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清 第一卷 夢回清朝 第五十二章 太子朱慈煥

作者 ︰ 鬼師之淚

寒風烈烈,雖然南方的冬天,沒有北方寒冷,可空氣里也散發著一股冰人的味道。

一大早,早已得到消息的南昌百姓,紛紛呼朋喚友帶著早點,來到南昌城城南郊外。

這里空曠地面,前幾天,就被復國軍的將士們整理出來一塊干燥的地面。樹立起了圍欄,搭建一人多高的祭台。聞訊而來的江西百姓們,紛紛聚集在寬闊的校場上,談論著關于復國軍的一切。

無數的守衛在旁邊的復國軍將士,一個個挺直著腰板,精神抖擻站在原地,看著這喧鬧的場面。

而在校場周圍守衛,來回巡視,身著軍法司白色臂章軍法執士們,板著臉滿是肅殺,看著進來的人群。在今天這麼重要的日子,要嚴防韃子奸人的破壞。

當局勢略加穩定後,朱玉山對復國軍進行軍隊整編,各軍的軍服統一著成黑色,而依照右臂上的臂章,來分辨各軍。

朱玉山的親衛軍為黃色,黑旗軍為紅色。軍法司的臂章為白色。黑旗軍為紅色。親衛軍為黃色。青龍軍為青色。饒勇軍為藍色。破奴軍為紫色。忠字軍為橙色。而各地守備部隊的臂章統一為綠色。

自從江西地界,傳出朱玉山為崇禎血脈,崇禎第五子朱慈煥的時候。整個江西百姓紛紛欣喜若狂,在他們看來朱玉山是明朝皇族後裔,這代表著復國軍起事的正義性。有時候,正義性的口號和綱領,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復國軍這個利益集團中來。

而朱玉山腰圍在十一月十九號這天,為崇禎皇帝舉行祭拜活動,消息傳出,江西地界的許多百姓,紛紛朝南昌府而來。

「天子守國門。」明朝一代,不管皇帝如何昏庸,可是這條祖訓,他們卻是誰也沒有忘掉過。這是他們朱家對天下百姓的誓言,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不像清朝的皇帝,外敵入侵的時候,想著的,卻是怎麼逃跑,這就是某位豬狗文人所吹噓的聖朝。

十幾萬人匯集的人群中,紛紛說著朱玉山身上發生的神跡!

「你們知道?當初朱三太子出生的時候,我還看見有巨龍飛天呢!」人群中,一位年過六十的老者,對旁邊圍觀的人群吹噓道。

「這有什麼!大元帥當初起兵的時候,我看著他的背影,好像有一條巨龍在騰飛!」另一個老人對此不屑一顧,臉上悠然自得說著他的經歷。人群里到處都是傳說著朱玉山身上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這個,大多數都人都沒讀過書的時代里,牽強附會,捕風捉影的事情時有發生。當發生人們意料之外事情的時候,老百姓們,會用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傳說來解釋這種現象。現在,人們議論最多的就是,復國軍來了之後,生活慢慢的變好,對未來的生活大家都充了憧憬。

「太子殿下來了?」人群里不知是誰先喊道,大家紛紛抬起頭,卻見朱玉山一身戎裝,橫刀跨腰,一襲深黃色漢服,上面用金絲瓖嵌著的五爪金龍栩栩如生,頭戴金冠。滿臉肅然的朱玉山,一跨上位于校場上的點將台,底下的人群,頓時沸騰起來。

「太子殿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一聲聲高喝聲傳來。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頭,百姓們自發朝台上的朱玉山跪拜,這是百姓們發至內心的感謝,並不是需要誰來帶動。

「江西的父老鄉親,你們都起來吧!我朱慈煥,何德何能受到起諸位鄉親的跪拜,我朱家愧對天下百姓啊!」站台上,朱玉山聲音宏亮,朝跪拜的人群喊道,臉上滿是慚愧之色。在這一刻,整個舞台都屬于朱玉山一個人,校場台下站著的復國軍各軍將領,文官官吏個個正襟危坐,臉上神色激動,每個人都穿著精心準備的漢服。

