所終。而據我所知朱慈煥,後背有一塊胎記,到時候,咱們在大元帥的後背。………………….」謝逸說話間,讓朱玉山月兌開衣服,露出後背。卻見他手指著朱玉山的後背,臉上說不出話來。

「怎麼了?難道我的後背有什麼東西嗎?」朱玉山臉上有些疑惑道。旁邊的李光良也朝朱玉山後背瞧去,只見朱玉山背上,出現一個猶如火焰山般的胎記。李光良臉上一呆,「大元帥,什麼時候背上有這樣的胎記?我怎麼沒有發現。」

謝逸臉上急切問道︰「大元帥小時候,祖籍十哪里的?」

「這有什麼關系嗎?」朱玉山臉上一愣,這和造個假胎記有什麼關系,但是嘴里卻回應道︰「不知道,我只記得那時候家里一片大火,有一男人和一個女人帶著我由北往南跑,最後那兩個人都被韃子殺了。而我也掉進了河里。最後不知道怎麼的來道了湖南。」朱玉山把這個時代他的往日回憶了下,說了出來。說真的,他還沒有計較過這個時代朱玉山的以前來。今天听謝逸這麼一說,朱玉山才想了起來。

「那,那兩個人有什麼特征沒有?」謝逸听完,又問道。

「額!我只記得那天的火很大,到處都是哭喊聲。對了,帶我跑出來的那個男人,臉上沒有胡子,而且說話妖里妖氣的,不像個男人。」

「哈哈哈!真是上天保佑啊!漢人命不該絕啊!哈哈哈!」听到這里,謝逸突然大笑起來︰「大元帥,哦不,應該說太子殿下,你真是崇禎皇帝的後裔。我大明皇族啊!」

謝逸突然大聲叫了起來,旁邊的李光良滿臉吃驚︰「難道說大元帥真是大明皇族後裔?」

「那是當然了,我謝家原本就是大明勛貴,當時我大哥在皇宮里當差,有一次無意中救落水的皇子朱慈煥,在他後背看到一塊像火焰般的胎記,當時他把這件事寫進了每日的札記里。長大後我在他的書房里看到過。」謝逸肯定道︰「可惜,不久之後,我謝家被韃子查抄,而我也流落到了南方。」

听見他們兩人的對話,朱玉山心里一陣郁悶,為什麼穿越到皇族的人,都要招受國破家亡的待遇呢!

于是,舉旗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了。謝逸被朱玉山任命為了復國軍的軍師。李光良呢!去分管後勤去了。主要是他精力有限,越發的覺得力不從心了。現在有謝逸在他朱玉山身邊,為他出謀劃策,李光良也放心了許多。朱玉山呢!也覺得是該讓李光良休息一下了,畢竟這一年多來,他為復國軍忙上忙下,頭發都有些灰白了。

PS:努力碼字,努力生活,可是兄弟們給點力量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噬清最新章節 | 噬清全文閱讀 | 噬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