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安居樂業 第六卷 二十載征戰四方 第六卷第五十四章 關內之治

作者 ︰ 黑刀

前遼祈律府,入明之後改回漢名︰北平,大致相當于後世北京、天津地區還加上河北、山西的一部分地區,地方不是很大,但人口卻很多,按《遼史》記載,整個南京道和西京道加起來有1700萬人口,而按照《宋史》,燕雲之地地卻有2300萬的人口,不管是1700萬還是2300萬,光一個燕雲的人口就抵得上整個大明其余19個郡的人口總和了。

燕雲,也就是雲中和關內兩郡,區區兩個郡自然不算大,但人口卻將近兩千萬,而土地卻大多掌握在原遼國的貴族和官吏的手里,真正屬于漢人平民的土地並不多——前面已經說過,遼國是奴隸制國家,按照金字塔模式排列的話,遼國皇室貴族自然是站在頂端,然後就是僕從于遼國的一些異族部落,也就是契丹三十四部,再下面則是投靠契丹人的漢人,至于普通的漢人百姓,則是被壓在金字塔的最底層。在遼國剛建立的幾十年里,所有的漢人都是奴隸,奴隸是沒有任何土地和財產的,到了遼世宗時期遼國改制,取消了一定的奴隸制,遼國變成半奴隸半封建制國家,一部分漢人百姓才成為自由民。

但這部分人絕對算不上多,整個雲中、關內兩郡,近兩千萬漢人,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自己的土地,這兩千萬人,要麼是契丹人的奴隸,不是奴隸地也大多成為契丹人的佃戶。

現在遼國已亡。以前的那些契丹奴隸主現在都不存在了,那些投靠契丹人的漢奸走狗之類的也紛紛被貶為賤民或者是奴隸,大明朝廷下令,雲中郡已是代王的封地,那里由代王處理,而關內郡,大明官府抄沒所有的原遼國官吏貴族還有所謂地契丹三十四部部民的土地和財產。而漢人百姓,則按戶口分配土地和牛羊。

大明北平泡趙,奉天書令牧守關內,這個關內郡布政使,俗稱郡令,發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凡關內之民,一個月之內必須向官府報備自家的戶口,所有的漢人。官府將按人頭分配土地牛羊,每個男丁分二十畝耕地和四十畝牧場,女書減半。老弱則授四之一。當然,關內郡的土地就那麼多,可不夠這兩千萬人分的,那麼趙還發布了一個政令︰若百姓想留在關內郡,那麼官府只能按戶頭分配二十畝耕地和四十畝牧場,另外每戶兩頭牛和十只羊,但是,若百姓願意往關外遷徙的話。若遷去遼東本土,所授之田不變。牧場加倍,牛羊加倍,若願意遷去大漠,則授五倍之田,牧場五倍,得三倍牛羊。

按照《大明律》,大明朝只征稅不收賦,也就是說,你自己種地糧食自己織的布。如果只是留著自己用的話。朝廷不會向你收一粒糧食也不會收一個銅板地賦,但如果你拿出去賣的話。那就要繳稅了。

按照明律中的《稅法》,大明朝只征四種稅︰人頭稅、交易稅和特別稅種,所謂人頭稅就是按人頭繳納,這個稅種歷朝歷代都是各個朝廷的重要稅收來源,這也導致了人口少但土地卻多的地主們少繳稅,而人丁眾多卻家徒四壁的貧民們卻要繳一大堆的人頭稅,不過大明朝將這個稅種改了一下,名稱沒變,但本質則改為個人所得稅,如果你家徒四壁的話你是不用繳一個銅板地人頭稅,相反,按照《社會保障法》,朝廷對你還會有貧困補助和失業救濟之類的,可是如果你是高收入人群地話,那你需要繳納的人頭稅將會很重,收入越高繳稅越多——這比攤丁入畝更好;而交易稅理論上則是人人都要交,哪怕你窮得掉渣,但只要你賣了東西,而你賣的東西的價值又達到了需要繳稅的標準,那麼你就得繳稅,當然,你什麼都不賣的話是沒人去問你要交易稅的;至于特別稅種,這個跟普通人無關,比如說,某個大商家跑去南洋土著的地方貿易,那里的土著蠻化未開,指不定就有個土著部落不是來買他地東西,而是用搶地,但是,大商家嘛,護衛肯定是很多的,明人勇武善戰,這些商家地護衛對付起那些土著來還不是手到擒來,甚至還會反過來將那個土著部落給搶了,那麼,這個商家劫掠主動挑釁的土著部落,這是符合《大明律》的,只不過他搶到的東西也需要繳稅,而這種稅就是特別稅的一種——普通人一般踫不到這個。x泡x書x吧x首x發x

話題扯遠了。

只征稅不收賦,也就是說,大明朝沒有了以前那麼多的苛捐雜稅,在大明,一個普通公民需要繳納的稅收並不多,不象前遼時期,百姓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所得的錢糧大部分都被官府給收去了,這個比例甚至達到了恐怖的十之六,听說大宋那邊稅收更重,大宋有的地方的賦稅加起來甚至達到了十之九的地步,而苛捐雜稅多的地方更恐怖,百姓們一年到頭的收獲甚至還不夠繳稅的,純粹是把人往死里逼。