大將們穿著明亮的鎧甲,文吏們佩戴著嶄新的官服,每一個人都精神抖擻,神采奕奕。能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讓他們每個人都感到由衷的興奮,和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

「太子殿下,你怎麼這麼說啊!是誰打跑韃子,讓大家過上人一樣日子。」人群里一個朱玉山的崇拜者,高聲說道。听到他的話,眾人不禁想起復國軍來以前,大家生活苦難,紛紛附和著這人說的話,人們頓時齊聲高呼起來。「是太子殿下拯救了大家啊!」

朱玉山站在台上威嚴的看著台下,雙手往下輕輕按了按。然後轉身對著台上的祭台。「祭祀開始!」隨著一位文員的高聲唱喝。

朱玉山臉上肅然轉身,神情嚴肅來到擺放著崇禎靈牌的祭桌上,接過李光良遞過來,早已點燃的祭香。大步走上前,朝牌位上扶衣跪下,鞠躬禮拜。當朱玉山的那一刻,看著他跪下的百姓,紛紛跟著跪在地上,朝崇禎的牌位跪拜。

「禮畢!」隨著一聲高唱,朱玉山深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把祭香插入靈牌的香爐里。轉身面對底下的人群,事世艱難,這一年多來,復國軍磕磕踫踫一路走來,為擺月兌華夏努力奮斗至今,他的心理一直沒有輕松過。

是的,朱玉山不是聖人,他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他也有感情,也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只不過命運弄人,朱玉山走上了一條艱辛的道路,可是,他並不後悔!

「不錯!我不會後悔!」朱玉山在心理暗自說道。

「國破族滅!我朱慈煥在國破家亡的時候,才不過六歲!那是的我,在父皇殉國于煤山之後。為躲避韃子的追殺,一路南逃。這些年來,我當過乞丐,偷過別人家的玉米,看到過各地百姓被韃子屠殺的慘劇。

這三十多年,為了活下去,我一直隱姓埋名,活到如今。原本,在我想來,韃子入關,朝代更替。只要韃子能百姓好點!能給大家一口飽飯吃,我這個前朝遺族,當個大清的平頭百姓也不錯。」台上的朱玉山臉上一副向往,徐徐向在場的人們,述說他心里的夢想,他曾經想要的生活。

「可是!韃子慘烈的屠殺,卻讓我徹底明白。蠻夷,始終是蠻夷,它又怎麼會理會我漢人的死活呢!佔我華夏,殺我父兄,凌我姐妹。最後還要改我衣冠!」

你們說,這就是我們漢人以後奴隸般生活,悲慘人生。咱們子子孫孫都要被韃子欺壓凌辱,屠殺!成為他們永生永世的奴才。你們說說,我們,漢人昔日的光輝,都到哪去了?」

朱玉山仰天長嘯,發出這樣的感嘆,是的,漢家昔日輝煌的榮耀,就是被韃子的百年屠殺,徹底的淪為了低人一等的下等人,被韃子抹殺了千古以來的文化,名傳千古的盛世。

韃子對漢家犯下的罪孽,一直毒害著華夏幾百年,後世無數的熱血之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一點一點的洗滌著韃子銘刻著在華夏的恥辱。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原本沉寂的人群,突然爆發出一陣陣通天的吶喊,在這聲聲的吶喊聲里,包含著,漢人對韃子幾十年的仇恨,這是用血澆灌出來的仇恨。

李光良,謝逸以及趙三娃們,每個復國軍將士神情激動的跟在朱玉山身後,高喊著他們心中的夢想,以血還血,以牙還牙,這才是華夏血脈里流傳千古文化精髓。

「我們是不屈的民族,我們是炎黃的子孫。面對韃子凶惡的屠刀,咱們是反抗,還是順從?」隨著「唰」的一聲,朱玉山抽出腰間的刀,猛烈插在面前的木板上,凝神呼嘯而出。

「寧死不屈,願作華夏鬼!」老邁的老人,熱淚盈眶的如是說。他不禁想起韃子入關時,死去的親人。

「寧死不屈,願作華夏鬼!」抱著孩子的婦孺,滿臉興奮的如是說。

「寧死不屈,願作華夏鬼!」青春熱血的青年,發著血誓言如是說。這一聲聲的誓言,是一個民族在存亡關頭,發出的吶喊,是一個被韃子屠殺三十年,人口從億兆大族減少到四千萬的文明國族,所作出的反抗。

歷史上,這個民族一直沒有放棄過反抗韃子的統治,父死子上,子死兒上。前僕後繼,一代人死去,另一代人不斷的頂上。

有人說,清朝是華夏封建王朝最後的榮光,朱玉山卻認為,韃子一朝,是華夏出現文明以來,最黑暗的百年,是華夏最恥辱的時光。

他不知道,披著封建外衣,實行奴隸制度統治的韃子王朝,什麼時候成為了漢人的盛世?康熙成為了千古聖君,縱觀歷史,哪朝那代,出現過盛世里得奴才嗎?生不如死,死如解月兌的生活?

「從這一刻起,漢人將與韃子絕死一戰,重現大明漢家昔日榮耀,重建大明的威嚴,你們願意跟著我朱慈煥復興大明嗎?」遙天一指,寒烈的刀鋒直指遠方的天際,此刻的朱玉山,身處在這烈烈寒風中,滿目肅殺。

「復興大明!復興大明!復興大明!」下面人群里的復國軍將士,紛紛晃動手中的武器,拍打著地面,發出整齊的誓言聲。被朱玉山話語感染的百姓,紛紛扯著嗓子高喊著。

這一幕幕熱血的畫面,就是過去許多年後,都深藏在他們的記憶深處。成為了他們一生之中最懷戀的日子。

公元1674冬天,佔據江西的復國軍大元帥朱玉山,在南昌改旗立誓,向天下表明,他是明朝崇禎的嫡親血脈,朱慈煥。改號興元,並號召天下義士,明朝忠烈,共瓖義舉一起反抗韃子的統治。而從那以後,朱玉山自稱興元太子。並借著屠戶令,再次表明了復國軍鮮明的立場,那就是重建大明昔日的輝煌。

消息傳遍天下,各地諸侯一片嘩然,當北京的康熙,看到這封屠戶令的時候,氣的差點吐血,形如癲狂的康熙,嘴里高叫著調集軍隊圍剿復國軍,可惜這時,清廷上下有生力量都被各地義軍牽制,最多只能把局勢穩定到長江沿線。

而吳三桂听此消息,臉上一片驚異,然後搖頭啞然失笑,對于朱玉山該旗自稱興元太子一事,恍若未聞。

而各地明朝遺民,听聞消息,紛紛不遠萬里,從華夏的各個地方,懷著復國的希望,朝江西南昌匯集而去。一股通天的洪流,終于匯集成了大海,成為了一股可以翻天改命的滔天洪流。

PS:呼呼!第一卷終于寫完了。這是,鬼鬼寫的第一本書,可能大家會覺得很稚女敕,很可笑。

也有人打擊我說,這本書不過是垃圾文字,何徒晃人眼來。其實,我想說的是,就算垃圾又如何,現在已經不是清朝了,不是那個滿地奴才,一個主子的時代。我想說的,我想寫的,就把它寫出來。就這麼簡單。第二卷即將展開,在這里,我想對那些從開始支持鬼鬼的朋友,說聲謝謝!也希望大家能在以後的日子里,繼續給鬼鬼支持和鼓勵。謝謝大家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噬清最新章節 | 噬清全文閱讀 | 噬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