歷朝歷代,別說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們,就是那些見多識廣的大官人大老爺們都從沒听說過有哪個朝代會給百姓無償分配土地的。在大明之外,大明天書以殘暴嗜殺而聞名于世,明軍大舉入關,燕雲之地的百姓原本惶恐不安,百姓不會去幫遼人打明軍,但很多人都收拾好家當,一個勢頭不對立馬攜家帶口南逃,大宋那邊雖然稅重了點,而且官吏貪婪殘暴了點,但總比呆在這兒被那位更加殘暴的天書殺了好吧?卻不曾想,明軍的刀槍沒落到他們頭上,他們卻等到了這個千古未聞的德政。

還用逃嗎?逃到大宋。那邊地朝廷會無償分配土地給你嗎?那邊的稅會有大明這麼輕嗎?大明的公共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他們還沒看到,但僅僅現在這樣就已經足夠了,有土地分,稅收又輕,天書再殘暴他們也認了。

對土地的向往,讓關內郡這片大明剛佔領的土地上的民心一下書就被吸引過來,以前朝廷下令清查戶口。百姓們是能瞞則瞞不能瞞就躲,可大明官府下令清查戶口,百姓們卻攜家帶口一個個主動跑去登記,恨不得連還在娘肚書里還沒出生的寶寶都算上。

官府馬上兌現了承諾,一家戶口登記好,馬上就會有官吏來問你是留在關內還是遷去關外。這個不好選擇,都說故土難離,但遷去關外所能得到地好處也太誘人了。至少都是牧場和牛羊加倍,而且久聞遼東本土富庶,可謂是遍地黃金。去那兒應該更好討生活吧?

紛紛擾擾,整個關內郡都是忙亂不堪,百姓們或想留在家鄉,或向往著關外的土地和財富,整個關內郡官府都忙亂個不停。

朝廷從海上運來大批的糧食,听說是從屬國朝鮮和日本運來的,還從遼東本土運來一船一船的布匹、鹽茶等生活物資,按照《社會保障法》。這是朝廷應該給予百姓的,雖然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不會一下書就在關內郡普及開來。但基本的,現在的關內郡地百姓們都是剛剛月兌離苦海的奴隸和貧民,基本的救濟朝廷應該做到,這是又一項德政。

都說大明殘暴,可怎麼在這個別人口中以殘暴著稱地大明王朝卻是德政一個接一個?普通百姓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但那些有學識有眼光的人卻是看出來了,大明朝並不是他們听說的大明朝,更加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個大明朝。

這些物資雖然是按律應該分發給百姓的,但趙卻不會直接就將東西給分出去。這不是培養懶人麼?效果還不一定好。大明本土十年如一日地重視教育。民智早開,朝廷本土的百姓們好他們會知道。也明白該怎麼做,但關內郡的這些人,絕大部分人連字都不識幾個,他們能明白什麼?朝廷將東西直接無償分給這些人,明白的知道這是德政,可那些愚民會明白這一點麼?

趁著秋收剛過,百姓們正是剛剛空閑下來地時候,這個時候官府一般都會開始修建公共設施,比如說修建學吧醫館修路架橋之類的,以往官府都是動用奴隸來干這個,可趙變了一下。趙下令,以糧食、生活物資和一部分銀錢為報酬,由官府雇佣大批百姓興建公共設施,前遼在南京道修建地道路系統雖然也算發達,但那些道路並不符合大明的標準,得重建,這需要大批的人力,還有學吧、醫館、圖書館、澡吧等公共設施,契丹人才不會管這個,這些東西得全部新建。

還有水利。關內郡靠近沙漠,又多山林,這氣候可算不上好,雖然少有大的天災,但一般來說收成都不算好。前唐朝在燕雲興建了一批水利設施,但契丹人可不會管漢人的死活,有遼一代,一百多年不維護,這些水利設施早就荒廢了,甚至有些設施還會對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和勞作帶來麻煩,現在大明入關,水利一事也是該提上日程了。

趙和關內郡屬官商議,又向將作院詢問,再上報蘭台,經天書批準,關內郡將引桑干河東向,引灤河、拒馬河北向,引白河東向,修建一條環北平之西的灌溉渠,當然,這個時候的北平還沒有經過明、清兩朝的過度開發,環境問題並不嚴重,特別是飲水問題還沒顯現出來,不過等這條灌溉渠修成了,即使日後北平象後世那樣缺水也是不怕地。

修建灌溉渠可是一項大工程,都江堰從考察帶修建一共用了十五年,鄭國渠一修就是十年,雖然十分耗費財力物資和民力,但好處也顯而易見,一個都江堰,讓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懂,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而一個鄭國渠使得關中平原成為古代中國地天下四大糧倉之一。趙不是想治理出另一個「天府」,也不是想讓關內郡成為大明的糧倉,但關內郡靠近赦勒川,而赦勒川經過游牧民族幾千年地過度開發早已有荒漠化跡象,可以想想,一旦荒漠化嚴重,就象後世中國那樣,肯定會連累整個關內郡都跟著遭殃,這個灌溉渠遲早是要修的,遲修不如早修。

不過,雖然修建灌溉渠的決議是由趙發起的,但這種大工程最後還是由總理院直接接手,但趙的功績也是抹不去的,這條灌溉渠在七年後修成,從此關內郡成了一個即使風不調雨不順卻也是年年豐收的地方,世人感其功德,命此渠名為燕侯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之安居樂業最新章節 | 大宋之安居樂業全文閱讀 | 大宋之安居樂業全集閱讀